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徐景鹏 《当代医学》2016,(15):83-84
目的 探讨自制尿管支撑器联合输尿管软镜行尿道会师术治疗后尿道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6例应用自制尿管支撑器联合输尿管软镜行尿道会师术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总结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尿管软镜直视下应用自制尿管支撑器对后尿道断裂患者行会师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联合等离子切割技术对外伤性尿道狭窄患者的疗效。方法:外伤性尿道狭窄男性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单纯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等离子切割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量、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7.02±9.20 min)、术中出血量(15.20±3.18 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5.02±2.87 d)、尿道扩张次数(5.33±2.64次)、尿管留置时间(21.19±3.08 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两组膀胱残余尿量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3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分别为4.55%、11.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5%、29.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联合等离子切割技术与单纯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比较,可明显缩短外伤性尿道狭窄患者住院时间及尿管留置时间,减少尿道扩张次数,升高最大尿流率,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腔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男性尿道损伤的手术时机、方法和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6月男性骨盆骨折创伤失血性休克并后尿道完全断裂2例,均经一期耻上膀胱造瘘,一周后自尿道外口、耻上膀胱造瘘孔行膀胱镜下后尿道断裂会师术.结果2例均获得成功.结论腔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男性尿道损伤,只需膀胱造瘘单孔辅助,手术器械简便,手术方法简单,伤后一周手术,获得与一期手术同样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膀胱穿刺造瘘配合输尿管镜尿道置管治疗尿道断裂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10年6月行膀胱穿刺造瘘配合输尿管镜尿道置管治疗尿道断裂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留置尿管2月(术后一月更换同型号尿管一次),拔除尿管后排尿顺畅.结论 膀胱穿刺造瘘配合输尿管镜尿道置管治疗尿道断裂,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男性尿道损伤的手术时机、方法和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6月男性骨盆骨折创伤失血性休克并后尿道完全断裂2例,均经一期耻上膀胱造瘘,一周后自尿道外口、耻上膀胱造瘘孔行膀胱镜下后尿道断裂会师术。结论:2例均获得成功。结论:腔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男性尿道损伤,只需膀胱造瘘单孔辅助。手术器械简便,手术方法简单,伤后一周手术,获得与一期手术同样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急性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5年10月来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就诊的男性急性尿道损伤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尿道会师术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5±8)min,出血量为(22±7)mL,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3.8±1.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7±11)min、(41±12)mL、(4.5±1.3)分](P<0.05)。观察组拔除导尿管后1 d最大尿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1.4±1.7)mL/s比(10.4±2.2)mL/s](P<0.05)。观察组术后排尿等待、残余尿、尿失禁发生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1%(2/39)比20.5%(8/39)](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急性尿道损伤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牵引术联合膀胱穿刺造瘘治疗尿道断裂的临床体会。方法:急诊行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牵引术联合膀胱穿刺造瘘治疗15例尿道断裂患者,总结其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2±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8±4)m L,尿管持续牵引平均(8±2)d,平均住院时间(12±2)d。术后随访12个月,治疗效果满意,未出现明显尿失禁及勃起功能损害。其中2例拔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经定期尿道扩张后治愈。结论: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牵引术联合膀胱穿刺造瘘治疗尿道断裂,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急性后尿道完全断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后尿道完全断裂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行双镜联合下尿道会师术,对照组患者行耻骨上膀胱切开尿道会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联合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急性后尿道完全断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腔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闭合性球部尿道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5例球部尿道闭合性损伤患者,首先应用膀胱穿刺造瘘,顺行腔镜下尿道会师术,必要时配合逆行腔镜尿道会师术。结果 25例均获成,20例患者经膀胱穿刺造瘘顺行腔镜下,从尿道内口顺利导出斑马导丝,通过斑马导丝顺利导入尿管进膀胱,5例配合逆行腔镜,顺利完成尿道会师术。2~4周拔除尿管和造瘘管,定期尿道扩张。随访18个月,24例尿流率正常、无勃起功能障碍、尿失禁、膀胱结石、附睾炎、远期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例尿道狭窄患者,行尿道狭窄切除吻合术。结论改良腔镜下尿道会师术具有微创,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治疗男性闭合性尿道损伤更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9):60-62+66
目的 研究超声定位经皮膀胱穿刺微创施行尿道会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尿道损伤患者100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定位经皮膀胱穿刺,对照组采用开放尿道会师术,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情况、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Ⅰ期手术成功率为96.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43/50)(P0.05),Ⅱ期手术成功率为4.0%(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7/50)(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3/50),对照组为26.0%(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定位经皮膀胱穿刺微创施行尿道会师术的临床效果较开放尿道会师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尿道球部损伤腔内会师术和开放性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00-2005年6月对尿道球部损伤患者中采用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10例,开放性手术12例,对两种急诊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腔内会师组9例置管成功,1例因尿道球部完全断裂改行开放性手术。