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颅内血肿的两种测定方法。方法分别应用多田公式及ImageJ软件测量50例脑内血肿的体积,并对两组体积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内血肿的两种计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mageJ软件算法较多田公式更具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用CT三维容积法3DSSD显示测量高血压脑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双排螺旋CT机GEHispeed NX/I,三维重建软件包8%~10%泛影葡胺造影剂(CT值约80HU,与脑出血CT值相近)20ml,40ml,60m1分别装入乳胶手套制成形状不规则血肿模型,进行多个轴位的扫描,扫描层厚10mm。分别采用传统多田氏公式法计算和三维容积法测出其体积。结果三维容积法测量结果较多田氏公式法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出血量,且简单易行,方法准确。结论用CT三维容积法3DSSD显示测量高血压脑出血,十分科学且便于操作。具有推广使用的必要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CT简易定位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院1999年9月至2006年8月采用CT简易定位,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剌针治疗颅内血肿39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79例患者均行头颅扫描确诊,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20~80 m。l将病人随机分两组:微创手术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24~78岁,平均54岁  相似文献   

4.
谢星斌  张锋  谷欣荣  寇宁 《吉林医学》2013,34(23):4746-4747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40例高血性脑出血患者出血量,颅脑CT片三维定位,确定穿刺最佳靶点,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经皮颅内血肿穿刺,微创清除颅内血肿。结果:平均出血量44.52 ml,首次血肿清除率20%~40%,置管时间3~5 d,平均住院21 d,治愈好转率95%,死亡率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安全、创伤小、操作简单,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改进后的体视学法测量颅内血肿体积,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在92例颅内出血的CT图像上,同时运用体视法、CT定量法测量颅内血肿体积,以CT定量法的结果为标准验证体视法的准确性。结果按血肿体积大小分为5组,各组CT定量法、体视学法所测得体积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分析P值皆大于0.05,即CT定量法、体视学法所测血肿体积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体视学法测量颅内血肿准确可靠,在CT工作站对颅内血肿病例行胶片打印排版时,在图像上加上合适的网格,可方便临床医生快速运用体视法准确测量颅内血肿体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运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CT片三维定位,血肿最大层面运用YL-1型经皮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清除血肿。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时间6~15天,平均8天,无1例死亡。未发生脑损伤、张力性气颅、颅内血肿、颅内感染、低颅压、癫痫等不良反应。随访2~13个月无复发。结论:操作安全简便、疗程短、费用低,治疗效果满意,有CT的医院均可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前存在继续出血的现象,对产生继续出血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共收集2000年1月~2007年1月本院收治146例脑出血患者,动态头颅CT检查,施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前CT定位,同时采用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体积,判定同一患者两次出血量的差别.结果 43例高血压脑出血确有继续出血的现象,血肿净增体积为22~82mL,净增比例为32.9%~216%.继续出血的判断标准:血肿净增比例≥30%以上.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24h内确实存在继续出血现象.因此,对可能发生继续出血的患者应尽早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8.
石奕  黄媛 《海南医学》2008,19(9):95-96
目的 本文报告运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 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CT片三维定位,血肿最大层面运用YL-1型经皮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清除血肿.结果 操作安全简便、疗程短、费用低,住院时间6~14d,平均8d,治疗效果满意,有CT的医院均可开展.  相似文献   

9.
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承志 《微创医学》2012,7(3):306-307
我院2003年5月至2011年3月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治疗颅内出血60例,均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在CT定位引导下进行血肿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男42例,女18例,年龄24~87岁,平均64岁。脑内出血58例,其中基底节出血31例、脑叶出血16例、丘脑出血11例,慢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2例。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丘脑出血11例量约  相似文献   

