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临床研究》2014,(3):I0002-I0002
编辑寄语从疗效入手,发挥中西医优势,为临床医疗服务。95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邓铁涛讲:中国医学要超越世界,关键在西医学习中医,实践中医,弘扬中医,中医药学与新技术革命相结合,创造中国新医学。西医学习中医,其学术内涵关键是中医药学与新技术革命相结合,从而在理论层面和临床层面为中医现代化服务。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要求在中西医结合自身的专业人才培养中,强化对中医基本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2):1591-1591
2011年11月26日,2011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在广州举行。95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邓铁涛为本次大会专门题词祝贺:"中国医学要超越世界,关键在西医学习中医,实践中医,弘扬中医,中医药学与新技术尊命相结合,创造中国新医学。”广东省副省长雷于监,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夸,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医药学发展历史,以及中西医学模式与优势互补的简要回顾和分析,强调中西医结合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发展中医药学;作为中医院校的学生,重点是一定要把中医学好.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多读书,多临床,并通过与最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与自然辩证法相结合,实现理论上的突破,使中医药学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4.
西医学习中医,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当前主要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包括西医学方法来研究和继承发扬中医药学,并逐步使中西医学融汇贯通,创造出中西医结合的新医药学。不掌握对象,就无法研究对象,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扬。因此,从事中西医结合的同志,首先必须学好中医药学、准确地领会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早在五十年代,党中央号召西医离职学习中医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学的现代化是中医药研究与发展的重点。本文从现代科学和中医药学现代化的特征出发,指出中医学的最大特点是医哲融合。提出中医现代化的第二进程和最佳方法应该是西医中化。并通过对中医学原始形成轨迹、中西医结合现状、未来医学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分析,表明西医中化既能防止彻底把中医西化,又能体现中医的科学化。既实现了中西医结合向中西医融合之转变,又实现了从研究中医向中医研究之转变,从而拉开了中医研究西医的序幕,引导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中医药学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张凤娥 《中医药导报》2002,8(10):574-574
作者认为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中西医结合可以优势互补 ,取长补短。将中西医结合概括为三个平台 :一是交叉兼容 ,即在中西药物和中西医技术层面上的结合 ;二是两种医学理论层面上的融合 ;三是西医还原论与中医系统论、宏观与微观层面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中西医结合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将中西医结合概括为三个平台:一是交叉兼容,即在中西药物和中西医技术层面上的结合;二是两种医学理论层面上的融合;三是西医还原论与中医系统论、宏观与微观层面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共存,三种医学模式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人类健康服务。虽然三种医学模式共存,但是中西医之争已经百年。这百年来,在人类医疗活动中,中医的所占份额逐渐缩小,西医所占比例逐渐加大,中西医结合在中西医相争的环境中出现。那么,这三种医学模式到底哪种更适合为人类健康服务?中西医能否结合?怎样结合?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中医、西医的哲学观、方法论、药物理论等进行思考,对目前中西医结合的现状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共存,三种医学模式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人类健康服务。虽然三种医学模式共存,但是中西医之争已经百年。这百年来,在人类医疗活动中,中医的所占份额逐渐缩小,西医所占比例逐渐加大,中西医结合在中西医相争的环境中出现。那么,这三种医学模式到底哪种更适合为人类健康服务?中西医能否结合?怎样结合?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中医、西医的哲学观、方法论、药物理论等进行思考,对目前中西医结合的现状重新审视。1中医理论1·1中医的哲学观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黄帝内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医理论基本形成。《黄帝内经》的哲学观代表了中医的哲学观。其中《素问·生气通天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天  相似文献   

10.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存在着中医、西医两大医学体系。建国以后,在中医政策的影响下,西医队伍中一些有志之士,学习、研究、探索祖国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活动。一些有条件的中医也学习了某些西医知识,在医疗实践中,创造了不少举世瞩目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以及临床治疗的成就。三十多年来,不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医生存与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长期以来中医从属于西医的状况和学术界“西化”中医的思潮,在分析了我国医疗卫生投入不高而人口期望平均寿命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中医药学有可能发展成为我国最具独创优势的知识经济产业之一,“中西医并重”可望成为人类医学发展的大趋势。强调中医界不能摆脱“证明性研究”思路的束缚,走出“中医西医化”的误区,中医学术仍可能丢。  相似文献   

