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儿双腔喉罩应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小儿腹腔镜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入双腔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30例。分别记录麻醉前(T1)、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前(T2)、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即刻(T3)、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5min(T4)、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前(T5)、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即刻(T6)各时间点,患儿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成功置入双腔喉罩或气管导管,双腔喉罩组1次置罩成功率为80.0%(24/30),气管插管组1次插管成功率为100%(30/30)。双腔喉罩组在T3时间点的HR、MAP和T6时间点的MAP均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两组间其他各时间点的HR、M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气管插管组在T3、T6时间点的HR和MAP均显著高于同组T1、T2、T4、T5时间点(P值均<0.05)。两组间各时间点的Sp O2和petC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双腔喉罩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6/30),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的80.0%(24/30);其中苏醒期躁动、咽部不适和术后声嘶的发生率分别为6.7%(2/30)、6.7%(2/30)和0,均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的26.7%(8/30)、36.7%(11/30)和10.0%(3/30,P值均<0.05)。结论双腔喉罩的操作简便,患儿产生的应激反应小,并发症少,且无二氧化碳蓄积,应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Supreme双管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Supreme双管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经静脉麻醉诱导后,记录两组插入喉罩(导管)成功率、肺通气情况;记录插入前(T_1)、插入即刻(T_2)、插入后2 min(T_3)、拔除喉罩(拔管)前(T_4)、拔除即刻(T_5)、拔除后3 min(T6)的HR、SBP、DBP;监测气道峰压(Pmax)、气道平台压(Pmean)、Sp O2、PETCO2;苏醒期躁动、术后呛咳、咽喉痛、声嘶等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罩)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入成功率均为100%;诱导前后两组SBP、DB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S组置入喉罩或拨除喉罩后,即在T_2、T_3、T_5、T6时HR较慢,SBP、DBP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max、Pmean、PETCO2值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S组苏醒期呛咳、术后声嘶、咽喉痛发生率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胃管放置顺利,成功率为100%,气道密封压(25±4)cm H2O,两组均未发生返流、误吸。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Supreme双管喉罩可以达到与气管插管相同的安全有效的通气效果,并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婴儿麻醉中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手术患儿74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7例喉罩麻醉,B组37例气管插管麻醉,比较两组患儿麻醉效果。结果血流动力学比较:较T0相比,B组T_1-T_3 HR、MAP降低,A组在T_2阶段HR、MAP有所降低,T_2阶段,A组MAP较B组增加,T3阶段,A组HR较B组稳定,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阶段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方面:A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麻醉相比,喉罩麻醉能维持更加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陆学芬 《当代医学》2021,27(24):132-133
目的 研究老年困难气道患者麻醉气道管理中不同类型喉罩的应用效果及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20年6月本院行全身气管插管麻醉手术的50例老年患者,根据术中喉罩选用类型差异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术中使用PLMA喉罩,B组术中使用LMA Supreme喉罩.比较两组喉罩一次性置入成功率、置入时间、尝试次数、拔除时间、喉罩置入时声门暴露等级、喉罩置入前后通气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喉罩一次性置入成功率高于A组,置入时间、拔除时间均短于A组,尝试次数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置入前,两组通气、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喉罩置入后,B组通气、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咽反射、咽痛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困难气道患者临床麻醉气道管理实施中采用PLMA喉罩、LMA Supreme喉罩均可满足手术气道管理需求,但LMA Supreme喉罩术中通气维持质量及喉罩置入安全性优于PLMA喉罩,可在术中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喉罩类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喉罩全麻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择期手术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采用喉罩全麻。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前、置入后和拔除气管插管或喉罩各时段MAP、HR和Sp O2等指标变化,同时比较两组一次成功率。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前MAP、HR和Sp O2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后、拔除气管插管或喉罩时MAP和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入喉罩一次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气管插管麻醉,喉罩全麻应用于小儿麻醉中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单腔喉罩、可插管双腔喉罩及多腔可转动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5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三组,即单腔喉罩组(A组)、可插管双腔喉罩组(B组)和多腔可转动喉罩组(C组),每组50例。记录气道密闭压、麻醉时间、喉罩置入和拔除时间、首次置入成功率、麻醉中调整率、中转气管插管率、严重漏气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喉罩粘血、低氧血症、咽喉痛、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术中气道峰压(Ppeak)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麻醉诱导后1 min;气腹后1 min;头低位后1 min;气腹后30 min和60 min、停气腹后1 min)。结果 三组患者气道密闭压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B组优于A组及C组(P<0.001;P=0.009)。三组患者Ppeak及PetCO2在不同时间点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喉罩置入和拔除时间、首次置入成功率、麻醉中调整率、中转气管插管率、严重漏气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喉罩粘血...  相似文献   

7.
