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采用鼻饲管置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作为治疗组.另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采用传统的延迟性胃肠内营养的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有关的营养指标、并发症、预后的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处理,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中晚期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鼻饲管置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采用十二指肠置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作为治疗组;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采用传统的延迟性胃肠内营养作为对照组。进行有关的营养指标、并发症、预后的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处理,并进行比较。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从早期的肠内营养途径中获得比较充分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成分,治疗组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早、晚期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十二指肠置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6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采用十二指肠置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作为治疗组,6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采用传统的延迟性胃肠内营养的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有关的营养指标、并发症、预后的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处理,并进行比较。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从早期的肠内营养途径中获得比较充分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成分,治疗组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早、晚期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十二指肠置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钟永锋  范利好 《广东医学》2012,33(5):654-656
目的探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内营养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以收治的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行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鼻胃管鼻饲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术后12 h内进行胃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术前1 d,术后第71、4天的营养指标,术后14 d内并发症发生率及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行胃肠内营养更能改善其营养状况,且安全、并发症少,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概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入院后或手术后均停留胃管,每天抽胃液观察并查潜血试验,监测上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6(20%)例,对照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4(46.67%)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明显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概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分别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结果:观察组急诊术后营养支持前后的体格检查、血液检查指标的相应减少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34.6%(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3例,早期肠内营养组(观察组)44例.常规治疗组早期给予全胃肠外营养,5~7 d后再逐渐过度至肠内营养.早期肠内营养组颅脑损伤后12~24 h内即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及胃内pH值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胃液pH值在入院1~2 d时无显著性差异,入院后3~7 d及8~14 d观察组胃液pH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闫卓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1):1363-1364
目的观察比较胃管与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胃管和鼻空肠管两种肠内营养途径进行营养支持,比较2组营养状况、并发症及出院时GCS评分。结果胃管组不仅没有鼻空肠管组患者获得的营养支持高,其并发症也明显增多。结论临床进行营养支持中,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更值得大量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于伤后24~48h留置鼻胃管并开始鼻饲能全力;对照组于受伤24~48h后先给予静脉营养,1周后改为胃肠内营养.治疗2周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血生化指标,记录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后,治疗组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消化道溃疡出血、腹泻及电解质失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有助于增强患者体力,并能促进神经系统损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纳入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按《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予以手术、脱水降颅内压、抗感染、抗癫痫、保护胃肠黏膜、营养脑细胞及对症等常规治疗,并于入院后2448 h开始经鼻胃管肠内营养。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生菌制剂3.5 g/次、3次/d。观察肠内营养过程中患者返流、呕吐、胃潴留、腹胀、腹泻、便秘等发生情况,并记录首次排便及达目标肠内营养量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发生呕吐、胃潴留及腹胀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返流、腹泻、便秘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首次排便和达目标肠内营养量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可促进重型颅脑损伤后胃肠动力恢复,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但其内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