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胸腺肽联合血必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脓毒症患者外周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130例AECOPD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皮下注射胸腺肽α1(1.6...  相似文献   

2.
罗辑 《当代医学》2021,27(15):153-154
目的 探究采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机体内炎性分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血必净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血必净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存活率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血必净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必净组的存活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必净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提升患者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在治疗危重型多发伤合并重度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问70例危重型多发伤病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实验组各35例。观察临床症状和测定肝肾功能、血清IL-1β、IL-6、TNF-α、降钙素原(PCT)和血清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治疗后48h和D120h两组血清IL-1p、IL-6、TNF-α、PCT和hs-C1LP均有降低(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O.05)。结论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应用能有效降低危重型多发伤合并重度感染和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予以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6、IL-1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症可降低炎症反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血症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CRRT组(常规治疗+CRRT),乌司他丁组(常规治疗+CRRT+乌司他丁),通过检测三组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乌司他丁组及CRRT组IL-6、TNF-α、CRP、IL-1β、PCT和CRP均呈下降趋势(P <0. 05),且乌司他丁组下降更加明显,对照组较前下降不明显。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CRRT治疗后能显著清除炎性因子,加用乌司他丁后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血必净联合治疗对脓毒血症凝血功能及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脓毒血症患者80例,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PLT)等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APTT、P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FIB、PL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TNF-α、IL-6、IL-8炎性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与血必净联合应用治疗脓毒血症患者效果显著,患者凝血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全身炎性反应显著降低,对患者的器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应予以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谭波 《河北医学》2012,18(12):1760-176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MODS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现取我院56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和血必净静脉点滴,7天为l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环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对比两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差异性.结果:治疗组血清TNF、IL-1、IL-6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第5天和第8天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第8天的Mar-shall评分和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MODS效果显著,可用于MODS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经典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清中IL-6、IL-10、TNF-α水平变化,体内降钙素原(PCT)...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脓毒症患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含量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将80例患者分为甲组42例和乙组38例。全部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甲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另给予乌司他丁注射治疗。观察所有患者住ICU时间和死亡率及存活者治疗前后血清PCT、CRP水平的变化。结果甲组住ICU时间明显短于乙组(P0.05),其死亡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两组存活者治疗后的血清PCT、CRP含量均远低于治疗前(P0.05),甲组的血清PCT、CRP含量远低于乙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明显降低ICU脓毒症的血清PCT、CRP含量,有效改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研究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36例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分成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给予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必净治疗。测定与比较治疗前后血气变化情况、肺组织中白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在治疗两周后,观察组PH值与PaO2值均大于对照组,PaCO2值性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值与TNF—α值均小于对照组,PCT值小于对照组,CD4^+、CD8^+与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对于脓毒血症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该疗效与其抗感染能力以及改善免疫功能有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氟尿嘧啶与辅酶A、酚磺乙胺的配伍稳定性。方法:用辅酶A、酚磺乙胺注射液与氟尿嘧啶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分别于25℃、37℃条件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氟尿嘧啶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变化及pH值。结果:不同温度条件下,氟尿嘧啶与酚磺乙胺注射液配伍液在12 h内颜色发生明显的变化,pH值和氟尿嘧啶的含量无明显变化;氟尿嘧啶与辅酶A注射液配伍液在12 h内性状、pH值和氟尿嘧啶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氟尿嘧啶注射液可以与辅酶A配伍应用,但不能与酚磺乙胺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12.
