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成分的增高或减低,脂蛋白量和(或)质的改变等。其主要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或脂蛋白代谢紊乱,可直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胰腺炎等。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合并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异常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对照28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仅用L型甲状腺素钠片替补治疗,胆固醇恢复正常者占60%,空腹及餐后2h血糖完全正常者20%,餐后2h血糖水平下降70%;糖尿病合并低T3综合征,同时分别合并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酮症酸中毒(DKA)、糖尿病肾病(DA),经控制血糖、血脂,积极治疗DKA及DA后,T3恢复正常。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致高胆固醇血症,血脂代谢紊乱而产生胰岛素抵抗,引发2型糖尿病。甲状腺素激素替补治疗纠正甲减后,糖代谢紊乱也可纠正;糖尿病合并低T3综合征,经纠正血糖、血脂代谢紊乱、治疗各种并发症后,甲状腺激素水平也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调脂药物的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淑艳 《河北医药》2010,32(5):616-618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cholesterol,C)和(或)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水平升高。由于血浆中的C和TG是疏水分子,必须与血液中的蛋白质和其他类脂(如磷脂等)一起组合成亲水性球状巨分子复合物——脂蛋白,才能在血液中被转运。严格说,高脂血症是血浆中某一类或某几类脂蛋白水平升高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一、血脂和血脂异常的概念 血脂是血液中脂类物质的总称,其主要成分为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磷脂及游离脂肪等,通常所说的血脂是指血浆中的三酰甘油和胆固醇。三酰甘油和胆固醇不能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必须以脂蛋白的形式才能在血液中被转运。临床主要检测血浆脂蛋白中所含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各类脂蛋白中的胆固醇,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注:LDL—C是通过Friedwald公式计算而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脂异常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30日至2019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SLE患儿180例,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儿童血脂水平。根据是否存在脂代谢紊乱将SLE患儿分为脂代谢紊乱组和非脂代谢紊乱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及临床特点,并分析脂代谢紊乱的相关因素。结果:SLE患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0例SLE存在脂代谢紊乱,发生率为72.2%。脂代谢紊乱组血栓、冠状动脉受累、C反应蛋白(CRP)升高、血沉增加、低白蛋白血症、抗dsDNA抗体阳性例数高于非脂代谢紊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年龄、性别、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关节炎、脱发、光过敏、口腔溃疡、浆膜炎、神经精神性狼疮、C3降低、C4降低、尿蛋白阳性、尿酸升高、抗SSA抗体阳性、抗SSB抗体阳性、ACL-IgM阳性、ACL-IgG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冠状动脉受累、CRP水平增高、低白蛋白血症是SLE脂代谢紊乱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SLE患儿脂质代谢紊乱发生率高。合并脂质代谢紊乱患儿CRP水平增高,且发生冠状动脉受累、低白蛋白血症概率增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正>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血液中主要的脂类物质,以和载脂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的形式存在。所以高脂血症(现称血脂异常)又称为高脂蛋白血症,可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后者是指血液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均增高。临床上血脂检测的基本项目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相似文献   

7.
血脂紊乱和调血脂药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勇  曾小鸿 《中国药师》2005,8(6):510-512
1血脂紊乱的病因 血脂紊乱主要是指血浆中胆固醇(TC)或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由于血浆中的TC和TG是疏水分子,必须与血液中的蛋白和其他脂质一起组成亲水性的脂蛋白.引起血脂紊乱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8.
烟酸和洛伐他打都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药物,并且被成人治疗专门小组推荐为首选药物。然而,至今没有研宪直接比较常规剂量范围的洛伐他订和烟酸在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的降脂蛋白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在该项对照、随机、开放研究中,作者比较了洛伐他河和烟酸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历时26周,在5家血脂病诊所进行。136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参加研究。标准最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4.37mmol/L(160mg/沮)合并冠心病和(或)两种以上冠心病危险因素或在没有冠心病或少于两种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中LDL一胆固自水…  相似文献   

