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当代和谐精神的内涵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首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工程。当下,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中国当代和谐精神,必须坚持以真为魂、以人为本、理论建构与现实生长对接、继承传统与批判创新统一等基本原则,积极探索有利于和谐精神生成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才能抓住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也才能在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培育和谐社会文化,应该打造包含物质、行为、制度以及精神等层面在内的多重文化特质立体架构,其核心任务和中心环节是构建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3.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强大的引导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目前,高校的校园文化总体上是和谐的,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尤其是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高校的校园文化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因素.为此,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为高校的和谐文化建设提供扎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宫丽杰 《中外医疗》2007,(17):68-69
当代中国文化工作的主题和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就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作为文学艺术工作者,要不辱使命,积极投身于讴歌时代的文艺创作活动中,用文艺作品真诚地反映人民的心声,为构建和谐文化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民族与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的和谐以及个人身心的和谐方面形成了很好的思想.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进行梳理、审视,充分吸收和借鉴"和"文化的宝贵资源,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邓春涟  余启峰 《中外医疗》2010,29(28):178-17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4个方面内容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医患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患关系是指医疗主体在从事医疗活动中由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所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1]。近年来,医患矛盾时有冲突,因而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成为卫生工作中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和谐与和谐伦理是由于现实社会所凸显的各种矛盾而引起人类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和谐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又具有伦理的属性,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伦理的支撑。和谐伦理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价值目标,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实现社会发展方向提供保障。坚持和谐伦理实践论的双主体原则、多赢理念原则、多元理念原则和共存共生原则,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伍漪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S):111-1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了要着力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是要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和谐相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中国古典哲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我国传统和谐思想资源的汲取与借鉴。“和”是中国古典哲学在探究“天人”、“人人”、“人我”关系时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表现为“天与人”、“人与人”、“人与我”和谐相处、圆融无碍的境界。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和谐”观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对社会维系具有四重意义:“和实生物”——“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相成相济”——“和”是社会运行的秩序;“以和为贵”——“和”是社会协调的保障;“无过无不及”——“和”是社会发展的尺度。和谐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吏的各个时期,积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而且在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并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极富价值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伍漪 《中国医药导报》2007,4(31):111-1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了要着力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是要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