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近年来《伤寒论》教学改革的经验及面临的各种问题,阐述了加强中医院校《伤寒论》教学的重要意义。认为:《伤寒论》在中医专业教学中,不是一门单纯的基础课、理论课、古籍课,而是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对临床各种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课程。不应当以改革中医基础课教学为理由,削弱《伤寒论》课的教学,并结合当前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实际,提出了应当把《伤寒论》作为必修课,学时不少于100学时。建立伤寒临床教学基地。创造条件建立《伤寒论》研究实验室以及成立全国仲景学术委员会等四条建议。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是一部医学著作,其中所提到的六经辩证对于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伤寒论中的核心即辩阴阳,它将急性感染性疾病与免疫平衡进行结合,从而全方位考虑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医《伤寒论》更具体和较全面地总结了临床急性感染疾病的治疗经验,细致的辨证论治。本文主要对《伤寒论》中免疫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为今后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伤寒论》把辨型与辨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六经辨证,以分型的方法,把外感热病发展过程分为六大证型,并结合辨势进行分析、研究,并确定治疗方案,该文还就势的规律,势的缓急,辨型与辨势的发展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汉方医学是在中医学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文化地理环境等形成发展起来的。在汉方医学史上,主要有3大流派,即后世派、古方派和折衷派。其古方 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古方派诸医家又竞相发挥,各有主张,如后藤艮山的“一气滞留说”,吉益东洞的“万病一毒说”,吉益南涯的“气血水说”等,对《伤寒论》的研究不断向前推进,而与后世派成鼎足之势。  相似文献   

5.
1、为什么说《伤寒论》是方书之祖? 答:在东汉《伤寒论》成书以前,中药虽然有了很大发展,发现了不少疗效显著的中草药及其它动物、矿石类药物,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用药经验,但这些经验还是很零散的,缺乏系统的。尽管有“伊尹作汤液经”之说,但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伤寒论》知识图谱,促进《伤寒论》在临床的应用。方法:结合《伤寒论》注解和古汉语句法抽取原文中的概念,同时提取概念关系,建立概念和关系之间的联系,形成三元组,在此基础上添加实例构建《伤寒论》知识图谱。结果:基于中医领域语言体系结构构建了《伤寒论》概念等级体系、本体框架和知识图谱,以“点边点”的图数据结构形式对《伤寒论》的知识进行阐述,实现了《伤寒论》知识资源的有效整合。结论:基于本体方法构建的《伤寒论》知识图谱,可为临床和科研人员提供决策建议,提高医疗工作者对《伤寒论》的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7.
厥证是一个常见的临床证侯,其中包括不少危急重证在内。祖国医学早在《内经》中就有了详细的论述,《伤寒论》论及厥证的就有48条16方,后世更进一步发展,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治疗经验。实践证明,这些经验即使在现代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也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体会孙建军(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医院210015)关键词大柴胡汤发热胁痛痛经中医药疗法大柴胡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方剂,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扩大其运用范围,取得了不少经验。笔者近来年运用大柴胡汤治疗中医多科疾病,取得了明...  相似文献   

9.
设立《伤寒论》等级考试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伤寒论》等级考试的意义 目前,我院七年制中医专业和教改实验班、七年制中西结合专业和五年制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伤寒论》的课程学时数分别为120、100及72。课程时数虽然在全国居首位,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感内容多,时间少,课堂上只能讲解重点原文,这样就难以使学生整体把握《伤寒论》辨证思维的全貌。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好地掌握《伤寒论》中蕴含的辨证论治思想,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伤寒论翼》看柯韵伯在学术上的创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学习《伤寒论翼》的体会,谈柯韵伯在学术上的创见,柯琴在深入研究《内经》和《伤寒论》的基础上,既将《内经》理论与《伤寒论》的内容肾密结合,又不泥于《内经》的条文,发前人之未备,令人折服,其学术创见可归纳为以下三点;以经释论,创“经界”说;以经释论,阐明治则;倡促景为“百病立法”。柯氏在学术上的创新精神对于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医学术,仍将为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是分别运用于《伤寒论》和温病学说中的两种辨证体系,都是有重要理论价值的学说。学习《伤寒论》与温病学,明确两种辨证体系的相互关系,逐步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更有效地指导于临床。这对于统一《伤  相似文献   

