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椎体压缩骨折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方法、疗效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 :采用单纯C型臂X线机监视引导 ,俯卧位或侧卧位 ,多椎体同时穿刺注射方法进行手术。本组 7例 (2 5个椎体 )年龄 6 0~ 79岁 ,男 2例 ,女 5例。每例患者骨折椎体数 3~ 9个 ,PVP手术椎体数 3~ 6个 ,骨折压缩程度 2 5 %~ 80 %。手术前及术后 2天和术后 4月时分别进行活动能力、止痛药使用情况及疼痛强度视觉类比评分 (VAS)。结果 :俯卧位手术 2例 ,侧卧位手术 5例 ,手术时间 2 .0~ 4 .5h ,单侧注射 16个椎体 ,双侧注射 9个椎体 ,单椎体骨水泥注射量 0 .5~ 4 .0ml。 7例止痛药使用评分 ,术后比术前降低 (T =0 ,P<0 .0 1) ,4例术后完全不用止痛药 ,随访时仍保持该水平。活动能力评分在术后 2天比术前增加 (T =0 ,P <0 .0 1) ,术后 4月进一步改善。疼痛强度VAS在术后 2天时比术前下降 2 .1~ 6 .4 ,平均 5 .1,自身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t=7.4 ,P <0 .0 0 0 5 ) ,随访时仍维持术后水平。结论 :多椎体压缩骨折采用PVP治疗有效 ,单纯透视引导下侧卧位多椎体同时穿刺注射是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止痛机制。方法 自 2 0 0 3年 1月~ 2 0 0 3年 11月 ,使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 (CPC)为充填材料 ,在透视监视下 ,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行椎体成形术治疗 2 3例 31个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椎体。结果 CPC平均充填量胸椎 3 1ml,腰椎 4 0ml;术中CPC渗漏者 4例 4个椎体 ,但无 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根据Huskisson目测疼痛评分法(VAS)评定 ,并经 3~ 10个月 (平均 6 6个月 )的随访 ,术后所有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P <0 0 1)。结论 PVP可安全有效地缓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骨质疏松及其引发的椎体压缩骨折 ,是临床常见病。以往的治疗常采用卧床、患部垫高及药物治疗[1] ,但老年人易并发许多疾病。我院 2 0 0 2年 5月— 2 0 0 3年 6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所致腰背疼痛 2 3例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3例均为我院住院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 ,其中男 6例 ,女 17例 ,年龄 4 5~ 78岁 ,平均6 7.5岁。病程 3d~ 2 .5个月。术前均行X线片检查 ,部分患者行CT检查 ,术后均行CT复查。病变部位 :T10 1椎 ,T113椎 ,T12 9椎 ,L111椎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VP或PKP在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按椎体压缩程度对26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行PVP或PKP,椎体压缩<1/3采用PVP治疗,椎体压缩>1/3采用PKP治疗。其中行PVP治疗24个椎体,PKP治疗14个椎体,对术前、术后3d、末次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定期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术前VAS评分为(8.7±0.62),术后3dVAS评分为(3.65±0.52),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2.25±0.47),采用配对t检验对术前、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01,α=0.05)。结论:按照骨折的个性选择PVP或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5具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标本 (T11~L2 ) ,X线摄片无明显病理异常 ,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 (DEXA)测定椎体骨密度 (BMD) ,证实为骨质疏松标本。将标本游离成单个椎体 ,每具标本选择 2个椎体共 10个椎体 ,用材料试验机轴向加载 ,压缩椎体高度 2 5 % ,制造椎体压缩骨折 ,获得椎体原始最大载荷及刚度数据。对骨折椎体进行椎体成形术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骨水泥 ) ,观察骨水泥外渗漏情况。测试骨水泥强化治疗后椎体最大载荷及刚度。结果 :椎体骨水泥平均注入 4 84ml,有 4个椎体出现椎体外骨水泥渗漏。椎体原始最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 (16 0 6± 2 4 9 5 )N和 (112 2 3± 183 4 )N/mm ;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后椎体最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 (374 0± 12 15 6 )N和 (96 0 4± 2 33 3)N/mm。治疗前后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明显增加了骨折椎体最大载荷 (P <0 0 5 )和恢复了刚度 (P >0 0 5 )。