李伟 《医学综述》2011,17(18):2875-2876
目的观察喉罩和气管插管在直视下微创胆囊切除手术中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影响。方法 40例直视下微创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喉罩组和插管组,每组20例。用咪哒唑仑0.03 mg/kg、芬太尼3~4 g/kg、丙泊酚2~2.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前后、术中、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前后各时点MAP及HR的变化,观察患者术中用药情况、苏醒时间、术后随访患者咽喉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进入手术室(T0)相比,两组患者在置入喉罩后和气管插管后不同时间点MAP、HR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与气管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插管组MAP及HR波动较喉罩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视微创胆囊手术中,采用喉罩进行全麻通气,MAP及HR平稳,苏醒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杨松  孙福德  杨小霖 《四川医学》2012,33(10):1721-1723
目的比较喉罩置入与气管内插管用于小儿七氟烷全麻短小手术对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ASA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择期短小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气管内插管组(T组,n=32)和喉罩置入组(L组,n=33)。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成功后,L组置入喉罩,T组通过喉镜明视置入气管导管。监测记录围麻醉期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潮气量(VT)、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观察记录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有无呛咳、恶心、呕吐、喉痉挛等相关副反应。结果气管内插管组在插管及拔管时的MAP、HR显著高于喉罩组(P<0.01或P<0.05);气管内插管组的副反应显著高于喉罩置入组(P<0.01或P<0.05);SpO2、VT、PETC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全麻小儿短小手术置入喉罩操作简单,通气可靠,对心血管应激反应小,与气管内插管相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花铭心 《吉林医学》2012,33(7):1406-1407
目的:观察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小儿腹部手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6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和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诱导后、置入时、置入后3 min、拔管(罩)时、拔管(罩)后3 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置入期、拔管(罩)1h的相关并发症。结果:A组在喉罩置入、拔罩期间与诱导前、拔罩前比较,HR、MA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插管、拔管期间分别较诱导前、拔管前较A组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苏醒期躁动及术后咽喉不适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用于小儿腹部手术,操作简便,应激反应小,通气满意,且咽喉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3):92-96
目的探讨喉罩和气管插管不同气道管理麻醉方案在先天性白内障儿童手术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儿童白内障手术的15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其中喉罩组79例,气管插管组79例,所有患儿手术前均完善血液及影像学检查,麻醉诱导后,喉罩组采用喉罩麻醉,气管插管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总麻醉效果、导管置入时间、拔管时间;诱导前(T0)、插入喉罩或气管插管后即刻(T1)、插入喉罩或气管插管后3 min(T2)、拔管后即刻(T3)、拔管后3 min(T4)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眼压变化,同时观察手术过程中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喉罩组患儿麻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气管插管组(P0.05);喉罩组患儿导管置入与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气管插管组(P0.05);T1、T2、T3及T4时,气管插管组患儿平均动脉压、平均心率及眼压较T0时均明显升高(P0.05);T1、T2、T3及T4时,气管插管组患儿平均动脉压、平均心率及眼压均明显高于同时段喉罩组(P0.05);喉罩组患儿术中维持麻醉药物用量均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P0.05);喉罩组患儿麻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白内障手术对眼压维持要求较高,喉罩麻醉对患儿平均动脉压、平均心率及眼压的影响较小,且置入时间较气管插管短,可有效缩短麻醉时长,并能明显降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贺永峰  王晓娟 《海南医学》2012,23(19):41-42
目的探讨喉罩麻醉在婴儿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行外科手术的76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8例;对照组38例。实验组采用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所需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所需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性短于对照组(P<0.05);拔管呛咳、喉头水肿、吞咽困难、术后躁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性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各时间点SpO2指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在喉罩置入或插管即刻(T1)、喉罩移开或拔管即刻(T3)MAP、HR指标值均比对照组稳定(P<0.05)。结论喉罩麻醉应用于婴儿外科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周春婷  宋伟 《浙江医学》2020,42(13):1412-1414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术中ProSeal喉罩对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在衢州市妇幼保健院择期行全麻下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的1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8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出室前(T3)、拔管后即刻(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插拔管情况、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发生情况。结果在T0、T1及T3,两组患儿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2及T4,喉罩组患儿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喉罩组、气管插管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96.3%、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拔管时间为喉罩组明显短于气管插管组(P<0.05)。两组患儿人工气道置入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喉罩组导管染血、声音嘶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均P<0.05);而两组恶心呕吐、胃胀气、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反流误吸。喉罩组发生感染、发热、咳痰、肺部啰音、低氧血症等术后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的比例均低于气管插管组(均P<0.05);两组发生喘鸣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相比,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术中采取ProSeal喉罩置入对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对呼吸道的损伤较轻,能有效降低术后呼吸道感染率且不增加反流误吸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钟剑洪  刘妙雯  梁江惠 《广东医学》2016,(16):2424-2425
