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72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头孢曲松钠2 g,静脉注射,2次/d,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 g,静滴,2次/d;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 g,静滴,2次/d.疗程14~21 d,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孢曲松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孟云霞 《基层医学论坛》2003,7(12):1151-1152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住院的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例84例,左氧氟沙星治疗组45例,氨苄青霉素治疗组39例,治疗14天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后左氧氟沙星组总有效率91.11%,治愈率64.44%,副作用发生少;氨苄青霉素组总有效率64.10%,治愈率30.77%,皮疹发生率高.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将5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腹水常规及培养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65.2%(P<0.05)。结论:胸腺肽α1可以改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助于调节炎症反应状态,在晚期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时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率。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腹水较易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导致肝损伤的加重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且临床治疗效果较差。我们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噻肟钠腹腔灌注治疗SBP,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细菌性结膜炎患者2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的治疗方式;2组均治疗1周,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和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方式治疗细菌性结膜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保肝、利尿及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静滴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照组在保肝、利尿及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静滴左氧氟沙星。结果: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总有效率95%,不良反应发生率5%。而且对于肝功能的恢复、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表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细菌感染,控制内毒素血症的扩散,有助于恢复肝功能,提高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疗效.方法:肝炎后肝硬化并SBP患者104例,随机分头孢曲松组54例,左氧氟沙星组50例.头孢曲松组用头孢曲松2.0g静脉滴注,1日1次;左氧氟沙星组用左氧氟沙星0.2g,静脉滴注,1日2次,疗程均为7~14天.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头孢曲松组总有效率79.6%,左氧氟沙星组总有效率6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治疗肝硬化并SBP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可作为治疗肝硬化并SBP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有典型临床表现者26例(43.33%),腹水细胞数符合诊断标准者(PMN0.25×10~9/L)49例(81.67%);腹水细菌培养82例次,阳性8例(9.76%),药敏试验均对头孢三、四代和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敏感。抗菌治疗选用头孢三代及氟喹诺酮类,有效率为88.33%。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临床要综合分析,及时凭经验选用头孢三代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结核性腹膜炎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结核药物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手段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腹膜炎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玲 《求医问药》2014,(16):141-142
目的:分析用头孢噻肟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科室收治的112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患者。为治疗组患者使用头孢噻肟钠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和治疗成本。结果:在进行一周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07%,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咳嗽)缓解所需的时间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治疗费用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确切,费用较低,而且更易被患者接受,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朱大元 《吉林医学》2012,33(18):3818-3819
目的:探讨前列腺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口服前列舒丸联合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丸联合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优于单纯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烨  刘艳红 《吉林医学》2014,(12):2552-2552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将50例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采用磷霉素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腹泻、腹痛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史莉伟 《吉林医学》2014,(22):4954-4955
目的:探讨甲硝唑注射液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盆腔炎的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甲硝唑注射液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53.3%(16/30)高于对照组3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注射液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68例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疾病的临床特点。结果: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腹胀,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9.4%,细菌的类型主要有,革兰阴性菌9例(45%),大肠埃希菌4例(20%)、肺炎克雷伯菌3例(15%)、铜绿假单胞菌2例(10%)、肺炎链球菌和粪球菌各1例(5%)。结论: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细菌培养阳性率较低,主要致病细菌为革兰阴性菌。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对炎症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效果。方法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0例相比较。结果治疗组能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退热、改善肝功能,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效果优于单用头孢噻肟钠。  相似文献   

16.
何小丹 《吉林医学》2014,(3):538-538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在慢性盆腔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硝唑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6.05%(P<0.05),治疗组痊愈率为48.84%,对照组痊愈率为37.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益生菌在预防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抗生素联合益生菌治疗)52例,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疗程14d;对照组(抗生素治疗)41例进行对比治疗,仅用常规抗生素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后即时疗效和追踪观察半年的远期效果。结果:治疗后即时查对照组肠球菌[(8.21±1.39)lgCFUg-1)]较治疗前[(8.63±1.51)lgCFUg-1]减少(P<0.05),双歧杆菌[(10.58±1.46)lgCFUg-1]较治疗前[(9.81±1.13)lgCFUg-1]增加(P<0.05);随访3个月,对照组有18例再发腹膜炎,再发率为43.9%(18/41),而治疗组有16例,再发率为30.8%(16/52),治疗组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9例(治疗组5例,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等原因死亡,病死率分别为对照组9.8%(4/41),治疗组9.6%(5/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  相似文献   

18.
汪慧兰 《西部医学》2012,24(2):334-335,337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为常规保肝、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1.6mg,隔日1次,皮下注射;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腹水常规及培养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0.6%)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2.8%)(P〈0.05);治疗组死亡率(8.3%)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率(19.4%)(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腹水常规和培养结果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能明显调节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治疗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成药痰热清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病例性别、年龄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为痰热清2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剂0.2 g静脉滴注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30例。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注射剂0.2 g静脉滴注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30例,疗程均为3 d,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相关化验结果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28例,对照组总有效2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上未见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联合左氧氟沙星用于急性细菌性感染腹泻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邓活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7):2119-2120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有效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47例肝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对症综合治疗及穿刺放腹水治疗后,本组47例患者治愈35例(74.5%),好转7例(14.9%),无效5例(10.6%),其中死亡3例,死亡率为6.4%,死于感染性休克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结论:对肝炎肝硬化合并SBP患者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能够提高诊断正确率,在对症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舒普深,并行穿刺放腹水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