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测定从山东省滕州市褐家鼠分离的1株汉坦病毒SD10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以了解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的汉坦病毒型别。[方法]用RT-PCR扩增技术及核苷酸序列测定方法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并与其他相关毒株比较。[结果]经M片段部分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为汉坦病毒汉城型(SEO)第3亚型(S3)。与已知不同年代分离的SEO型毒株有较高同源性。[结论]山东省家鼠型疫区毒株稳定。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了解汉坦病毒(HV)优势宿主褐家鼠感染HV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集北京不同地区、生境捕获的褐家鼠,用统一的调查表记录宿主动物及环境特征,采用针对HVM基因片段的巢式RTPCR法检测其带病毒情况,运用SPSS软件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所调查的10种相关因索中,6种与褐家鼠HV感染相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成年鼠、处于繁殖期、体表皮肤有伤痕是褐家鼠HV感染的危险因素。雄性睾丸位于阴囊内与雄性HV感染有非常高的危险度(OR=30.92)。发情期雄性个体的体表疤痕率高于非发情期个体(P=0.049),两者的交互作用与HV感染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从现场多途径观察研究证实:HV在褐家鼠中存在平行传播,雄性的侵犯行为促进HV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汉城型汉坦病毒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查明吉林省褐家鼠中汉城型汉坦病毒的基因亚型及其分布情况。方法 在吉林省的主要疫区采集啮齿类宿主动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标本,对汉坦病毒抗原阳性标本以RT-PCR法扩增部分M和S基因片段上的核苷酸序列并测序,将扩增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与已知病毒序列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并分型。结果 褐家鼠携带的汉坦病毒均为汉城病毒。序列分析发现在吉林省主要疫区褐家鼠流行的汉城病毒均为S3亚型,与辽宁、黑龙江省褐家鼠中的病毒株同源性较高,进化关系较近。结论 吉林省褐家鼠主要携带S3亚型的汉城型汉坦病毒。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汉坦病毒的监测分析,掌握葫芦岛市居民区鼠类中的汉坦病毒流行情况,为制定人间汉坦病毒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鼠笼捕获小动物,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小动物肺中的汉坦病毒抗原,用RT?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在2005-2006年选取葫芦岛地区9个不同地点的居民区和2个野外地点捕鼠,共捕获褐家鼠254只,小家鼠17只,黑线姬鼠5只,褐家鼠带病毒率为4.72%,小家鼠为5.88%。提取汉坦病毒抗原阳性鼠肺组织中的病毒RNA,从褐家鼠中共扩增出9株汉坦病毒,基因分型全部为汉城病毒,并且分离到1株病毒。而从小家鼠和黑线姬鼠中未扩增到病毒。结论葫芦岛市居民区的鼠类以褐家鼠为主,其携带的病毒属于汉城型。 相似文献
6.
顾先仕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3,20(5):209-211
汉坦病毒属的基因组为负极性单链RNA,含L,M和S三段,其mRNA分别编码L蛋白,包膜糖蛋白(G1和G2)和核壳蛋白。病毒的毒力主要与G1的抗原表位有关,而交叉反应主要发生在核壳蛋白。汉坦病毒属可能从一个共同的祖先,在适应宿主的过程中,进化为两支四个血清型:一支是引起较重病情的野鼠型和家鼠型病毒,另一支是引起轻症的Ping型病毒和不致病的田鼠型病毒。 相似文献
7.
一株汉坦病毒的分离及基因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汉坦病毒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基因鉴定.方法组织细胞培养法和RT-PCR法.结果在黑线姬鼠体内分离出一株汉坦病毒,分别用HTN型和SEO型的特异引物对其进行基因扩增,同时以76-118株和L99株作对照,结果分离株经HTN型引物扩增出一条明亮带并同76-118株结果一致.结论分离株经基因鉴定为HTN型病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河南省杞县两地褐家鼠标本中的汉坦病毒(HV)遗传特征,研究其与已知HV及疫苗株之间的关系.方法 提取病毒总RNA,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扩增阳性标本中HV的全M、S基因片段,测序后进行序列特征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 成功扩增出2株HV(NM133株和Q12株)的全M、S基因片段,并测定序列.2株病毒的S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全长分别为1770nt和1772 nt,均仅有1个开放读码框(ORF),编码429个氨基酸,M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全长均为3654 nt,编码1133个氨基酸.2株HV与绝大部分已知的汉城病毒(SEOV)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但与汉滩病毒(HTNV)等其他型HV同源性较低.2株病毒的核蛋白、糖蛋白氨基酸序列与疫苗株Z37具有一致的二级结构.另外,在用全S和M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2株病毒被分在SEOV的Ⅰ亚型,与Hb8610、R22、HB55、L99以及K24-e7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 2株病毒为SEOV的Ⅰ亚型,与包括疫苗株Z37在内的已知SEOV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和一致的二级结构,提示当前的疫苗能有效预防SEOV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 相似文献
9.
