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单位SPF繁育室是在原SPF级种子房的基础上进行改建而戍,总建筑面积为760m^2,其中净化面积360m^2、机房及附属用房面积400m^2。本次改建目的是利用该设施培育高质量的种群,同时,增加部分了附属面积和SPF级屏障设施教学配套设施。本文主要介绍该设施的改建重点、规模、空调通风系统和各种监控系统的选用、验收及体会。本设施经实验动物管理有关部门的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SPF级实验动物设施的要求并一次通过了验收。设施改建完成后,成功的申请到全军实验动物人才培训中心和北京市实验动物人才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动物科学实验的可靠性,对SPF级实验动物设施的净化空调系统设计要围绕对实验结果的可追溯性及有效性展开.需要满足系统连续运行、温湿度、压力指标维持在有效合理范围.同时SPF级实验动物设施的投资高、能耗大,通过合理的节能设计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3.
清华大学生物馆IVC动物房的工艺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清华大学生物系基因组研究所,在校内生物馆第一层改建SPF动物实验设施一处,面积约130m^2。文章介绍了作者的设计思路及改建实施方案、IVC笼具的特点及使用要求,同时还总结了改建实验动物设施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3,(7):F0004-F0004
国家实验动物“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逐步实现国家实验动物资源共事,康太生物科技公司,于2008年开始规划构建了“青岛康大实验兔资源共事服务平台”。该平台坐落在东海之滨,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占地1000余亩。其中“SPF级实验兔生产繁育基地”为独立屏障环境设施。饲育面积1800m^2。每年可向全国有关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单位提供70日龄、体重1.75-2.25公斤、符合国家SPF级实验兔标准的新西兰实验兔、日本大耳实验兔2万只。“清洁级实验兔生产繁育基地”为独立亚屏障环境设施,饲育面积4800m^2,年育成符合国家清洁级实验兔标准70日龄、体重1.75-2.25公斤实验兔10万只。“普通级实验免生产繁育基地”为独立普通级饲育环境设施,饲育面积45000m^2。年育成符合国家普通级实验兔标准70日龄、体重1.75-2.25公斤新西兰、日本大耳实验兔150万只。  相似文献   

5.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3,(5):F0004-F0004
国家实验动物“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逐步实现国家实验动物资源共事,康太生物科技公司,于2008年开始规划构建了“青岛康大实验兔资源共事服务平台”。该平台坐落在东海之滨,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占地1000余亩。其中“SPF级实验兔生产繁育基地”为独立屏障环境设施。饲育面积1800m^2。每年可向全国有关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单位提供70日龄、体重1.75-2.25公斤、符合国家SPF级实验兔标准的新西兰实验兔、日本大耳实验兔2万只。“清洁级实验兔生产繁育基地”为独立亚屏障环境设施,饲育面积4800m^2,年育成符合国家清洁级实验兔标准70日龄、体重1.75-2.25公斤实验兔10万只。“普通级实验免生产繁育基地”为独立普通级饲育环境设施,饲育面积45000m^2。年育成符合国家普通级实验兔标准70日龄、体重1.75-2.25公斤新西兰、日本大耳实验兔150万只。  相似文献   

6.
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为履行职能和任务,在业务办公大楼12层建设了SPF动物实验设施,面积约240 m2。文章介绍了作者的设计思路和建设方案。同时还介绍了SPF动物房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SPF级实验动物设施的建立和管理进行初步探讨。对象把武汉生物研究所的清洁级实验动物设施改建为SPF级设施。设计原则SPF级实验动物生产饲养和实验饲养设施条件配套,人、物、动物、空气流的工艺流程合理。结果改造后的SPF级实验动物设施的环境参数符合国标要求,已取得相应的许可证。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经过实践探索 ,总结出一套由规章制度形成的“软件”制约和辅助设备等“硬件”制约的管理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为屏障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可靠保证。1 “软件”制约1.1 规章制度 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我中心屏障系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整套完备的规章制度 ,包括 :(1)SPF级实验动物设施卫生防疫制度 ;(2 )SPF级实验动物设施启用前的净化操作规程 ;(3)人员物品动物进出SPF级实验动物设施的操作管理规定 ;(4)SPF级实验动物设施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5 )SPF级实验动物室的环境管理与保持 ;(6 …  相似文献   

