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细胞如何将外界信号转换成细胞应答反应,是生命科学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跨细胞膜信息传递机制包括三个环节,即受体识别、信号传递、细胞效应。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信息分子,称为信使物质。在神经生物学及细胞分子 相似文献
3.
4.
5.
6.
一氧化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牟冬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1,18(1):40-43
一氧化氮 (NO)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细胞信使 ,其结构简单、半衰期短、化学性质活泼 ,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各组织器官 ,由血管内皮细胞 (EC)产生并释放 ,参与机体内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1] 。1980年Furchgott等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可产生并释放一种舒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细胞衍化松弛因子 (E DRF) [2 ] ,1987年Palmer定量证明EDRF就是NO ,1991年NO合酶克隆成功 ,从此 ,NO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本文就NO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NO的生物学特性在体内NO由L -精氨酸 (L -Arg)末端胍基产生 ,在此过程由… 相似文献
7.
8.
<正>生物活性分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自发现开始,其广泛而重要的生理和病理学功能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与其它生物自由基相一致。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气体自由基,NO对人体有双重的生物学作用。一方面其可以调节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血液循环、信息传递、能量代谢及免疫调节等。另一方面,体内NO合成量多或少均会造成对机体的危害。如:低血压休克、细胞损伤或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等。肝脏作为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器官存在NO合酶(NO synthase,NOS),可以合成并释放NO,其对于肝微循环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种特殊的生物信使分子一氧化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1999,20(4):402-403
内皮细胞衔化舒张因子EDRF是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涉及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研究证明NO在循环,呼吸,免疫,内分泌等多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NO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合成,NO在专血管,神经,免疫系统的主要生物学效应,与NO合成异常有关的疾病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参与长时程增强形成的逆行信使韩太真,郑铭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LTP)是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可塑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反映了信息贮存过程中突触传递效应的增强。其基本特征是,在一定的强直刺激后使用相同的测试刺激所引起的突触... 相似文献
13.
正常小鼠血液中环核苷酸信使的昼夜生理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时间生理学的角度,探讨血液中环核苷酸系统的生理节律。方法 将实验动物置人工光胆周期的稳定环境中饲养2周后,在昼夜6个不同时点分别取样测定,结果 小鼠血液中cAMP和cGMP含量变化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 征,中值分别为104.34和64.70nmol/L,两者相差1.64倍;相位分别位于12:56和19.58时,相差近7h。结论 正常小鼠血液中的环核苷酸信使含量具有昼夜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患者血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徐淑静张韬威时立新董亚琼(贵阳医学院附院内分泌科贵阳550004)有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在免疫、炎症、肿瘤及心血管等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1],但糖尿病(DM)患者的NO变化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作者检测了45例DM患者...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一氧化氮对再灌注肌瓣微血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组织游离移植中,血管痉挛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目前研究表明,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一氧化氮(NO)释放障碍密切相关[1]。本实验观察了再灌注期肌瓣微血管的变化及左旋精氨酸(L-arg)对其的作用,旨在探讨一氧化氮对再灌注肌瓣微血管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1 动物模型和实验方法 大鼠提睾肌模型参照Pemberton等[2]的方法制备,实验大鼠分正常未缺血组(A组)、缺血5h再灌注2h生理盐水治疗组(B组)、缺血5h再灌注2hL-arg治疗组(C组),每组21只。模型制备后,于缺血前… 相似文献
18.
19.
20.
耳针治疗高血压病与一氧化氮信使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例高血压病患者耳针治疗前、后的血压及血清一氧化氮水平进行同步追踪观测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组耳针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患者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经治疗后有明显降低(P<0.01和P<0.05),反映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也从治疗前的低于正常水平显著回升(P<0.01),并与血压值的变动间存在负相关(r=0.486,P<0.05),提示耳针疗法可能是通过对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来发挥血压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