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AFP、CEA、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4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AFP、CEA、CA199和CA125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CEA、CA199和CA125水平分别为(168.3±48.3) g/L,(12.8±4.9) g/L,(80.5±21.0) kU/L and (111.3±23.9) kU/L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AFP、CEA、CA199和CA125三项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诊断意义。方法50例NAFLD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纳入研究,所有受试者检测肝功能、肝脏超声、体质指数,并通过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血清PCT检测采用全自动快速定量法,CRP检测应用散射比浊法。结果50例NAFLD患者中有20例诊断为脂肪性肝炎,27例为弥漫性脂肪肝,3例局灶型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的血清PCT水平相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在NAFL和NASH中都有明显升高,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5±1.6)、(5.2±2.5)比(2.9±0.5)mg/L,P〈0.01]。结论血清PCT对NAFL和NASH没有诊断价值。NAFLD患者的血CRP水平明显升高,可以用作NAFLD的附加诊断指标,但是不能区分NAFL和NASH。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酒精性肝病(ALD)患者血清中缺糖基转铁蛋白(CDT)含量展开分析,探讨血清缺糖基转铁蛋白在酒精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收诊治的5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入院的50例健康不饮酒体检人员和50例非酒精性肝病(NALD)的其他肝病患者为作对照组,所有受检者接收缺糖基转铁蛋白(CDT)、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肝功能实验室指标检测,分析在不同肝病类型中血清缺糖基转铁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CDT、γ-GGT以及ALT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不饮酒组(P〈0.05)。对照组中,健康不饮酒组与非酒精性肝病组相比,γ-GGT、ALT、AST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CDT、γ-GGT、MCV、ALT、AST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不饮酒组(均P〈0.05)。对照组中,健康不饮酒组与非酒精性肝病组相比,γ-GGT、MCV、ALT、AST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缺糖基转铁蛋白在酒精性肝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特异性、灵敏性,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CA125和AF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CA125和AFP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对6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血清CA125和AFP的检测,统计分析两项指标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CA125和AFP的含量分别为(172.8±200.5)ku/L,(262.4±286.3)ug/L 以 CA125〉35ku/L,AFP〉20ug/L为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其阳性率分别为69.18%和68.13%,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7.3%。统计学Ridit分析,两者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两者无线性相关关系存在。CA125和AFP单项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与联合检查的阳性率进行Х^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125是一项较好的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志物,与AF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FP无相关性。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肝病患者血清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m-AS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16例不同肝病患者血清m-AST活性。结果:肝病患者m-AST变化与ALT、AST变化呈正相关,因病情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变、原发性肝癌人院时m-AST分别为(65.0±33.8)、(51.1±44.6)、(47.3±18.9)、(31.5±34.3)U/L;第二周分别为(9.9±6.7)、(37.3±33.9)、(49.1±19.4)U/L、(29.3±30.1)U/L。急性肝炎组m-AST明显升高,其次是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肝癌组m-AST轻度升高。不同肝病患者经住院治疗2周后(第三周)随着肝功能的恢复,急性肝炎m-AST明显下降,与入院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活动性肝炎虽有下降,但与入院时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肝硬化,m-AST变化不明显。肝癌治疗前后m-AST基本无变化。结论:检测并动态观察肝脏疾病患者的m-AST活性,对于了解肝脏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鉴别急、慢性肝炎,评价疗效、判断肝病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史威 《河北医药》2010,32(14):1832-1834
目的观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大鼠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各种指标变化的影响,探讨运动对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方法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与造模运动组3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不进行跑台运动训练。模型对照组:给予乙醇+高脂饮食灌胃,放进静止的跑台不运动,0坡度,30min/d。造模运动组:给予乙醇+高脂饮食灌胃,进行跑台运动训练,跑速30m/min,15%坡度,30min/d。运动持续4周。主要观察指标检测各组肝脏组织中光镜观察组织学、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肝细胞变性程度显著重于空白对照组(P〈0.05),造模运动组肝细胞变性程度轻于模型对照组(P〈0.05),但仍然比空白对照组严重(P〈0.05)。空白对照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和造模运动组(P〈0.05);造模运动组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空白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和造模运动组(P〈0.05),造模运动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有氧运动能够对酒精性脂肪肝的功能恢复产生促进作用,降低对肝脏的损伤,但无法逆转脂肪肝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肝病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AD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212例不同肝病患者血清ADA活性。