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悸,指心神恍惚,跳动不能自主的病候。张仲景在他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分悸为心悸、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及惊悸等。其中惊与悸不同。《金匮》:“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①惊由外有所触而致心动,“惊则气乱”,故脉动不宁;而悸乃外无所触而内惕,“悸因中虚”,故脉弱而无力,临床多以此为辨。  相似文献   

2.
郑利钦  粱天豪 《光明中医》2016,(12):1696-1697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中,开篇即论惊悸病的成因"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即为悸。"即由气血阴阳亏虚所致,总病机为因虚生悸,理当以温补气血,滋阴温阳为治则。但篇中第13条却以攻逐痰饮为法,以半夏麻黄丸为方,与开篇所论"动即为惊,弱即为悸"的病机、治法治则完全相反,而与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篇的病机、治法治则相近,将13条归于惊悸病篇明显不适。将之归于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篇,且归为痰饮咳嗽病的并发症更显合理。  相似文献   

3.
惊悸吐衂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本篇论述惊、悸、吐血、衂血、下血、胸满、瘀血七种病证。概括来说是惊悸与血证两类,因均与心及血有关,故合篇论之。一、惊悸(一)概说:惊自外来,因外界刺激引起,证见惊恐不安,神魂不定,脉动不宁。惊自内发,由心神失养而致,自觉心跳,不能自主,脉弱无力。  相似文献   

4.
第三章心病脉证辨治心病,指心脏的疾病。心病其脉如钩而洪大,其候舌,其声言,其臭焦,其味苦,其液汗,其养血,其色赤而藏神,属手少阴经,与小肠合。小肠为府主表,心为藏而主里一心气盛则神有余,则病胸胁内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脾腋间痛,两臂内痛,喜笑不休,是为心气之实,则宜泻之。心气不足,则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喜忧悲,是为心气之虚,则宜补之。一、惊悸、怔忡惊悸与怔忡,都是指患者自觉心跳甚急、惊慌不安,或脉来参伍不调的病候。惊悸、怔忡虽属同类,但有区别。有触而惊,为惊;无触而动,为悸。惊悸常因情绪激动、惊恐,劳累而诱发,时作时辍,不  相似文献   

5.
一、祖国医学对心脏病的病因证状及病理机转的一般认识中医称心为五脏六腑的大主,主司神明,是人类生命的根本,如果心有了病,往往引起很多变化。灵枢本神篇曰:“心忧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腘肉脱,毛悴色夭。”经脉篇曰:“心手少阴也,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又曰:“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毛色不泽,故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金匮血痹虚劳病脉证篇曰:“虚劳理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疼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又曰“虚劳虚烦不得眠。巢氏诸病源论虚劳惊悸候云:”心脏神而主血脉,虚劳损伤血脉,致令心气不足,因为邪气所乘,则使惊而悸动不安。”其心病候谓“心气不足,惊悸恍惚,少颜色,是为心气之虚也。”虚劳总论曰:“心  相似文献   

6.
正房颤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现代医学主要围绕着控制心率和防栓、抗栓治疗,不能完全控制并发症和稳定疗效是临床治疗的最大困扰。中医学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为"惊悸""怔忡"范畴,"惊悸"最早出现于《金匮要略》"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张仲景认为因惊而脉动、因虚而心悸,即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临床一般多呈发作  相似文献   

7.
麒麟 《家庭中医药》2007,14(4):60-61
心悸是心中悸动不安的一种自觉症状,俗名“心慌”。《红炉点雪》说:“悸者,心卒动而不宁也。惊者,心跳而怕惊也。”《医学正传》述:“惊悸者,忽然若有惊,惕惕然心中不宁,其动也有时。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不静,其作也无时。”综上所述,因惊而发、心悸时作时止者,谓之“惊悸”,病情较轻:不因惊而发,心中动摇不宁,[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裴正学主任医师业医 40余载 ,学验俱丰 ,为甘肃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裴师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现介绍如下。1 辨证分清虚实心律失常 ,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何一项异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失常 ,又包括频率异常。心律失常可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 ,属中医惊悸、怔忡之范畴。《红炉点雪·惊悸怔忡健忘》篇说 :“惊者 ,心卒动而不宁也 ;悸者 ,心跳动而怕惊也。怔忡者 ,心中躁动不安 ,惕惕然如人将捕之也”。裴师认为 ,惊悸、怔忡常与情志不舒、心…  相似文献   

