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提升病案三日归档率的措施,提出改进策略.方法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提高病案三日归档率工作之中,按照品管圈活动的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解析、对策拟定等步骤开展活动,对比活动前后病案三日归档率,计算改善幅度,评价活动的有形及无形成果.结果 通过开展活动,我院内科病案三日归档率由之前的42.5%上升为80%,外科病案三日归档率由之前的28.9%上升为53.0%,全院病案三日归档率由37.1%上升为69.6%.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病案三日归档率显著提升,病案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能力水平有所提高,但距三级综合医院标准尚有差距,仍需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出院病案归档前进行质量筛查,即对终末病历质量监控关口前移,提高归档病案质量.方法按照福建病历质量检查标准,抽查我院2003年部分归档病案,并分析其书写质量.结果在11911份病案中有11474份符合标准,合格率达到96.33%,并且呈逐季度上升趋势.结论通过对归档病案质量筛查有助于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3.
伦演荭  曹钰芹  黄珺 《吉林医学》2012,33(25):5596-5597
目的:对医院归档病历进行质量分析,针对存在的主要缺陷,提出适宜对策,以利于提高病案质量,防范医疗纠纷。方法:按10%的比例随机抽取2011年4月~2011年9月份归档病历1 415份,按照《广东省病历书写与管理规范》要求进行缺陷统计。结果:1 415份抽查病历中,甲级病历1 347份(95.19%),乙级病历68份(4.81%),无丙级病历,手术与非手术科之间甲级病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陷统计总次数2 124次,是抽查病历的1.5倍。缺陷率位居前三位的项目分别为病程记录无内涵(21.63%)、入院记录中诊断缺陷(21.27%)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缺陷(15.34%)。结论:医院归档病历甲级病案率较高,但出现缺陷次数较多。今后应加大病案质控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减少病历缺陷次数,提高病案质量,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危重症患者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危重症患者护理病历质量"为主题,对影响危重症患者护理病历质量进行归因分析,制定目标,实施整改措施和评价品管圈活动成果等。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危重症患者甲级护理病历高于实施前(P〈0.01),乙级护理病历和丙级护理病历均低于实施前(P〈0.01),护士护理病历质控满意率由92.2%提高到97.8%(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危重症患者护理病历质量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住院归档病案质量监控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抽查2003年我院归档病案,对照有关标准分析书写质量,了解住院归档病历书写情况,有效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结果1326份归档病案中1293份为甲级病历,甲级率97.51%.结论住院归档病历书写质量达到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归档病案甲级率≥90.0%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品管圈在提高藏区县级医院住院病案甲级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30日-2018年7月31日期间某院成立提高住院病案甲级率为活动主题品管圈组。前期圈员们通过现况调查收集数据,利用检查表及柏拉图、鱼骨图等手段解析住院病案低甲级率的改善重点及要因。后续按照对策拟定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前期检查发现入院记录书写不规范和三级查房记录不规范是住院病案主要缺陷,并得出住院病案甲级率低的诸多要因。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后期检查显示入院记录和三级查房记录的不规范缺点数由活动前的132项下降到活动后的67项,同时甲级病案率由活动前的69.70%提升到活动后的90.95%。结论应用品管圈进行持续改进,可有效地提高藏区县级医院住院甲级病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PDCA管理方法分析病案归档率低的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探讨PDCA管理方法在病案归档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某医院2018年11月1日-2019年8月31日病案的3日和7日归档率数据,分析PDCA管理实施前后归档率变化情况。结果实施管理前7日归档率为88.52%,3日归档率为60.10%,实施管理后7日归档率为99.02%,3日归档率为90.89%,定基比增长速度分别为51.23%,11.86%。PDCA管理后的病案归档率显著高于实施前,3日归档率较实施前跨越式增长,7日归档率较实施前稳步增长。结论PDCA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归档病案迟归事件的发生,对病案归档率持续提高有现实意义,可广泛用于归档病案的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利用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痰液标本合格率。方法:组成品管圈,设计活动计划表,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实施对策,与未执行品管圈活动前的痰液标本合格情况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进行质量改进后,痰液标本合格率由原来的49%提高到82%,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品管圈方法对住院患者痰液标本工作进行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痰液标本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全面质量监控实施前后病案的比较,了解病历缺陷的分布和原因,分析实施病历全面质量监控对终末病历质量的影响,探讨提高终末病历质量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全面质量监控实施前后各1260份病案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病案平均住院病案评分、病案缺陷频次、病案缺陷率和甲级病案率。结果在实施全面质量监控后,平均住院病案评分的分值由94.1分提高到96.3分,甲级病案率由全面质量监控前的93.5%上升至98.4%,平均住院病案评分和甲级病案率均有显著提高(P<0.05);平均每份病案缺陷频次由监控前的7.8频次下降至监控后的2.7频次,病案缺陷率则由全面质量监控前的46.8%下降至监控后18.3%,平均病案缺陷频次和病案缺陷率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实施全面质量监控,加强运行病历环节质量检查,完善病案质量的信息反馈体系,可有效提高住院病案评分和医院的甲级病案率,减少病案缺陷,降低病案缺陷率,以达到提高终末病案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东省惠州市某三甲综合医院病案归档措施实施前后的效果,探讨病案归档管理的有效实施方法和效果,为医院病案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与提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某院的172606份归档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实施改进措施前的2017年的84459份归档病案,与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后的2018年的87147份归档病案相互比较,对比结果进行整理、归类与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后的2日、3日、7日病案归档率为50.3%、67.0%、95.6%,实施前的病案归档率分别为31.9%、45.1%、86.8%,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实施后的第4季度7日病案归档率达到最高值97.4%。某院的病案归档管理的改进措施成效明显。结论某院在实施一系列整改措施后,优化病案归档全流程闭环管理,明显改善病案延迟归档现状,有效促进医院2日、3日、7日病案归档率明显提升,持续改进医院病案管理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终末病历病案质量的评价分析,研究实施临床路径对病历病案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1436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时期未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14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历均经病历质量专家小组评审并确定甲级、乙级、丙级;记录"单项否决项"和"单项扣分5分"的病历数及核查出院病历3日归档率、病案首页完整规范率和病历完整性。