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检测在确定新生儿黄疸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用循环酶法对126例病理性黄疸5、0例母乳性黄疸4、2例对照组(生理性黄疸)血清进行总胆汁酸以及肝功能相关项目进行测定。结果血清总胆汁酸对照组为(6.62±6.68)μmol/L,母乳性黄疸组为(17.60±10.29)μmol/L,病理性黄疸组为(33.25±28.51)μmol/L,对照组TBA水平与母乳性黄疸组及病理性黄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特异性和灵敏性,可为临床儿科提供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维鹏  胡兴文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605-2606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与喂养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的关系.方法:产生新生儿黄疸喂养的母乳为黄疸组,正常新生儿喂养的母乳为对照组,检测母乳中HCMV-DNA和HCMV-IgG,同时检测黄疸新生儿血液中HCMV-DNA.结果:黄疸组母乳HCMV-DNA阳性率为88.0%,HCMV-IgG阳性率为93.0%,血清HCMV-DNA阳性率为4.0%,对照组母乳HCMV-DNA阳性率为89.0%(P>0.05),HCMV-IgG阳性率为98.0%(P>0.05),两组母乳HCMV-DNA和HCMV-IgG的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与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与喂养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的关系.方法 因高胆红素血症入院而找不到任何原因的新生儿100例,产生新生儿黄疸喂养的母乳为黄疸组,正常新生儿喂养的母乳为对照组,检测母乳中HCMV-DNA.结果 黄疸组母乳HCMV-DNA阳性率为45.0%,对照组母乳HCMV-DNA阳性率为13.0%(P<0.05),两组母乳HCMV-DNA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与新生儿感染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母乳性黄疸患儿γ-GT与AKP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世江  黄朝蓉  李永华 《广东医学》2001,22(11):1030-103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而母乳性黄疸又是新生儿黄疸较常见的病因 ,尤其是延迟高胆以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占第一位[1] 。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尚无特异指标 ,主要靠排除性诊断。本研究对母乳性黄疸患儿进行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 (γ -GT)及碱性磷酶(AKP)活性的测定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依据临床表现、检查结果设立母乳性黄疸组 (黄疸组 )及对照组。黄疸组系我科 1997年 1月至 1999年12月所收治的母乳性黄疸患儿 ,共 76例 ;其中男 4 2例 ,女 3 4例 ;日龄 <7d 13例 ,~ 18d 3 6例 ,~ 4 5d 2 7例…  相似文献   

5.
毛秀英  李宝东  袁江 《医学综述》2007,13(23):1874-1875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确定总胆汁酸在新生儿黄疸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采用循环酶速率法,对40例晚发母乳性黄疸(LBMJ)患儿、40例生理性黄疸患儿、42例正常新生儿血清TBA及其肝功能相关项目进行测定。同时测定生理性黄疸组黄疸消退前后TBA及总胆红素(TBIL);晚发母乳性黄疸(LBMJ)组不停母乳光疗前后TBA及TBIL的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正常对照组血清TBA为(9.2±5.5)μmol/L,生理性黄疸组血清TBA为(9.8±4.8)μmol/L,LBMJ组血清TBA为(31.4±12.8)μmol/L。LBMJ组与对照组及生理性黄疸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生理性黄疸组黄疸消退后TBA仍高,与TBIL产生分离现象。③LBMJ组不停母乳光疗TBA及TBIL均显著降低。结论血清TBA测定在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LBMJ组不停母乳光疗治疗结果显示光疗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不停母乳光疗可用于作为治疗LBMJ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浅谈母乳性黄疸的诊治体会。方法:我院2008年9月~2010年10月诊断母乳性黄疸新生儿75例,全部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结合黄疸持续时间、诊断和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文75例母乳性黄疸患儿入院时总胆红素小于220.6μmol/L(12.9 mg/L)30例,占40%,但黄疸持续时间均超过2周。全部预后良好。结论: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延迟的常见原因。血清胆红素测定值在所谓"生理性黄疸"范围内不能排除母乳性黄疸。其预后期望并不依赖于盲目的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碳酸氢钠联合金双歧和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母乳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两组均接受传统光疗,并喂服金双歧和思密达,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静脉输入碳酸氢钠,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及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碳酸氢钠联合金双歧和思密达佐治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治疗方便、经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β2-微球蛋白(β2-MG)对母乳性黄疸患儿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87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研究组)及53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的尿β2-MG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母乳性黄疸患儿尿β2-MG含量与血清胆红素含量之间有一定的依从关系(r=0.471,P<0.001).