9.
阿托伐他汀治疗异常脂蛋白血症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异常脂蛋白血症病人的调脂效果。方法:39例异常脂蛋白血症病人随机分为2组:阿托他汀组(21例,10mg/d,po)与普伐他汀组(18例,10mg/d,po),服药前与服药6周后测定血脂水平。结果:服药6周后,阿托他汀组与普伐他汀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比用药前降低,降幅分别为26.7%与19.4%(P<0.01);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比用药前显降低,降幅依次为39.2%与24.2%,(P<0.01)。阿托他他汀组血清三酰甘油(TG)比用药前明显降低,降幅达25.3%(P<0.01),而普伐他汀组血清TG仅降低4.1%(P>0.05);两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用药前有不同程度升高,阿托伐他汀组显升高达6.4%(P<0.05),普伐他汀升高4.8%(P>0.05)。结论:阿托伐汀能够显降低异常脂蛋白血症病人的血清TC、LDL-C与TG水平,可有效地用于异常脂蛋白血症病人的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及脂蛋白(a)检测的比较研究福建省人民医院熊尚全许少峰郭云庚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李建华脂质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在对冠心病(CHD)的病因研究中,人们已从过去对血脂、脂蛋白的研究深入到载脂蛋白水平。近年发现...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阐明血脂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检测了105例脑梗死患7项血脂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用酶法测定,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100及脂蛋白(a)用免疫多点定标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按Friedewald公式计算。结果脑梗死患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100及脂蛋白(a)水平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血脂代谢紊乱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国执业药师》2011,(2):20-21
基于JUPITER临床试验的结果,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药品委员会药物警戒工作组(PhVWP)对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进行了评估。瑞舒伐他汀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统称为他汀类药物),用于血脂升高的患者(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性血脂紊乱和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相似文献   

13.
黄燕 《北方药学》2014,(1):41-41
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两者兼有(混合型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组分之一,与多种疾病如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低分子肝素口服制剂的降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低分子肝素口服制剂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预防作用及对食物性高脂蛋白血症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低分子肝素口服制剂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高胆固醇血症对照组小鼠显著降低(P<0.05),HDL-C/TC显著升高(P<0.05);低分子肝素口服制剂高、中剂量组大鼠较高脂蛋白血症对照组大鼠血浆TC、LDL-C显著降低(P<0.05).HDL-C/TC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组大鼠血浆甘油三酯(TG)亦显著降低(P<0.05)。其降血脂作用与藻酸双酯钠相近。  相似文献   

15.
高脂血症是指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C)升高,伴或不伴有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降低已升高的胆固醇,可以使粥样硬化损害发展速度减慢,甚至使之消退,从而预防冠心病或心肌梗塞。近年来,许多新药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本文着重就高股血症的药物治疗进展简述如下:1氯苯丁酯类此类药中有苯扎贝特(bezafibrate)、吉非员齐(gemfibrozic)、非诺贝特(fenofibrate)和氯贝丁酯(clofibrate)等、此类药能激活脂蛋白酶的活性,促进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相似文献   

16.
高血脂的严格定义应该为血脂紊乱或血脂异常。是指人体内血清脂质的浓度水平超出了正常范围。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升高。血清甘油三脂(TG)水平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异减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对其病因及治疗研究较多。现对此作一综述。高血脂究竟是许多疾病的原因还是结果。至今仍没有直接证据。一般认为,人机体血脂水平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互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82例,根据血脂水平分为高脂血症组(41例)、血脂正常组(41例)。检测患者血清葡萄糖、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及血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高脂血症组ISI明显低于血脂正常组;高脂血症组内ISI与甘油三酯呈显著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显著正相关,与胆固醇无明显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万伟 《河北医药》2000,22(6):428-429
目的 观察茶色素对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探索治疗本症进行调脂干预的有效药物。方法 对92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给予茶色素治疗,设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于服药前及服药后60d予以监测,并制定疗效判定标准。结果 经茶色素治疗患者血清TC降低,有效率为61.97%;TG降低有效率为54.41%,HDL-C升高有效率为97.95%,治疗前后血脂检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低分子肝素口服制剂对实验性高胆固醇的血症的预防作用及对食物性高脂蛋白血症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低分子肝素口服制剂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高胆固醇血症对照组小鼠显著降低(P〈0.05),HDL-C/TC显著升高(P〈0.01);低分子肝素口服制剂高、中剂量且大鼠较高脂蛋白血症对照组大鼠血浆TD、LDL-C显著降低(P〈0.05),HDL-C/TC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鹿茸胶囊的调脂作用。方法观察鹿茸胶囊对老年小鼠血脂、脂蛋白及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及脂蛋白的影响。结果鹿茸胶囊可明显降低老年小鼠及高脂血症小鼠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老年小鼠肝脏脂肪含量。结论鹿茸胶囊具有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