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治疗:附40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8年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 40 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 8例占同期原发性肝癌住院之 43 .9% ,大肝癌占 81.9% ,伴门静脉癌栓者占 8.5 % ,伴胆管癌栓者 4.8%。 40 8例中行左外叶切除 118例 ,左半肝切除 97例 ,右半肝切除 112例 ,右肝肿瘤所在区段切除 73例 ,左、右叶肿瘤同时切除 8例。同时行门静脉癌栓 (左、右支或主支 )取栓术 3 5例 ,同时行肝内外胆管癌栓取栓术 2 0例 ;加行全植入或药泵置入 (DDS) 48例 (3 5例有门静脉癌栓者均经门静脉置入 )。术后发生并发症共 3 0 2例次。包括膈下脓肿、肺部感染 ,上消化道出血 ,胸腔积液、腹水、伤口裂开等。手术死亡率 2 .7% ,残癌率为18.4% ,术后复发或转移率为 73 .0 %。 1,3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3 .9% ,5 1.3 % ,3 5 .5 %。结论 原发性肝癌接受手术治疗者的病期均较晚 ,术后复发和 /或转移是影响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中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区大肝癌的手术安全性和近远期疗效,总结该术式的技术要点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1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肝中叶切除术治疗且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直径>5 cm)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男性24例,女性1例;年龄33~ 67岁,中位年龄48.8岁.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本组患者无瘤及总体生存率.结果 25例均为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直径5.0~15.0 cm,中位直径为8.1 cm;其中有7例瘤体直径超过10.0 cm,最大者为15 cm.HBsAg阳性22例,AFP升高者(≥20 μg/L) 16例.全组患者为Child-Pugh A级.术中第一肝门阻断23例,半肝血流阻断1例,未阻断肝门1例.肝门阻断时间12~ 70 min,平均30.3 min.手术失血量50~600 ml,平均为266.8 ml.手术时间135 ~358 min,平均为191.3 min.输血14例,住院时间9~37 d,平均20.2d.术中行门静脉癌栓取出术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11/25),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时间3 ~78个月,平均28个月,全组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3.7%、26.7%,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6.4%、38.7%.结论 肝中叶切除术用来治疗中央区大肝癌是安全可行的.该术式是中央区大肝癌,尤其是伴有肝硬化或者慢性肝炎背景的患者一种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4.
黄涛|周进学|杨楠木|宫东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1):32-3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胆红素变化的规律及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分为高胆红素组和胆红素正常组,观察术后胆红素变化特点,分析导致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因素.结果 红素正常组术后血清总胆红素4 d达峰值[(21.5±9.2)μmol/L],术后14 d可降至正常水平;高胆红素血症组血清总胆红素7 d达峰值[(49.2±25.4)μmol/L],术后14 d仍高于正常值2倍[(36.1 ±17.6)μmol/L].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术前胆红素水平,肝功能Child分级,术中肝血流阻断方式,出血量,输血情况以及术后合并低钠血症与术后高胆红素血症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表明术前胆红素水平是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独立预测指标(OR=5.406,χ2=11.319,P=0.001).结论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动态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是重要的.围手术期对发生商胆红素血症的相关临床因素积极防范并处理,可降低肝癌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老年人原发性肝癌(PHC)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1年5月至2007年10月经手术切除的70 例老年(年龄≥60岁)PHC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中64例术后恢复出院,6例围手术期死亡(8.6%),术后大量腹水27例,胸腔积液21例,肺部感染19例,心功能衰竭11例,切口感染10例,大出血7例,肝功能衰竭4例.术后随访,7例半年内肝内复发并死亡,1年存活率81.4%(57/70),3年存活率45.2%(19/42).结论 手术仍是老年人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应注重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指征及术中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6.
