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双对比造影检查中各X线表现的病理基础及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良、恶性胃溃疡的X线表现。结果230例良、恶性溃疡,其中良性溃疡149例(64.8%),恶性溃疡81例(35.2%)。结论胃双对比造影检查对胃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胃良恶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鉴别诊断常依靠X线和胃镜检查,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及超声造影剂的研制,超声也可以用于胃溃疡检查。本研究分析胃超声造影诊断胃良恶性溃疡的资料,以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良恶性溃疡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胃良、恶性溃疡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法测定59例胃良性溃疡患者、72例胃恶性溃疡患者及63例健康人血清hs-CRP浓度.结果 胃良、恶性溃疡组血清hs-CRP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P<0.01 );且恶性溃疡组hs-CRP水平高于良性溃疡组(P<0.01 ).结论 血清hs-CRP在胃恶性溃疡中明显升高,对胃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388例胃良,恶性溃疡内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报告388例胃良、恶性溃疡,对其内镜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发病高峰年龄在45~60岁,男多于女,良性溃疡以单发为主,主要分布在胃角及幽门管而以小弯侧发病率最高,溃疡直径多小于2cm(占89%);恶性溃疡多深大,表面不平有增殖灶,以胃底一贲门分布最多,胃腔各部恶性溃疡与该部位发生溃疡总数之比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胃体、胃底一贯门、胃窦、胃角、幽门前区。胃体最高达49%。行幽门螺杆菌检测312例,阳性232例,占检查fL73%,占本组病例59%,它表明幽门螺杆菌与胃溃疡关系密切,鉴于溃疡分布特性,认为在充分掌握良、恶性溃疡的一般判断标准下,对发生在胃体及胃底贲门部的溃疡应高度警惕,定期随访追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服胃造影剂B超检查鉴别胃溃疡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胃溃疡患者127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B超检查和胃镜检查。处理后的图片由经验丰富的医师独立阅片,观察并记录胃溃疡良恶性患者的B超和胃镜检查结果,分析B超和胃镜检查鉴别胃溃疡良恶性与病理活检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27例患者中,病理活检结果为恶性溃疡84例、良性溃疡43例。B超检查结果显示,恶性溃疡66例,良性溃疡61例。B超检查诊断胃溃疡恶性的灵敏度为0.679,特异度为0.791,准确率为0.717,Kappa=0.426;诊断胃溃疡良性灵敏度为0.791,特异度为0.679,准确率为0.717,Kappa=0.426。胃镜检查结果为恶性溃疡71例,良性溃疡56例。胃镜诊断胃溃疡恶性的灵敏度为0.750,特异度为0.814,准确率为0.772,Kappa=0.525;诊断胃潰疡良性的灵敏度为0.814,特异度为0.750,准确率为0.772,Kappa=0.525。B超联合胃镜结果为恶性溃疡76例,良性溃疡51例。B超联合胃镜诊断胃溃疡恶性的灵敏度为0.857,特异度为0.907,准确率为0.874,Kappa=0.731;诊断胃溃疡良性的灵敏度为0.907,特异度为0.857,准确率为0.874,Kappa=0.731。与单独使用B超或胃镜相比,B超联合胃镜检查胃溃疡良恶性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Kappa一致性更高。结论联合使用B超和胃镜检查鉴别胃溃疡良恶性,与病理活检结果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亚甲蓝色素内镜在胃癌前病变和良、恶性胃溃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亚甲蓝色素内镜对诊断胃癌前病变和鉴别良、恶性胃溃疡的价值.方法:对13例内镜下胃溃疡样表现者口服亚甲蓝0.15,4~6 h后观察溃疡的内镜下特点,并在染色部位取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对23例内镜下胃黏膜异常表现者(包括5例胃溃疡样表现者)局部用0.5%亚甲蓝均匀喷洒,在染色部位取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21例存在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2例为恶性胃溃疡,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病灶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为早期胃癌.结论:亚甲蓝色素内镜可提高胃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对良、恶性胃溃疡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窄带成像技术(NBI)内镜在胃良恶性溃疡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7例胃溃疡患者进行观察,评价图像的清晰度,溃疡轮廓、周边黏膜胃小凹及微血管形态.结果 97例胃溃疡中,良性61例,恶性36例.对溃疡轮廓、周边黏膜胃小凹及微血管的观察,NBI具有绝对优势,与病理学诊断符合率、敏感性及特异性(94.85%、91.67%、96.72%)显著高于常规内镜(84.54%、80.56%、86.89%),P<0.05.结论 NBI对胃溃疡的鉴别优于常规内镜,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消化性溃疡为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其并发出血、梗阻、癌变等近年来有增多趋势,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为了降低并发症,促使溃疡愈合,提高治愈率,本院采用阿莫西林分散片与胃康灵联合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对象:选择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106例患者,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1版)关于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均行胃镜检查,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67例,胃溃疡39例。10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其中难治性病例1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34例,胃溃疡22例,男37例,女19例,年龄18~58岁,平均33.8岁,病程6~41年;对照组50例(其中难治…  相似文献   

