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B(A)血型分子机制研究及其家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罕见B(A)血型的血清学特性和分子机制,为B(A)血型的临床输血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1例先证者、家系成员及献血者红细胞ABO血型抗原,用标准A、B、O红细胞检测其血清中的ABO抗体.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抗球蛋白法进行先证者与献血者交叉配合试验.采用PCR技术扩增ABO基因的第6、7外显子序列,对先证者、家系成员、献血者标本的ABO基因外显子6、7和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并对先证者标本进行单倍体序列分析.结果 先证者及其2位家系成员红细胞上有A、B抗原,同时血清中存在抗A_1抗体,血清学表型为A_2B.直接测序分析发现先证者标本第6、7外显子存在261G/del、297A/G、526C/G、657C/T、700C/G、703A/G、796A/C、803G/C、930A/G杂合,可推断为B(A)_(02)/O_(01)基因型杂合子;家系中其母亲基因型为B(A)_(02)/B_(101),外祖母为B(A)_(02)/O_(01).先证者单倍体序列分析得到2个等位基因B(A)_(02)和O_(01);与B_(101)序列相比,B(A)_(02)位第700位C>G,导致1个氨基酸改变:第234位脯氨酸变成丙氨酸.既往血清学特性为A_2B的2个献血者,1个基因型为B(A)_(02)/O_(01),另1个基因型是A_(208)/B_(101).B(A)血型先证者与这2名献血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均相合,临床输注后无不良反应.结论 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等位基因(B等位基因)700C>G突变可导致形成B(A)血型,其血清学特性显示为A_2B表型.B(A)血型临床输血相配合的供者可选择A_2B表型的献血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1例ABO血型鉴定困难的个体及其家系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阐述其遗传机制。方法对先证者及其家系,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进行ABO血型检测;PCR-SSP进行ABO基因分型;并对ABO基因第6、7外显子进行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确定其单倍体型;通过HLA分型、STR短串联重复序列检测对其家系基因遗传状态进行分析。结果先证者血清学结果为A_3B_3型,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ABO基因,HLA-A、B、DR基因及多个STR位点存在2个以上等位基因。结论先证者血型为罕见的开米拉血型,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清晰的阐释其家系遗传特点。  相似文献   

3.
两个特殊血友病A患者家系的基因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特殊血友病A(HA)家系的基因诊断。方法 用内含子22倒位检测及FⅧ基因内外4个位点的多态性进行遗传连锁分析;用核酸直接测序法对FⅧ各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检测。结果 家系1先证者表型为重型HA,FⅧ内含子22倒位检测及FⅧ基因内外4个位点的多态性遗传连锁分析未获得诊断信息;直接核酸测序证实先证者及其妹FⅧ基因24号外显子第2209位氨基酸存在R2209Q错义突变,后者胎儿DNA检测为正常男性。家系2中HA先证者已去世,一名要求做携带者检测的女性表型正常,内含子22倒位检测及直接核酸测序没有发现基因缺陷,用FⅧ基因内外4个位点的多态性遗传连锁分析均显示该成员未携带血友病A基因。结论 联合应用直接核酸测序法及多态性遗传连锁分析可以对特殊血友病A家系进行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分析近亲与随机婚配的两个家系成员个体间的类孟买型分布状态,了解类孟买表现型在该两家系中的遗传特点.方法 以血型血清学试验作为检测基础,用PCR-SSP法进行ABO基因分型,扩增FUT1,FUT2基因,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或分子克隆测序后,分别鉴定两家系成员的类孟买表现型.结果 近亲婚配的家系1中,先证者与其兄、弟均从父母中得到了FUT1基因的547~548位两碱基AG缺失(h1),880~881位两个T碱基缺失的突变点(h2),表现为h1,h2类孟买型;父亲为h2基因携带者;母亲与先证者的女儿均为h1基因携带者.随机婚配的家系2中先证者与兄弟姐妹共4人,只有先证者本人的两条单倍体均遗传了父、母亲的FUT1基因的547~548位两碱基AG缺失(h1),表现为h1h1类孟买型;其他兄弟姐妹与父亲、母亲、先证者的儿子均为h1基因携带者,血型为正常的表现型.两家系成员的FUT2位点均为正常的野生型.近亲婚配家系Ⅰ中hh纯合子遗传发生率为100%;随机婚配家系Ⅱ中hh纯合子遗传发生率为25%.结论 该两个家系调查发现,类孟买表现型的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规律,近亲婚配比随机婚配可大大增加类孟买表现型的遗传概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LA—B27、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抽取EDTA(K2)抗凝血2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HLA—B27,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RF、CRP,采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ASO。结果:31例正常健康者HLA—B27检测结果均为阴性,ASO、RF、CRP检测结果在正常范围。108例疑似AS患者中,HLAB27阳性率为30.6%(337108)。33例HLA一跳,阳性患者中,ASO阳性率为6.1%(2/33),RF阳性率为3.0%(1/33),CRP阳性率为12.1%(4/33)。结论:HLA-B27的检测可提示AS诊断,特别是在不典型AS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ASO、RF检测可用于AS的鉴别诊断。AS患者HLA—B27阳性者中,其RF、CRP、ASO也可增高。  相似文献   

6.