结果观察组终末病历的甲级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乙级和丙级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观察组"单项否决"和"单项扣分5分"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病历3日归档率、病案首页填写完整规范率和病历完整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临床路径不仅对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提高病案质量和完善病案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手法提高我院门诊药房用药交代率的效果。方法:由我院门诊药房人员组建品管圈,确定主题为"提高用药交代率",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等。结果:经品管圈活动的良性干预,与品管圈活动前相比,活动后门诊药房用药交代率由28.83%上升至95.40%。结论:品管圈应用在提高我院门诊药房用药交代率中效果显著,提升门诊药房的工作管理质量及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急诊创伤患者护理病案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方法医院急诊科于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对急诊创伤患者的护理病案在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并将实施前(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时间段的数据作为参考。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管理能力、品管圈应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评分变化,并对比实施前后护理病案质量及甲级率。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品管圈应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且实施后护理病案质量分布情况及甲级率均与实施前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创伤患者护理病案管理中引入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改善护理人员的能力,提升护理病案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临时医嘱签字及时性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临时医嘱签字及时性"为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按计划进行实施,评价活动效果。结果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随机抽查55例临时医嘱单,签字及时率由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59.6%,提高到83.6%,品管圈目标达成率122.4%,圈员6项能力有所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对策不仅提高了临时医嘱签字及时性,同时提高了儿科护理质量以及圈员们的质量管理能力,实现了儿科护理质量有效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肿瘤住院患者大小便留取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以提高住院患者大小便留取依从性为活动主题,调查其归档病历,查阅大便常规化验结果单。通过品管圈方法,制定目标、寻找原因、确定要因,制定并实施对策,遵循PDCA循环分析方法和解决存在问题。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患者大小便标本未采集率由36.50%下降至10.70%。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大小便留取依从性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护士解决患者潜在和存在问题的意识、能力得到提高,护患沟通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病历及时归档管理对诊断分类相关组(DRGs)的影响,并对其医疗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以及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各4000份病历,统计管理实施前后的DRGs入组及付费情况并对病案首页进行质量分析,计算缺陷率。统计患者入院及离院方式,根据离院途径对不同入院方式进行加权打分。结果:实施病历及时归档管理后归档率从41.80%提高到83.20%,DRGs入组率从9.65%上升到44.60%,DRGs付费率从7.28%上升到38.20%,3组数据在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历总缺陷率从15.20%下降到8.68%,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78, P<0.05)。结论:实施24小时及时归档管理对DRGs具有很大意义,可明显提高DRGs入组率和DRGs付费率,降低病历总缺陷率,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在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实施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方法:依据自愿原则,选出10名该院科室护理人员成立品管圈,确定活动主题和目标,通过分析现状提出整改措施.以80例危重症患者为例,比较活动前后的护理病历质量控制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病历甲级率由73.8%提高至92.5%,乙级率和丙级率由17.5%、8.7%降低至6.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病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PDCA管理工具提升住院病案2日归档率,促进医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法 为提升病案归档率,某院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PDCA质量改进措施,通过头脑风暴评价法分析病案迟归的原因和病案归档率低的影响因素。调取2021年9月1日-12月31日期间61 168份住院病案为对照组,2022年1月1日-5月31日期间80 834份住院病案作为观察组,分析对比PDCA改进前后2日、3日归档率情况。结果 改进措施实施前2日归档率为81.72%,实施后归档率提高至91.03%,通过皮尔逊卡方检验得出χ2=2671.32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进后2日归档率定基增长速度上升至12.69%,3日归档率情况均在99%以上。2日归档率达100%的科室由10个科室增加至73个科室,3日归档率达100%的科室占全院总科室数的87%。结论 PDCA质量管理工具实施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住院病案归档率。  相似文献   

19.
陈文权  陈琳玲  林敏 《中国病案》2011,12(10):20-22
目的分析病历书写缺陷,找出对策,从而提高病历书写质量。方法依据《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制定的评分标准,随机抽取运行和归档病案进行评分评级和缺陷检查,并对缺陷进行统计。结果 734份抽查病历的甲级病历率97.55%,达到要求,外科、运行病历的质量需提高。书写缺陷主要分布在病程记录(33.44%),缺陷项目主要为缺签名(22.86%)。结论不断完善病历质量控制,提高病历书写水平,促进病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肿瘤日间病房护理人员使用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以"提高护理人员使用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率"为主题,进行现况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拟定对策,实施对策。结果:圈员通过参与品管圈活动,使护理人员对化疗药物使用的防护率从改善前的26.2%提高到了78.2%。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率,减少了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造成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