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食管返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它可以表现为多种症状,包括反酸和烧心等典型症状和哮喘、咳嗽、胸痛及吞咽困难等不典型症状.近年来研究发现,心理问题、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及过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与GER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刘慧君  周刚鑫 《中原医刊》2004,31(23):31-31
雷贝拉唑(rabprazole)自1998年首次报道应用于临床,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我院2001年3月以来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2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梁英 《广西医学》2003,25(2):263-264
胃食管反流 ( GER)是指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 ( LES)功能不全 ,导致胃内容物返流至食管的一种常见临床表现 ,轻者引起不适、呕吐 ,重者则可引起食管炎及吸入综合征甚至窒息死亡 ,于新生儿期多见。我院对 30例 GER患儿采用西沙必利治疗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998年 5月至 2 0 0 2年 6月收治的新生儿 GER5 8例 ,均符合 GER的诊断标准 ( 1) ,且已排除外科疾患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30例 ,其中男 1 9例 ,女 1 1例 ,日龄平均为 ( 8.1 7± 5 .1 1 ) d,足月儿 2 0例 ,早产儿 1 0例…  相似文献   

4.
洛赛克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洛赛克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GERD)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1999~ 2 0 0 3年 6月诊断的GERD患者 80例 ,进行内镜检查并分级。将 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4 0例。治疗组口服洛赛克 2 0mg,1~ 2次 /d;对照组口服雷尼替丁 15 0mg,2次 /d。 4周后复查胃镜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判定疗效并观察药物副作用。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组治疗后内镜检查结果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 5 0 % ,均未发现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洛赛克治疗GERD疗效好 ,副作用少 ,使用方便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我科于2003年4月~2007年4月应用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陈斌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117-118,120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埃索美拉唑40mg,口服,qd;对照组予相同剂量的安慰剂治疗,口服,qd。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主要指烧心、反酸以及由此并发的反流性食管炎的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33例,有效6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32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烧心、反酸症状的改善情况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初诊时具有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经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后胃镜复查食管炎的改善情况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该类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常使用胃肠动力药、制酸剂及粘膜保护剂等西药治疗,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治愈率较低、复发率较高。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耐信(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返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80例GERD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耐信40mg,口服,每天1次;对照组40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口服,每天1次;疗程8周.记录服药前后病人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症状积分的改变,按症状积分下降值及内镜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GERD患者服药后1d、3d、7d、14d、28d症状积分下降值分别为13.7±6.8、10.5±6.0、9.6±5.2、6.1±5.8、5.4±4.9;而对照组分别为14.6±5.2、14.2±5.5、13.8±4.9、13.7±5.8、7.6±5.0;两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食管黏膜损害愈合率分别为72.5%和62.5%,有效率为97.5%和92.5%,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耐信是一种治疗胃食管返流病速效且安全的质子泵抑制剂(PPI).  相似文献   

9.
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以2∶1比例随机分为中药组144例和西药组72例。中药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西药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疗程均为8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疗效。结果:中药组和西药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20%和72.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1.14%和5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在改善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方面亦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近年来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颜殷红 《中外医疗》2011,30(27):24-25
目的 评价以烧心、返流等症状为基础的胃食管反流病问券(RDQ)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为门诊GERD患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诊断依据.方法 对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362例患者进行RDQ调查,得分≥12分者诊断为GERD;同时以胃镜检查和24h食管pH监测其中任何一项阳性作为GERD的诊断标准,对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RDQ的诊断价值.结果 依据RDQ评分标准诊断的灵敏度(90.22%),特异度(62.77%),阳性预测值(79.92%),灵敏度较好,特异性较差,易漏诊部分症状不典型的GERD患者.结论 通过RDQ诊断GERD者与通过胃镜或24h食管pH检测诊断GERD者比较,对无警报症状的患者较高的诊断性,以及其具有的长远的研究价值,对临床诊断,特别是基层医院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长城  石丽楠 《中国医药导报》2012,9(5):158-159,163