12.
中医与西医之所以能够生存和发展,是因为其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不能用狭隘的观点排斥任一医学体系,而要全面、客观、深入地了解两种医学,坚持中西医并重,将西医的工具理性和中医的目标理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40年前毛泽东主席发表他当时对中国中医与西医之间存在互不来往现象的著名指示,这就是团结中西医,西医学习中医的名言。这主要是针对西方医学传入中国近200年来所产生的中西医对立或不团结现象而提出的指导性方针。其实,医学无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是以治病救人...  相似文献   

14.
樊永平 《中医教育》2004,23(6):28-29
西医院校的学生学习一定的中医知识是我国医学教学的一大特色,是我国现行"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重"医疗方针和政策的具体体现.虽然中医课在极大多数西医院校并不是主课,但决不是可有可无的选修课.笔者以为,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至少有3个方面的意义:其一,在主修西医的同时,让医学生了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特别是中医学中丰富的古代哲学思想,有助于在宏观和微观对照中,形成自身的医学观,有别于单纯的西医教学;其二,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医学科学的悠久历史和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他们为中国医学科学献身的激情和斗志;其三,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临床和科研中取中西之长,开阔思路,提高科研水平和临床疗效.如何做好西医院校中医课的教学工作,结合笔者数年教学的感受,谈点儿体会.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在中国的医学史上占据最为重要的地位,时至如今在西医的压迫下虽然不如过去繁荣,却依然为医学前进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路。本文针对目前中医中药方的发展前景与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为中医的继续前进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就指出:“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1] 这句话明确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目的,几十年来一直是中西医结合研究遵循的指导思想。1960年4月卫生部《关于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经验交流座谈会情况的报告》指出:“中西医结合,用现代科学方法整理研究祖国医学的工作,目前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是,用中医和西医的理论与方法,结合临床,对某些疾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使中西医学术逐步交流,并开始产生出新的理论。第二种是,用生理学等现代基础医学研究中医学术,进而推动基础医学科…  相似文献   

17.
近五年来,中西医结合医学取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新成果。中西医结合医学经历了一个甲子的发展与壮大,以“源于中医、西医,高于中医、西医”为宗旨,通过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碰撞融合,集百家之长,荟萃精英,在争鸣中探索,在困境中突破,在实践中创新,成长为中国创造、影响世界的新兴医学,获得了世界关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中医与西医在基础理论、临床应用、教育和科研方法方面的比较与联系,展开中西医比较研究,并对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进行展望.客观地比较中、西医学,正确认识中医和西医在学术上的差异和统一,有利于使中、西医学更好地被人们所认识,并能更好地明确祖国医学发展的战略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医和西医在中国长期并存的情况使中西医结合成为我国肿瘤治疗模式的突出特点,多学科治疗也是当前肿瘤治疗的主要趋势。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方法和精髓,而肿瘤姑息治疗的核心内容正是对痛苦症状的有效控制。在症状控制方面,中医与西医姑息治疗着眼点高度一致,即关注患者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具体干预措施各有特点。作者对中西医肿瘤症状控制和生活质量研究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相信将中国传统医学的经验与西医科学研究方法相结合,一定会对患者的健康和医学的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浅谈现代中医辨病论治的思维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辨证论治是具有中医学术特色的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而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辨病论治则长期被人们忽视或曲解。随着西方医学的发展和普及 ,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辨病的思维方式以其解决部分临床诊疗问题的有效性 ,为当今临床者所接受。逐渐地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被认为是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方式。对此 ,笔者不敢苟同 ,认为有必要深入地探讨中医辨病论治的思维模式。1 祖国医学辨病论治思想源远流长  众所周知 ,中医病的概念先于证而出现。据河南殷商遗址出土的甲骨文记载 ,我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 ,已有关于疾病的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