研究组患儿与对照组新生儿尿β2-MG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尿β2-MG对母乳性黄疸患儿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活菌制剂与思密达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治疗方面的作用.方法 把160例患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活菌制剂与思密达,对照组进行常规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消退的时间和血清TBIL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分别为(4.25±2.37) d和(6.54±2.46) d.治疗组血清TBIL降低(115.97±38.71) μmol/L,对照组降低(71.17±24.38) μmol/L.两组黄疸消退时间、血清TBIL降低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应用活菌制剂与思密达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新生儿母乳性黄疸间的关系。在34例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新鲜尿液沉渣中,11例找到典型巨细胞包涵体细胞,阳性率32.3%。因而认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是迟发型母乳性黄疸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机制可能是巨细胞病毒感染抑制了新生儿肝脏二磷酸尿甙葡萄糖醛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引起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11.
崔广凯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9):1089-1090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中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探讨两者联合应用在AC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3例已确诊ACS患者,化学发光法免疫抑制法定量检测cTnI、CK-MB水平,另选同期住院的、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MI患者血清CK-MB及cTnI浓度(49.01±3.54 IU/L及0.89±0.17 ng/ml)较非AMI组(33.34±2.73 IU/L及0.43±0.02 ng/ml)明显增高,两组之间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两组CK-MB测定的阳性率分别为78.33%与18.6%(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8.33%、81.4%、85.45%、10.42%及79.61%。两组cTnI的阳性率分别为86.67%与25.58%(P<0.01),有显著性差异。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6.67%、74.42%、82.54%、80.0%及81.55%。结论:cTnI和CK-MB是检测心肌损伤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生物化学指标,对于判别是否心肌缺血及其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其中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优于CK-MB。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母乳性黄疸患儿300例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为治疗肠道微生态制剂,B组为肠道微生态制剂加婴儿健脾口服液,C组为对照组.结果:A组高胆发生率为12%,B组高胆发生率为6%,C组为20%,干预组和联合干预组减少了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严重程度和高胆的发生率.母乳性黄疸消退时间干预组和联合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肠道微生态制剂和婴儿健脾口服液的联合运用减少了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严重程度和高胆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学创新》2015,(26):143-144
目的:探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BMJ)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接诊的50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者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总血清胆红素、治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且治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研究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蓝光照射效果明显,能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益生菌制剂--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妈咪爱)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诊断母乳性黄疸的110例新生儿(日龄3-28d)随机分为两组,即益生菌制剂"妈咪爱"治疗组(58例)和常规治疗组(52例),两组均继续母乳喂养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妈咪爱"0.5g,口服,每日3次,5d为一疗程,分别于住院后第1天、第3天、第5天采集静脉血做胆红素测定.结果 两组新生儿在第1d和第3d总胆红素浓度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在黄疸消退时间及第5d总胆红素浓度水平上差异显著."妈咪爱"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为(4.0±2.0)d,对照组(5.5±2.5)d,两组差异显著(t=3.49,P<0.01).结论 妈咪爱能抑制肠道中活性,减少肠道中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值.  相似文献   

15.
