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气质与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5  
本研究对1501名4-7岁儿童的气质与行为问题关系进行了探讨,对其中的难养型、启动缓慢型和易养型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进行了对照研究并进行了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难养型儿童易出现多种行为问题,启动缓慢性儿童的行为问题也明显较易养型为多。儿童自身的消极气质特点与母孕期危险因素、母亲消极的个性特点和教育方式共同作用使儿童的行为问题明显增多,其中母孕期看电视过多、母亲抑郁和偏见的个性倾向及教育方式中的拒绝因子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本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应用Rutter儿童行为教师量表对昆明市926名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08%,男女检出率之比为3.13:1;经与20项有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城乡结合部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性别、伙伴关系、父母教育儿童时间、花在儿童身上的金钱、家庭和睦情况.结论儿童行为问题是多种因素所至,行为问题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3.
曲阜市农村儿童行为问题及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对曲阜市农村1216名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1.68%,男女检出率之比为1.46∶1;行为问题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经与32项有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农村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新生儿疾病、母妊娠期有害因素、男童、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条件差及父亲受教育程度低。  相似文献   

4.
学龄期儿童家庭因素与行为问题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题量表对2940名学龄期儿童进行调查,其中406例儿童有行为问题,将其家庭因素与正常儿童进行对照。结果显示,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与父母的健康状态差、患精神疾病、性格内向、父亲学历低、酗酒,父母离婚、分居,亲子关系差,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 Achenbach's 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版调查22个城市24013名儿童少年,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2.19%。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最大影响因素为父母间关系,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及态度。对学龄儿童的最大影响因素仍为父母间关系及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及态度,但是其他家庭环境的影响已不如学校环境及周围风气重要。而影响少年儿童的最大因素却是与父母的关系及学校环境。母亲妊娠时健康状况及围产期安全,是4—16岁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最大生物学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及相关因素的性别差异。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6-12岁儿童1870人,用Rutter儿童行为问题问卷和自制相关因素调查表。结果 男性检出率12.4%、A行为占42.6%,女孩7.4%,N行为占47.8%,多元相关分析显示,男、女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除了儿童疾病史和采用打骂或放纵的管教方式外,其余都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行为问题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学生行为问题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翟静郭传琴刘贤臣刘同洲曹会龙戴郑生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儿童行为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儿童的行为问题与家庭、学校及儿童自身因素等有关[1]。为了探讨中学生行为问题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各因素的作用,应用山...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4~6岁儿童行为现状,探讨母亲人口学因素及人格特质与儿童行为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深圳市幼儿园1329名4~6岁儿童及其母亲为被试,使用Achenbach(4~16岁)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量表(成人版)分别对4~6岁儿童行为及其母亲人格特征进行评定。结果:本样本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7.5%,不同性别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不同(χ2=9.69,P0.01),男童行为问题检出率(9.4%)高于女童(4.9%)。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儿童行为发展过程中,母亲受教育程度(OR=0.21,P0.05)是保护因素,而其人格维度中情绪稳定性是危险因素(OR=1.13,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行为发展可能与母亲受教育程度及人格有一定相关,母亲受教育程度高、情绪稳定的人格特征可能是儿童行为健康发展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行为问题儿童的智力水平配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行为问题儿童的智力水平及特征。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CBCL)(父母问卷)和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第二版(CRT-C2)在小学1-5年级学龄儿童中筛选行为问题儿童。从同性别非行为问题儿童中选择与问题儿童年龄最接近的儿童组成对照组,配对比例为1:2。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CR)测验儿童智力水平。结果:(1)行为问题儿童的IQ基本在正常范围,与对照组水平接近。译码是儿童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智力不平衡是危险因素。(2)智力不平衡是内向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CRT-C2IQ是外向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译码是混合问题的保护因素。结论:行为问题儿童虽然智力发育在正常水平,但智力不平衡者较多,提示行为问题儿童半球功能不平衡,有脑功能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蒙族儿童行为问题的致病因素,我们应用儿童行为量表,对7-15岁蒙族儿童4137名进行调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0.35%,男女检出率比为2.28:1,男孩以A行为为主,女孩以N行为为主。7、8岁组行为问题检出率最低为5.9%,随着年龄增加,行为问题检出也增加。冬春季出生的检出率较颃是夏秋季则较低,中间型家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学习成绩差的比学习成绩好的检出率闹。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儿童行为  相似文献   

11.
