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喻氏“逆流挽舟”治痢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流挽舟法是喻嘉言用活人败毒散即人参败毒散治疗痢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法是从明·朱(木肃)《普济方》中的仓廪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活人败毒散是一首常用的益气解表的方剂,喻氏用它治疗痢疾逆证,是取其挟正败毒的作用。他说:“活人此方,全不因病痢而出,但昌所为逆挽之法,推重此方,盖借人参之大力,而后能逆挽之耳。”指明用人参大补元气以扶正的重要性。何为“逆流”?从喻氏《医门法律·痢疾门》中的原文分析,大凡证情不相顺者谓之为“逆流”,即在痢疾病的过程中,出现了与痢  相似文献   

2.
人参败毒散,出于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历代医家皆有用之,尤以清初喻嘉言力倡。喻氏所创逆流挽舟法,基础方便是此方。近贤丁甘仁先生幼辈某年夏秋患痢,发烧不退,遍请海上名医,治疗月余,诸症不减,丁氏无措。适四川唐宗海至沪,遂邀一治,唐即拟人参败毒教,一剂热退,再剂痢止,一时为医界美谈。肠澼与痢,古谓相通。近世云痢,系指痢疾。而“肠澼”一名,内涵较广,可包括多种急、慢性腹泻疾  相似文献   

3.
败毒散,又名人参败毒散,亦有去人参而名曰败毒散,方出《南阳活人书》。是一张临床广泛运用而颇有效验的方剂,历代医家极为称赞。喻嘉言称此方为风湿热三气门中推第一,创“逆流挽舟”法以治痢。陈飞霞谓此方是咳门第一神方。近代张公让介绍此方加荆芥、防风,即“荆防败毒散治流行性感冒极效。”“普通流行性发热病、皮肤  相似文献   

4.
喻昌(1585—1664),字嘉言,江西新建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喻氏博学多才,文章盖世,其由禅治医,临证多妙悟,人所难及,史称其“精心妙术,冠绝一时”。恰如其在《医门法律·痢疾门》和《寓意草》中痢疾案首倡一独特治痢之法——“逆流挽舟”法,依法选方妙用“人参败毒散”,开创了治痢新方法和新思路,对后世痢疾论治影响较大。笔者不揣浅陋,现就喻嘉言治痢名法与名方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7.败毒散治证中一派实证,怎样理解虚人感受风寒湿邪的“正虚”含义?人参在方中的作用如何?后人为何用本方治痢疾,此为何法? 【答】败毒散原系钱乙为小儿而设。因小儿元气未充,故用小量人参补其元气。后世医家则扩大其范围,用于老年体弱、产后、病后失养、正气已虚尚未复原,以及素体虚弱易感风寒湿之人。  相似文献   

6.
治痢疾之常证不难,而治痢疾之变证则不易。《寓意草》治痢诸案,总结了喻嘉言治痢疾变证的独特经验。本文试探其要。一、治变救逆“逆流挽舟”调气消滞,凉血清肠,是治痢之常法。然而,痢疾种种,病机迥异,又不能墨守成法。“故治病必先识病然后议药”,尤其对于危急重  相似文献   

7.
人参败毒散,出于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清初名医学家喻嘉言创逆流挽舟法治疗痢疾,基础方便是本方。痢疾为病,往往是湿热淤滞,蕴结肠胃,前人治法多以清化湿热,消积导滞,行气理血为主。对邪结于里,表阳受遏,迁延日久,正气已虚,症如上海已故名医严苍山先生所谓“表结重于里结”者(转引自上海中医学院周崇仁《喻昌临床治疗的创见》,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9.6.)使用喻氏之法,常可立起沉疴。近贤丁甘仁先生,某年夏,其幼辈患痢,发烧不退,遍请上海名医,治经月余,烧痢不止。恰遇四川唐容川来沪,邀其一治,唐疏逆流挽舟,人参败毒散,一剂热退,再剂痢止,曾为一时医界美谈(引自《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年9  相似文献   

