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宫内节育器膀胱内异位(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内节育器 (IUD)异位时有报道 ,但进入膀胱者少见。我院 1 993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共收治IUD异位于膀胱腔内者 5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5例 ,年龄 2 6~ 41岁 ,平均 2 9.6岁。哺乳期放置 IUD4例 ,人工流产后放置 1例。从放置IUD至发现其异位的时间为 1 6个月~ 7年。有下腹部疼痛 2例 ,尿频、尿急、尿痛 4例 ,伴膀胱结石 1例。金属单环 IUD 2例 ,T形铜质 IUD 3例。1 .2   诊断与治疗4例以下尿路感染就诊 ,1例在定期检查 IUD时发现异位。 5例均经膀胱子宫 B超、X线摄片以及膀胱镜检查后确诊。 …  相似文献   

2.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期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IUD异位是指IUD部分或全部嵌入子宫肌层(子宫肌壁间)或异位于子宫外(膀胱、直肠、卵巢、输卵管、阔韧带、盆腔,甚至腹膜外等)。IUD异位可以出现避孕失败后妊娠、出血、疼痛、脏器及组织损伤和盆腹腔炎症,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本文报了1例IUD异位至子宫峡部的病例,通过对IUD异位相关知识进行简要的文献复习,探讨IUD异位相关高危因素及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时有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嵌顿及异位的病例报道,其发生率较低[1-2],而节育器异位于膀胱后刺激膀胱壁引起膀胱黏膜病变更是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IUD膀胱异位并结石继发膀胱黏膜白斑患者的病例资料及诊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及治疗。方珐回顾性分析32例异位输尿管开口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B超检查28例,IVU29例,CT13例、MRU7例,膀胱镜检查13例,异位开口插管造影8例,膀胱尿道、阴道造影12例。对其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术前确诊28例(93.3%)。行单侧肾脏输尿管或上半肾输尿管切除各12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4例,分期行左、右输尿管膀胱再植、左掌长肌移植尿道括约肌成形l例,左上重复肾、输尿管切除及左下、右侧输尿管膀胱再植1例,未行手术2例。30例术后随访3—16年,效果良好。结论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检、B超、IVU、膀胱镜、CT、MRU等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行腹腔镜检查。上半肾输尿管切除及输尿管膀胱再植是治疗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上/下尿路畸形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宫内节育器(IUD)异位是指凡IUD出现嵌顿或异位到腹腔、阔韧带等部位者。腹腔镜和官腔镜下异位IUD取出具有微创、直观、准确、安全、有效等优点。本院自2002年10月至2006年4月共收治29例异位IUD,取出率达96.55%(28/29)。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儿输尿管开口异位的诊断和治疗(附22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提高小儿输尿管开口异位的诊治效果。方法 总结22例输尿管开口异位患儿临床资料。男1例,女21例。年龄1个月~12岁,平均4岁。单侧17例,双侧5例。21例女童中,有正常分次排尿伴异常漏尿18例,完全持续性漏尿3例;1例男童有上尿路梗阻及泌尿系感染。异位开口于阴道14例、尿道4例、前庭3例、膀胱颈1例。结果 手术治疗20例,其中肾切除者11例、半肾切除者7例,术后漏尿症状消失,3例合并输尿管残端综合征;1例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仍有尿失禁;1例直肠化膀胱术无漏尿症状。结论 明确诊断,选择合理手术是小儿异位输尿管口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镜钬激光碎石联合异物钳节育器取出术治疗节育器异位性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18年10月利川市人民医院运用经尿道膀胱镜钬激光碎石联合异物钳节育器取出术治疗的23例节育器异位性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23例患者异位性节育器完整取出;手术时间4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评估。方法1999年9月~2002年9月收治膀胱肿瘤45例,其中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35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切术10例。结果获得随访6个月~3年的42例中,肿瘤复发21例,其中原位复发9例,异位复发11例,复发肿瘤升级1例。结论经尿道途径切除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节育环异位致膀胱结石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0月和2005年9月治疗2例因节育环异位致膀胱内结石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节育器异位是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常见并发症,但节育器异位于膀胱较少见。在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时,常误诊为尿路感染,予以抗感染治疗均无效。本文所收集的2例节育器膀胱异位均手术证实,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膀胱全切加可控异位尿流改道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以无痛间歇性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浅表性膀胱肿瘤首选经尿道切除术 ( TUR) ,而浸润性膀胱肿瘤以全膀胱切除加尿流改道为主 ,常用直肠或回肠代膀胱 ,缺点是所取代的膀胱贮尿功能较差 ,病人处于尿失禁状态 ,需长期配带集尿器 ,并发症较多 ,生活质量差 [1 ]。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1年 6月 ,我院为 3例浸润性膀胱癌病人成功施行了全膀胱切除加可控异位尿流改道术 (以下简称改道术 ) ,此术式可克服以上不足 ,使病人获得一个较好的“人工膀胱”(回盲肠袋 )。它具有压力低、容量大、可控程度高、…  相似文献   

12.