目的:探索儿科腹腔镜术中全麻使用喉罩及气管插管对于气道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实施全麻腹腔镜手术的患儿,按照麻醉实施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气管插管,对照组使用喉罩,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节点麻醉深度、术后气道恢复质量(低氧血症、感染、发热、咳痰、喘鸣及肺部啰音)。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置入气管导管或喉罩时、手术开始后10 min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 NT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时,观察组 NT 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两组患儿术后感染率及术后出现喘鸣症状观察组患儿分别为13.33%和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观察组低氧血症、发热、咳痰、肺部啰音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气管插管比较,小儿腹腔镜术中使用喉罩进行气道管理对于患儿气道刺激性小,术后感染率低,气道不适症状轻,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全麻和喉罩全麻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96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A组(n=48,选择气管插全麻)和B组(n=48,选择喉罩全麻),对两组术后拔管、睁眼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组拔管、睁眼时间均明显长于B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A组高于B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应用喉罩全麻的麻醉效果优于气管插管全麻,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Proseal喉罩在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患儿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通气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气管插管通气,观察组患儿使用Proseal喉罩通气。记录两组患儿第一次置入成功的比例,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前(T1)、置入喉罩或者气管导管即刻(T2)、置入后3 min(T3)、拔出喉罩或者气管导管即刻(T4)及拔出喉罩或者气管导管3 min(T5)时的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_2)及血压(MAP),并记录潮气量在10 mL/kg时置入后3 min、间歇正压通气10 min和气腹后10 min的气道平台压(Pplat)、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及气道峰压(Ppeak)。对比两组患儿在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出现误吸、反流、喉水肿、呛咳及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第一次置入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5的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3、T4的HR均快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的MA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T2、T4的MAP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各时间点的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腹前比较,两组患儿气腹后10 min的Pplat、Ppeak及P_(ET)CO_2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Pplat、Ppeak及P_(ET)C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手术过程中均未出现误吸及反流的现象,在手术后,观察组患儿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seal喉罩在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危结扎术后使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喉罩通气用于全身麻醉小儿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与效果。方法 60例ASAⅠ级或Ⅱ级在全麻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2)、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10 min(T3)、拔管后即刻(T4)、拔管后10 min(T5)记录SBP、DBP、HR。监测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气道压力,拔管时间,复苏时间,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反流、误吸、喉痉挛,胃胀气、咽部不适)。结果 气管插管组T2与T4时SBP、DBP、HR较T0时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T2、T4时气管插管组SBP、DBP和HR均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其他时点两组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喉罩组的拔管时间、复苏时间及麻醉用药量均明显少于气管插管组。气管插管组咽部不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喉罩组。结论 喉罩通气用于全麻小儿腹腔镜手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后恢复平稳,非常适宜于小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7.
李昭飞 《黑龙江医学》2021,45(19):2060-2062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方式对经腹腔镜行小儿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6月经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小儿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8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4例患儿术中给予喉罩为喉罩组,另40例患儿采用气管插管为气管插管组.比较两组患儿术前和术后24 h的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组间比较,喉罩组术后疼痛程度相比气管插管组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术后两组WBC、CRP、IL-6、TNF-α均较术前增高,组间比较术后喉罩组WBC、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气管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T0、T1、T3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患儿T2、T4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低于气管插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喉罩组术后仅发生1例呼吸系统感染;气管插管组术后共发生呼吸相关并发症6例,喉罩组术后呼吸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气管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3,P=0.035).结论: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中采用喉罩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可有效避免气管插管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造成的影响,并通过降低对局部组织的损伤风险,从而减少术后呼吸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腹横肌阻滞联合喉罩运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及鞘膜积液鞘状突高位结扎术的8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腹横肌阻滞联合喉罩麻醉,对照组给予喉罩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疼痛程度、手术、苏醒时间、Cravero量表躁动评分,并比较两组家属满意情况。结果:T_0时,两组SpO_2、HR、MAP及熵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研究组上述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两组FLAC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8、12 h,研究组FLAC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及Cravero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属总满意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腹横肌阻滞联合喉罩运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稳定患儿生命体征,减轻疼痛,防止躁动现象产生,缩短苏醒时间,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LIPA喉罩用于颜面部除皱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颜面部除皱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喉罩全麻组(A组)和气管导管全麻组(B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复合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气管导管后行机械通气。观测记录两组患者插管前(T1)、喉罩置入或插管后即刻(T2)、喉罩或气管导管拔出后2min(T3):心率(HR)、动脉压(S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平均气道压(Pmeat)、气道峰压值(Ppeak);观察拔除喉罩和气管导管后恶心、呕吐、呛咳、声嘶、咽喉痛、返流误吸情况。结果 A组咽喉痛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声嘶、呛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返流误吸。A组3个时间段S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2、T3时间段HR、S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O2、PETCO2、Pmeat、Ppea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IPA喉罩全麻用于颜面部除皱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明显减少全麻气管插管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喉罩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 58例窒息新生儿,按照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进行复苏,根据不同的通气模式分为两组:气管插管组31例,面罩通气不能成功复苏时给予气管插管通气;喉罩组27例,面罩通气不能复苏成功时给予置入喉罩通气.观察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时间、一次放置成功率、正压通气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0~4分及5~7分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0~4分、5~7分及≥8分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时间、一次放置成功率及正压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死亡1例,喉罩组无死亡患儿,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罩通气用于新生儿复苏,具有简单、迅速、有效的特点,更适合用于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