遗传性凝血因子V缺陷症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遗传性凝血因子V(FV)缺陷症家系的实验室诊断和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对 1个FⅤ缺陷症家系进行研究。采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原时间 (PT)及FV促凝活性 (FV :C)和FV抗原 (FV :Ag)测定进行表型诊断 ;用PCR法对先证者FV基因 2 5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 ,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 ,检测其基因突变。通过cDNA测序分析剪切位点突变引起编码序列的变化。结果 先证者APTT 12 3s ,PT 4 3 4s ,FV :C 1 6 % ,FV :Ag 7 2 %。基因分析发现 ,先证者第 8内含子受点发生AG→GG突变 ;cDNA分析发现 ,该突变导致剪切位点前移 2 4bp ,即在编码序列中 ,于第 8外显子和第 9外显子间插入了 2 4bp ,插入序列未引起读码框架漂移 ,使编码的FV蛋白插入了 8个氨基酸。结论 先证者为I型遗传性FV缺陷症 ,第 8内含子 3′端剪切位点突变 ,引起编码序列 2 4bp插入是导致该例先证者发生FV缺陷症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NGS)技术对常染色体隐性Alport综合征(AS)家系不同临床表型个体的实验诊断作用。方法应用靶序列捕获联合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2个AS两家系的先证者进行致病基因突变分析,并通过Sanger测序法对先证者及家系其他成员进行验证,综合分析家系成员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组织学检查与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2例先证者分别检测到COL4A3c.3769GA和COL4A4c.1715GC纯合突变。先证者父母及同胞均为相应突变的杂合子。先证者均表现为典型的AS;除了家系2的1名成员外,其他杂合子成员均表现为良性家族血尿。结论研究明确了2个AS家系致病机理,发现COL4A3,COL4A4基因突变杂合携带者往往表现为良性家族血尿,NGS技术可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S家系不同遗传特征的病因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进一步探索疾病发病机制及规范化诊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3个无关血友病B家系先证者凝血因子Ⅸ(FⅨ)基因突变及分子发病机制,对家系女性成员进行携带者诊断.方法 家系先证者及成员采静脉血,先证者表型诊断确诊后,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6个STR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进行家系遗传连锁分析,应用PCR法对先证者及可疑携带者FⅨ8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用末端标记双脱氧法检测核酸序列.结果 家系1先证者FⅨ基因外显子6发现G22119A突变,家系2先证者FⅨ基因外显子2发现G7392C突变,家系3先证者FⅨ基因外显子8发现T32685C突变.结论 血友病B先证者FⅨ基因缺陷是其发病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拟通过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对1个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家系进行检测以明确DMD的诊断,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对MLPA技术用于DMD临床诊断进行探讨。方法收集1个DMD患者家系,该家系共12人,男性患者2例。分离外周血并提取DNA,用MLPA的方法对其进行基因诊断。结果先证者符合DMD诊断。基因检测提示先证者和其弟弟携带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缺失突变DMD(Exon3-11)。