输尿管囊肿是指输尿管末端在膀胱内形成的囊性扩张。临床上可分为单纯输尿管囊肿和异位输尿管囊肿。2003年2月-2011年10月,我们采用经尿道窥镜直视下手术治疗单纯输尿管囊肿18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5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适应证及其疗效。方法2001年2月至2006年10月采用TURBT治疗膀胱肿瘤患者56例。其中T0期26例,T1期28例,T2期2例。单发39例,多发17例。男性38例,女性18例。年龄34—75岁,平均50.5岁。病程2—15个月。结果5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至5年,肿瘤复发9例,其中原位复发3例,异位复发6例,复发肿瘤升级3例。结论TURBT治疗膀胱肿瘤手术简单,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2例。结果:获得随访3个月~3年的18例中,肿瘤复发7例,其中原位复发2例,异位复发5例,其复发率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经尿道途径切除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膀胱粘膜移植治疗长段尿道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作者1984年10月至1993年10月为12例长段尿道狭窄(5例为前尿道狭窄,7例为后尿道狭窄)患者施行膀胱粘膜尿道一期成形术。治愈10例,好转2例。随访半年至9年无特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膀胱三角区壁瓣成形尿道治疗女性外伤性尿道损伤的疗效。方法:自膀胱颈后唇向上,取梯字形壁瓣,形成锥状管,经膀胱颈口,自阴道前壁外拉至外阴部,在原尿道外口处固定,替代尿道。结果:3例随访8年,1例6年,1例5年,平均随访7年,均排尿通畅,无尿失禁和尿道狭窄。结论:女性外伤性尿道缺损,应用膀胱三角区壁瓣形成锥状管替代尿道法治疗,手术简单,对患者打击小,成功率高,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94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适应征,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评估。方法:自1989年6月-1999年6月收治膀胱患者94例,其中行经尿道膀肿瘤电切术70例,经尿道膀胱肿敢化中电切术24例,结果:获得随访0.5-10年的86例中,肿瘤复发39例,其中原位复发11例,异位复发28例,复发肿瘤升级4例,其复发率与膀胱部分切除术相比无明显差异,结果:经尿道途叙切除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2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水平,对1980~1998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为5~21岁女性,均经逆行尿路造影、膀胱镜及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而确诊、定侧。经手术治疗均痊愈并获随访,其中10例行输尿管膀胱吻合者随访3个月~1年,复查排泄性尿路造影显示重复肾上位肾功能良好。认为寻找异位开口及行逆行尿路造影对定测诊断有决定性意义,手术治疗是治疗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行膀胱全切术后尿道再发肿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提出预防及治疗措施,以降低尿道再发肿瘤的可能性。方法 回顾分析1978~1998年膀胱全切后尿道再发肿瘤19例。结果 尿道再发肿瘤占9%,均为男性。18例发生于后尿道,1例发生于前尿道,主要症状为尿道溢血。结论 再发原因除移行上皮肿瘤的多中心发生因素外,膀胱肿瘤已侵及前列腺及前列腺尿道的主要原因。“膀胱全切除”范围不够,残留前列腺及前列腺尿道以及膀胱切除时对肿瘤的挤压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少数病例也可经血行转移至前尿道。尿道全切术有替代后尿道切除术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同期电切术30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加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0例膀胱癌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术方法。 18例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加前列腺电切术 (A组 ) ;12例单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B组 )。结果 随访 4~ 6 0个月 ,A组有 10例术后复发 ,异位复发 6例 (占 6 0 % ) ,无尿道、前列腺窝及膀胱造瘘口的转移或种植。B组 7例复发 ,异位复发 5例 (70 .1% ) ,3例随访期内因前列腺增生症再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论 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同期行经尿道电切术 ,在切除肿瘤后应用Ellick吸除器吸尽切下膀胱内组织后再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 ,可以减少膀胱内肿瘤细胞种植机会 ,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