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报告59例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I水平的变化。其中月见草油组(32例)接受月见草油及常规药(低分子右旋糖酐、脑复康、维生素E);对照组(27例)仅应用上述常规药。治疗1月后月见草油组HDL—C、HDL_2—C、ApoA—I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01),TG、LDL—C水平及LDL—C/HDL—C、T—C/HDL—C比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T—C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  相似文献   

2.
采用~(133)氙(~(133)xc)吸入法对32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的局部脑血流(rCBF)进行了测定,并与60名健康受试者相比较。结果发现患者组症状侧半球mCBF值明显低于非症状半球(P<0.05)和对照组半球(P<0.01)。其中22例病人可在症状半球发现区域性rCBF降低区,其部位与临床体征相符。本文还对TIA患者rCBF降低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99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含量,选80例健康人做为对照组。同时测总胆固醇(TC)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计算TC/HDL值。结果(1)hs-CRP脑梗死组为(4.83±2.14)mg/L,健康组为(1.02±0.91)mg/L,有显著差异(P<0.01),(2)TC/HDL值脑血管组为3.82±1.13,健康组为2.15±0.53,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hs-CRP水平升高是脑梗死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hs-CRP和TC/HDL联合分析对于脑梗死的预测和干预处理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DL/HDL比值与急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01—2012-12在我科住院治疗的3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及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4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其血浆LDL、HDL水平并计算其比值,统计一般资料和危险因素;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检测治疗前后LDL、HDL水平及比值,并进行1~2a的随访,分析LDL、HDL比值与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脑卒中组LDL/HDL明显高于正常人,治疗后水平降低(P0.05);LDL/HDL与脑卒中其他危险因素的相关系数为0.78(P0.05);LDL/HDL0.6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 LDL/HDL比值是急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其预后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可用于临床预测。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112例动脉硬化性脑梗塞(ASO)血清脂类含量改变,结果表明:男女 ASCI 血清 TG、LDL—C、apoB 水平及 LDL—C/HDL—C、TC/HDL—C 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HDL2—C、apoA—Ⅰ水平及 apoA—Ⅰ/apoB 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多变量逐步判别优选出与 ASCI 相关联的男女最佳组合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既往史、体温、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感染及动脉狭窄程度,并与同期非进展性脑梗死42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患者糖尿病史、高血压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收缩压明显低于非进展组;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明显多于非进展组。结论高血压、糖尿病、TIA发作史、感染、颈内动脉狭窄是脑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当患者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_(300))的变化,探讨TIA患者的认知损害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对31例TIA患者及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听觉oddball刺激序列P_(300)检测及神经系统查体。数据采用t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TIA组的MMSE评分较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_3波潜伏期TIA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比颈内动脉系统TIA的P_3波潜伏期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TIA患者的P_3波潜伏期延长与TIA患者的发作次数呈正相关(r=0.383,P<0.01),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259,P<0.05)。结论 TIA患者存在早期认知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脑梗塞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Ox-LDL)在脑梗塞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41例非急性期脑梗塞患者和26例健康人对照,进行了血浆Ox-LDL和血清HDL-C.LDL-C,Cho.TG,apoA.apoB以及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的测定。结果脑梗塞组Ox-LDL、E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DL-C、Cho升高,HDL-C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但Ox-LDL水平与HDL-C,LDL-C,Cho,TG,apoA,apoB的水平无相关性。结论Ox-LDL可能通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损伤内皮细胞致血小板聚集及释放,促进脑血管内皮细胞分泌ET.从而Ox-LDL参与了脑梗塞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不同年龄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与血脂和纤维蛋白原(Fg)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27例45-89岁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不同年龄段分成3组。结合TOAST分型对3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Fg予以分析。结果:①TG、TC、LDL—C水平随着年龄增高而降低CP〈0.05);HDL—C、Fg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5);②随着年龄增长,心源性脑检塞型脑梗死和女性患者的发生比例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75岁以上的脑梗死患者应重视联合降纤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增高。需重视对合并有导致雌激素水平低下因素的高龄女性的脑梗死预防。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病患者血脂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血脂变化规律。方法:脑梗死患者106例、脑出血患者65例和非脑血管病患者83例;脑梗死组又分为初发和复发,<60和≥60岁、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亚组。用比色法测定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老年脑梗死组TC、T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脑梗死组TC、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脑出血患者血脂指标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组血清TC、TG和LDL-C均高于单纯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结论:血清TC、LDL-C主要与复发性脑梗死有关,而TC、TG主要与老年脑梗死发生有关;血清TC、TG和LDL-C升高与脑梗死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颈部血管彩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诊断价值,并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6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44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及40例非心脑血管病患者均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评价各组患者颈部血管斑块特点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在脑梗死组、TIA组及对照组分别为69.56%、56.82%、25.00%。脑梗死组斑块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软斑检出率在梗死组、TIA组及对照组分别为65.63%、48.00%、20.00%,脑梗死组软斑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部血管动脉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彩超对于高危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超敏C反应蛋白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预后关系。