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燕  张海宁 《山东医药》2005,45(27):76-76
2004年1~6月,我们应用自控镇痛泵(PCA,6ml/15min)经硬膜外腔输注0.1%~0.2%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冯国祥 《山东医药》2004,44(19):54-54
2002年3月至2003年1月,我院对80例的产妇行低浓度罗哌卡因 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肥大患者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术式,患者多为老年人,该手术术后常有膀胱阵发性挛缩性疼痛,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以布比卡因的使用为多见.我们在2001年上半年使用新型的局麻药一罗哌卡因实施前列腺摘除术术后的PCEA,同期和布比卡因的效果做了对照.  相似文献   

4.
盐酸罗哌卡因是新型酰胺类长效局麻药,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具有运动感觉神经阻滞分离明显的特点,因此成为产科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的首选。我院将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泵注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孔爱君  王建平  郭磊 《山东医药》2009,49(38):99-100
目的探讨用罗哌卡因和芬太尼行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最佳浓度。方法ASAⅠ-Ⅱ级下腹部以下手术患者350例,随机分为7组,各50例。所用镇痛剂A组为0.075%罗哌卡因+3μg/ml芬太尼,B组为0.125%罗哌卡因+3μg/ml芬太尼,C组为0.125%罗哌卡因+4μg/ml芬太尼,D组0.2%罗哌卡因+3μg/ml芬太尼,E组0.2%罗哌卡因+4μg/ml芬太尼,F组为0.25%罗哌卡因+3μg/ml芬太尼,G组为0.25%罗哌卡因+4μg/ml芬太尼,配成100 ml药液。每组均加用恩丹西酮8 mg。负荷剂量为0.125%罗哌卡因+芬太尼20μg/ml液6 ml,持续剂量为2 ml/h,PCA按压剂量为2 ml,锁定时间为15 min。结果A组VA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E、F、G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组(P均〈0.05)。A组患者按压次数或实际有效进药次数比值(D1/D2)〉5的比例高于其他组(P均〈0.05)。各组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用量无显著差异性(P均〈0.05)。镇静状态评分各组相比P均〈0.05。A、B、C三组运动阻滞评分相比P均〈0.05。D、E、F、G组运动阻滞评分与A、B、C组相比P均〈0.05。镇痛期间所有患者无呼吸抑制,但C、E、G组出现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和下肢麻木者较多。结论0.125%罗哌卡因+3μg/ml芬太尼+恩丹西酮8mg是腹部手术后PCEA的最佳浓度组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下肢手术硬膜外麻醉对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方法将40例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罗组以0.89%甲磺酸罗哌卡因麻醉和左布组以0.75%盐酸左布比卡因麻醉,每组各20例,硬膜外注入10~15ml药物,首次给药后60min针刺患者胫骨平台区皮肤,观察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痛觉反应及髋、膝、踝关节的运动情况。结果甲罗组对针刺无感觉无痛觉的患者,阻滞强的一侧为18例,多于左布组的10例;对髋、膝、踝关节运动阻滞的患者也多于左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踝关节阻滞强的一侧为13例,明显多于左布组的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0.89%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其感觉和运动的阻滞均很强且是一致的,无运动感觉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7.
罗比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 ,起效快、作用时间长 ,麻醉效果确切 ,低浓度时产生明显的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 ,对中枢神经及心血管系统毒性小。作者在老年人用低浓度罗比卡因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并与低浓度布比卡因术后镇痛效能进行比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根据美国麻醉学家学会(ASA)标准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 60例。随机分为 2组 :罗比卡因组 (R组 ) 3 0例 ,年龄 68~ 82岁 ,平均(73 2± 4 3 )岁 ,体重为 (5 8 1± 5 3 )kg ,其中男 2 2例 ,女 8例。布比卡因组 (B组 )3 0例 ,年龄 65~ 84岁 ,平…  相似文献   

8.