12.
任何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一定的继承性,中医学也是如此。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就是继承了《内经》有关理论,并结合临床实践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二者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本文拟从《热论》六经分证与《伤寒论》六经辨证与经络学说的关系,《热论》与《伤寒论》的关系方面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13.
如何学习和研究《伤寒论》是治伤寒学中的一个长期讨论和探索的问题。历代医家及当今的学者专家们认识较一致的是:对《伤寒论》的理论认识必须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领会《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精  相似文献   

14.
祖国医学对热性病,在临床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有着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外感热病,早在《素问、骨空论篇》中就有论述:“风老百病之始也,……,风从外人,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在内、难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当时治疗热性病的经验,编写了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辨证治疗外感热性病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如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论述了太阳病的证治,指出由于腹理不固,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营卫失于调和,从而出现太阳表证,而见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或恶风,身疼腰脊痛,干呕或伴…  相似文献   

15.
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应用了不少谷类药物来治疗和调养疾病,这些谷类药包括粳米、小麦、大麦、小米、稀粥、糜粥、白饮(白米汤)等,总以健脾益胃,充养谷气为目的。这种治养结合疗法对后世颇有影响,至今仍对临床有很强指导意义。本文拟就此做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金元时期,随着儒学一统的局面被打破,学术思想活跃起来,孕育了金元四家的相继崛起。金元四家的刘、张、李、朱,前后延续百年。他们在各自的历史背景下和地理环境中,认真总结临床经验,创立了各自独具特色的治法,并且开创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金元四家的学术思想都以《内经》为本,以《伤寒论》为用,并在理论与实践中,力图将《伤寒论》纳入《内经》的体系。然而,古代的医经医学和经方医学原本是各自独立的体系,循环思辨的五运六气与古朴实证的《伤寒论》油水不溶。金元四京都采用《伤寒论》的治法和处方,并且在临床上取得成效,但是他们却总是在其临床经验上冠以《内经》的理论,而未能在医学理论上做出突破。18、19世纪的中外医学家,继承金元四家的学术争鸣思想,扬弃了《内经》为本,《伤寒论》为用的研究方法,从研究《伤寒论》的章句入手,取得了《伤寒论》研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王旭 《中国乡村医生》2007,23(17):32-33
李克绍(1910~1995),山东牟平县人。毕生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于《伤寒论》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都有所开拓。著作有《金匮要略浅识》(王万杰、刘洪祥合作),《伤寒论讲义》,《伤寒解惑论》和《伤寒论语释》等。现择其以经方治胃痛经验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 《伤寒论》的辨证方法是以六经为基础的。六经是什么?历代医家争论很多,有以经络来解释,有以脏腑来解释,有以气化来解释,有以证候分类来解释,各从不同的角度对《伤寒论》的六经做了探讨,虽然各有一定理由,但是都不全面。那么应当怎样来看呢?祖国医学的理论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理论也不例外。仲景自序中提到:“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说明《伤寒论》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继承了《内经》有关六经的理论,而且还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进一步发展了《内经》。因此,《伤寒论》的六经包括了《素问·热论》中六经热病的证候分类、治疗及传变的精神,也有《灵枢·经脉篇》中手足六经的循行及病证的部分内容。《素问·六微旨大论》的六气标本中见的概念在《伤寒论》中  相似文献   

19.
介绍吴立文教授运用仲景辛开苦降法治疗内科杂病的经验。吴立文教授认为,仲景在《伤寒论》中创立了许多著名方剂,不少方剂体现了辛开苦降之法。这些方剂选药精当,配伍严谨,临床灵活运用治疗内科杂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六经及六经辨证来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伤寒论》六经及六经辨证的来源,通过对《周易》、《内经》、《伤寒论》等古代哲学典籍知医学典籍的分析研究,揭示出《伤寒论》六经理论和六经辨证方法的来源和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渐进过程,它经过了对古代哲学和汉代以前医学的传承和嬗变,并融入了张仲景个人的临床买践经验和思维成果。首先其思辩性理论来源于《周易》,是《周易》中的辩证法思想和对事物的认识论;其次是其医学理论来源于《内经》,《内经》的理论雏形奠定了六经辨证方法的基础;前两者的结合加之仲景个人思维成果形成了系统的六经理论和六经辨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