9.
姚继红 《河北中医》2007,29(8):718-719
室性期前收缩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医籍中出现的“心澹澹大动”、“心如悬”、“心怵惕”、“其动应衣”、“心惕惕然”、“心下鼓”等,其症状描述皆与室性期前收缩所产生的“心跳”感大致吻合。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已提出“心悸”、“惊悸”等名称,如第177条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脉象的表现反映了心脏搏动的情况,结脉相当于期前收缩之不成一定节律者,而代脉则相当于二联律、三联律等有节律的期前收缩。关于室性期前收缩的病因病机,《杂病广要.惊悸》云:“有因怒气伤肝,有因惊气入胆,母能令子虚,因而心血不足,又或嗜欲繁见,思想无穷,则心神耗散而心君不宁……”《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云:“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从上述条文可以看出,室性期前收缩属标实本虚之证,标实为气、滞、痰、热、瘀,本虚为气血阴阳的亏虚。在内与心、肝的功能失调有关,在外常因情志失调、劳倦内伤等因素诱发,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笔者认为室性期前收缩是在肝气郁结的基础上,由于痰热内蕴,扰动心神而成。1病因病机1.1肝气郁结是根本原因“气者,人之根本也”。人禀天地之气生,既生又赖后天精气的充养。所谓“阴阳之所以升降者,血脉之所以流行者,营卫之所...  相似文献   

10.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为后汉医家张仲景所制,方载《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三》,为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的名方。兹将个人应用本方的经验,略述于后。谬误之处,尚求贤达指正。一、调摄心阳,镇惊安神用于因大惊卒恐,而致心阳浮越,心神不摄,惊悸不安者,随症加减,每多应手。方中桂甘同用,善护心阳;配以龙骨、牡蛎,镇惊安神。曾治蔡姓妇,34岁,农民。平索心胆虚怯,善惊易恐。因产后受惊,遂发惊悸,心悸怵惕,日夜不安,心中惊恐,如人将捕之,夜眠不宁,甚或彻夜不眠。寐则梦境纷纭,且多恶梦,甚则梦中惊醒,心悸不已,易出汗,手足微凉。医治月余罔效。诊之脉来动数无  相似文献   

11.
钱振准治心律失常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轻者可无自觉症状,一般来说多以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失眠多梦、头晕乏力、脉律不齐为主症,祖国医学虽无此名,但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祖国医学"心悸"、"怔忡"、"脉结代"等范畴,乃气滞血瘀,心脉痹阻,传导失常或心气不足,气血两虚,搏脉无力,脉气不相接所致,基本病机是心气血阴阳之虚为本,痰浊、瘀血、气滞为标.对此,中医文献亦有不少记载,如<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又云:"心痹者,脉不通."其后<伤寒论>中载:"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金匮要略>亦云:"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而<医学入门>更有详述:"思虑过度,及因大惊大恐,心虚停痰,或身闻大声,目见异物,临危触事,便觉惊悸,甚则心跳欲厥,脉弦濡者,虚也,血虚四物汤、养心汤、妙香散、朱砂安神丸.气血两虚,人参养荣汤、养心汤.  相似文献   

12.
心悸是以患者自觉心跳心慌,不能自主,或脉见心律失常脉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说文解字》释“悸”心动也。《内经》尚无心悸病名,以与悸类同之惊、惕、惊骇等名之,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心中澹澹大动”,《灵枢·神篇》讲“心怵惕”。至仲景《伤寒杂病论》首称心悸。与心悸相关最早的病症名是惊悸。它首先出现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该篇论述了惊悸的脉象和治疗方药。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中载有惊悸的条文计十七条,但因本证的病变与心之关系较大,且此十七条条文对本证的论述,阴阳六经均有所涉,较为全面,于临床确具指导意义,故笔者就此试作探讨如下:一、病名涵义“悸……本无所惊,自心动而不宁,惊者因有所触而卒动  相似文献   