陈桂军  王志勇 《山东医药》2005,45(20):60-61
2003年11月~2004年9月,我院对80例产妇行硬膜外连续阻滞下分娩镇痛,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何杨  李艳丽  胡轶  何芨 《山东医药》2010,50(19):51-52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用于胫骨和(或)腓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胫骨和(或)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手术方法及麻醉方法相同;术毕即刻观察组予芬太尼0.015 mg/kg+氯胺酮2 mg/kg+0.9%氯化钠溶液至100 ml静滴,对照组予芬太尼0.02 mg/kg+0.9%氯化钠溶液至100 ml静滴,速度均为4.2 ml/h。分别于术后5、8、12、24 h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镇痛效果,SS评分法评定镇静效果;并观察术后24 h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各时间点镇痛效果均相似,对照组术后5、8 h镇静效果强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用于胫骨和(或)腓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优良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拟于高位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对照组予0.375%盐酸布比卡因进行麻醉.观察两组阻滞起效时间、最大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镇痛效果、生命体征、麻醉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观察组阻滞起效时间、最大阻滞时间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麻醉后MAP、HR、SPO2均明显低于麻醉前(P均<0.05).结论 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上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满意,与布比卡因比较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小,更适合于高位硬膜外阻滞.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复合0.125%布比卡因持续硬膜外输注在开胸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ASAⅡ—Ⅲ级,行胸外科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0.25s组(0.125%布比卡因复合0.25μg/ml舒芬太尼)、0.50s组(0.125%布比卡因复合0.50μg/ml舒芬太尼)、0.75s组(0.125%布比卡因复合0.75μg/ml舒芬太尼)。术前,于T7—8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手术结束后接人镇痛泵行持续硬膜外输注镇痛,观察术后6、12、24、48小时VAS评分、辅助药用量和镇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结果0.50s和0.75s组在各个时段的VAS评分,48小时辅助镇痛用药量均显著低于0.25s组。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瘙痒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各组均无严重的呼吸抑制发生。结论0.50μg/ml的舒芬太尼复合0.125%布比卡因持续硬膜外输注在开胸术后可取得较满意的镇痛效果及较小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前列腺摘除术、全膀胱及部分膀胱切除术后需留置导尿管。膀胱需持续冲洗以免血块堵塞尿道.由此而产生的膀胱痉挛痛会持续数天。本研究意在观察PCEA在缓解伤口痛时对减轻术后膀胱痉挛痛的疗效。方法≥65岁行前列腺摘除术、部分膀胱切除术.以及膀胱镜下膀胱肿瘤电切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PCEA治疗组;术后不使用PCEA的对照组。结果两组病例术后疼痛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PCEA可有效地减少和减轻术后膀胱痉挛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围术期持续静脉输注对食管癌开胸术后急性及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拟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下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病人75例,ASAⅠ-Ⅱ。按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n=25):A组切皮前先缓慢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5m l)然后接输注泵静脉持续输注氯胺酮0.05mg.kg-1.h-1至术后48h;B组切皮前缓慢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5m l)和C组切皮前缓慢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5m。l全麻开始经T6~7硬膜外阻滞并检测阻滞平面。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舒芬太尼-维库溴铵诱导和维持麻醉。术后均采用0.125%布比卡因和舒芬太尼0.5μgom l行PCEA,维持VAS≤3。于术后6、12、24、48h时进行BCS舒适度评分,记录术后48h内舒芬太尼用量、不良反应情况,并追踪随访术后1、3、6个月的慢性疼痛持续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术后48h内舒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48h内各时点BCS舒适度评分升高(P〈0.05)。术后1、3、6个月A组各时段VAS显著降低(P〈0.05)。3组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围术期持续静脉输注减少食管癌开胸手术病人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用量,并且能够有效缓解开胸术后急慢性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异丙酚配伍芬太尼在两种麻醉深度下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700例无禁忌症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0例:A组(清醒无痛肠镜组)首次诱导剂量芬太尼0.5~1μg/kg,异丙酚0.5~1.5mg/kg,镇静程度根据Ramsay分级,麻醉深度为1~2级时停止给药,进镜至降乙移行部、脾区、肝区及其他肠腔弯曲角度较大的位置时追加药量。B组(睡眠无痛肠镜组)首次诱导剂量芬太尼0.5~1μg/kg,异丙酚1.5~2.5mg/kg,麻醉深度为3~4级时停止给药,进镜中发现患者有肢体运动及睫毛反射后追加药量。记录用药前2min、首次给药后2min、检查结束后2分min的HR、SpO2,记录术中异丙酚总量,入镜时间及恢复时间(检查结束至离院时间)、到达回盲部成功率、患者对检查的满意度。结果B组患者用药后2min心率、血氧饱和度均出现一定程度下降,组间、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异丙酚总量105.7±34.8mg,B组152.3±52.9mg,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入镜时间A组为15±5min,B组为21±7min,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恢复时间A组为6±2min,B组为15±4min,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检查成功率(到达回盲部)为99%,B组为98.