小鼠内眦静脉丛注射与尾静脉注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小鼠内眦静脉丛注射与尾静脉注射进行比较。方法对4—6周的BALB/c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其操作的难易程度以及操作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小鼠内眦静脉对于刚刚开始操作的实验人员来说更容易上手;小鼠尾静脉注射相比内眦静脉注射难度稍高,且实验之前需多次训练方可熟练操作。结论小鼠内眦静脉注射是一种操更简便,且成功率更高的小鼠静脉注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Alprostadil,Lipo PGE1)、甲钴胺及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U-MA)的疗效.方法: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入组,配对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规范(饮食运动疗法加胰岛素治疗)的控制血糖疗法,治疗组同时加用前列地尔、甲钴胺及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剂量分别为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1次/日静滴,甲钴胺注射液500μg,1次/日入壶静滴,胰激肽原酶40单位,1次/日肌注,联合治疗三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在年龄、性别、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及肾功能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治疗3周后,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微量白蛋白尿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微量白蛋白尿降低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列地尔、甲钴胺及胰激肽原酶联合使用有利于改善肾脏微循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程,降低尿蛋白排泄,效果显著,适合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并分析穴位注射与鼓室注射治疗特发性耳鸣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 年2 月—2018 年 1 月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特发性耳鸣患者100 例,将穴位注射给药患者作为穴位注射 组,经鼓室注射给药患者作为鼓室注射组,应用耳鸣致残量表(THI)和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手术前 后耳鸣情况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耳鸣缓解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THI、VAS 评分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数患者耳鸣有缓解,穴位注射组治疗有效率为82%,鼓室注射组为62%,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穴位注射和鼓室注射都能有效治疗特发性耳鸣,但穴位注射给药方法有效率 更高,且能更好地缓解患者耳鸣症状,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黄小燕 《当代医学》2021,27(16):63-64
目的 探究注射液亚叶酸钙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 选取注射液亚叶酸钙100 mg(3支),另选取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与之配伍,于室温光照或避光条件下分别对0、6、12、24、48 h的配伍液进行观察,检测pH值的变化及不溶性微粒数.结果 注射液亚叶酸钙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pH值在48 h内未发生较大改变,RSD<2.0%.在光照及避光条件下,注射液亚叶酸钙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不溶性微粒粒数在0 h内≥10的粒数最多,且随着时间推移,数量均有所减少.0 h时葡萄糖注射液中亚叶酸钙含量为100.0%,光照条件下葡萄糖注射液中亚叶酸钙含量下降幅度大于避光条件.结论 注射液亚叶酸钙与葡萄糖配伍相对稳定,但在光照条件下会影响两者的配伍稳定性,应在避光条件下保存并尽快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运动、饮食、糖尿病教育基础治疗之上,降糖均以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晚皮下注射联合诺和锐笔芯早、中、晚餐前皮下注射,或诺和锐30笔芯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控制血糖.观察组用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注射液静推治疗,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测定优势侧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1) 组间有效、显效、无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2)自身前后对照: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以观察组改善更显著.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优于单纯甲钴胺注射液静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和维生素B6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加替沙星与维生素B6配伍后在25℃下6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变化。结果配伍液外观性状无变化,pH基本不变,加替沙星与维生素B6的相对百分含量在95%以上。结论加替沙星和维生素B6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在6 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丁焦生 《华夏医学》2011,24(3):250-253
目的:为解析丹参注射液与凯时注射液缓解慢性肾病进程的作用环节,采用离体大鼠肾脏灌流系统,对两种药物对抗离体肾脏灌注压升高作用进行比较。方法:应用离体肾灌流装置,观察丹参注射液与凯时注射液对离体大鼠肾脏灌注压的影响。结果:2 mg·g-1·L-1去甲肾上腺素可升高正常离体鼠肾的灌注压,其效应可持续30 min,丹参和凯时...  相似文献   

20.
脂质体注射剂是应用纳米技术增强药物治疗效果并降低药物毒性最成功的注射剂之一,自第1个载有阿霉素的脂质体注射剂上市以来,涉及脂质体的新技术与新产品不断涌现。本文总结了Stealth脂质体技术和阳离子脂质体技术的原理与研究进展,从制剂学角度分析了已经上市的脂质体产品的结构功能特性与临床应用优势,介绍了当前新型脂质体的研究热点,以及分析了国内外脂质体注射剂的监管现状,以期为脂质体注射剂的研发、临床转化和监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