流动儿童校园人际关系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索流动儿童的校园人际关系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市3所打工子弟小学5年级学生32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儿童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与其问题行为及躯体化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与之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父母亲受教育程度与同学关系相关显著;亲子关系及父母的夫妻关系与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有显著的正相关;不和谐同学关系是家庭因素影响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和躯体化程度的中介变量(回归系数的β值分别为0.42和0.18),同时亲子关系直接影响问题行为(β=-0.14),父亲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躯体化程度(β=-0.16)。结论:流动儿童的校园人际关系受母亲受教育程度等家庭因素的影响,同时又与家庭因素一起影响了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和躯体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ADHD儿童行为与教育子女方式问题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父母教育子女方式的特点及其与ADHD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选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PLOC)、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分别对30例ADHD及正常儿童进行评定.结果:ADHD儿童的父母在PLOC量表中教育成效、父母的责任、父母对命运/机遇的信念、父母对子女行为控制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LOC的某些因素与ADHD儿童行为问题存在相关关系.结论:ADHD儿童有较多的行为问题,可能与父母教育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竞争意识的介入,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教育方式在改变,致使儿童行为问题日趋突出。为了对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预防,我们应用艾森博克儿童行为量表[1](CBCL)在合肥市区对1033名儿童进行了调查,并对影响儿童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样本:选择本市区为框架区,以整群、随机、分层相结合的抽样方法,对幼儿园及中小学各《所(教育质量中等的各2所,教育质量好的和较差的各1所),每班顺序抽20名,调查对象年龄为4-16岁。方法:采用调查表方式,由调查对象的家长填写。调查表内容有家庭人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问题行为的表现、程度及其差异性;它与家庭背景环境及家长不同教育观念的关系。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卷),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Ploc及自编个人信息调查问卷对1~5年级6~11岁儿童800人进行评定。结果城郊小学生的问题行为存在差异,单双亲家庭小学生的问题行为存在差异,单双亲家庭儿童的家长教育观念存在差异,行为问题组与对照组小学生的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差异。结论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和氛围以及转变教育观念可以减少儿童的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15.
行为问题儿童精神运动功能配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行为问题儿童精神运动功能。方法:用Achenback儿童行为问卷(CBCL)和中国联合型天文测验(CRT-C2)筛选行为问题儿童,并按同性别,同年龄进行1:2配对;用津医精神运动成套测验(JPB)评价儿童精神运动功能。结果:(1)选择反应时,数字符号,连接数字成绩是儿童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选择反应时的标准差和JPB影响是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连接数字是内向问题的保护因素,选择反应时的标准差是外向问题的危险因素,连接数字是外向问题的保护问题,选择反应时、划消数字,数字符号,JPB总T分是混合问题的保护因素,JPB影响是混合问题的危险因素,混合问题儿童的JPB影响的检出率高于单一问题儿童,(2)CBCL总分与JPB总T分,数字符号,连接数字的T分有显著负相关。结论:行为问题儿童精神运动功能较差,有轻微脑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与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4  
本文对北京市城区1994名学龄儿童进行了行为问题与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行为问题儿童中,有76.1%伴有感觉统合失调,其中34.2%属严重的感觉统合失调;均明显地高于非行为问题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母孕期不良因素、围产期不良因素、未经过爬、父母年龄及文化、性别、智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贵阳城区儿童少年行为问题与家庭背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为了解贵阳城区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现状 ,探讨行为问题儿童与家庭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Achnbach’s儿童行为量表及“儿童行为问题相关因素问卷”对贵阳城区 136 5名 6~ 16岁儿童少年进行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现状分析及相关因素的单元和多元比较。结果 :检出有行为问题的儿童少年 2 0 7名 ,检出率 15 16 % ,显著高于全国调查结果 (p <0 0 5 )。中学组检出率高于小学组 ,与其他城市及全国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性别差异不显著。检出率高的因子是忧郁、社会退缩、多动、攻击等。影响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家庭因素依次是 :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母亲文化、家庭经济收入、家长对子女心理健康的认识、父母的婚姻状况等。结论 :贵阳城区儿童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全国水平 ,大年龄组尤为突出。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少年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沈阳市716名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沈阳市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探讨儿童行为问题形成的各种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国标准化版本(家长用)、自拟家庭情况调查问卷对716名儿童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沈阳市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8.81%,高于其他地区,男女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儿童行为问题受多种因素等影响,本市儿童中环境因素影响更明显.结论 必须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10—16岁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双生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10-16岁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程度,为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64对双生子,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定行为问题,估算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对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程度.结果:10-16岁儿童少年总的行为问题的遗传度为0.33,共享环境的影响程度为0.57,非共享环境的影响程度为0.10.其中退缩行为、躯体主诉、注意缺陷及违纪行为的遗传度超过0.6,共享环境对焦虑/抑郁、社交问题及攻击行为的影响程度在0.41~0.64之间.结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少年的行为问题均有影响,但环境因素影响程度更大,尤其是共享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州市黄埔区社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现状,探讨儿童气质及家庭环境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对广州市黄埔区7所幼儿园1237名(应答率74.9%)3~6岁儿童进行家长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家长版长处和困难问卷(SDQ)、3~7岁儿童气质问卷(BSQ)和家庭环境量表(FES)。对117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对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1.4%(134/1170),未发现性别差异;同伴关系困难检出率最高(23.2%),其次是多动注意缺陷(16.6%)、品行问题(11.8%)、情绪症状(8.4%)和亲社会行为(8.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解释SDQ困难总分约50%的变异,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有父亲大专/本科以上受教育程度、家庭亲密度和文化性;危险因素有:联合家庭、儿童疾病史(严重先天性疾病或头部严重外伤)、儿童气质的坚持性低、适应性弱、情绪消极、节律性低、反应强烈、活动水平高。结论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制定预防及干预措施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