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省鼠情8年监测结果分析表明:城乡家鼠组成均以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为主,其次为黑线姬鼠和黄毛鼠;城镇褐家鼠构成比高于农村,黄胸鼠所占比重逐年缩小,小家鼠比重增大。农村户外野栖鼠组成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各县、市家野鼠密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农村鼠密度明显高于城镇;8年来全省城乡鼠密度总趋势是家鼠密度明显下降,野栖鼠密度1990~1994年比1987~1989年有所上升。城乡家鼠季节性数量变动曲线波形基本相似,每年有两个数量高峰(3~5月和8~10月),表明家鼠数量在时间分布上基本一致。结果还表明,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的季节性数量变动曲线既有相似性,又有相抗性。农村野栖鼠的季节性数量高峰期年度间不稳定,农村野栖鼠优势种黑线姬鼠的数量变动,与野栖鼠季节性数量变动曲线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广州某部营区臭鼩鼱活动场所、数量分布和季节消长规律。调查表明,其主要活动在办公楼、伙房、鸡舍等处;密度呈季节性变化,每年9~11月最高,12月至次年1~2月份最低,3月份后又逐渐回升。其与家栖鼠的比例受普通灭鼠毒饵的影响,亦随家栖鼠密度的降升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部队营区残存家栖鼠种和其数量分布特点及季节消长规律.在营区灭鼠达标后2个月内残存鼠以小家鼠为主,以后为褐家鼠所取代.残存家栖鼠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营区食源和水源丰富的地方,且大都分布在楼房底层.残存小家鼠全年密度消长有所波动,而褐家鼠的密度和其鼠洞数量均基本上呈逐月上升趋势.灭鼠达标后3个月残存鼠密度接近基本无鼠害标准,半年时间可恢复到原来鼠密度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摸清贵州省余庆县鼠种及优势种,研究鼠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86—2001年每月定期在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分类鉴定,统计鼠密度和鼠种组成。结果:余庆县家栖鼠和农田鼠种有8种,褐家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占总捕鼠数的83.97%;黑线姬鼠为稻田、旱地耕作区优势种,占总捕鼠数的95.16%。家栖鼠类在每年3、10月出现两个数量高峰,农田鼠类在每年5—6月和10—11月出现两个数量高峰。结论:黑线姬鼠、褐家鼠是我县监测和防制的主要对象,每年3月和8月为防制的关键时期,化学防治是灭鼠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家栖鼠种类组成与数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1985~1991年城乡家栖鼠鼠情监测资料为主要依据,揭示了辽宁省城乡家栖鼠种类组成与数量的月变动及七年来年变动趋势。城乡1年内均有两个数量商峰,城市数量高峰为4~5月与9~10月,农村数量高峰为3~4月与10~11月。城市家鼠数量明显呈下降趋势,鼠密度被控制在1%以下;农村鼠密度也下降,但平均密度高于2%。  相似文献   

6.
苏州市家栖鼠群落演替及其原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苏州市区家栖鼠的群落演替及其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防制对策。方法 夹夜法捕鼠。结果1991~2000年的10年间,苏州市家栖鼠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褐家鼠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成为优势种;小家鼠和黄胸鼠的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结论城市环境改造和人为干预活动,改变了鼠类栖息的生态环境和栖息场所,家栖鼠的群落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爱卫框架下城市居民区家栖鼠IPM是否能提高灭鼠成本效果。方法选有代表性的居民区进行对比试验。对照区参加春、秋季灭鼠,其中一般小区由市爱卫会组织PCO公司承包居民区外环境灭鼠。试验区采取要素全面的IPM措施控制家栖鼠,要素包括监测、行动阈值、勘察现场、综合技术措施、记录、沟通及宣传、质量控制和中期评估。结果对照区外环境盗食率灭前为14.5%,灭后为3.6%~17.9%。试验区外环境盗食率灭前为23.8%,灭后为0~12.4%,RPI为0~76.0。对照区室内粉迹阳性率灭前为31.9%,灭后为21.8%~37.0%,平均灭鼠率为7.6%。试验区室内粉迹阳性率灭前为45.5%,灭后为5.1%~36.2%,RPI为12.8~68.7,平均灭鼠率为63.5%。对照区及试验区灭鼠费用为2 100元及19 441元。试验区使每千户鼠密度降低1%的费用为67.6元,低于对照区71.6元。结论一般小区在经费适当提高的前提下适合开展家栖鼠IPM,高档小区不宜参加类似家栖鼠IPM,其灭鼠单另管理。  相似文献   

8.
防霉毒饵对家栖鼠种的适口性试验和灭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10/万、15/万、20/万和30/万浓度防霉饵料对家栖鼠的有选择性试验表明,以10/万浓度适口性最佳,15/万的良好。在此基础上,以10/万和15/万浓度防霉杀鼠迷毒饵对家栖鼠进行无选择性试验,结果前者适口性为优,后者良好,灭效均为100%。现场试验结果,10/万防霉杀鼠迷毒饵对家栖鼠的摄食量和摄食率分别为711堆和74.8%。粉迹法鼠密度由灭鼠前的31.70%降至0.89%,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立克命毒水杀灭家栖鼠的效果。方法:定点多次投饵,连续10天,每次100ml。结果:立克命毒水对家栖鼠第10和第15天的灭效分别为8830%和9548%;现场使用适口性及安全性良好。结论:立克命毒水在水源较缺乏的场所能有效控制鼠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家栖类的摄食爱好和敌鼠钠盐的灭鼠效果,选择南宁市区12家大中型宾馆饭店进行现场摄食爱好调查防制试验。结果:鼠类对新鲜向日葵籽、新鲜稻谷、碎玉米、混合饲料的平均盗食率为88.6%、39.6%、7.7%、9.1%。采用0.05%敌鼠钠盐日葵籽毒饵连续饱和投毒饵5天,用盗食法调查鼠密度,平均鼠密度由灭前的88.6%下降至1.51%,平均灭鼠率98.30%。评价:南宁市宾馆家栖鼠类对向日葵籽盗食率  相似文献   