先证者母亲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结论通过MLPA检查技术明确了一个中国汉族DMD家系的致病基因,MLPA技术能够用于DMD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两个杂合突变导致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突变分析, 并初步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采用凝固法检测两个先证者及其各自家系成员(3代9人和2代3人)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活性(Fg∶C), 免疫比浊法检测纤维蛋白原抗原(Fg∶Ag)。DNA直接测序法分析先证者FGA、FGB和FGG基因所有外显子和侧翼序列及家系成员相应的突变位点区域。通过凝血酶诱导进行纤维蛋白原聚集试验;用ClustalX-2、1-win软件分析突变位点的保守性;用Mutation Taster、PolyPhen-2、PROVEAN、SIFT和LRT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突变位点的致病性;用Swiss-pdb Viewer4.0.1分析突变前后蛋白质空间结构及分子作用力的变化。结果家系1先证者和家系2先证者Fg∶C明显下降(分别为1.28 g/L、0.98 g/L);家系1先证者Fg∶Ag正常(2.20 g/L), 家系2先证者Fg∶Ag降低(1.01 g/L)。基因分析发现, 家系1先证者的FGB基因第2号外显子存在c.293C>...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单倍型连锁分析法对临床诊断为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家系中的2例女性个体进行连锁分析,以诊断其是否为DMD致病基因携带者。方法提取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选取多个DMD基因内含SNP位点的片段进行PCR扩增,对扩增片段测序,进行连锁分析以确定是否为DMD致病基因携带者。结果测序结果显示在该家系扩增的9个片段中有5个片段含SNP位点,4个片段不含SNP位点,个体I-2(先证者母亲)中有诊断价值的片段为3个,含4个SNP位点。先证者在363795、1204769、1330106及1330197位点SNP单倍型为T-C-A-T,其父(I-1)为T-T-A-T,其母亲SNP单倍型为T-C-A-T/C-T-C-C,一位姐姐(Ⅱ-1)为T-T-A-T/C-T-C-C,另一位姐姐(Ⅱ-2)为T-T-A-T/T-C-A-T,即为DMD致病基因携带者。结论 SNP单倍型连锁分析法可成功诊断DMD家系中的女性DMD基因携带者。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发现中国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A—B—DRBI新单倍型,调查mA单倍型分布特征。采用179个家庭及子女HLA.A、B、DRBl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通过家系和HLA遗传模型特征分离分析791条HLA单倍型。结果发现4条新的HLA重组单倍型,重组位点位于HLA—DRB1基因座位,其中3条重组单倍型来自父源染色单体,1条来自母源染色单体,其比例为3:1。HLA—DRB1与A或B基因位点重组率为0.92%(4/433)。通过家系调查HLA分离分析得到362种HLA~A—B~DRB1单倍型,其中A33-B58-DR17、A2.B46.DR9、A30-B13-DR7、A11-B13-DR15、A11-B75-DR12和A2-B46-DR14单倍型检出频率最高,与应用非血缘供者人群的HLA基因分布调查资料的结果-致,但A1-B63-DR12、A29-B46-DR15、A1-B61-DR10、A34-B35-DR9、A29-B54-DR4、A23-B13-DR16、A34-B62-DR15等单倍型是非血缘供者人群HLA基因分布调查资料为未被报道过的罕见单倍型。结论:通过家系HLA单倍型调查能清楚地确定HLA—A—B—DRB1单倍型型别。本研究结果将为人类HLA研究、器官移植及HLA疾病相关性分析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般认为,人血小板上存在的 HLA 抗原是膜的固有成分。不久前,有人发现,血浆中的游离 HLA抗原可被动吸附到血小板上。本文作者借助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选择33名健康人,其 HLA 型别为下列四种之一:A2阳性,A2阴性,B13阳性,B13阴性。从他们的新鲜抗凝血中离心分离血小板、淋巴细胞和血浆,从凝固血中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可溶性 HLA抗原用:(1)LCT 抑制试验,(2)双决定簇免疫测定(DDIA),即血清先用抗-HLA 重链单克隆抗体作用,再与放射性标记的抗-β_2-微球蛋白反应。下列情况下认定血清中某 HLA 抗原阳性:(1)LCT 抑制试验中细胞溶解低于40%;(2)DDIA中放射性强度大于阴性对照的 X+2SD。  相似文献   

14.
