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高能量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分期治疗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自2010-06—2013-12诊治15例高能量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分期治疗策略。初期行超关节外固定架固定,待全身及软组织情况好转后再一期或二期转换为内固定治疗。结果 15例外固定架固定时间平均11.2 d,其中14例一期转换内固定,1例因钉道感染于17 d后行二期转换内固定。术后平均随访15.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平均102.3°;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优6例,良7例,可2例。结论在高能量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中,正确评估全身情况及局部软组织条件,采用"损伤控制-分期治疗"策略,合理使用外固定架,适时更换内固定,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分期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采用分期手术治疗,一期治疗采用跨膝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术,二期治疗采用外固定支架拆除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随访,按Lowa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时间10~36个月,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3.2个月,完全负重平均时间5.1个月.25例术后2周拆线,1例发生皮肤切口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术后3周屈膝均达到90°以上.至随访结束,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15°.无膝内外翻畸形、内固定失效及骨髓炎等并发症.参照Lowa膝关节评分标准,优15例,良7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4.6%.结论:采用分期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平台高能量损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高能量损伤胫骨平台骨折后(SchatzkerⅤ、Ⅵ)的微创治疗,即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Hybrid外固定支架的疗效。方法从1999~2002年收治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7~48岁,平均39.3岁。采用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经6~27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12例均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2个月。膝关节功能伸膝0~5°,屈膝均超过100°。未发生膝关节不稳定。其中1例发生针道感染,2例术后2年X线有骨关节炎表现。平均膝关节评分及功能评分(kneesocietyclinicalratingsystem)分别为88.7和85.2。结论利用间接复位技术及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是治疗高能量损伤胫骨平台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55例SchatzkerⅤ型(31例)和Ⅵ型(2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中先透视下闭合复位或辅以小切口复位胫骨平台内外侧髁,并给予螺钉固定,再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对塌陷骨折撬拨复位人工骨填充。结果骨折解剖复位39例,近解剖复位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5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7个月。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按Rasmussen评分标准:优32例,良15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85.5%。切口并发症7例(12.7%):其中切口浅表感染2例,钉道感染5例,未发生深部感染,骨髓炎及骨不连。结论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双侧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双侧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03年7月至2006年10月采用胫骨平台双侧固定方法治疗的43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Ⅴ型26例,Ⅵ型17例.一期胫骨近端双侧钢板螺钉固定28例,单侧钢板螺钉内固定结合对侧克氏针+外固定支架固定9例.伤后急诊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软组织条件改善后二期改用钢板螺钉固定2例;克氏针内固定+跨膝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4例. 结果 43例患者术后获12~28个月(平均18.4个月)随访.除5例感染患者外,其余38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5个月,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5.5个月.术后1年时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95°;根据膝关节HSS评分评定疗效:优29例,良8例,中6例,优良率为86.0%.术后即刻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及股胫角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固定方式的选择应根据软组织条件的不同而灵活掌握,但应遵循双侧固定的同时尽早解放膝关节的原则,术前对软组织损伤恢复程度的正确评估直接影响治疗的最终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3例,采用Schatzker分型Ⅳ型12例,Ⅴ型13例,Ⅵ型8例。有限切开复位HYBRID外固定支架系统固定。结果平均随访22个月,Rasmussen评分优良率为90.9%。结论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对膝关节创伤小,可恢复患肢的正常力线及膝关节的稳定性,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自行设计的胫骨平台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胫骨平台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0例。结果随访10~18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12~25周,无骨不连发生。膝关节功能根据Rasmussen评分:优21例,良13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5.0%。结论自行设计的新型胫骨平台钢板内固定为钛合金材质,组织相容性好及抗疲劳性好,操作简便,可进行早期膝关节CMP功能锻炼,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使用组合式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3岁。所有病例均为开放性Ⅱ~Ⅲ度污染胫骨平台骨折类型,清创后平台采用空心钉内固定,干骺端采用组合式外固定器固定。结果术后伤口一期愈合18例,2例因皮肤撕脱伤部分皮肤坏死,经过二期植皮术后愈合。术后针道感染2例,经过换药后愈合。随访8~24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采用Rasmussen评分法,优良率为85%。1例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结论组合式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是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损伤小,对软组织干扰少,皮肤坏死及伤口感染发生率明显减少,并可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9.