8.
就人参败毒散的有关问题提出辨析。第一,无气虚表现者也可用人参,扶正有助于祛邪。第二,人参败毒散所败之"毒",可以是湿热、热毒。第三,喻嘉言提出人参败毒散治痢的"逆流挽舟"法,针对的决不是初起伴风寒表证的痢疾,而是用于失表久痢;"逆挽"的是下陷清气,通过举陷,使卫阳领邪出表;人参败毒散治痢疾,乃因组方暗含祛风胜湿、升阳举陷、调气活血三大功效,至于补气扶正,当视病情而定。  相似文献   

9.
治水泻赤白痢方原出章回小说<镜花缘>.当代名医章次公以其寒温并用,而又甚合理法,有荡涤积垢、导滞散结、止痛安中之效,故临证加减化裁以治痢疾,其效颇佳,遂名之"通痢散".后朱良春著<汤头歌诀详解>亦录此方(书中更名为痢泻散),用治诸般泄泻及痢疾.  相似文献   

10.
逆流挽舟法是以解表法治疗痢疾的代表治法,实有辛凉法及辛温法之分。既往对于逆流挽舟法的治法探讨,详于辛温而略于辛凉,现从逆流挽舟法的治法细分上,就有关问题提出辨析:第一,辨析逆流挽舟法是否需要分清外邪寒热属性的问题,阐述活人败毒散解表治痢,并不能寒温并治。第二,辨析逆流挽舟法之辛凉法的医理、方药。从卫气营血辨证的角度,探讨卫分证处方不能用于辛凉解表治痢的原因,辨析临证要点。第三,辨析喻嘉言在众多辛温解表剂中选用活人败毒散解表治痢的缘由,并从六经辨证的角度,认识逆流挽舟法之辛温法。  相似文献   

11.
一、填空题1、《证治汇补》中,对于痢疾的病机主要归咎于、、。2、《证治汇补》中提到,初痢忌,久痢忌。3、《证治汇补》中,对于肾脏虚寒,大便久泻主要用方治疗。4、《证治汇补》中,论述便血的治疗方法是:初起当,久则。5、《证治汇补》中,对于便血的治疗用药主要是用治疗。6、《  相似文献   

12.
景月华 《河南中医》2007,27(3):76-78
《温病条辨》系清代吴瑭(鞠通)所著。吴瑭师承叶桂,继承历代各家学术,结合个人经验,著成此书。《温病条辨》中焦篇与下焦篇共有治痢方29首,其所用之法,从大的方面讲,可分为祛邪与补益固涩两大类,正如叶天士所言:“治痢之法,不过通塞二义。”若再进一步分析,这29首方除治疗八法中吐法未涉及外,其余诸法均有涉及。现分别详论之。1诸法解析1.1汗法活人败毒散。中焦篇88条:“暑湿风寒杂感,寒热迭作,表证正盛,里证复急,腹不和而滞下者,活人败毒散主之”。(羌活独活茯苓川芎枳壳柴胡人参前胡桔梗以上各一两甘草五钱)此方用于内伤水谷之酿湿,外受时…  相似文献   

13.
痢疾证治痢疾初起,证属湿热者为多,久痢者多属虚寒。总治则:初痢宜通,久痢宜涩;痢下赤多,重用血药,痢下白多,重用气药;同时注意顾护胃气。④湿热痢: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胸脘痞闷,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行气和血,方选芍药汤化裁。湿重白痢者,去当归、黄  相似文献   

14.
“逆流挽舟”一法为清代名医喻嘉言所创,原载于《医门法律·痢疾门》,后世注解都认为此法是针对痢疾兼表有寒湿而设,犹如逆水挽舟上行,驱邪出表,其选方以人参败毒散为代表,若痢无表证者不宜使  相似文献   

15.
<正> 痢疾的治疗,自古有忌补一说。如蒲松园在《医镜·症方发明》中提出,痢疾的治疗“一忌温补”,“一忌大下”,“一忌发汗”,“一忌利小便”。自清喻嘉言创逆流挽舟法后,就开了治痢用益气法的先河;其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所记的110则痢疾案例中,用益气法的就载有40多则,这些案中以用人参者居多,还有数处选用了芪、术、苓、草之属;清代至今治痢用益气法者不胜枚举,除将益气法用于虚寒久痢外,用于痢疾初起及痢甚伤正者亦不乏其例。笔者学习前哲经验,又经临床观察,认为痢疾一病,该泻则泻,该补则补,或寓补于泻,或寓泻于补,只要紧扣病机,准确辨证,权衡盛衰,用之得当.则会取得较好疗效。1.痢疾初起,逆流挽舟痢疾初起,恶寒发热,  相似文献   

