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在高龄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LPD且年龄> 75周岁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均行LPD,2例行LPD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6例中转开放手术,1例为全胰十二指肠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1例为全胰十二指肠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及横结肠部分切除,1例为胆囊癌术后腔镜中转胰十二指肠切除,3例为胰十二指肠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39例手术时间264~650 min,平均(419.56±80.15)min;术中出血量50~1 200 ml,平均(438.97±324.85)ml。术后发生胰漏10例,出血3例,肺部感染8例,胆瘘5例,乳糜漏2例,切口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56.41%。术后90 d内无死亡病例。术后病理结果:胰腺癌21例,胆管癌9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癌3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PMN)4例,1例为慢性胰腺炎,1例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结论 对于有经验的腹腔镜外科团队来说,高龄患者行LPD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全胰切除术及术后血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1例全胰囊腺瘤患者行全胰切除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无并发症。我们认为:全胰切除采用沿门一肠系膜上静脉走行方向横断胰体后,再分别切除胰头十二指肠、胰体尾部和脾脏的手术方法为佳。术后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每日用长效胰岛素20U~24U,可将血糖控制在6.9~10.5mmol/L,本文还对全胰切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血糖控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意外损伤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意外损伤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宋钦华,裴永泉,林开祥(潍坊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61041)我院自1963年~1991年共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下简称PDR)80例,术中发生肠系膜上动脉损伤2例,术后发生严重或少见并发症18例,死亡7...  相似文献   

4.
康旭萍 《当代医学》2010,16(28):129-130
胰头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由于其位置特殊,往往在发现时已侵犯周围组织。肠系膜上静脉自胰头后部通过,因此在早期就有侵犯。在Whipple术基础上行肠系膜上静脉切除术,切除范围广、术后管道多且留置时间长、护理量大,现将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晚期胰腺癌19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 ,胰腺癌发生率逐年增加 ,由于其发病隐匿 ,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已多属晚期 ,常规胰 十二指肠切除 (Whipple)术已不能实施。本院 1995年 5月至 2 0 0 2年 3月 ,共行胰腺、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 (superiormesenteric portalvein ,SMPV)联合切除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 19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例患者 ,男 15例 ,女 4例 ;年龄 4 8~ 6 8岁 ,中位年龄 5 7.6岁。胰头部癌 16例 (钩突部 7例 ) ,胰体部癌 3例。临床表现 :胰头部癌以梗阻性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 ,伴腹痛、腹胀 13例 ,伴腰背部疼痛 6例 ;胰体部癌主要临床表…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癌肿浸润胰后部血管,尤其是门-肠系膜上静脉汇合段,往往被认为是胰腺恶性肿瘤切除的禁忌症。本文回顾性研究的目的在于报道一组20个病例,证明当胰后部血管受浸润成为完整切除癌瘤的唯一障碍时,合并血管切除是合理的。病列和方法:20例病人,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1.7岁),因腺癌(n=19)或囊腺癌(n=1)接受胰头切除术14例,胰尾切除术2例,全胰切除术4例。合并门-肠系膜上静脉汇合段  相似文献   

7.
对我院1995-2008年手术治疗的114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治疗胰头癌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术的疗效,进一步探讨胰头癌手术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齐建军 《当代医学》2021,27(1):79-81
目的 探讨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胰腺癌患者102例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51例.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切除,观察组患者采用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以...  相似文献   