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骨干骺端骨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骨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3月~2004年7月采用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骨近端骨折19例,Pilon骨折6例。软组织损伤程度按Gustilo分类:Ⅱ型8例;ⅢA型10例,ⅢB型5例,ⅢC型2例。伤口彻底清创后直接缝合21例,4例通过皮瓣转移或游离皮瓣移植关闭,3例行深筋膜切开减压。11例骨折行闭合间接复位,14例通过延长伤口或有限切开复位,关节骨折尽可能解剖复位,并予有限内固定。所有患者骨折均用Hybrid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所有患者获平均15.7个月(9~26个月)随访。外固定支架使用时间平均9.4个月(2.9~21.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8个月,其中2例二期改用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后愈合。除2例创面延期愈合外,创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深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19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超过90°者15例;未达70°者4例,但在膝关节松解术后活动超过90°。6例Pilon骨折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均正常,其中2例术后11个月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按照Rasmussen临床与放射评分,本组中膝关节功能优13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4.2%;踝关节功能优3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骨干骺端骨折能有效维持骨折稳定性,组织感染坏死率低,对关节活动影响小,但骨折愈合时间长,且有一定的不愈合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4):2297-2299
[目的]评价改良外侧入路在治疗胫骨外侧平台双柱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骨科中心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并符合诊断标准的13例患者纳入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分别统计皮瓣坏死、伤口感染情况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依据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病例随访时间为(11~25)个月,平均18个月;愈合时间(115.4±13.2)d,平均121.8 d;未出现关节感染病例;膝关节功能总体优良率达84.6%,无继发膝关节内外翻或后侧平台塌陷、内固定失效病例。[结论]改良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外后侧双柱骨折有暴露充分、固定可靠、复位再丢失率低的特点,能较好的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锁定接骨板结合人工骨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结合人工骨(由美国WRIGHT公司生产的MIIG115或X3)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采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结合人工骨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6例,男40例,女16例;年龄20~72岁,平均49.3岁。根据Schatzker分型:Ⅴ型32例,Ⅵ型24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42例,摔伤11例,重物压伤3例。其中开放性损伤6例,包括GustiloⅠ度4例,Ⅱ度2例,合并半月板损伤3例,侧副韧带损伤7例,均未合并血管神经损伤,伤后至手术时间为5~21 d,平均7.9d。术后根据骨折类型及手术固定情况,早期在连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MP)机上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或石膏外固定。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6个月,平均14个月。56例均为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3~9个月,平均4.5个月。根据Lysholm功能评价标准,优45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4.6%。结论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结合人工骨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提供持续而稳固的固定,有效防止骨折再移位及膝关节力线的改变,避免术后胫骨平台发生塌陷,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胫骨远端骨折为高能量骨折,其治疗极为棘手,尤其对于开放性胫骨远端的治疗尤为困难。我们采用混合环形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人胫骨下端未移位开放性骨折,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本组共11例,骨折类型为局限于胫骨下端干骺端骨折或累及踝关节但关节面平整者,均采用混合环形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如患者存在腓骨骨折,则采用常规手术方法1/3管型钢板固定腓骨,之后作环形混合外固定支架进行固定。术后抬高患肢,鼓励做脚趾的活动和踝关节的活动。术后1个月随访复查,术后2两个月进行负重训练。结果1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4.6个月)。开始负重时间为术后6周~12个月(平均3.9个月)。住院时间为14~60d(平均20.5d)。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4~10个月(平均7.3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深部感染,没有骨外露。2例患者出现原伤口感染,经过换药治疗后感染控制,自行愈合。所有患者的踝关节主、被动活动均未受限。拆除外支架时间为术后8~14个月(平均10.5个月)。拆除外支架后没有病例出现再次骨折。结论环形混合外固定支架是治疗胫骨下端未移位开放性骨折的一种较为理想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共收治48例胫骨平台骨折。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组22例(A组),其中男13例,女9例,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26例(B组),其中男15例,女11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5.3个月),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评价手术效果,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评分系统评定骨折复位满意程度,Rasmussen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的功能,x线评价骨折愈合效果。结果48例均获随访,切口长度A组(15.3±2.4)cm,B组(9.7±1.9)cm,住院时间A组(18.3±1.5)d,B组(11.8±2.1)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2,P,〈0.05;t2=3.34,P1〈0.05),术后6个月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评分A组优良率83.5%,B组94.9%,术后1年Rasmussen评分A组优良率82.7%,B组9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骨折复位满意、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而且关节镜能早期发现和处理半月板及交叉韧带的损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双切口双钢板加植骨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双切口双钢板加植骨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07年3月,对我院收治的32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加植骨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起即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均获8~36个月随访,平均19.4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采用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优20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90.6%。