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FD患者红霉素对胃十二指肠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红霉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消化间期胃窦和十二指肠的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FD患者20例,采用导管灌注技术测定胃窦和十二指肠的压力,空腹连续测定35h,若未发现移行运动复合波(MMC)3期,于MMC1期匀速静滴红霉素200mg,滴速66mg/min,测定静滴红霉素期间胃窦和十二指肠的压力.结果空腹测定35h,8例FD未出现MMC3期,仅1期和2期交替出现,此后在静滴红霉素期间,胃窦和十二指肠均出现了宽大的收缩波,5例出现了MMC3期,且各项动力参数值较静滴红霉素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部分FD于消化间期胃窦和十二指肠缺乏MMC3期,动力减低,静滴红霉素能诱发MMC3期,促进胃和十二指肠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间期和消化期体表胃电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正常人及消化不良病人消化间期和消化期EGG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探讨餐后胃电与胃窦机械收缩之间的偶联关系。方法:采用PC Polygraph HR台式高分辨上消化道动力监测系统对11例正常人和1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人连续5小时同步记录体表胃电和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压力变化。结果:正常人胃电功率随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的周期变化而变化,Ⅱ期时增高,约为Ⅰ期的2倍,Ⅲ期最高,约为Ⅰ期的2.5倍,餐后功率与Ⅲ期接近,FD病人胃电功率只在餐后30分升高。消化间期胃电功率和胃窦动力指数呈正相关(正常组:r=0.87,P<0.01;FD组:r=0.79,P<0.01)。结论:体表胃电可以反映MMC周期性变化和胃窦运动功能。FD病人餐后胃电功率减低。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和意义: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本文对FD患者进行胃、十二指肠测压,监测其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改变并检测消化间期MMCⅠ、Ⅱ、Ⅲ期血浆胃动素水平,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改变,方法 对31例FD患者进行胃十二指肠测压研究,并与29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FD患者消化间期移动性复合运动(MMC)Ⅲ期缺乏,占71%,同时Ⅲ期收缩波幅及胃窦Ⅲ期持续时间缩短。结论 FD患者存在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可能是其致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FD患者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胃窦十二指肠压力测定,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十二指肠的运动功能.方法FD患者28例,健康人13例.采用导管灌注技术测定胃窦和十二指肠的腔内压,消化间期测压35h,餐后测压15h.结果在消化间期,28例FD中13例未出现移行运动复合波(MMC)3期,13例健康人1例未出现MMC3期,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MMC2期和3期收缩的平均频率、平均强度和动力指数,在FD患者和健康人间相比无差异(P>005).FD患者餐后胃窦收缩的频率、强度和动力指数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FD患者消化间期缺乏MMC3期或MMC3期延迟出现,餐后胃窦动力减低.  相似文献   

6.
红霉素可刺激胃肠运动。静脉给药对消化间期胃肠运动有双重影响,小剂量使Ⅲ相IMC提早出现,引起MMC样运动;大剂量则延长MMC周期,使胃寞产生强力收缩,加强消化期胃十二指肠间协调运动,促进胃排空。红霉素的这种效应可能是经由胃动素受体和/或神经机制介导的。临床上用于冶疗糖尿病性、胃手术后和化疗后胃轻瘫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红霉素可诱发胃体和胃窦强烈收缩,其收缩波类似于或强于被称作“肠清道夫”的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MC)的第Ⅲ相,后者促使胃内不能消化的大颗粒固体食物排空。因此,作者检验红霉素可能是由于损害了胃的研磨和筛分而加速胃固体排空的假设。 方法:6只杂种犬经手术建立十二指肠瘘管,术后4周恢复期并能正常摄食后再进行下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幽门与胃窦十二指肠运动的时空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连续5小时上消化道测压观察了11例健康人(HS)和1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人消化间期和消化期胃窦、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功能变化。结果显示,HS组胃窦部、幽门、十二指肠移行性复合运动(MMC)Ⅲ期出现率为7/11、8/11和10/11,FD组分别为3/14(P<0.05)、4/14(P<0.05)和6/14(P相似文献   

9.
消化间期血浆胃动素释放规律及其与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动素(motilin)是一消化间期激素,其浓度与消化间期胃肠运动有密切关系。为研究血浆胃动素释放规律及其与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本文进行下列研究:①观察正常人及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2h的消化间期移行运动复合波(interdigestive migratingmotor complex, IDMC)与胃动素关系。②观察饮水对正常人胃动素释放的影响。③对消化道疾病及正常人126例进行空腹血浆胃动素测定。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4小时十二指肠运动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十二指肠运动及FD不同临床类型的特点.方法用动态胃窦十二指肠压力监测仪对31例FD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行24h胃窦十二指肠压力检测.结果FD患者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MC)周期数(2.18±0.97)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3.05±0.80,P<0.01),MMCⅡ相时程明显延长(FD患者69.80min±31.85min,正常对照组44.70min±13.59min,P<0.01).FD各临床类型中,运动障碍样型患者的MMC周期数减少最为明显(1.98±0.98).FD患者餐后十二指肠动力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也以运动障碍样型降低最为明显.检测过程中,FD组12例(38.71%)和正常对照组2例(10%)出现高幅孤立性活动(P<0.05),FD组中10例发生于运动障碍样型患者(P<0.05).结论FD患者存在消化期及消化间期十二指肠运动异常,以运动障碍样型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