9.
窄带成像内镜对胃良恶性溃疡的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研究窄带成像技术(NBI)对内镜下胃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58例常规胃镜检查发现胃溃疡的患者依次采用常规模式、NBI模式及靛胭脂染色放大方法进行观察,重点观察溃疡周边黏膜的胃小凹及微血管,评价各捡查方法图像的清晰度,于改变最显著部位活检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58例胃溃疡患者中,良性溃疡37例,恶性溃疡21例.在观察溃疡轮廓方面,NBI与染色内镜或普通内镜之间差异有显著性,NBI最清晰;对于溃疡周边黏膜胃小凹的形态观察,NBI或染色内镜均优于普通内镜;在对溃疡周边黏膜微血管的观察中,NBI具有绝对优势.YBI模式下,胃小凹形态分为6种类型,恶性溃疡周边黏膜胃小凹多为Ⅵ型,此型与胃癌病理学诊断符合率达94.8%,敏感性90.5%、特异性97.3%.NBI放大内镜下86.5%(32/37)的良性溃疡周边黏膜微血管走形规则,85.7%(18/21)的恶性胃溃疡周边黏膜可观察到不规则走形的微血管.结论 NBI,电子染色,操作简便,对胃溃疡轮廓显示清晰,放大后更可清晰观察到溃疡周边黏膜的胃小凹及微血管形态,有助于提高胃癌的靶向活检准确率,时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1993年2~7月对住院的消化性溃疡病例用国产奥美拉唑治疗,并与用H_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加得乐冲剂治疗的病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病例选择全组83例,均经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男35例,女12例,年龄24~81岁,胃溃疡12例,十二指肠溃疡31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3例,复合溃疡1例;对照组36例,男31例,女5例,年龄25岁~84岁,其中胃溃疡7例,十二指肠溃疡24例,复合溃疡5例.用药前及用药期间停用一切抗溃疡病药物.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溃疡大小、数量及临床症状上均相近似(P>0.05),具有可比性.2 用药及观察方法观察组服用奥美拉唑20mg,每天1次,每2周复查胃镜1次:对照组服用雷尼替丁150mg,每天2次,同时加用得乐冲剂110mg,每日4次,每4周复查胃镜一次,记录溃疡大小及周围炎症情况,同时观察有疼痛  相似文献   

11.
内镜微波治疗难治性胃溃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就我院自1990年以来应用内镜微波技术治疗难治性胃溃疡的疗效及随访结果予以报道。1 临床资料难治性胃溃疡17例(19个病变),男14例,女3例,年龄21~74岁,平均47.5岁。胃溃疡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发生并发症史3~8年,均经多次内镜检查及活组织病检确诊为良性溃疡。其中胃底部溃疡2例,胃体部溃疡3例,胃角溃疡7例,胃窦部溃疡5例。除2例系双溃疡外均为单发溃疡。溃疡直径<1cm10例,1.1~1.5cm7例。全部病例中有7例长期吸烟饮酒史7~12年,并发慢性浅表性胃炎12例,慢性浅表萎缩…  相似文献   

12.
胃良恶性肿块的超声诊断浙江省海宁市人民医院沈秀华本文115例胃良恶性肿块全部经胃镜/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恶性肿瘤7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36例、邮政编码314400十二指肠平滑肌瘤1例。其中贲门癌15例、胃体癌34例、胃窦癌29例、胃体溃疡12例、胃...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率显微内镜(HRME)对胃溃疡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为良性胃溃疡患者的活检标本20例和恶性胃溃疡患者活检标本20例,并依据图片特点制定诊断标准。在此基础上,对56例既往经胃镜检查后确诊为胃溃疡的患者的活检标本进行前瞻性研究,将HRME成像预期结果与病理做对比。评价HRME对良性与恶性胃溃疡鉴别的诊断价值。结果?良性溃疡HRME图像特点:胃小凹基本特征尚未发生改变,排列规则,圆形小凹部分变成椭圆形,裂隙小凹可见延长扭曲,细胞核未见明显异形变化,可见结构与形态不成熟的新生小腺体。恶性胃溃疡HRME图像特点:腺体结构极紊乱,或腺体结构完全消失,胃小凹形态呈不规则变化或消失,细胞核增大,出现显现核团聚,排列紊乱无规则。56例113处活检病变经病理证实,良性溃疡62处,恶性及溃疡51处,白光内镜正确鉴别诊断72处病灶,HRME正确诊断102处病灶,HRME鉴别诊断效果明显优于白光内镜,其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50%、90.32%和86.28%。结论?HRME可以高效实时的进行细胞水平成像,在微结构上有效观察到病灶特征性变化,可以很好地鉴别诊断良恶性溃疡,提高胃黏膜溃疡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染色放大内镜下胃良恶性溃疡小凹分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山  凌红  许岸高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5):1656-1658
目的:探讨染色放大内镜下胃良恶性溃疡小凹形态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OlympusGIF-Q240Z内镜对81例胃溃疡病变患者进行观察,局部喷洒0.4%靛胭脂染色后利用其放大功能观察溃疡周围胃小凹形态改变,并指导内镜下病理组织学的取材。结果:81例病变中63例为良性溃疡,18例为恶性溃疡周边小凹开口呈F型,其中3例重叠E型改变。结论:胃溃疡周边小凹形态改变与病灶的良恶性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了自1990年2月~1993年11月经电子内镜与X线钡餐检查的胃良、恶性溃疡112例。其中良性溃疡68例,男43例,女25例,年龄21~64岁,平均46岁;恶性溃疡44例,男31例,女13例,年龄28~74岁,平均56岁。恶性溃疡...  相似文献   