汉坦病毒四川分离株S85-46 的遗传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汉坦病毒四川分离株S85-46株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将特异性引物从S85-46病毒感染细胞PCR扩增的产物克隆于T载体,正确的克隆纯化后测序,应用DNASTAR软件比较分析。结果:S85-46株M片段与HTN型毒株同源性为84.1%-99.7%,而与SEO型毒株同源率仅为70.4%-70.9%,表明S85-46毒株属HTN型。核苷酸同源性比较显示,S85-46与韩国分离的76-118株高度同源,而与国内一些HTN型病毒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的毒株也以差异很大。S片段全基因序列同源性比较也支持以上的观点。结论:不同地区汉坦病毒的流行株基因序列可以高度同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确定沈阳地区新分离汉坦病毒的基因分型及其M片段G1、G2区和S片段的序列特征,对分离株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法筛查阳性标本;组织细胞培养法分离汉坦病毒;用RT-PCR法分别扩增分离株的M片段G1、G2区和S片段,测序后应用DNAstar软件同已知标准株进行碱基配对和比较分析,种系发生采用PHYLIP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系统进化树的分析表明,分离株与HTN型株同源性较高,同源性达到95.0%~97.0%。结论:沈阳地区汉坦病毒分离株与BAO 10、BAO 14、JIANG 13、BAO 9、Q33处于同一分支,属于同一HTN型。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褐家鼠种群遗传多态性及与汉坦病毒分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褐家鼠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态性与该地区汉坦病毒(HV)基因变异及其分布可能存在的关联。方法选取北京市不同地区捕获褐家鼠,采用巢式RT—PCR法检测HVM基因片段,获得的阳性标本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另一方面对不同HV来源的宿主个体和其对应种群内随机选取的其他个体,以及其他一些地区鼠类作为参照,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获得褐家鼠基因组DNA多态性图谱,利用RAPDDIST和PHYLIP软件分析褐家鼠种群多态性,并与对应的北京地区的HV差异和分布进行比较。结果选用50个随机引物进行扩增,有5个引物获得清晰、多态性高的RAPD谱带。不同区域种群RAPD标记不尽相同,北京市褐家鼠地理种群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大部分种群遗传距离较为接近,其中采集于某农产品集散地的XFD种群遗传距离相对较大,有特异性标记条带。11个HV代表序列均为汉城型汉坦病毒,基因差异为0.1%~8.0%,可分为2个主要的支系,多数毒株变异类型在不同地域中交叉分布,但BjFT01株变异较大,成一个独立的支系。通过Bootstrap分析和系统树图比较,种群分化较大的XFD种群与该区获得1株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的HV相对应。结论北京市不同区域HV及其褐家鼠DNA多态性均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种群尤其是输入性种群对北京HV流行影响程度不同,初步显示一些特定种群与特定的基因性别有一定的关联。XFD种群外源基因交流渗入的可能性较大,进一步证明北京市HV随着鼠类种群迁移输入的可能性极大,但仍有待于选用一些特异性标记基因多态性进行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双氯敌鼠铵为我国新研制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抗凝血灭鼠剂,观察该药在特殊环境(冷库)防治褐家鼠的杀灭效果。方法在0.005%双氯敌鼠铵小麦(占95%)及玉米(占5%)混合毒饵中加入0.5%食盐作为引诱剂,用一次投放法灭鼠,用鼠迹法做药效考核;从灭鼠后第2个月开始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和药效,每月1次,连续6次。结果投饵前鼠密度为55.47%,投饵后27及40d时鼠密度分别降至0.78%和0,灭效高达98.59%和100%。灭鼠后第2~7个月鼠密度均为0,灭效均高达100%。结论双氯敌鼠铵对褐家鼠适口性好,在特殊环境中一次投饵的药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舟山市副溶血性弧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舟山市副溶血性弧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两种不同来源菌株的相关性,了解舟山市副溶血性弧菌的流行规律。方法对50株贝类样品分离株以及18株本市散发性腹泻患者和食物中毒的临床分离株进行血清分型,应用PCR技术对tdh、trh、off8和toxRS/new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并进行PFGE分子分型分析。结果贝源分离株tdh、toxRS/new和orf8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只有冬季检出的2株汕阳性。临床分离株中有14株tdh、toxRS/new和orf83种毒力基因为阳性,1株trh阳性,其余3株4种毒力基因均为阴性,说明这18株中有14株(77.78%)属于流行株,其中13株(92.86%)为03:K6型,1株为01:KUT型;而PFGE分型结果显示:53株菌株分属9种不同血清群的副溶血性弧菌,但经NotI酶酶切可分成多种不同PFGE酶切图谱,仅少部分相同血清型/不同血清型有相同酶切图谱(按相似度100%分)。多数菌株PFGE酶切图谱差异明显。结论舟山市副溶血性弧菌贝类分离株与临床分离株在血清型分型、致病因子和分子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初步建立了舟山市副溶血性弧菌基因指纹图谱库。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高海拔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特点,确定疫源地类型,分析该病的流行特点,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铁板鼠夹,花生米作诱饵,晚放晨收,开展室内外监测。收集鼠肺和鼠血,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中抗原和鼠血中抗体。结果10年共投放鼠夹40480夹次,捕鼠4621只,隶属2目3科7属8种。主要带病毒鼠有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川西白腹鼠,室内捕捉的高山姬鼠。结论盐源县目前仍为家鼠型HFRS疫区,宿主动物种类多且复杂;川西白腹鼠为高海拔HFRS宿主动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 D3 活性代谢产物 1,25(OH)2D3 及其类似物通过维生素 D 受体 (VDR) 发挥对表皮黑素单位的保护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维生素 D3 类似物单独或联合应用紫外线或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以提高白癜风皮损的复色.因此,进一步了解维生素 D3 类似物在白癜风复色中的作用机制,研制新的、高效的维生素 D3 类似物,对白癜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