沈爱秋 《河北医学》2002,8(6):519-521
目的 :探讨体重、心肌酶在母乳性黄疸鉴别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检测纯母乳喂养的足月新生儿后期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5 8例 ,其中母乳性黄疸 30例 ,新生儿败血症 2 8例 ,分别于入院时测量体重 ,同时抽不抗凝血 2ml,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心肌酶 (AST、CK、LDH、α -HBD)肝功能、肾功能。母乳性黄疸于住院d4复查肝功能 ,新生儿败血症于皮肤黄染消退后复查肝功能、心肌酶。结果 :母乳性黄疸组体重 [(4.31± 0 .4 1)kg]水平明显高于新生儿败血症组 [(3.90± 0 .30 )kg](p <0 .0 1) ;母乳性黄疸组总胆红素 [(2 4 5 .93± 6 5 .2 9)umol/L]水平明显高于新生儿败血症组 [(16 9.18± 33.6 5 )umol/L](p <0 .0 1) ;母乳性黄疸组心肌酶一种或二种轻度升高 7例 ,新生儿败血症组心肌酶全部升度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治疗后两组病人总胆红素均明显降低 ,但母乳性黄疸组下降幅度及时间明显快于新生儿败血症组。结论 :母乳性黄疸组 ,体重增长速度正常 ,心肌酶基本正常 ,总胆红素高 ,但停母乳或改混合喂养后 ,短期内下降速度快 ,有助于与新生儿败血症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联用妈咪爱、整肠生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金玉 《中外医疗》2008,27(10):39-39
目的 观察联用妈咪爱,整肠生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疽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4例患儿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服用鲁米那,尼可刹米、维生素C;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妈咪爱和整肠生;两组均服药5d,治疗前后经皮测定胆红素值.结果 两组新生儿的皮肤黄疸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联用妈咪爱、整肠生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易被家长及新生儿接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晚期(日龄>7 d)母乳性黄疸患儿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晚期母乳性黄疸的患儿52例.血清胆红素≥300μmol/L观组30例为住院患儿,对照组22例为门诊随访患儿.观察组予以光疗、静脉补液、停母乳48~72 h,对照组仅停母乳48~72 h.住院儿或门诊患儿均于住院或就诊第2、3日分别作经皮胆红素测定,于第4日测血清胆红素.结果:第2日经皮胆红素测定,观察组胆红素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X23.86,P<0.05),第3日经皮胆红素测定,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X2=1.67,P>0.05),第4日血清胆红素测定两组比较,亦无明显差异性(X22.07,P>0.05).结论:正常足月儿晚期母乳性黄疸并非一定要作光疗才能避免核黄疸,但必须密切观察胆红素水平及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HBsAg、HBeAg双阳性的母亲孕晚期肌注HBIG(乙肝免疫球蛋白)及婴儿出生后HBIG联合乙肝疫苗对HBV母婴传播及慢性化阻断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41名HBsAg、HBeAg双阳性的母亲及所生的新生儿按不同的阻断方法分为3组,在新生儿及12个月龄时,采血清检测HBsAg和抗-HBs,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阻断Ⅱ组和对照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2.22%和26.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阻断Ⅱ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抗-HBs阳转率分别为33.33%和10.00%,差异有显著性(P<0.005);阻断Ⅰ组、阻断Ⅱ组和对照组的12月龄婴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8.70%、2.22%和26.00%,差异有显著性(P<0.005);阻断Ⅰ组、阻断Ⅱ组和对照组的12月龄婴儿抗-HBs阳转率分别为78.26%、73.33%和64.0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可显著提高乙肝疫苗阻断婴儿出生后HBsAg阳转及HBV感染慢性化.  相似文献   

19.
李杰  唐晓燕  兰琳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3):1072-1073
目的观察贝飞达联合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母乳性黄疸诊断标准的患儿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6例。2组均停母乳喂养,对照组采用苯巴比妥,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贝飞达及思密达口服,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8.9%,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显效率28.2%,总有效率65.2%,2组比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贝飞达联合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安全有效,能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20.
邱宝强 《微创医学》2000,19(4):524-525
一般认为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迄今尚无胆红素脑病的报道.但最近有人测定脑干听觉诱发反应发现,一组胆红素浓度在256.5~427.5μmol/L的母乳性黄疸婴儿有1/3显示异常反应,若将胆红素降至正常,则此改变很快消失,提示母乳性黄疸有导致轻微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可能性.因此对血清胆红素浓度高的母乳性黄疸应给予积极治疗.为此我科于1998年6月至1999年10月对临床诊断为新生儿母乳性黄疸25例予四磨汤和整肠生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