肝切除是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并发症仍然是影响肝切除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胆漏,肺部并发症和肝功能不全等仍然很常见,也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尤其是老年肝切除患者。精准肝脏外科包括术前精确的评估,术中精细的操作和术后精心的管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理念和规范。预防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有效的针对性处理是解决围手术期并发生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老年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性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和围手术期特点.方法 对我院1990 年1月至 2006年12月年龄≥60岁并行肝切除的8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年龄<60岁的90例患者作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老年组肝癌患者HBV感染率、AFP阳性率低,术前伴发病较多,肿瘤包膜阳性率及术后1年总生存率较高;而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临床症状、术前肝肾功能、肝硬化、卫星病灶、癌栓、术前肿瘤破裂、术中失血量、根治性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无瘤生存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切除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是安全的,对无术前伴发病或术前已有效控制伴发病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是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前应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及其术前应用的价值。方法 1 998年 5月至 2 0 0 1年 1 0月 ,2 5例肝癌行术前短程大剂量立体定向适形放疗 2周后手术切除 ,与同期单纯手术切除的病例对照 ,进行病理、肝功能、血常规、AFP、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分析研究。结果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能有效杀灭肿瘤细胞 ,导致癌周小血管、淋巴管闭塞及纤维机化带形成 ,显著缩小肿瘤体积 (P<0 .0 1 ) ,减少术中出血量 (P<0 .0 5 ) ,提高术后近期 AFP转阴率 (P<0 .0 1 ) ,降低术后 1年复发率 (P<0 .0 1 ) ,提高术后 2年生存率 (P<0 .0 1 )。同时 ,没有严重副作用。 结论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段 ,术前短程大剂量冲击放疗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 ,改善预后 ,增加二期切除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熊锐|尹涛|段传谊|高建龙|孙军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8,27(1):121-124
目的:探讨Glisson蒂横断法原位扩大右后叶肝切除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应用Glisson蒂横断法原位扩大右后叶肝切除治疗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Pringle法肝癌切除术治疗的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Glisson蒂横断法原位扩大右后叶肝切除较传统肝切除更简捷精准、术中出血少、肝功能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肝癌的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变病人术后腹水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水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征侯群,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以肝硬变较为多见,其次是肿瘤与结核性腹膜炎及Budd-Chiari综合征等。在我国,原发性肝癌病人80%以上合并有肝硬化,肝癌切除术后往往伴有腹水若处理不当,非但延误治疗,而且直接影响生存率。腹水可以:①... 相似文献
11.
肝切除治疗巨大原发性肝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影响巨大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治疗的预后因素,探讨提高巨大肝癌疗效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69例巨大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用Cox回归分析选择16个对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到的58例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2%,31.4%,12.3%;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预后影响因素为是否肝内转移、血管侵犯、肝硬化程度和是否根治性切除;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巨大肝癌切除术后远期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为肝硬化程度、是否肝内转移和是否根治性切除。结论积极手术切除是治疗巨大肝癌的主要措施,其疗效取决于是否肝内转移、肝硬化程度和是否根治性切除,对术后肝内复发和转移的积极预防和治疗是提高HPLC生存率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2.
13.
原发性肝细胞癌侵入肝胆管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侵入肝胆管引起阻塞性黄疸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23例病人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单纯胆管癌栓清除+T管引流10例;胆管癌栓清除+肿瘤切除10例,其中左半肝切除8例,右半肝切除1例,右肝不规则切除4例。结果 手术死亡3例,存活3 ̄6个月3例,半年 ̄1年4例占17.4%,1年 ̄2年8例占34.8%,2年 ̄3年4例占17.4%,单纯胆管癌栓清除平均存活时间6.5个月,肝叶切除17.3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继发胆管癌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3年12例HCC伴癌栓的外科治疗情况。结果本组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内癌栓的发生率为4.69%(12/256).术前确诊牢为25%(3/12).肝癌切除加胆管癌栓清除术8例,肝癌切除加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内引流1例.单纯胆总管切开取栓术3例。术后1年生存率66.7%(8/12).3年生存率25%(3/12),其中1例生存已超过5年。结论原发性肝癌伴胆管内癌栓十分少见.术前易误诊.手术治疗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临床特点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间收治的21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手术治疗的15例全部达到止血目的.急诊肝癌切除术10例,局部缝扎加肝动脉结扎、大网膜填塞缝扎各2例;介入治疗3例中止血2例,1例中转手术治疗,另4例非手术治疗.手术组1、3、5年存活率分别为66.7%、13.3%、6.7%,非手术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零.结论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并不一定是肝癌的终末期表现.手术治疗仍是本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经皮肝穿刺注射醋酸和乙醇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醋酸及无水乙醇经皮肝穿刺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效果,以及治疗中药物对银川市功能有何影响。方法 将41例PHC患者分别给予75%醋酸或针水乙醇注射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甲胎蛋白,并行肝穿刺活检,B超检查肝癌大小。结果 醋酸组和乙醇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2%及87.5%,两组对sIL-2R影响不明显,但乙醇组注射次数、用药量及对肝功能的影响均明显大于醋酸组 相似文献
19.
老年性肝门部胆管癌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1993年1月至 2004年12月收治的133例老年性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根治性切除37例,姑息性切除35例,胆道引流45例;其它手术3例,非手术组13例。根治性切除率30.8%(37/120)。术后37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0.8%。1 例死于术后肝肾功能衰竭。根治组,姑息性切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3%,66.1%,66.1%与82.9%,56.8%,37%,引流组与未手术组无1例存活15个月。结论老年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首选肿瘤切除术,了解老年肝门部胆管癌的特点.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的前提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有几种,其中最主要的是多药耐药基因MDR1。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30例原发性肝癌(PHC)癌组织和癌周组织中MDR1的表达产物Pgp(P-gly-coprotein,PgP),结果显示,PHC癌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阳性率(60.0%)远较癌周组织高(23.3%)。化疗后肿瘤组织MDR1阳性率(88.9%)较未化疗瘤的癌组织(47.6%)高。结合临床资料分析,MDR1基因的过度表达在我国PHC的内在性和获得性药物耐受产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关键词:##4多药耐药基因;;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