14.
心神经官能症是心脏内科及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病。不同年龄的男、女均可发病,尤以中老年发病率较高,其中更年期的妇女比较多见。临床常表现为易心跳、胸闷、烦躁、畏寒。每每自觉痛苦不堪,而经检查缺乏客观体征。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心悸”、“怔忡”范畴。心悸是心中动悸不安的一种自觉症状,俗名“心慌”。《医学正传》述“惊悸者,忽然若有惊,惕惕然心中不宁,其动也有时。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不宁,其作也无时”。综上所述,因惊而发、心悸时作时止者,谓之“惊悸”,病情较轻;不因惊而发,心中动摇不宁,无休止时者,谓之怔忡,病情较重。因临床…  相似文献   

15.
<正>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节律和频率的异常。临床上多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心肌损害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心律失常在中医文献中通称“惊悸”、“怔忡”或“脉结代”等。《素问·举痛论》指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则是说惊恐、紧张等精神因素是引起心律失常的因素之一。《丹溪心法》曰,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则是说营血亏虚,血不养心是引起心律失常的因素之  相似文献   

16.
心悸,前人有惊悸、怔忡之分。因惊而心悸不安者叫惊悸,无惊而心跳不安者叫怔忡。证之临床,惊悸怔忡,病位相同;心悸则一,只是病情有轻重而已。兹举心悸治验四则,介绍如下。心肾阴虚心悸脉促陈××,男,48岁,干部。1980年3月10日初诊。体素壮实,近半年因工作劳累,渐觉头晕心慌,虚烦不寐,腰膝乏力,手足心热,心中惕惕动摇不安,无时而作,面容憔悴,不堪苦楚,舌红少苔,脉细数(106次/分),时而一止。血压20/12KPa,血色素160g/L,红细胞5.0×10~(12)/L,白细胞  相似文献   

17.
心悸心悸是指心中动悸不安的一种自觉症状。由外因惊吓而致,时作时止者,称“惊悸”;病情较轻、不因惊而发,心中动摇不宁,无休止者,称“怔忡”。惊悸日久可发展为怔忡。〔病因病机]心悸的病因病机较复杂,主要有6个方面。(1)心虚胆怯:禀素心虚胆怯,突受大惊大恐,心惊神摇,悸动不已;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说:“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本条亦见于《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中,惟其文少一“发”字,义则全同。一些《伤寒论》注家对此条往往于“陷”字断句,读为“必额上陷”,而“脉紧急”三字则为另一句。如此则其证即为“额部塌陷”而“寸口脉紧急”矣。然验之临床,衄家发汗后,阴重伤而邪独盛,寸口之脉紧急固有,但导致额部塌陷则未之见,亦未之闻也。据此,其于“陷”字断句实属未当,似读“必额上陷脉紧急”为句较妥。句中“陷脉”二字为词,早见于《黄帝内经》,如  相似文献   

19.
<正> 心动过速即中医惊悸、怔忡之类也。以脉象数急为诊。多系血不养心,神气浮越所致。痰火内扰也间有之。《伤寒论》曰:“数则为虚”,“阳气微,膈内虚,脉乃数也”。《景岳全书·脉神章》亦曰:“数脉之病,惟损为多;愈虚则愈数,愈数则愈危。”然虚损有阴阳之别,故数脉亦有浮沉之分。《四诊正法》曰:“数大而虚则为精血消竭之脉,细急如数阴证似阳之候也。”稽其治法《四诊抉微》指出:“浮数空软阳浮于上,治当温补;沉数细涩阴竭于下,法必滋阴。”《医碥》更补充曰:更“有虚寒而逼火浮越者,真阳欲脱者,脉皆数甚”,且  相似文献   

20.
“心气虚”患者左心室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心气”是指“心藏血脉之气”,《内经》所云“心主身之血脉”,“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之正常血液循环,全赖心气为动力。《医学真传》说:“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血非气不运。”《诸病源候论》谓“……心主血脉,而气血通荣脏腑,遍循经络……心统领诸脏,其劳伤不足,则令惊悸、恍惚,是心气虚也。”说明心气不足则推动血液运行功能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