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颅骨骨髓炎的好发部位为上颌骨、下颔骨或额骨。上颔骨骨髓炎多发生于一岁以内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下颔骨或额骨骨髓炎多发生在成人。但病变范围广泛累及上颔骨、额骨、颧骨及顶骨等多块颅骨之慢性多发性颅骨骨髓炎临床上很少见到。现报告一例并略予讨论。杨××,住院号36593,男性,一岁九个月。主拆为左侧额部面部红肿、左眼间歇性流  相似文献   

2.
<正> 口腔颌面部囊肿,按Lucas分类为骨内囊肿(包括面裂囊肿、牙源性囊肿和非上皮性骨囊肿)和软组织囊肿(包括潴留囊肿和发育性囊肿)。本文只讨论软组织发育性囊肿,即鼻唇囊肿、龈囊肿、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畸胎样囊肿、皮样和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根据临床需要,我们研制了上颔窦骨钻。本文具体阐述了上颔窦骨钻的结构、操作步骤和应用范围。总结了自1983年以来,利用上颌窦骨钴经下鼻道行上颌窦钻孔术,进行上颔窦光导纤维内窥镜检查,采取病理标本,为上颌窦疾病提供了可靠的病理诊断根据,避免了治疗的盲目性。同时,还用此法治疗了上颌窦炎及上颌窦囊肿病人,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非齿源性颌骨囊肿临床较为少见,腭正中囊肿为非齿源性囊肿中的一种.我院从1979~1989年十年间共收治腭正中囊肿五例,入院后均行手术治疗,痊愈出院.下面就腭正中囊肿发生原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颌骨囊肿是口腔科常见疾病,对其病因、发病率、症状、诊断以及治疗等,国内外文献已有过很多报道.但对囊肿摘除后的骨创腔处理问题,直到现在尚无统一意见和比较完善的方法.我们自1955~1980年间曾对413例颌骨囊肿(包括牙源性和非牙源性)进行了住院手术治疗.关于囊肿摘除后骨创腔的处理,曾先后采用过11种不同方法,其中有194例采用了早期口外引流法.兹将这种处理方法所得临床结果进行小结,并与其它各法进行对比,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6.
基底细胞母斑综合征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常表现多系统和器官异常。临床特征为:(1)皮肤多发性母斑性基底细胞瘤及跖底凹陷,(2)下颔骨囊肿,(3)骨  相似文献   

7.
<正> 动脉瘤性骨囊肿是骨的一种膨胀性溶骨性病变,1942年Jaffe和Lichtensten在叙述骨囊肿的X线表现时,曾指出了该型囊肿的特点。1950年Jaffe从临床病理证实了该囊肿的性质。并且发现两例病人的囊肿内含有流动的血液,X线片具有“气球”样特点,从而称之为动脉瘤性骨囊肿。1958年Bernier和Bhaskar报告了两例下颌骨的动脉瘤性骨囊肿。1959年Bhaskar等人报道了五例,四例位于下颌骨,一例位于上颌骨。1971年Daugherty和Eversole又报道了17例发生于颔骨。自Bernier等人报  相似文献   

8.
<正> 鼻腔鼻窦神经源性肿瘤少见,临床误诊率很高,病理诊断和分类较混乱,首治措施如不恰当,复发率高,部分患者预后很差。本文就我院所见11例,结合文献复习,并作简要讨论。病例资料一、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在18—49岁间。按病变部位及病理诊断分类,计鼻腔神经鞘膜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上颔窦恶性神经鞘膜瘤3例,上颔窦神经纤维肉瘤4例;鼻腔及前颅窝底部嗅神经上皮瘤1例,神经纤维瘤病伴发上颔窦神经纤维肉瘤1例。  相似文献   

9.
造釉细胞瘤与牙源性囊肿为两种极其相近似的疾病,临床上常有误诊发生。据 Ge-tter 氏报道,有33%的造釉细胞瘤与牙源性囊肿有关系。我国吕氏近期报道其与牙源性囊肿,尤其是角化囊肿误诊率达41.6%。我们体会,造釉细胞瘤的术前诊断正确与否确实十分重要,因为将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而误诊的病例常是在颌骨牙源性囊肿的基础上,发生造釉细胞瘤,其中尤以单房者诊断更困难。此时,造釉细胞瘤的体积尚  相似文献   