11.
大隆杀灭家栖鼠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隆杀灭家栖鼠的效果。方法:一次投饵、间隔投饵及连续5天饱和投饵。结果:0.005%大隆毒米对家栖鼠的灭效分别为89.27%、98.11%和99.14%;现场使用适口性及安全性良好。结论:大面积灭鼠宜采用间隔投饵法。  相似文献   

12.
家栖鼠与我们的生活过于紧密,对人们造成的危害巨大。因此,采取一定的手段对家栖鼠进行防治是必要的。目前,毒饵防治是家栖鼠防治的主要手段。笔者主要对我国灭鼠毒饵的农药登记情况和专利登记情况、灭鼠毒饵基饵、引诱剂以及家栖鼠不育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而为更好地进行鼠害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鼠类繁殖快,数量多,分布广,适应性强,可传播多种疾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鼠的防治是以环境治理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主要手段,采用综合措施,将鼠密度控制到不足为害的水平。1 鼠的危害1 1 传播疾病 全世界有鼠类 1 700余种,我国有鼠类约 160种。地球上家栖鼠类的数量大大超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家栖鼠类的摄食爱好和敌鼠钠盐的灭鼠效果,选择南宁市区12家大中型宾馆饭店进行了现场摄食爱好调查及防制试验。结果,鼠类对新鲜向日葵籽、新鲜稻谷、碎玉米、混合饲料(玉米、面粉、大米)的平均盗食率为88.6%、39.6%、7.7%、9.1%。采用0.05%敌鼠钠盐向日葵籽毒饵连续饱和投毒饵5天,用盗食法调查鼠密度,平均鼠密度由灭前的88.6%下降至1.51%,平均灭鼠率98.30%,评价:南宁市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950~2000年间湛江地区鼠形动物种群的动态变化。方法 收集整理湛江地区50年来的鼠疫监测资料,依次按年代进行鼠形动物的分类统计。结果 50年来共捕获家栖、野栖鼠形动物2目7属11种共计237831只,其中家栖鼠形动物2目3属4种157412只,以黄胸鼠为优势种,臭鼩鼱和褐家鼠为常见种;野栖鼠形动物2目7属8种共计80419只,以黄毛鼠和板齿鼠为优势种,海南屋顶鼠和臭鼩 鼱为常见种。结论 在城镇家栖鼠类中,褐家鼠已逐渐取代黄胸鼠的优势种群地位,但在农村家栖鼠类仍以黄胸鼠为主。野外生境黄毛鼠的数量在逐年减少,但板齿鼠的数量在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6.
赣州市区家栖鼠类群落结构及季节消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赣州市区鼠类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原因。方法夹夜法。结果共捕鼠297只,隶属2目2科3属4种,其群落结构为褐家鼠 小家鼠 臭鼩鼱 黄胸鼠,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主要构成,鼠密度平均为3.09%。市区家栖鼠全年数量变动曲线出现初春(3~5月)与夏末(8~10月)两个高峰。结论赣州市区鼠类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主要防制对象。  相似文献   

17.
城市鼠害是一个严重的世界性问题,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3种家栖鼠是城市主要害鼠。城市具有适宜家栖鼠生存的条件,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家栖鼠可持续性控制越发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城镇家栖鼠综合防治是可持续控制策略的核心组成部分,该文对城镇鼠类调查、启动阈值确定、干预、评价等步骤进行阐述,并对比部分国家(地区)登记使用的杀鼠剂,同时探讨诸如标准和法规、综合监测、风险评估、抗药性问题和健康教育与社区参与对于持续长久地城市鼠害控制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97年4~6月,昆明卫生检疫局对昆明机场鼠密度进行了调查,共放置鼠笼和鼠夹259个,捕鼠64只,捕获率为24.7%。其中家栖鼠类52只,捕获率34.7%(52/150),野栖鼠类12只,捕获率11.3%(12/106)。捕获的鼠种有:褐家鼠45只(70.3%)、黄胸鼠12只(18.8%)、小家鼠1只(1.6%)、齐氏姬鼠2只(3.1%)、大绒鼠1只(1.6%)和鼩鼱3只(4.7%)共6种。  相似文献   

19.
以往群众采用敌鼠钠毒饵灭家栖鼠,突出的问题是毒饵投放不普遍,漏户漏间较多,毒饵投放量不足以及怕毒死家禽、家畜等原因,往往不能有效的把鼠密度控制到较低水平。1983年12月13日开始,我们对济南郊区宿家张马村进行了敌鼠钠小麦毒饵现场灭家栖鼠试验,在短期内把家栖鼠密度控制到较低水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胸鼠是家栖鼠优势种 ,近年来随着建筑材料改变 ,黄胸鼠生存环境恶化 ,特别是居民区的黄胸鼠数量大幅度下降 ,褐家鼠数量上升。为了解鼠类种群数量变化是否影响媒介蚤与寄主的关系 ,我们于2000年1~5月对黄胸鼠、褐家鼠鼠体蚤的染蚤率、蚤指数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方法用笼日法 ,捕捉地点选在合浦县山口镇居民区 ,鼠笼规格210×110×90毫米 ,诱饵用鲜番茹。每月至少抽检黄胸鼠与褐家鼠25头 ,活体及时送回实验室作分类统计 ,计算逐月染蚤率与蚤指数。2结果与分析2.1黄胸鼠、褐家鼠鼠体蚤染蚤率捕获动物中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