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 4 76名 9~ 13岁的沂蒙山区小学生中的独生子女进行个性调查结果表明 :山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个性特征均以中间型为主 ,独生子女的情绪状态比非独生子女的情绪态稳定 ( P<0 .0 5 )。非独生子女的孩子在倔强性个性特征方面强于独生子女 ,同时非独生子女的男孩情绪稳定性不及独生子女的男孩 ( P<0 .0 5 ) ,说明山区独生子女的个性特征优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卫生行为方面的特点。方法 对咸宁市初中生561名独生子女和1110名非独生子女进行卫生行为调查。结果 独生子女在卫生行为,守纪行为及学习成绩等方面都显著优于非独子女,且女生优于男生;男生非独生子女不良卫生行为发生率较高。结论 应重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及心理卫生方面的差异。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当前独生子女心理优势分析及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丹  葛明贵 《中国校医》2012,26(3):231-232,234
<正>据有关调查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中的独生子女已占在校生的35%左右,将来的比例会更高,独生子女将占到大学生的绝大多数。与非独生子女相比,他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确实显示出来某些特点,这些特点有优有劣,不能一概而论。本文对当前独生子女心理优势及教育策略作了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孩子早当家     
人们习惯于把独生子女问题看得令人忧心忡忡,其实,作为具有特殊意义背景的一代新人,他们拥有着许多的社会及家庭方面的优势,无论是在生活质量方面,还是在受教育程度方面,或者是受家庭关怀程度方面,都是从前的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所无法相比的,他们将具备更强的生活独立能力和更优越的成才环境,他们也会更加珍惜和在乎亲情。在本期的特别话题里,我们约请了三位独生子女的家长,通过简短的篇幅展现了他们各自孩子成功与可爱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大学新生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状况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独生子女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16PF人格问卷、EPQ人格问卷、SCL一90症状自评量表、应对量表,对中医专业1996级新生中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进行心理状况比较。结果;EPQ及应对量表测试的各项因子,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无明显差异;16PF人格问卷的E(恃强世)特征非独生子女明显高于独生子女,F(兴奋性)、I(敏感性)、M(幻想性)、N(世故性)均值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SCL-90测试焦虑项均值独生子女极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强迫、抑郁项均值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及全国常模。结论:应广泛注意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重庆市某城区学龄前角色转换期大孩与独生子女的情绪行为特征。  方法  数据来源于一项有关角色转换期大孩的队列研究,分别从重庆市主城某区的两家医院和19所幼儿园招募882名大孩[(3.58±1.25)岁]和329名独生子女[(3.98±1.02)岁]作为研究对象,并由其母亲填写1.5~5岁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版(CBCL)和自编问卷。  结果  大孩和独生子女的整体情绪行为问题得分分别为(25.17±18.82)和(31.75±18.64)分。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大孩在各维度、内外化行为问题和整体情绪行为问题的得分均低于独生子女(P值均<0.05)。χ2检验结果显示,在内、外化行为问题和整体情绪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方面,独生子女(12.77%,13.07%,14.59%)均高于大孩(8.28%,8.28%,8.16%)(χ2值分别为5.62,6.36,11.09,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儿童年龄、性别、家庭经济压力、气质类型、家庭氛围以及家庭类型等变量后,独生子女在内化问题、外化问题和整体问题的得分均仍然高于大孩(B值分别为1.54,2.32,6.81,P值均<0.05)。  结论  学龄前角色转换期大孩整体情绪行为问题较独生子女少,且大孩各类情绪行为问题得分和检出率均低于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中学生行为及情绪反应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中学生行为及情绪反应的差异,为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实证性依据.方法 选用自尊量表、儿童行为核查表、积极消极情绪量表以及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北京市460名独生子女中学生和460名非独生子女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独生子女问题行为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无论独生还是非独生子女,男生问题行为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女亲社会行为量表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女,非独生子亲社会行为量表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女;无论独生还是非独生子女,男生积极情绪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女生;独生子消极情绪量表得分显著低于独生女.结论 中学生中独生子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非独生女更容易表现出亲和行为;独生子女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8.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体格和智力发育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独生子女在儿童中所占比例的增大,独生子女体格和智力发育状况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国外的研究表明,在身高、体重等体格发育方面,多子女家庭的儿童显著低于独生子女;智力测验成绩,独生子女明显优于非独生子女。国内对独生子女的体格发育及健康状况亦有少量研究,但结论不尽一致。我们于1986年3~5月,采用配对分析方法,对武汉市125对独生和非独生子女的体格和智力发育状况进行了研究比较,并对二者之间差异的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 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自1991年国家计生委颁发《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管理办法》、《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诊断暂行标准及第二胎优生原则》以来,各地的病残儿鉴定工作在统一政策指导下,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运作,积累了不少宝贵的资料。在此基础上,不少作者对该地的资料进行分析,发表了一些相关论文。