9.
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实验动物是国际公认的标准实验动物,建立标准化、规范化SPF级实验动物设施,提供高质量的实验动物,以满足校内外的科研需求。通过反复的研究论证,对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标准化建设及规范化管理。建成后的设施各个系统正常运行,环境质量控制符合国家标准,可为科学研究提供SPF级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药物研究所是从事新药研究的专业所.建所25年来,已经研制成10多个国家级新药,并完成国家“七五”、“八五”攻关项目,国家与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重点项目数十项.为了保证新药研究和科研结果的质量,对本所原药理研究室动物设施进行了改造。改建后洁净控制区面积为65m2,辅助设施面积40m2.前者分为大鼠、小鼠、豚鼠实验室共5个单元.其中4个单元(均为大、小鼠实验室)采用了单向气流的笼架;整个设施采用全新风集中通风空调系统,并拥有报警、消毒、双路供电等设施.该设施已经江西省实验动物中心检测,全部符合国家GB/T14925—94《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中规定的屏障系统要求,并已通过江西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省医学动管会、省医药动管会组织的联合验收,获得SPF级合格证书,填补了我省SPF级实验动物设施的空白,为我省的医药和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SPF金黄地鼠在从204车间转运到隔离器车间时微生物污染情况,同时对不同运输盒进行比较,筛选合格的实验动物运输盒.方法 用TSA培养皿模拟实验动物运输过程,比较沉降菌检测结果.结果 大小IVC笼盒内环境微生物能控制在14 cfu/4 h以下,而且菌落形态与SPF饲养间环境内的沉降菌基本一致,符合标准要求;甲乙普通运输盒内环境微生物却在70 cfu/4 h以上,不符合标准要求.结论 SPF金黄地鼠在从204车间转运到隔离器车间时未受到污染;实验动物转移运输应选择大小IVC笼盒.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皖南医学院SPF级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设施技术指标进行检测及分析,以确保达到保障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质量的目的。方法:以GB14925-2010为检测依据和综合判定原则,选用专业检测仪器进行屏障环境相关指标采集和评判。结果:屏障环境设施各项技术指标,如温度、相对湿度、噪声、工作照度、动物照度、换气次数、气流速度、静压差、空气洁净度、沉降菌、氨浓度等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皖南医学院SPF级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设施可以有力保障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质量,为科学研究提供高品质的实验材料,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标准对北京地区近两年内部分改建实验动物设施环境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测并综合评价其改建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改建不同程度地提高和改善了北京地区部分实验动物设施环境条件,改建后实验动物设施质量分别达到了国家有关标准要求,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改建设施之间以及同一改建设施内不同区域局部之间各项指标均存在有极为显著差别(P< 0-01) ,有待改进和统一标准。建议尽快研究建立我国实验动物设施设计施工规范,统一设计施工标准,促进我国实验动物设施环境标准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科研水平和产品检验的可信度,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面积,为更多的科研、检定项目服务,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通过招标设计施工单位,听取实验动物专家意见,监督设计施工质量,建立起符合国家标准的500m^2清洁级动物实验设施。同时,组建了面向6个所级单位的服务体系。实现了符合标准、满足需要、节约能源、减少人力、提高设施利用效率、降低设施维持费用的预期目标。并由低标准、分散使用的粗放管理模式,转向了高标准、集中使用的科学化、标准化、社会化的管理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依据节能、安全、高效、实用的原则,设计一款集饲养与实验一体化的屏障设施。方法在该屏障系统中主要设计了可以组合的传入单元、生活单元、过渡单元和实验单元。在动物和物品的传递流程中,加入了自动灭菌的控制。结果本设计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有效保障实验动物的清洁度。结论本系统可以满足清洁级和SPF级的中、小规模实验动物生产及实验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更科学更符合实际的实验动物设施检测指标参数。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14925-2001,检测相关环境技术指标。结果换气次数、气流速度、落下菌落数、温度、相对湿度基本符合国家标准,但部分设施内不同区域个别技术指标差异有显著;对于屏障系统,空气洁净度、梯度压差是影响设施达标的关键。结论建议尽快研究建立我国实验动物设施设计施工规范,统一施工标准,尽可能缩小各设施之间及同一设施内各局部环境之间的差异,并在以后国标技术参数修订时考虑采用目标值、最适值和允许偏差范围的概念,促进我国实验动物设施环境标准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动物吸入染毒实验的毒理学研究中,对液体农药气溶胶系统进行实验研究和探讨。方法建立气溶胶发生气路系统,通过测量喷雾压力、流量、浓度,确定喷雾器喷嘴结构和稀释系统结构。结果喷雾压力在2~3个大气压时,3个喷嘴的喷雾器喷出的流量为13.67~18.67L/min,气溶胶浓度将近10000mg/m^3;1个喷嘴的喷雾器喷出的流量为10.67~15.50L/min,气溶胶浓度将近5000mg/m^3。结论按照染毒实验要求,动物吸入气体流量为5~lOL/min,毒物浓度为10~1000mg/m^3,故将喷雾器喷嘴数确定为1个,稀释系统采用两级稀释,稀释比在500~5之间,确定出毒物气溶胶发生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锦州医学院在建设SFP级动物实验室过程中为降低造价,并最大限度节约能耗,降低运行费用,设计时采用能量回收装置和水源热泵供暖技术,夏季由冷却塔排走空调制冷产生的热量,冬季从采暖系统取低位热能经热泵逆向循环制热,电动三通阀自动调节空调机供冷,供热能力在确保空调参数前提下,实现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以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