结论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加植骨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微创技术避免对胫前皮瓣和骨折端血供过分破坏、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术中良好的复位固定和植骨、早期恰当的功能锻炼可提高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膝关节镜联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斌  徐洪港 《中国骨伤》2008,21(6):447-449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可选择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共42例患者施行膝关节镜联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男27例,女15例。胫骨平台骨折按Sehatzker分类法进行分类:I型5例,Ⅱ型15例,Ⅲ型12例,Ⅳ型7例,V型2例,Ⅵ型1例。40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采用Rasmussen评分评价疗效。结果:25例患者(55%)存在关节内软组织损伤。膝关节功能依照Rasmussen评分法,优19例,良16例,可5例,本组总评分为平均(27±1)分。结论:该治疗方法可以避免关节囊切开,同时处理关节内损伤,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外侧支撑钢板加压螺钉系统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外侧支撑钢板辅以加压螺钉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效果以及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0~2004年收治高能量伤所致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患者46例,均采用了切开复位,外侧支撑钢板辅以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通过复查术后关节功能和影像资料判断手术效果。[结果]4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4.4月(12~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功能评价采用Rasmussen胫骨髁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4.8%。[结论]外侧支撑钢板辅以加压螺钉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可以提供良好的固定,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6年4月至2018年11月间在我院骨科收治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纳入52例患者,均在关节镜辅助下对骨折部位给予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纳入46例,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临床处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区切口长度、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等级评分,记录围手术期的相关性并发症情况,应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估临床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区切口长度、术中平均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等级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5 d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等级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疼痛缓解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下床时间、平均临床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P0.05)。Rasmussen膝关节评价中,观察组膝关节治疗有效率为78.8%,对照组为52.2%,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方式在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应激,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临床疗效优于开放式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胫骨外侧平台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截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压缩性骨折32例。结果 32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随访12个月膝关节功能按Rasmussen标准评分,优21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达93.8%。比较术后即刻与随访12个月时胫骨平台塌陷高度、增宽宽度及外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螺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截骨复位法治疗胫骨外侧平台压缩性骨折,具有直视下易于将关节面整复到正常形态和高度、术中形成骨缺损区域小、植骨量少以及易于植入和植实等优点,尤其对于平台边缘有压缩性骨折及伴有胫骨平台增宽的病例,这种手术方法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双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11月,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19~67岁,平均41.6岁。左侧10肢,右侧13肢,1例为双侧,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9例,交通伤11例,其他2例。按照Schatzker分型标准:Ⅴ型13肢,Ⅵ型10肢。受伤至手术时间5-14d,平均9.4d,均采用双切口入路,双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22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6~9个月,平均7.4个月。其中1肢因关节面粉碎严重未达到解剖复位;1肢因干骺端粉碎严重未恢复下肢正常力线,出现膝内翻;2肢出现伤口表皮坏死,无骨外露,经换药处理后愈合。膝关节功能按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优10肢,良8肢,可2肢,差3肢。结论:双切口入路降低了软组织的并发症,有利于关节面复位:双钢板固定可靠,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入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2月至2009年10月分别采用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微创组骨折优良率为88.6%,明显优于手术组的66.7%(P〈0.05);并发症发生率17.14%,明显少于手术组27.28%;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微创组平均8.5周,明显短于手术组10周(P〈0.05);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微创组平均24.78分,高于手术组21.85分(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Schatzker分型Ⅰ、Ⅱ、Ⅲ、Ⅳ型胫骨平台骨折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术后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