目的研究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心理障碍情况,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1年9月住院和门诊老年GERD患者198例(GERD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修改后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CR)对两组在入院初期或初诊时完成首次评分,然后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及抗抑郁等药物治疗,疗程为8周。采用反流性疾病问卷(RDQ)对GERD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并进行比较。采用SDS和SAS-CR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评分,并进行比较。同时计算两组抑郁状态、焦虑状态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GERD组患者的SDS、SAS-C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GERD组RD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SDS、SAS-CR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GERD组抑郁和焦虑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GER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遵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给予心理干预及抗抑郁药物等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胃泌素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压力及pH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五肽胃泌素 (pentagastrin ,G5 )对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 ,GERD)患者下食管括约肌压力 (loweroesophagealsphincterpressure,LESP)和食管 pH的影响。 方法 4 2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 7组 ,每组 6例 ,分别为正常对照组 (1组 )、生理盐水组 (2组 )、G5干预组 (3~ 7组 ) ,G5剂量依次为 0 .2 5 μg/kg、0 .5 μg/kg、1.0 μg/kg、2 .0 μg/kg、6 .0 μg/kg ,每组干预前、后均行LESP和食管 pH测定。结果①G5明显增加LESP ,剂量为 0 .5 μg/kg时增加LESP最高 ,同它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②G5剂量在 1.0 μg/kg以下时对食管 pH无明显影响 (P >0 .0 5 )。结论G5能明显增加GERD患者LESP ,剂量为 0 .5 μg/kg时增加LESP最明显 ,但对食管 pH值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童晓 《河北医学》1999,5(10):57-58
胃食管返流(GER)是指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的下端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导致胃内容物返流至食管的一种常见临床病。我院儿科自一九九八年四月以来收治的35例年龄小于一岁的GER患儿,运用西沙比利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共65例GER患儿,男34例,女31例,其中新生儿15例,年龄最小为5d,6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1例。12 临床表现及分度:全部患儿均有呕吐,其中轻度呕吐25例,喷射性呕吐40例;呕吐物为黄绿色占82%,含血丝咖啡样占…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对消化道运动障碍性疾病研究的深入,食管运动功能紊乱性疾病日益受到重视,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phagealrefluxdisease,GERD)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对本病的研究、认识正逐渐深入。本文对GERD的中西医诊断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过多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烧灼感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口、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1]。它包括:1反流异常(Refluxdisorder),亦称症状性反流,即用客观方法证实有异常的反流并引起反流症状,但未见组织学改变;2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t,RE)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取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多潘立酮和雷尼替丁胶囊,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结果:两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0﹪,两组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胃食管反流病药物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7月我院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期间给予抑制胃酸药物、胃肠动力调节制剂、抗酸药物及胃粘膜保护剂,住院疗程为4~12周。症状好转出院的患者建议长期用药以维持疗效,预防复发,最少6个月。结果:本组经过上述药物治疗,38例症状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好转出院,有效率为90.5%,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另外4例转外科手术治疗。38例患者经过6~12个月的回访,有25例能遵医嘱坚持长期用药,无复发。有13例患者擅自停药,没有坚持长期治疗,有10例复发,复发率为77%。结论:GERD是一种慢性疾病,复发率高。经过药物治疗后,症状会得到很大改善,中断治疗后会复发,达70%~80%。长期治疗是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不同疗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伟  陈燕萍 《浙江医学》1998,20(10):600-601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disease,简称GERD)为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在治疗上以使用促动力剂为主。本文就单用促动力剂或与抑酸剂联合应用作一比较。 对象与方法 1.对象:1996年4月~1997年2月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185例,有典型的反流症状,如烧心、反酸、上腹部灼热感、吞咽痛等,经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非典型症状胃食管反流病(a-GERD)患者与典型症状胃食管反流病(t-GERD)患者的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24 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监测(MII-pH)及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结果,提高对a-GERD的认识。 方法 对 30例疑诊a-GERD患者行上消化道内镜、HRM、MII-pH检查及PPI治疗,以同期33例t-GERD 患者作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食管动力、反流及PPI疗效的差异。 结果 30例疑诊a-GERD患者中24例确诊为a-GERD,其中1/3的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发病年龄、合并症发生率高于t-GERD患者(P<0.05)。两组内镜下食管黏膜糜烂的发生率及食管测压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食管MII-pH监测示a-GERD组无论酸反流、非酸反流时间百分比及次数均高于t-GE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组反流以卧位、气液体混合反流多见, 而后组以立位反流多见。经2周标准剂量的PPI治疗后,a-GERD组的有效率低于t-GE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8% vs. 78.8%,P<0.01);但继续2周2倍标准剂量的PPI联合促动力药治疗,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7% vs.88.0%,P<0.05)。 结论 与t-GERD患者相比,a-GERD患者的年龄偏大,临床表现为与体位有关的上胸部症状且夜间及进餐可加重,反流更严重且混合反流多见,PPI治疗的剂量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