结果肝病患者ADA因病情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肝硬变、急性肝炎、肝癌、重症肝炎、慢性肝炎ADA分别为(39.9±10.8)、(37.2±14.9)、(35.7±15.1)、(28.6±12.7)、(26.3±8.6)U/L。肝硬化组ADA明显升高,其次是急性肝炎和肝癌组,重症肝炎组和慢性肝炎组ADA轻度升高。结论ADA可以较好反映急性肝炎的残存病变,可协助诊断慢性肝病,是肝病尤其是肝硬化诊断和治疗中监测的良好指标,检测肝脏疾病患者的ADA活性,对于了解肝脏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鉴别各型肝炎,评价疗效、判断肝病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临床血清学指标,评价和判断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各50例,对照组50例,对其相关血清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失代偿期肝硬化总胆红素(TBI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别为(69.5±7.0)μmol/L、(143.1±14.2)U/L,高于代偿期肝硬化[(44.6±5.8)Ixmol/L、(77.4±8.6)U/L,P〈0.05];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失代偿期肝硬化血清白蛋白(Alb)和胆碱酯酶(ChE)分别为(28.2±3.7)e,/L和(2024.39±211.40)U/L,均低于对照组(36.1±3.7)g/L、(6169.36±607.42)U/L和代偿期肝硬化[(34.7±4.3)g/L(3571.27±310.01)U/L](P〈0.05);代偿期肝硬化组ChE低于对照组(P〈0.05)。失代偿期肝硬化和代偿期肝硬化前白蛋白(PA)和腺苷脱氨酶(ADA)分别为(0.14±0.04)mg/I。、(16.17±1.94)U/L和(0.21±0.05)mg,/L、(34.20±3.29)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期肝硬化和代偿期肝硬化A/G分别为(0.64±0.29)和(I.06±0.30),均低于对照组(1.51±0.21)(P〈0.05),且失代偿期肝硬化低于代偿期肝硬化(P〈0.05)。失代偿期肝硬化Ⅳ型胶原(Ⅳ-c)和层黏连蛋白(LN)分别为(97.4±9.8)肛g/L和(205.7±20.1)斗g/I。,均高于代偿期肝硬化(68.7±7.5)斗g/L和(124.1±11.8)肛g/L和对照组[(52.3±6.1)U/L和(83.8±7.6)U/L],且代偿期肝硬化组高于对照组(P〈0.05);失代偿期肝硬化透明质酸(HA)、HI型前胶原(PCⅢ)分别为(211.3±16.4)肛g,/L和(168.1±16.2)U/L,均高于对照组(51.2±5.3)Ixg/L和(79.1±8.0)斗∥L(P〈0.05)。结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几项血清学指标对于不同肝硬化程度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徐天祥 《首都医药》2010,17(12):43-44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240例已经确诊的肝病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PA及血清白蛋白(ALB)进行检测,比较血清PA在各型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以及各型肝病组的差异。结果血清前白蛋白在肝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依次为肝硬化组→重症肝炎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且各肝病组PA降低率均高于ALB,急性肝炎组与慢性肝炎组(P〈0.05),重症肝炎组和肝硬化组最明届(P〈0.01)。结论血清前白蛋白检测是反映肝脏功能的一项敏感指标,在肝病诊断中较ALB能更灵敏地早期反映肝脏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双环醇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将97例非酒精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9例,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接受每日口服双环醇片75mg治疗,对照组48例,仅进行基础治疗,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后检测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W/H)和多项肝功能指标,同时进行B超检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且试验组在降低血清氨基转移酶与B超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每日口服双环醇片75mg治疗非酒精脂肪肝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微量离心柱法测定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良性肝病及原发性肝癌预警中的作用。方法以装有祸联小扁豆凝集素(LCA)的微量离心柱分离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共297例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用罗氏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分离前AFP和分离后AFP(AFP—L3),计算AFP—L3在AFP中的含量比例[AFP-L3(%)]。结果原发性肝癌组AFP-L3(%)均值、阳性率与慢性肝炎、肝硬化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01),AFP低浓度(AFP〈200μg/L)原发性肝癌组AFP-L3(%)与慢性肝炎、肝硬化组相比也显著增加(P〈0.001);而在原发性肝癌组中,不同AFP浓度组的AFP-L3(%)均值与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微量离心柱法测定AFP—L3(%)对肝癌和良性肝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低浓度原发性肝癌和良性肝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随机选择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的NAFLD患者132例,按临床分型标准分为NAFL组82例,NASH组50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三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hs—CRP水平,并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①FINS与HOMA—IR在对照组与二组NAFLD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FLD与HOMA—IR呈正相关关系。②NASH组hs—CRP比NAFL组高,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①IR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非酒精性单纯脂肪肝的主要表现。②检测hs—CRP对非酒精性单纯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具有鉴别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美能联合格华止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门诊体检中心及住院治疗的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美能,3次/d,2片/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格华止500mg/次,3次/d,总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及肝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脂肪肝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能联合格华止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预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及溶血磷脂酸(LPA)联合测定对早期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35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及29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分别测定其血清CA125及LPA的含量,并对其联合测定与单项测定进行比较。