方法随访观察120例首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组),14例发生脑梗死(11.67%)(B组),28例2次以上TIA发作而无脑梗死事件(23.33%)(C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TIA和/或脑梗死发生24h内及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结果A组、B组和C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组和C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1);B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hs-CRP水平与TIA患者预后关系密切,它对TIA患者演变为脑梗死事件有早期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记忆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患者在症状消失后是否遗留记忆障碍;并探讨颈内动脉狭窄、TIA的病程,次数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对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35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在末次发作后平均(8±6)天接受临床记忆量表(甲套)的测试,61名正常对照者也接受同样的量表测试。结果(1)TIA患者的记忆商(memory quotient,MQ),总量表分及其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图像自由回忆和人像特点联系回忆项的等值量表分与正常对照相比,均有明显下降,而两组在无意义图形再认项的评分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2)TIA组内伴颈内动脉狭窄者的总量表分和无意义图形再认项的等值量表分均明显低于无狭窄者(P<0.05)。(3)TIA的病程、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的长短与临床记忆量表的MQ及各项等值量表分之间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1)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在症状消失后可遗留不同程度的短时记忆障碍。(2)伴颈内动脉狭窄的TIA患者与无狭窄者相比短时记忆尤其是视觉记忆损害更重。(3)TIA患者的病程、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的长短对记忆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性激素与脑梗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性激素失衡与脑梗死(CI)的关系及其引起CI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2例急性CI患者及35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并对其中26例CI恢复期患者的性激素进行复查;采用沉淀飘浮酶联法及乙酰丙酮显色法测定两组血脂。结果 CI患者急性期、恢复期男性雌二醇(E2)、E2/睾酮(T)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男性(P<0.01、P<0.05),急性期、恢复期女性E2明显低于对照组女性(P<0.01、P<0.05),此改变与病情轻重无关。CI组血清TC、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HDL2-C显著低于对照组。男性患者E2、E2/T比值与TC、LDL-C呈正相关(P<0.05),与HDL-C、HDL2-C、HDL3-C呈负相关(P<0.01、P<0.05);女性患者E2与TC、LDL-C呈负相关(P<0.05、P<0.01),与HDL-C、HDL2-C呈正相关(P<0.01)。结论 CI急性期男性E2、E2/T比值升高,女性E2水平降低。CI的发病机制之一是血脂代谢紊乱,从而引起动脉粥样梗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频发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症状相关侧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颈动脉超声、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对114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检查,按照患者首次发作到入院当天(时间范围<7d)的TIA发作次数分为非频发组TIA(发作次数<3次)和频发组TIA(发作次数≥3次),以及按患者TIA发病年龄分>50岁组和≤50岁组,比较频发组与非频发组,以及各年龄段组间患者责任侧颈动脉狭窄程度发生情况。结果①TIA频发组的责任侧颈动脉发生狭窄以及中重度狭窄的发生率高于非频发组(P<0.05);②114例TIA患者以50~79岁居多,且重度狭窄及闭塞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呈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系TIA频发作与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相关,颈动脉狭窄是发生颈动脉系TIA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文献报道,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均值比正常对照组分别降低18%、20%和17%。而且男女两性均明显降低。Ford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时,亦注意到这些病例的HDL—C 有所降低。由于血清HDL—C 浓度降低,使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梗塞以及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危险性增加。这些观察研究认为,提高血清HDL—C 的浓度,可能延缓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积极地寻找能促使血清HDL—C 浓度升高的有效因素,对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临床特征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173例TI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临床特征。发作后均在24小时内行头颅MRI或CT检查,部分于发作48小时后复查,记录影像学异常(责任病灶)的例数。结果:TIA发作≤30分钟、>30分钟患者发生脑梗死比例分别为16/112、22/6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TIA发作≤3次、>3次TIA患者发生脑梗死比例分别为19/129、19/4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既往有、无卒中病史者发生脑梗死比例分别为15/43、23/1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既往有、无高血压病史者发生脑梗死比例为28/102、10/7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表现为偏肢无力和(或)麻木、非偏肢无力麻木者发生脑梗死的比例分别为33/82、5/9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局灶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30分钟、发作次数>3次、既往有卒中、高血压病史及表现为偏肢无力和(或)麻木的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比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18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3组接受氯氮平治疗,低剂量组:氯氮平<150mg/d;中剂量组:氯氮平150~300mg/d;高剂量组:氯氮平>300mg/d。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后分别检测血脂、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结果治疗后3组甘油三酯(TG)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以低剂量组升高为著。高剂量组治疗6周后高度脂蛋白(HDL)下降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高、中剂量组治疗前后体重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体重增加与血清TG、HDL和LDL未发现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氯氮平治疗可导致血脂水平改变,体重随氯氮平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脂代谢、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影响及路径分析。方法:对采用利培酮或奥氮平单药治疗>6个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90例)进行血脂[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骨转换生化指标血清骨钙素(BGP)和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水平检测,结果与9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比较;采用AMOS17.0软件进行脂代谢对骨转换生化指标影响的路径分析。结果:病例组血清TG、LDL、BGP和β-CROSS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药物、脂代谢和骨转换生化指标的路径分析模型拟合指数(χ2/df)=0.99,P>0.05,显示药物对患者的脂代谢有正向直接影响,对骨转换生化指标有正向直接影响,血清LDL水平对骨转换生化指标有正向直接影响。结论:长期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LDL水平异常,可能作为中介变量调节药物对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血脂水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脂与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法检测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 2 5例、30例重性抑郁症、2 0例焦虑症患者和 4 0例正常人的血清总胆固醇 (CHO)、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结果 共病组患者的血CHO浓度显著高于抑郁组、焦虑组和正常对照组 ;共病组的血TG浓度显著高于抑郁组和正常对照组 ,与焦虑组无显著性差异 ;共病患者的血HDL C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与抑郁组和焦虑组无显著性差异 ;共病组的血LDL C浓度显著高于抑郁组、焦虑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存在更严重的血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