10.
齿样骨是一种少见的枢椎发育畸形,常伴有齿状突发育不良(图1)。由于它本身无坚固的支持物而造成寰枢关节活动过度,有些病例结果可形成脱位。这种原因所致寰枢脱位常为滑动性,因而临床症状复杂,X线检查不易发现,造成诊断困难。本文报告四例,并讨论其临床及X线检查的特点。 病例报告 四例齿样骨所致寰枢脱位情况见表1。 讨论 关于齿状突的发育、先天发育异常及齿样骨的X线研究,文献中已有较详尽的介绍。本文四例均属齿状突发育不良并齿样骨。B.S埃伯斯坦认为,齿样骨在发生学上相当于终末小骨,它起源于齿状突韧带末端的脊索残余组织形成的一独立小骨,可认为是枕椎的另一种表现。此点与王泽忠氏的介绍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魏学军 《四川医学》2008,29(4):444-445
目的 探讨上颌骨囊肿摘除术后自体骨移植骨创腔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38例牙源性上颌骨囊肿摘除术后采用自体骨移植骨创腔的方法.结果 所有38例上颌骨囊肿患者术后面形恢复佳,1例患者切口出现漏口,5年内复发1例.复发率3.1%.结论 牙源性上颌骨囊肿摘除术后行自体骨骨腔移植,效果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12.
牙源性钙化囊肿又称Gorlin氏囊肿、囊肿性角化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牙源性囊肿。我科曾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 田某,女,29岁,农民。1986年5月16日因右上颌无痛性肿物2年余入院。2年前患者发现右上腭有一肿物,花生米大小,无疼痛,较硬。不伴发热畏寒,无牙疼史,无鼻塞及流脓涕。后肿物缓慢生长。一年前,右面部眶下区又发现一肿物,较小,无疼,无其它不适,渐缓慢生  相似文献   

13.
鳃源性囊肿及瘘管为先天性疾病,是由于胚胎发育期中鳃沟没有完全消失而形成的囊肿或瘘管,以第二鳃源性囊肿及瘘管最为常见,第一、三较少见,第四鳃源性囊肿及瘘管极为罕见[1].此病发病率较低,临床上较易发生误诊、漏诊[2].本研究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3例鳃源性囊肿及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期为本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牙源性囊肿是颌骨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由成牙组织或牙病演变而来,根据不同来源可分为根端囊肿和含牙囊肿(又称泡滤囊肿)两人类。牙源性囊肿在治疗上,根端囊肿可用外科手术或非外科手术治疗,但含牙囊肿唯有靠外科手术治疗。笔者近年来治疗20例牙源性囊肿,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分析1.分类:在20例中,根端囊肿15例,占75%,含牙囊肿5例,占25%。2.年龄、性別与病期:在根端囊肿中,年龄最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改良骨齿人工角膜手术(OOKP)治疗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角膜性盲的长期解剖和功能结果。方法:1973—1999年203例患者(224只眼)行改良的OO KP术。其中行标准的2步手术步骤的181例患者(其中男性98例,女性83例,x珔=54.3岁)被纳入研究。术前干眼症70例,其中包括眼天疱疮引起的3  相似文献   

16.
刘海涛  后军 《安徽医学》2019,40(7):738-741
目的分析开窗减压术、刮治术+引导骨再生技术(GBR)、单纯刮治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经计算机随机分组结合患者意见将研究对象分为单纯刮治组(A组,28例)、刮治术+GBR组(B组,20例)、开窗减压组(C组,12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术后3、6、9、12个月囊肿体积缩小百分比。结果 C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12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6个月,B组平均囊肿体积缩小百分比明显大于A、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9、12个月,C组平均囊肿体积缩小百分比明显大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相较于单纯刮治术和刮治术+引导骨再生技术,开窗减压术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一种微创、安全且效果可靠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石骨症首先于1904年由Alber—Schonberg描述,故称Alber—Schonberg氏病。后继学者们又据其大体病理及X线特征称之为:大理石骨病(Marble bone disease),脆弱性骨质硬化症(Osteosclerosis generalisata tragilis)、粉笔骨(chalky bonc)、先天性骨硬化(Congenital Osteosclerosis)。本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骨发育异常疾病,国内1955年开始由何氏及蒋氏报告5例,至今国内报告约76例,国外约300余例。而家族性石骨症更为罕见,最近我院门诊遇到2例,为同胞兄弟。  相似文献   

18.
<正> 临床资料男2例,女4例,年龄18~25岁。其中3例造釉细胞瘤,1例角化囊肿,1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骨巨细胞瘤。病变部位:下颔骨体4例,颏部1例,下颌骨升枝1例,  相似文献   

19.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系感兰德氏于 192 2年首先报告的 ,本病名称较多 ,既往亦称为骨纤维性病变、骨纤维结构不良、骨纤维瘤、纤维囊性骨炎、纤维性骨营养不良 ,骨纤维囊肿症、局限性纤维性骨炎等。 1942年由李捷二氏命名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本病是正常骨组逐渐为增生的纤维组织所代替的一种疾病。按其受累的范围可分为单骨性及多骨性两大类 ,后者并发骨外系统症状 (皮肤色素沉着及早熟现象 )者称为阿布来氏综合征。其发病机理和病因至今不明 ,有人认为起于内分泌代谢机能失调。目前大多数学者公认本症是由于原始间叶组织发育异常 ,骨骼内纤维…  相似文献   

20.
牙源性角化囊肿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颌骨囊肿,其中可含牙。1956年Philnsen首先根据其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将此类囊肿命名为“牙源性角化囊肿”。其治疗方法为摘除、刮除、截骨及袋行术。现将我院1992--2002年收治的171例患者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