10.
蓝宗铭  林栎梁 《四川医学》1991,12(5):292-293
自CT运用于临床以来,诊断颅内血肿已无困难,但CT发现的颅内血肿是否每例都需要手术治疗是一个新的课题,现将我院经CT确诊的12例颅内血肿非手术治疗的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0~74岁,60岁以上者5例。急性颅脑外伤10例,2例伤后无原发昏迷,其余病人原发昏迷时间均在30分钟以内;自发性颅内出血2例,无昏迷史。12例均有头痛,伴呕吐8例,尿失禁1例,神经系统检查均无阳性体征。 CT扫描:诊断为脑内血肿8例(其中1例合并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3例,硬膜外血肿1例,伴有不同程度之脑挫裂伤7例,中线结构移位者5例,移位均不足0.5cm,侧脑室受压3例。血肿部位以额部最多(10例),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V=π/6×长×宽×厚)计算为10~30ml。  相似文献   

11.
汪亚宏 《医学综述》2012,18(7):1059-1062
对血容量的正确评估和及时处理是每个临床医师必备的技能。然而,目前常规的循环功能监测指标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心脏的容量负荷,尤其对较早期的容量不足缺乏敏感性。每搏量变异度监测是目前较为准确和方便的容量监测方法,它和其他有创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一样能够准确反映心脏容量负荷且优于其他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每搏输出量变异(SVV)评价失血性休克家猪血容量状态的准确性,以及潮气量(VT)对其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家猪充分镇静肌松,给予机械通气,随机分为失血性休克组、正常血容量组和高血容量组。逐步释放20%家猪血容量建立失血性休克家猪模型,输注相当于20%血容量的羟乙基淀粉建立高血容量模型。每组均按随机顺序调节VT=5 mL/kg(VT5)、VT=10 mL/kg(VT10)和VT=15 mL/kg(VT15),采用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出量(PiCCO)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排指数(CI),每搏输出量指数(S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和SV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VT10时,失血性休克组SVV较正常血容量组明显升高[(21±5)%比(11±2)%,P〈0.05],高血容量组SVV较正常血容量组明显下降[(7±2)%比(11±2)%,P〈0.05]。VT15时变化趋势与VT10时相同,但失血性休克组、正常血容量组及高血容量组SVV[(30±7)%、(19±3)%和(15±4)%]均〉12%。VT5时,失血性休克组、正常血容量组及高血容量组SVV比较无显著差异[(8±6)%、(7±5)%和(7±4)%,P〉0.05]。结论常规潮气量机械通气时SVV可准确反映血容量状态,小潮气量(5 mL/kg)时SVV准确性下降,较大潮气量(15 mL/kg)时SVV的临界值可能高于12%。  相似文献   

13.
14.
《JAMA》2007,297(24):2776-2817
  相似文献   

15.
《JAMA》2006,296(24):2982-3023
  相似文献   

16.
《JAMA》2005,294(24):3150-3189
  相似文献   

17.
《JAMA》2006,295(24):2896-2934
  相似文献   

18.
19.
容量复苏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容量复苏是治疗脓毒症、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危重症的基本手段,是急危重病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容量复苏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但具体实施的最佳方案仍存在争论.本文就容量复苏时机,复苏终点的判断及复苏液体的选择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平均红细胞体积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临床意义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建立一种有效实用的方法 ,对难治性贫血 (RA)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进行早期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运用 Hemacell Plus全自动血细胞计数分析仪检测 2 3例 RA组和 2 2例 CAA组以及 4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常规 (血RT) 18项 ,并对其中的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两项指标进行均数比较及配对 t检验。结果 :RA组MCV为 (113.80± 7.16 ) f L、RDW为 (2 3.15± 6 .41) % ,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89.0 9± 2 .13) f L,P<0 .0 0 1、(12 .6 9± 1.34 ) % ,P<0 .0 0 1];而 CAA组的 MCV为 (93.17± 6 .2 3) f L ,RDW(x± s)为 (17.97± 2 .13) % ,虽高于正常人 ,但前者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而后者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结论 :MCV和 RDW的检测简便、快捷、准确 ,可作为 RA和 CAA的早期鉴别诊断的定量指标 ,并为临床治疗、观察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