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检查满意度A组为98.6%,B组为99.4%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醒、睡眠两种不同麻醉深度下行无痛肠镜检查效果相同,清醒无痛肠镜能降低麻醉危险度、增加适应症、节约药物和时间、减少工作量,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无痛肠镜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行分娩镇痛的产妇40例作为观察组(镇痛分娩组),另选同样条件的正常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无镇痛分娩组),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分娩疼痛情况、产后出血量及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结果镇痛分娩组的镇痛评分、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无镇痛分娩组(P0.01)。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效果确切,是分娩镇痛的有效方法,具有镇痛效果好、缩短产程、剖宫产率低、产后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术中硬膜外泵注不同镇痛药液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中接泵以舒芬太尼或吗啡镇痛液行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患者60例,手术开始后15min即将硬膜外导管与一次性止痛泵连接,并按2ml/h的速度持续硬膜外腔注入不同配方的镇痛药液。根据硬膜外镇痛药配方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SF组(n=30):舒芬太尼0.5mg+氟哌利多5mg+0.125%布比卡因100ml;MF组(n=30):吗啡5mg+氟哌利多5mg+0.125%布比卡因100ml。观察和比较两组术后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各时点的平均VAS评分都小于2,说明两组的总体镇痛效果满意。术后镇痛总有效率SF组为100%,MF组为93.3%,两组患者术后镇痛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组的并发症也明显低于MF组(P〈0.05)。结论两组总体镇痛效果满意,但SF组并发症少优于MF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静脉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用于右向左分流心脏病患儿心导管介入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50例右向左分流心脏病患儿施行心导管术,随机分为两组(25例):氯胺酮+丙泊酚和氯胺酮+芬太尼组.观察和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氧合和术后恢复各项指标及副作用.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和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氯胺酮+丙泊酚组平均动脉压、体循环血管阻力和肺/体循环血管阻力比值明显降低,而氯胺酮+芬太尼组麻醉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明显高于氯胺酮+丙泊酚组;术后完全恢复时间,氯胺酮+芬太尼组明显长于氯胺酮+丙泊酚组.结论 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用于右向左分流心脏病患儿施行心导管术的麻醉,相比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用于高血压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效应。方法:合并轻中度高血压病择期手术患者30例,全麻手术后随机分为对照(C)组、舒芬太尼镇痛(S)组和芬太尼镇痛(F)组,各10例。分别记录三组手术前(T0)、术毕气管拔管后10 min(T1)、术后1 h(T2)6、h(T3)2、4 h(T4)4、8 h(T5)各时点的HR、BP、SpO2的变化以及视觉模糊评分(VAS)和镇静评分。观察三组术后追加镇痛药的次数,术后降压药应用的情况,以及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结果:S和F组各时段VAS评分均低于C组,S组评分<3分多于F组;镇静评分达2分者S组>F组>C组。T2、T3时点S组HR、BP低于F组和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S组血流动力学稳定,C组术后应用佩尔地平降压者超过60%,F组应用降压药者占30%。C组全部(10例)需要间断注射哌替啶镇痛,F组需要追加镇痛药有2例,S组无追加镇痛药者。结论: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均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术后疼痛,而舒芬太尼镇痛、镇静效果优于芬太尼,能有效地保持其术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故为高血压患者术后安全、有效的镇痛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需要做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B组(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观察每组的镇静效果及检查前、检查中及完全清醒后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气分析。结果镇静结果显示A组无不适应感觉,但B组均感觉恐惧及痛苦,检查中A组血压、呼吸频率呈下降趋势,心率由检查前的增快降至正常水平,B组血压、心率明显升高,两组血压、呼吸、心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检查前后PaO2、pH值均有轻度升高趋势,但检查前后数据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镇静效果好,相对安全、无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高龄胆胰疾病患者日益增多,而传统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目的:探讨治疗性ERCP在老年胆胰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0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诊断为胰胆疾病的343例患者行治疗性ERCP,并按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分析原发疾病、ERCP操作、治疗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老年组胆管癌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除胆管塑料支架置入术(ERBD)外,两组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胆总管取石术、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EMBE)、胰管支架置入术(ERPD)、鼻胆管引流术(ENBD)操作频率无明显差异。两组ERCP治疗成功率(82.5%对87.0%)和并发症发生率(3.3%对4.6%)无明显差异。所有并发症经内科保守治疗和内镜下治疗后痊愈。结论:治疗性ERCP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尤其适用于老年胆胰疾病患者,其并发症多数可经内科保守治疗联合内镜下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