开放手术组13例中11例手术成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尿流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疗效相似的特点,尤其适合于尿道球部部分断裂者;而对于腔内会师术失败或尿道球部完全断裂者仍可采用开放性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急诊膀胱造瘘术与尿道会师术对男性后尿道断裂后续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男性后尿道断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急诊处理方法分为膀胱造瘘组和尿道会师组,观察两组3个月后尿道狭窄长度、程度以及再次手术情况及其并发症。结果膀胱造瘘组狭窄段≥地管腔2例(63%),〈1/2管腔30例(93.7%);尿道会师组狭窄段≥1/2管腔11例(29.7%),〈1/2管腔26例(7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道闭锁及再次手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失禁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会师术能减轻尿道狭窄长度及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利条件,减少开放手术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治疗早期后尿道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骨盆骨折伴后尿道断裂患者,早期行耻骨上膀胱造瘘,伤后3~5天行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会师术,术后留置尿管4周,通过随访3、6、12个月,评估其长期效果。结果:本组22例患者置管均成功,手术时间20±7.5分钟,出血2~20ml,随访3个月~12个月,其中18例正常排尿,最大尿流率15.6±2.4ml/s(12~18ml/s),尿道狭窄4例,通过尿道扩张治愈,勃起功能障碍1例。结论:在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的早期治疗中,输尿管镜引导下尿道会师牵引术是一种微刨、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和分析168例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后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经输尿管镜至狭窄处尿道,采用钬激光切开狭窄处尿道,留置尿管2~4周。拔除尿管后观察排尿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尿道造影了解尿道通畅情况。结果术后患者排尿困难明显改善,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均明显提高,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尿道造影显示术后患者尿道狭窄明显改善。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时间: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样本量:78,采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分配所有患者。予以对照组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发热、膀胱刺激、尿路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情况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2例,较对照组总发生9例患者少,统计学差异显著;观察组残余尿量为(17.82±1.68)ml、最大尿流率为(17.29±1.61)ml/s、IPSS评分为(6.25±0.61)分,与对照组作对比,统计学有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2.29±4.14)min、术中出血量为(8.65±0.82)ml、住院时间为(4.72±0.45)d,与对照组作对比,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能减少创伤,促使膀胱功能快速恢复,且并发症较少,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杨伟 《当代医学》2014,(17):82-83
目的比较腔内微创和开放性治疗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收治的48例尿道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开放尿道会师术)和B组(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术后随访5~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尿道狭窄发生率、最大尿流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尿道狭窄发生率分别为(31.3±5.5)min、(21.2±66)mL、(6.7±14)d、208%(5/24),均低于A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最大尿流率为(21.8±5.5)mL/s、(22.5±58)mL/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6/2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8%(17/24)(P〈0.05)。结论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患者效果确切,手术创伤小,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显著优于开放性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前尿道断裂的疗效。方法对11例放置导尿管失败的前尿道断裂患者采用输尿镜引导放置导尿管,随访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11例手术均一次成功,8例术后排尿通畅,3例尿道狭窄,术后行尿道扩张,1例尿道扩张无效改开放手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均排尿通畅,1例出现性功能障碍。结论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是治疗前尿道断裂的较好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双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男性尿道损伤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治疗男性尿道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双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的男性尿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球部损伤患者10例会师成功,后尿道损伤患者5例会师成功,3例失败。平均手术时间33min(20~45min)。手术成功的1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年,3例患者随访期内接受了尿道扩张治疗,随访结束时行尿流率检测,最大尿流率13.6~18.8ml/s,平均16.2ml/s。结论双膀胱镜腔内尿道会师术,具有手术方式简单,手术时间短,微创,并发症少的优点,可有效用于男性闭合性尿道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尿道球部损伤两种急诊处理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和开放性手术治疗球部尿道损伤的效果。方法  2 0 0 0年 1月~2 0 0 3年 12月共收治球部尿道损伤患者 2 2例 ,行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 10例 (腔内会师组 ) ,行开放性手术 (开放手术组 ) 12例 ,对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腔内会师组 10例中 ,置管成功 9例 ,1例因球部尿道完全断裂改行开放性手术。腔内会师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放手术组 (P <0 .0 1) ,两组术后最大尿流率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与开放性手术相比 ,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方便、创伤小、疗效相似的特点 ,尤其适合于球部尿道部分断裂的患者 ;对于腔内会师术失败或球部尿道完全断裂的患者仍可行开放性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联合筋膜扩张器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31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下采用输尿管镜联合筋膜扩张器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31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1例患者后尿道闭锁经耻骨上膀胱造瘘口在尿道探子引导下将尿道打通后行尿道扩张术。4例患者因尿道狭窄段较长或有较多的瘢痕而予以尿道电切术进行修复。30例患者术后拔除尿管后排尿症状较前明显改善,均可正常排尿,排尿可成线,尿线正常;1例患者最大尿流率长期稳定于12~14 ml/s。结论:输尿管镜联合筋膜扩张器治疗男性尿道狭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