结论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内注射骨水泥 (PMMA) ,可显著增加骨折椎体的抗压强度和恢复刚度 ,临床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可达到强化骨折椎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注射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75例,共82个椎体。患者在C型臂X线机监测或者CT定位下行PVP治疗,术后行X线片及CT检查并分析骨水泥在椎体中的分布,将骨水泥的注射量与椎体病变体积的比例分为4级并以此作为注射量多少的指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量术前、术后VAS值进行评估。疼痛缓解采用WHO标准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6个月,患者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或者消失。术前VAS为(7.3±1.6)分,术后3d VAS为(2.9±1.5)分,术后3个月VAS为(2.6±1.3)分,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填充比例为1级、2级、3级各组之间的疼痛缓解程度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发现压缩椎体进一步压缩征象。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好,未见术后治疗椎体进一步压缩,骨水泥注射量与疼痛缓解无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行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应用技术及疗效。方法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5例19椎,其中腰椎14个,胸椎5个,采用PMMA骨水泥(粉液之比为3∶2)经皮穿刺灌注术式行PVP,采用CT图像加X线透视定位穿刺法注入PMMA,观察随访及疗效评价按照国际VAS评分。结果PVP术每椎体平均注射骨水泥5.5 ml,出现椎体外渗漏6例,13例(16椎)椎体高度无变化,疼痛缓解率为86.7%(13/15),运动功能恢复及改善率为73.3%(11/15)。PVP术后未使用止痛药10例,使用非甾体止痛药5例,未出现严重而需要特别处理的并发症。结论灌注PMMA行PVP术可有效地解除OVCF患者的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具有术式简单、增强椎体强度、迅速缓解疼痛、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KP组与PVP组,PKP组43例患者行PKP治疗,PVP组43例患者行PV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后伤椎增加高度及术后12个月伤椎高度丢失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KP与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止痛效果均比较理想,PKP复位效果更好,但是术后椎体高度的再次丢失较为明显,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注射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75例,共82个椎体。患者在C型臂X线机监测或者CT定位下行PVP治疗,术后行X线片及CT检查并分析骨水泥在椎体的分布,将骨水泥的注射量与椎体病变体积的比例分为4级并以此作为注射量多少的指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量术前、术后VAS值进行评估。疼痛缓解采用WHO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6个月,患者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或者消失。术前VAS为(7.3±1.6)分,术后3d VAS为(2.9±1.5)分,术后3个月VAS为(2.6±1.3)分,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填充比例为1级、2级、3级各组之间的疼痛缓解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发现压缩椎体进一步压缩征象。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好, 未见术后治疗椎体进一步压缩,骨水泥注射量与疼痛缓解无联系。  相似文献   

10.
球囊扩张与SKY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球囊扩张与SKY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2004年6月~2008年6月应用Kyphon球囊和SKY扩张器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1例80个椎体.其中球囊组41例52个椎体,SKY组20例28个椎体。术前、术后和随访时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拍摄X线片测量伤椎高度、Cobb角等指标。结善:注射量:平均每椎2.5—6.5ml,球囊组4.5ml,SKY组4.0ml。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较术前都有明显下降(P〈0.01),疼痛缓解在术后2—72h内,平均12h。术后两组伤椎前缘、中部、后缘高度恢复为1.7—2.9mm,恢复率为29.4%-8.8%;伤椎高度、后凸角及Cobb角两组均较术前恢复(P〈0.01),但恢复度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时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骨水泥未见松动。结论:球囊扩张与SKY扩张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能迅速缓解疼痛,并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球囊组灌注剂充填量稍多,但两组复位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