9.
螺旋CT对正常胰腺变异显示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认识正常胰腺变异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行螺旋CT(Spiral CT,SCT)双期增强扫描正常胰腺237例横断面图像,回顾性总结了胰腺各个部位常见变异的SCT表现。结果:显示正常胰头颈变异43例,胰体尾变异14例,一例胰头增大系因肠系膜上静脉走行异常而引起。结论:认识正常胰腺变异可以避勉将之误诊为肿瘤,提高对胰腺肿瘤诊断的正确率,减少不必要的剖腹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对闭合性肠系膜损伤的认识。方法 对 3 3例外伤性肠系膜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3例中术前伴有休克 17例 ,合并脾破裂 2例 ,右肾破裂 1例 ,颅脑损伤 1例 ,胸外伤 2例 ;术中 2 1例行肠切除术 (63 .64 % ) ;肠系膜上静脉结扎 2例 (6.0 6% ) ;肠系膜上静脉修补 4例 (12 .12 % ) ;肠系膜修补术 6例 (18.18% )。死亡 1例 ,切口感染 3例 ,切口裂开 1例 ,盆腔包裹积液 1例。结论 肠系膜损伤诊断较困难 ,早期诊断处理及时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保留脾脏和脾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部病变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至2009年行保留脾脏和脾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术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肿瘤7例,恶性肿瘤2例,胰体尾损伤6例。结果本组15例均成功保留脾血管和脾脏,术后胰瘘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根治性切除胰腺体尾癌2例,生存时间分别为48个月和53个月。结论保留脾血管和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是治疗胰体尾部病变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操作费时复杂,风险大,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1],其肠系血管的探查是该手术的关键。笔者10年共行PD11例,现就有关血管探查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47~65岁。其中壶腹癌6例,胰头癌4例,慢性胰腺炎1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梗阻性黄疸。术前经B超、CT检查均诊断为壶腹周围癌,肿瘤与门静脉(PV)及肠系胰之静脉(SMV)间的间隙存在。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的探查:11例有2例术中探查分离引起出血,后快速切开胰腺探查证实为SMV出血,1例发现…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保留脾脏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腺良性病变和胰体尾部外伤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8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中5例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痊愈出院;1例胰岛素瘤患者手术中保脾失败而行脾脏切除术;1例囊腺瘤合并肝血管瘤患者术后出现了肺栓塞和继发性糖尿病,经积极辅助内科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1例胰腺外伤的患者术后出现了胰漏致腹腔脓肿形成,再次行腹腔引流术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保留脾脏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术对胰腺尾部的良性病变和胰体尾部外伤的患者疗效满意,可作为一种较好的术式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胰体尾部良性或恶性疾病.需手术治疗时,传统的手术方法是胰体尾切除 脾切除术.随着对脾脏免疫功能及脾切除术后凶险感染的进一步认识,多数学者主张行胰体尾切除时尽量保留脾脏.恶性肿瘤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亦应保留脾脏.传统保脾手术需保留脾动脉、静脉或单纯结扎脾动脉,如二者均不能保留则行脾切除术.自1992年~1995年我院行结扎脾动静脉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3例.术后无并发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胰腺癌侵犯肠系膜上静脉(SMV/P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组织检查及围手术期死亡情况,以及患者术后随访的生存率。结果对照组患者胰腺癌切除率为29.41%,明显低于观察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切除端的癌细胞浸润率为17.6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29%,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的0及11.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二年生存率为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能够提高胰腺癌切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生存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100例肝外门静脉的形成、类型及其属支。其结果为:门静脉由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合而成。根据肠系膜下静脉注入部位不同,可将门静脉分为三型,其中Ⅰ型出现率最高(67%),Ⅲ型其次(24%),Ⅱ型最低(9%)。门静脉汇合处在胰颈后方的占92.6%。在胰体后方的占7.4%。门静脉的属支有:脾静脉、肠系膜上(或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胰十二指肠上后静脉、附脐静脉和胆囊静脉。这些属支并非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7.
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和治疗(附8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 结果:本组8例胰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42±15)岁.肿瘤位于胰头部7例,胰体部1例.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肿瘤切除 节段性胰腺切除术2例(1例加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行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2例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1例合并肠系膜上动静脉切除重建),行经典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因肝脏广泛转移行肝肿块切除活检 胆囊切除 胆总管空肠吻合术1例.术后病理检查:均诊断为胰腺神经内分泌癌,典型类癌2例,不典型类癌3例,小细胞癌3例;瘤体直径4~12 cm,均呈浸润性生长;淋巴结转移3例,侵犯十二指肠4例,侵犯胆总管1例,侵犯肠系膜上动静脉1例,侵犯下腔静脉1例,肝转移1例.随访6例,5例存活至今,1例术后第8个月死于肝转移.结论:胰腺神经内分泌癌呈浸润性生长,大多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改善预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9年1-11月收治胰腺外伤患者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15例,行止血+引流10例;行胰体尾切除术+脾切除术1例,胰腺断面缝合+十二指肠造瘘+胆囊造瘘术+空肠营养管置入4例;治愈19例,死亡1例;胰瘘1例.结论:根据胰腺损伤的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本院1995年7月~2005年3月收治的11例儿童闭合性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年龄3~15岁,因局部直接撞击致伤9例,车祸伤1例,高处坠落伤1例。属Ⅰ、Ⅱ级胰腺损伤7例,4例行保守治疗,其中3例因合并伤予以手术治疗,均顺利恢复;Ⅲ级损伤3例,2例予以保留脾脏的胰体尾部切除术,1例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后手术治疗;Ⅳ级损伤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瘘、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10例随诊无远期并发症。结论儿童闭合性胰腺损伤多因上腹部直接撞击伤。Ⅰ、Ⅱ级胰腺损伤均可予以保守治疗,Ⅲ级损伤最宜于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部切除,Ⅳ级损伤行保守治疗待假性囊肿形成后再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5年3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胰源性门静脉高症症21例,均有胰腺炎病史,其中3例合并假性囊肿,1例合并胰尾部癌。10例有上消化道大出血。结果:16例行手术治疗。手术指征:胃底静脉重度曲张或伴有食道静脉瞳张,既往有上消化道大出血史,以及门静脉主干有血栓形成。手术方法:脾切除是基本方法,胰周纤维化明显者联合胰体尾切除;假性囊肿行囊肿-空肠Roux-en-Y式吻合;胰尾癌行胰体尾切除;有食道静脉曲张者附加贲门食道周围血管离断术;门静脉主干有血栓者行肠系膜上静脉一下腔静脉H型分流术。5例行非手术治疗。结论: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较为少见,其诊断和治疗有不同于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的特点。手术效果良好。对于胃底静脉曲张较轻。无出血史者可非手术治疗.随着胰腺原发病的控制和血栓再通,胃底静脉曲张也可好转或停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