本文仅就资料分析方面的几个概念性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 ,我国独生子女结构的家庭日益增多 ,为了解本地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 ,探索正确教育途径 ,我们在辖区幼儿园对 35 4名 3~ 6岁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1 对象与方法根据独生子女教育特点 ,从儿童卫生习惯、社会行为、品德行为、父母教育方法 4个方面设立 2 7道题 ,请辖区幼儿园的 35 4名独生子女家长回答 ,要求不填姓名 ,只填年龄及性别 ,对问题如实回答 ,回收表格合格 ,全部答案列入统计范畴 ,其中包括男孩 174人 ,女孩 180人 ;3岁以上组 73人 ,4岁以上组 12 2人 ,5岁以上组 10 2人 ,6岁以上组 5 7人。2 结果35 4名独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当地城镇278名独生子女体格发育及不良行为随机抽样调查,同时以当地248名非独生子女作对照。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的体格发育良好,按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评价结果与非独生子女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从不良行为调查结果表明,不良行为产生率较非独生子女高。对早教工作者提出一个如何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孙清水 《中国校医》1987,1(4):12-13
<正> 独生子女的营养健康状况是目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对独生子女的心理、形态、机能的发育国内外已有报道,但对独生子女贫血调查报道较少。为此,我们于1986年6月在进行小学生全面体检的同时,对沙河县78名7~10岁独生子女小学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生育政策的调整,由独生子女转变为非独生子女的大孩数量逐渐增加,大孩面临的情感变化和心理行为问题风险开始受到学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童年期的情绪行为问题将影响成年后的生活,可能增加适应失调和同伴排斥的风险。创新研究设计、开展大孩的心理行为问题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重视干预性实证研究,让大孩由独生子女健康地过渡到非独生子女状态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4.
独生子女病残儿是指因先天(包括遗传和非遗传性疾病)或后天患病、意外伤害而致残,目前无法治疗或经系统治疗仍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14周岁以下(含14周岁)的儿童。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是一件关系到民族素质,牵涉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东营区几年来,在病残儿鉴定方面正确执行政策,严格掌握标准,在宣传、鉴定、指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加,独生子女病残儿防治工作已经摆到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为进一步了解独生子女病残儿的致病因素,更好地指导优生优育,现对东营区199…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全面二胎政策放开后北京高校大学生生育意愿与其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关系。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生育意愿,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进行比较,探讨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非独生子女中理想孩子数量为2个的比例更高,在一孩生育时独生子女表现出更明显的性别倾向;多因素分析显示独生子女在一孩生育时更有性别倾向(OR=1.92,95%CI:1.25~2.97),研究生及以上(OR=1.94,95%CI:1.05~3.58)、家庭情况较差(OR=1.67,95%CI:1.10~2.54)的大学生更倾向于要男孩。结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理想生育数量、性别偏好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我现在已经再婚,想了解一下关于再婚夫妻如何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和享受独生子女待遇的问题。希望贵刊能就这个问题做个解释。 辽宁·陈芳 陈芳同志: 您好!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各省、市、自治区都有自己相应的规定,但又都有一定的相同之处。您户籍在辽宁,现就以辽宁省的有关规定做以解答。 一、只有一个孩子的夫妻,离婚或配偶死亡后,可否办理《独生子女光荣证》、享受独生子女待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合肥市城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UCLA孤独量表、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SE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对合肥市3所中学共2 96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自评抑郁检出率为39.51%,其中独生子女抑郁检出率(37.14%)低于非独生子女(42.01%);独生子女的抑郁评分(47.11±8.14)低于非独生子女(47.75±8.48),两者的抑郁评分均高于全国正常人群常模(41.88±10.57)。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孤独感、自尊程度和主观幸福感是独生与非独生子女抑郁的3个主要因素,其中父母离异是非独生男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学习压力对独生子女尤其是女生的抑郁程度影响较大。结论中学生中独生和非独生子女普遍存在抑郁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在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青春期健康》2016,(7):43-43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开放二胎,“独生子女”成为历史。一觉醒来,生于85、90年代的年轻一代,仿佛成为了唯一拥有独生子女证的一代。85后到90后虽然并非百分之百都是独生子女,然而他们中的独生子女确实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代拥有独生子女证的。  相似文献   

19.
《青春期健康》2016,(13):43-43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开放二胎,“独生子女”成为历史。一觉醒来,生于85、90年代的年轻一代,仿佛成为了唯一拥有独生子女证的一代。85后到90后虽然并非百分之百都是独生子女,然而他们中的独生子女确实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代拥有独生子女证的。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地区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报告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自国家计生委1991年颁布《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诊断暂行标准及第二胎优生原则》以来,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工作有了很大改进,医学鉴定符合率有所提高。为分析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地区的医学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