16.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1993年3月至1995年3月经胃镜检查并活检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70例,分成两组:必诺片组38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17例,男11例,女6例;胃溃疡21例,男14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41.3岁,平均病程为4.5年。雷尼替丁组32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13例,男9例,女4例;胃溃疡19例,男13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39.2岁,平  相似文献   

17.
相英花  杨永耿 《新医学》2009,40(9):594-596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溃疡型胃癌、胃溃疡与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的关系,以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其的影响。方法:应用日立7170S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速率法测定经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确诊的97例溃疡型胃癌和135例胃溃疡患者的血清PG(包括PGⅠ、PGⅡ)水平,并与39名胃黏膜正常的对照组比较,同时观察Hp感染对不同组别血清PG水平的影响。结果:胃溃疡组、溃疡型胃癌组和对照组Hp感染率分别为86%、80%、79%,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对溃疡型胃癌组、胃渍疡组和对照组血清PGⅠ、PGⅡ水平和PGⅠ/PGⅡ均无影响(均为P〉0.05)。溃疡型胃癌组和胃溃疡组的血清PG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而溃疡型胃癌组又明显低于胃溃疡组(P〈0.05);溃疡型胃癌组PG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胃溃疡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型胃癌组的PG I/PGⅡ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胃溃疡组(P〈0.05-0.01),而胃溃疡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PG水平有助于鉴别诊断胃良、恶性溃疡,血清PGI水平和PGⅠ/PGⅡ可作为高原地区溃疡型胃癌的早期预测指标。Hp感染对高原地区胃良、恶性溃疡患者血清PG水平影响不大,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宋建华  刘北京  霍光磊 《临床荟萃》2001,16(23):1073-1074
胃溃疡是临床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制酸剂是常用的治疗药物。我们在制酸剂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 自 1998年 11月至 1999年 5月在本院胃镜室经胃镜检查发现的活动性胃溃疡患者共 6 7例 ,年龄 17~ 78岁 ,平均年龄为 41.7岁 ;男 5 1例 ,女 16例。排除出血 ,穿孔 ,幽门梗阻等并发症 ,并活检排除恶性溃疡。溃疡大小 0 .3~ 2 .5 cm,其中胃窦溃疡 37例 ,胃角溃疡 11例 ,胃体溃疡 17例 ,胃底及贲门口溃疡 2例。常规检查 HP(1分钟尿素酶法或显微镜下染色检查 )均为阳性。将其分为两组 ,治疗组…  相似文献   

19.
体表超声对胃良恶性溃疡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体表超声对胃良恶性溃疡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以超声检出的177例为研究对象,恶性溃疡124例,良性溃疡53例;35例采用彩超观察。结果:恶性溃疡组73%壁厚>1.2cm,83%增厚范围>4cm,86%溃疡大小>1cm,82%溃疡深度>0.3cm;良性溃疡组40%壁厚>1.2cm,55%增厚范围>4cm,49%溃疡大小>1cm,64%溃疡深度>0.3cm。分别以壁厚>1.2cm、范围>4cm、溃疡大小>1cm、溃疡深度>0.3cm为诊断恶性溃疡标准,灵敏性73%~86%,特异性36%~60%;粘膜中断、凹陷回声增强及壁层次结构破坏模糊为良恶性溃疡共有征象。彩超观察:恶性组29例中23例在增厚的胃壁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仅3例未显示明显血流;6例良性溃疡中5例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结论:二维图像良恶性溃疡鉴别困难,彩色多普勒检测可能有助于鉴别,还需积累病例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9年1月~1990年2月,应用胃泰康治疗消化性溃疡4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本组病人均经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19~65岁,平均31.2岁;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2例,复合性溃疡5例,球后溃疡2例。二、治疗方法:停服所有其它抗溃疡药及制酸药,仅服胃泰康,剂量每日3次,每次4粒,饭后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