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周围韧带的关系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了解腰椎周围软组织病变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之间的关系,探讨腰椎病变的病因。方法:测量31例手术取得的黄韧带和椎板的厚度,对取得的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腰椎病变处的黄韧带和椎板明显增厚,韧带组织伴有纤维轻骨化,胶元纤维排列紊乱,结论:除了外伤外,棘上韧带和黄韧带的退变是腰椎间盘脱出重要的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的组织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自1990年8月~1994年12月间,将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摘除的髓核组织,与对照组共56个髓核组织制成HE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组(1)74例(57.81%)的髓核中有脊索细胞(P值<0.05),其中30岁、40岁年龄组髓核中的脊索细胞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2)104例(81.25%)的髓核中有退变的脊索样细胞(P值<0.005);(3)28例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髓核中24例(85.71%)有脊索细胞,较其他类型明显增高.而对照组5具胎儿和新生儿尸体的20个髓核中均有脊索细胞;5例胸腰段外伤性骨折病人的10个髓核及9具成人尸体的56个髓核中均未见到脊索细胞.本结果提示:如脊索细胞性髓核向纤维软骨性髓核移行过程发生障碍,仍保留为脊索细胞或脊索样细胞是发生腰椎间盘退变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治愈,但亦有少数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本文根据近期文献综述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定义、原因、诊断、治疗、预防方法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 ,评价预防性神经根通道扩大的作用。方法 自 1975年~ 2 0 0 1年共对 5 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再手术治疗。术中摘除髓核 ,对存在神经根通道狭窄者 ,扩大神经根通道 ,使神经根充分游离 ;对无明显神经根受压者 ,用薄斜口冲击咬骨钳紧贴内侧壁潜行咬除侧隐窝壁及上关节突内侧半 ,扩大神经根通道的储备空间。对存在椎间不稳同时行椎间融合 ,BAK植入术。结果 经平均 5 1年随访 ,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 ,优良 5 1例 ,可 2例 ,差 3例 ,优良率 91 1%。结论 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是同间隙复发及病变节段神经根通道狭窄。再次手术治疗 ,在尽量摘除髓核的同时 ,预防性神经根通道扩大可以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远期疗效 ,对于椎间不稳可同时行椎间融合术。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手法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次报道共收录了8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复发病例32例,用一次正骨推拿法治疗与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治疗后的疗效比较,两组无差异。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术后复发组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6~42岁,平均352岁;手术后复发时间最短15天,...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中预防性神经根管扩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及对术中预防性神经管扩大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方法选择自1995年9月~12月,共计有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患者。在摘除髓核后,对合并神经根管狭窄者,行神经根管开大,使神经根得到充分减压,对不合并神经根管狭窄者,行上关节突内侧壁潜行咬除,扩大了神经根管的容积,为神经根通道提供了储备空间。结果经平均随访4年,据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4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3.7%。结论再手术的原因主要是同节段的复发和邻近节段的再发及病变节段神经根管狭窄。再手术时,在摘作髓核后,应行预防性神经根管开大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自1990年8月~1995年8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3例,61例术中发现后纵韧带或其外侧软组织破裂,椎间盘之髓核突出在其破裂口,甚至通过破裂口其髓核部分或全部在椎管内压迫神经根甚至马尾神经,称腰椎间盘突出症脱出型或游离型,因这一型的临床表现较典型,CT扫描可发现有其特征。根据这些临床表现和CT扫描,结合有关文献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脱出型、游离型诊断提出诊断标准。临床资料1.本组61例中男43例,女18例;年龄18~53岁;病史35天~10年;有外伤史者或病前有诱因者占87%。同时有腰腿痛者占69%,只有腿部放射疼痛者占25.5%,仅有腰痛者占5.5%… 相似文献
9.
10.
功能锻炼对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对预防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复发作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10月~1993年12月间所诊治的160例经保守治疗而又首次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6年的随访调查,治疗组110例应用手法治疗的同时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则单纯应用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0.91%与60%,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经过6年的随访调查,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病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的方法。方法 将139例行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分期康复护理组(观察组,74例)和常规护理组(常规组,65例),分别采用分期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及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和90.7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及1年内复发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分期康复护理有助于缩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3.
急性腰椎间盘脱出伴马尾神经损伤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预测急性腰椎间盘脱出伴马尾神经损伤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将48例急性腰椎间盘脱出伴马尾神经损伤患者的术前症状、发病至手术时间进行评分,将其分值与其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前分值≤2分,3~5分及≥6分的患者术后优良率分别为0,71.43%和100%,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腰椎间盘脱出伴马尾神经损伤应尽早手术治疗,术前评分对判断预后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随着脊柱微创诊疗技术的蓬勃发展,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因具有诸多优势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术式.然而,随之暴露出的PELD术后复发等问题给医患带来了严重困扰.该文就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复发的诊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PELD术前适应证的把握、术中谨慎合理操作、术后科学功能锻炼等提供新的认识,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早期复发的诊治。方法回顾4366例腰椎间盘手术术后复发42例,其中同间隙早期复发6例,发生腰4-5间隙4例,腰5骶1间隙2例,腰腿痛出现术后3天1例,7天2例,8天2例,2周1例。分别于手术后7天再手术1例,8天1例,2周2例,1个月2例。4例手术采用分开原切口显露神经根、硬脊膜和破碎椎间盘,取出间盘组织。2例需扩大开窗显露硬脊膜、神经根和再突出椎间盘,取出椎间盘组织。结果6例术后腰腿痛症状消失,切口一期愈合,1个月恢复轻工作,症状未再复发。结论腰椎间盘术后复发主要由于中央或对侧残存变性椎间盘术后间隙压力不平衡后挤压向患侧移动,经后纵韧带裂口突入椎管,压迫硬脊膜和神经根,再现腰腿痛症状。椎间盘术后早期复发症状与体征和术前症状基本相同,但疼痛较轻,行CT检查即可明确诊断。椎间盘术后复发应早期再手术取出残余变性椎间盘,早期卧床休息,避免过早起床,同时要腰围保护,防止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探讨其相关因素,以期达到降低再手术率的目的 ,探讨再手术的指征、方式及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自2004年9月至2007年2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6例中再手术者43例(6.46%),分析再手术的原因及效果.结果 原位复发30例(69.77%),是再手术最主要的原因.19例再次开窗椎间盘切除,18例手术效果优良.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彻底摘除突出的组织,对可能突出的组织做相应处理.控制好再手术指征,提高操作技巧,仍能获得良好疗效.再手术时,重复的椎间盘切除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18.
19.
突出腰椎间盘的再吸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应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8,8(3):163-165
突出腰椎间盘的再吸收应明1腰椎间盘突出症(lubmarintervertebraldischerni-ation,LDH)是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也是骨科临床中的常见疾病。自1934年Mixter和Barr首次证实椎间盘突出与下腰痛及坐骨神经痛的关系以来...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同节段复发的原因、诊断方法及影响二次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32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病例,按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组,椎板加椎间盘切除组与椎板、椎间盘切除加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组。对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疗效等进行总结,分析椎间盘切除术后可能的复发原因。结果:本组病例均获5个月以上随访,保守治疗组优良率100%,腰椎融合组优良率92.9%,非融合组优良率93.2%。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同节段复发的确切原因仍不清楚,对诊断明确并伴有神经根损伤表现的患者可行二次手术治疗,是否采用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视患者不同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