结果卵巢癌组、良性肿瘤组、健康志愿者的CA125为(353.7±139.6)RU/L、(38.8±16.1)RU/L、(20.1±14.9)RU/L;LPA分别为(9.23±2.19)μmol/L、(2.34±0.95)μmol/L、(2.10±0.77)μmol/L。卵巢癌组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两项标志物的血清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良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血清CA125与IPA联合测定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意义(附28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本院281例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ALT、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测定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探讨血清TBA测定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81例肝病患者及100例体检正常的成人血清TBA、ALT、AST、GGT的浓度。结果急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组血清TBA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急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异常率达86.0%以上;除急性肝炎ALT指标外.TBA在各肝病组的异常率均高于常规肝功能指标。结论TBA敏感性较高,可作为肝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邬亚妙 《中国药业》2008,17(11):71-71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硫普罗宁片(每次2片,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均酌情加入维生素E胶丸,并控制饮食和忌酒。结果经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28/32),对照组为64.3%(18/2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复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脂以及B超检查结果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大于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术后患者肝功能及血象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40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n=20),对照组应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应用斑蝥酸钠维生素吃注射液治疗,疗程4周。对比观察2组术后3d及4周血清生化学指标及血象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3d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分别为(75.6±19.3)U/L和(74.3±16.4)U/L,白细胞下降分别为(4.1±0.4)×10^9/L和(4.1±0.6)×10^9/L。术后4周,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较术后3d明显降低,分别为(60.7±14.0)U/L和(62.8±8.8)U/L(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4周白细胞计数为(5.1±0.6)×10^9/L,明显高于术后3d计数值(P〈0.05)。术后4周,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比注射液能有效降低TACE术后肝癌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并具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患者血清β抑制蛋白( ARRB)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将83例NAFLD患者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无纤维化组与纤维化组(分别简称为无纤维化组与纤维化组),分别进行血清ARRB 1、ARRB 2、胰岛素及空腹血糖检测,并与2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纤维化组患者的血清ARRB1、ARRB2及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无纤维化组及健康组( P<0.05),但3组血清空腹血糖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ARRB可能参与了NAFLD的肝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和酒精性肝硬化(ALC组)患者血浆维生素D水平。方法58例PBC患者,147例ALC患者测定血浆维生素D水平。34例PBC患者,89例ALC患者用Child-Pugh分级法进行肝病严重性评估。结果ALC组与PBC组血浆维生素D〈50nmol/L(85%眠57%,P〈0.001),〈25nmol/L(55%VS.1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浆维生素D降低与Child-Pugh分级得分增加相关。结论肝硬化维生素D降低加重肝病严重性,ALC组维生素D水平低于PBC组。  相似文献   

20.
保肝汤对酒精性脂肪肝预防和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保肝汤对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以酒精灌胃加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分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硫普罗宁片)治疗组、保肝汤预防组和治疗组(设3.30、7.50、15.00g生药/kg三个剂量)。观察指标为:(1)动物一般情况(饮食、活动等);(2)肝脏系数;(3)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4)血清ALT和AST水平。结果(1)模型组动物一般情况较空白对照组差,各药物组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2)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肝脏系数显著升高(P〈0.01);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保肝汤预防组和治疗组肝脏系数均不同程度下降(P〈0.05,P〈0.01);(3)模型组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积分)较空白对照组严重(P〈0.01),预防组和治疗组脂肪变性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P〈0.01);(4)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ST(P〈0.05)和A坍(P〈0.01)含量显著升高;药物组血清AST和ALT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保肝汤有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