16.
<正> 拜读贵刊1988第4期“痢疾初起运用止涩体会”一文,受益匪浅。关于初痢治法,受古人“痢无止法”影响,后人但知清利湿热,行气和血,而无不视止涩为畏途。殊不知,临床治初痢,在辨证前提下,配伍适量止涩药,既可消除或减轻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又能尽快遏止病情。笔者于此深有体会,愿叙一得之言。八○年秋末,余见老师治初痢用山楂120克,连翘15克,粟壳10克三味为方,获效良多,曾疑窦丛生,故不耻下问曰:“初痢用涩,闭门留寇,自古垂训,粟壳岂能获效于初痢耶?”师答:“非也,初痢固无止法,然此方妙在配伍,山楂、粟壳量十二分之  相似文献   

17.
聂秋霞 《四川中医》1997,15(2):32-32
白头翁汤出自仲景《伤寒论》,是治疗热毒赤痢、疫毒痢的常用方。《伤寒论》说:“热痢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又说:“下痢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可知本方所治不是一般湿热痢,临床应用只要辨证准确,随证加减疗效自不必说,但对于治疗慢性痢疾却应用者不多,若用之不当,反有伤胃损正之弊。慢性痢疾乃急性痢疾迁延而成。症见下痢时发时止,日久不愈,发作时便下脓血、里急后重、腹部疼痛、饮食减少、倦怠怯冷等。此病理机制多为初痢治不得法,涩止大早或未及时治疗,使久病正虚、湿热留滞、病根未除,每受外邪或饮食不…  相似文献   

18.
丁舸 《江西中医药》1992,23(1):54-54
《重订严氏济生方》(简称《济生方》),向为医界所推崇,兹就书中所示给药方法扼要论述。1 内服给药法:1.1 空腹服:“空心”、食前服用,多以治下部病变,如十补丸、冷补丸、鹿茸丸、阳起石丸、补肾丸等方治肾脏虚弱之证为主。严氏重视肾的作用,提出“补脾不若补肾”之说,故在处方用药上,偏于温补,而这类方剂以空腹服为主。此外,还有用槟榔丸治大肠实热、灵砂丹治积痢“服时须极空腹”。可见,空腹服药以病在心胸以下为宜,空腹之时药力也易于发挥,使充分接触脏腑而生效。1.2 饭后服:饭后服用,多治头面、心胸以上部位病变,如华盖散、葶苈散、泻白散、人参荆芥  相似文献   

19.
痢疾兼表证,病在少阳,为少阳轻清之气下陷,病不在表,而尚未深陷阴分,居于半表半里之间。喻嘉言治疗此病,首创“逆流挽舟”法,并以人参败毒散为代表方剂。人参败毒散,原出自宋代《和剂局方》,是一首著名的益气解表方剂。喻嘉言将其引入痢疾门,治疗痢疾兼表证,另出枢机,独辟蹊径,以解表之剂,疏表救里,逆挽下陷之清阳,恢复其升发之机,使邪从表散,不治痢而痢自止。  相似文献   

20.
清初名医喻昌在其著《医门法律》中指出,痢疾之症,多腹痛下迫,里急后重,痢下赤白,常用通泻胃肠湿热积滞之法以清除之。然若痢疾初起,兼有外感,或继而表邪内陷,或痢久阳气下陷者,却不能再用通泻之法,宜用人参败毒散之类疏表除湿,寓散于通,使表得解而里滞亦除,有如逆水挽舟上行之意,故称“逆流挽舟”法。笔者于北京中医学院受业之际,曾得赵绍琴教授之聆教,于临证凡痢疾初起,兼有外感者,施于逆挽之法,常药后而病愈。后,依喻氏辨证之原则,将此法扩大运用于妇人崩漏、带下诸疾,收到同工异曲之妙。现爰案例3则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