目的鉴定1例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MYH9)基因相关疾病家系的致病突变。方法调查收集先证者和家系成员病史资料,观察其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先证者MYH9基因,确定突变位点后,对先证者和家系成员进行Sanger验证。结果该家系三代4名患者均有鼻衄、瘀斑紫癜、外伤血肿或月经量增多病史,长期存在镜下血尿和蛋白尿。血涂片镜检均有血小板减少、巨大血小板和粒细胞异常包涵体"三联征"。所有患者MYH9基因第40内含子供体剪接位点存在错义突变c.5765+2TA(p.R1922Rfs*43),且该基因突变与疾病表型共分离。结论该家系存在MYH9基因c.5765+2TA(p.R1922Rfs*43)剪接突变,是MYH9基因相关疾病的致病突变,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127个家系的HLA-A、B、DR单倍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中国人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多态性及其单倍型。方法运用PCR-SSP的方法对来本院进行HLA配型的127个家庭进行HLA-A、B、DRB1位点的基因分型,确定其抗原,通过家系分析确定HLA的单倍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7个家庭的HLA-A、-B、-DR的基因频率与文献报道汉族人群体HLA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别。统计分析表明,HLA-A-B有22种单倍型、HLA-A-DR有14种单倍型、HLA-B-DR有26种单倍型、HLA-A-B-DR有16种单倍型均存在显著的连锁不平衡。最常见的单倍型有A30-B13-DR7,A2-B46-DR9,A33-B58-DR13。观察到单倍型的等位基因交换重组现象,单倍型的等位基因发生交换重组的频率<1%。结论此家系研究的资料可以为大规模的群体资料的单倍型分析提供参考,并可为HLA分型和为临床移植寻找合适的供受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作者为了观察输注血小板产生血小板及HLA抗体的自然规律,对59例因恶性肿瘤致骨髓衰竭而需要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定期测定HLA及血小板抗体。结果:19例被测出HLA抗体。从抗体出现时起对15例进行2 14个月(平均6.3个月)的随访,5例(33%)持续阳性,其中4例为经产妇,以前都有红细胞输注史。10例(67%)转阴,其中8例停止血小板输注,2例仍继续接受血小板辅注。这10例中6例再次输血小板,仅2例再次发生HLA抗体,其余4例分别输血小板1、3、13和24次,均未再出现HLA抗体。28例检出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其中11例诊断时为阳性。17例在入院后出现者,其中12例(70%)与感染有关,而HLA抗体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两例遗传性抗凝血酶(AT)缺陷症先证者及其家系进行表型诊断和基因诊断,并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检测凝血与抗凝指标,并进行易栓症筛查和表型诊断.采用免疫比浊法和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AT抗原(AT:Ag)和AT活性(AT:A),抽提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AT基因(GI号28906)7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5'及3'端非翻译区,利用直接测序法进行基因序列分析.针对先证者的突变位点,对其家系成员进行相应基因突变检测,同时在正常人群中筛查以排除多态性.结果 先证者1和先证者2 AT:Ag分别为126 mg/L和117 mg/L,AT:A分别为49%和48%.先证者1和先证者2的AT基因2号外显子分别发现了杂合缺失突变3239~3240delCT和杂合无义突变3206A→T(K70Stop),其家系部分成员检测到相应的杂合突变.结论 两例先证者均为I型遗传性AT缺陷症,由AT基因3239-32ZlOdelCT和3206A→T(K70Stop)突变所致.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对1例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EDC)患儿进行基因检测和蛋白质功能预测,确定其致病原因,为家系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法对先证者454个骨病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对检出的可疑基因突变进行Sanger测序检测,对父母进行验证并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结果?该患儿检出COL2A1基因c.3589G>A(p.Gly1197Ser)杂合错义突变,其父母均未携带该突变,先证者为新发变异,家系中胎儿产前诊断结果提示胎儿未携带与先证者相同的变异。Polyphen2、Mutation Taster软件对其蛋白质功能预测的结果为有害。结论?COL2A1基因c.3589G>A变异是该SEDC家系先证者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_(1c),HbA_(1c))在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已推荐将HbA_(1c)≥6.5%作为糖尿病的一项诊断标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1例HbA_(1c)降低患者,家系调查发现其母亲HbA_(1c)也降低,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作者发现的一特殊血型,命名为A_2~b型。此种红细胞上除A_2外,还有一种能遗传的弱B抗原,血清中含有低温抗B抗体。家系调查和染色体检查表明此性状的遗传可能系单一基因遗传。作者建议对A_2~P人的输血,以O型红细胞和AB型血浆混合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