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伴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肱骨髁上骨折伴正中神经损伤儿童进行手术内固定和正中神经探查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优25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6%。患者骨折在术后2~5个月愈合,平均3.5个月。结论早期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伴正中神经损伤可同时达到复位固定骨折和探查修复神经目的,且疗效良好,可避免因观察造成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神经探查与保守治疗对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率的影响。方法61例肱骨干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7例(27.9%)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治疗组44例(72.1%)采用早期神经探查。结果2组神经功能损伤开始恢复和完全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26,0.219,P>0.05),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52.9%,治疗组为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6,P<0.05)。结论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行早期神经探查神经功能恢复优于保守治疗,早期探查修复桡神经并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为较好的一种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锁定加压钢板(LCP)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05—2016-10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肱骨干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LCP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比较2组各项手术指标、肩关节功能、肘关节功能、桡神经损伤恢复程度。结果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骨线消失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桡神经损伤恢复程度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CP内固定术相比,对肱骨干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更优,能优化各项手术指标,改善肩关节功能、肘关节功能,提高桡神经损伤恢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摘要 背景:目前常见的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方式包括石膏外固定、中医夹板,低温板材支具固定是新发展起来的外固定方法,与其他固定方式相比有无优势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低温板材外固定法对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 方法:四川大学华西康复科假肢矫形中心2007-12/2010-01收治的96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低温板材超腕外固定组、中医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组、石膏夹板超腕外固定组,每组32例。各组均给予手法复位操作治疗以及适当的功能训练,并根据患者年龄、身体情况及损伤程度予以药物治疗。 结果与结论:与低温板材超腕外固定组比较,中医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组、石膏夹板超腕外固定组的治愈率明显降低 (P < 0.05),并发症率、功能受限率均明显升高(P < 0.05)。提示手法整复低温板热塑板材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安全、有效,其效果优于传统的石膏固定和中医夹板固定,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低温板材;外固定;夹板;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2.040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一期桡神经探查与保守治疗肱骨干骨折并桡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12—2013‐12收治的63例肱骨干骨折并桡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患者行一期桡神经探查,作为观察组,28例采取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接受二次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桡神经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5.8±3.8)个月,观察组3例(8.57%)需接受二次手术,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2±1.0)个月,神经功能完成恢复时间(13.6±7.2)周,其中33例(94.28%)患者神经功能完全恢复,l例(2.86%)神经功能部分恢复,l例(2.86%)神经功能未恢复;对照组2例(7.14%)需进行二期神经探查,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4±1.6)个月,神经功能完成恢复时间(12.8±7.8)周,其中25例(89.28%)神经功能完全恢复,2例(7.14%)部分恢复,1例(3.57%)未恢复。2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桡神经探查治疗肱骨干骨折并桡神经损伤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少于保守治疗者,而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与保守治疗相当,可作为肱骨干骨折并桡神经损伤的一种参考术式。  相似文献   

6.
2000-01/2005-10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骨科收治38例(42足)跟骨骨折患者,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37足,Ⅲ型跟骨骨折5足。根据双跟骨轴位片的Perie’s角情况决定术前是否行跟骨挤压器辅助复位,以矫正跟骨增宽畸形。26足采取斯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16足采取斯氏针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平均随访2年4个月,按Maryland Foot Score跟骨骨折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估,Sanders Ⅱ、Ⅲ型骨折优良率分别为89.2%和60.0%。  相似文献   

7.
选择2005-01/2007-06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骨科应用俯卧位双钢板内固定材料置入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19~65岁,平均35.63岁。左侧10例,右侧9例。单纯骨折13例,合并桡神经挫伤6例。均为闭合性粉碎性骨折。所使用的内固定材料为肱骨金属解剖型接骨板,生产型号为YJQⅠ(重建)。平均随访10个月,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没有延迟愈合、骨不连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Aitken和Rorabeek评分:优14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达到89.47%。  相似文献   

8.
背景: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年青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优良率为65%~100%。老年此类骨折患者由于骨质疏松和全身状况等原因,是否有必要接受金属植入物的内固定治疗干预,尚缺乏验证。 目的:探讨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效果,并与保守治疗及年青患者作比较。 方法:选择2002-01/2007-06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骨一科收治的27例肱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年龄68(60~76)岁;其中20例肘关节实施开放复位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7例进行保守治疗。术后3,6,12周临床和影像学评估分析患者伸屈功能、关节面台阶和前倾角,并与文献中中青年患者内固定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2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7~28个月,其中26例骨性愈合。金属植入物内固定组1例不愈合,为非感染性骨不连,患者因全身情况而拒绝进一步治疗;无钢板断裂,2例存在螺钉松动,3例克氏针松动,但不需要手术干预。金属植入物内固定组患者伸屈功能、关节面台阶和前倾角评定结果及优良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P < 0.01)。内固定治疗组不愈合率(骨折部位和截骨部位)、感染、异位骨化、神经损伤以及和金属植入物相关的症状与文献中年中青年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其他关节内骨折一样,老年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也需要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干预,只要遵循基本的外科和内固定的原则,保持前倾角和关节的完整性,均能获得一定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常用的肱骨干骨折治疗方法有小夹板、石膏、功能性支架等外固定方法与钢板螺钉、髓内针等内固定治疗,每种方法达到骨愈合的生物学机制均不相同,因而各有其独特的临床适应证。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在较大样本量的前提下,比较国内应用小夹板外固定与钢板螺钉、髓内针或双克氏针等置入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相关文章。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其中实验组行小夹板外固定,对照组行钢板螺钉、髓内针、双克氏针等置入内固定。疗效及差异评价指标以优势比,加权均数差和95% CI表示。 结果与结论:有7个临床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纳入患者1 390例,其中行小夹板外固定的实验组患者1 007例,钢板螺钉、髓内针、双克氏针等置入内固定的对照组患者383例。Meta分析显示:①实验组骨折复位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未愈合率、低于对照组[OR=0.20,95%CI(0.03,1.20),P=0.08;OR=-33.69,95%CI(-44.67, -22.72),P < 0.000 01;OR=0.31,95%CI (0.16,0.60), P=0.000 5]。②实验组骨折正常愈合率、肩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OR=3.04,95%CI(1.95,4.75),P < 0.000 01;OR=8.02,95%CI (2.68,24.04),P=0.000 2]。提示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闭合性肱骨干骨折是安全有效的,较植入物内固定在治疗闭合性肱骨干骨折中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金属钉置入内固定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解剖结构以及力学稳定性的关系。 方法:于2007-06/2009-03共收治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8例,其中尺骨冠突骨折按 Regan-Morrey法分类:Ⅰ型2例,Ⅱ型5例,Ⅲ型1例;桡骨头骨折按Mason法分类:Ⅰ型1例,Ⅱ型6例,Ⅲ型1例。8例患者均采取了内固定治疗,采用中空拉力螺钉或Herbert螺钉固定冠突和桡骨头骨折,修补环状韧带,1例缝合修复肘外侧副韧带,术后屈肘90°旋前中立位,以塑形良好的高分子管型石膏固定两三周后开始屈伸和旋转康复训练。 结果:对8例患者进行了5~27个月的随访,平均15个月。所有病例均获得了肘关节稳定的中心性复位,获得骨性愈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3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75%。 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只有在重建骨关节和软组织结构稳定的基础上,及早进行功能锻炼,才能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但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病例积累和随访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