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的Nance弓矫正器对上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患者的矫正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上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患者实施改良Nance弓矫正,对比治疗前后曲面体层X线片中第一恒磨牙的近中倾斜角度的改变对矫正治疗的效果和第二乳磨牙的牙根吸收变化。结果40例患者均采用改良的Nance弓完成矫正治疗,所有患者的第一恒磨牙均完全萌出且建牙。经过矫正治疗后患侧的倾斜角度为(92.8±5.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矫正之后的健侧的倾斜角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治疗后的第二乳磨牙的牙根吸收程度比矫正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改良的Nance弓矫正器矫正能够有效调整上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患者的近中倾斜角度,但是应密切关注患者第二乳磨牙的牙根吸收情况,建议在轻度吸收时尽早进行矫正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异位萌出的第一恒磨牙在手法矫正配合隐形矫治器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8例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患者实施手法矫正配合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对比治疗前后曲面体层片中第一恒磨牙的近中倾斜角度的改变。结果 其中3例患者采用了手法矫正即辅助第一恒磨牙完全萌出且与对颌建立了咬合;5例患者采用了手法矫正后配合隐形矫治器远移第一恒磨牙,使之与对颌建立了咬合关系;经过矫正治疗后患侧的第一恒磨牙倾斜角度为(93.5±8.6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健侧磨牙的倾斜角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矫正可以有效的调整异位萌出的第一恒磨牙的近中倾斜角度。异位萌出的第一恒磨牙倾斜度大的患者通过手法矫正即可辅助其竖直解除阻生状态;异位萌出的第一恒磨牙倾斜度相对小的患者,手法矫正再配合隐形矫治器即可更准确地调整第一磨牙的位置,与对颌牙建立咬合,对患者的咀嚼系统及颌骨发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评价11岁牙龄儿童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第二恒磨牙的萌出位置和发育阶段,分析其与不同矢状骨面型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牙龄11岁错畸形患者74例(根据Becker牙龄评价标准确定牙龄)。根据患者矫治前数字头颅侧位X线片,测量3组患者的SNA角、SNB角、ANB角以及APDI值,依据测量值将其分为骨性Ⅰ类组、下颌骨骨性Ⅱ类组和上颌骨骨性Ⅲ类组。同时根据头颅侧位X线片和数字化曲面断层X线片,测量第二磨牙的萌出高度、角度和发育阶段。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1岁牙龄儿童在不同矢状骨面型中,上下颌第二恒磨牙萌出高度、角度和发育阶段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PP长度与上颌第二恒磨牙的萌出高度及发育阶段呈正相关性(P<0.01),与萌出角度呈负相关性(P<0.05);GM长度与上下颌第二恒磨牙的发育阶段呈正相关性(P<0.01),但与下颌第二磨牙的萌出高度和角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通过11岁牙龄组的第二恒磨牙萌出高度、角度、发育阶段与不同矢状骨面型相关性分析可推断,11岁牙龄组儿童上颌骨长度越长,上颌第二磨牙萌出高度越高,萌出角度越小,发育时间越早;下颌体长度越长,上下颌第二磨牙发育越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下颌第二磨牙中邻面龋与第三磨牙萌出方向病因关系。方法 根据临床诊断,通过X片检查进行回顾性观察,统计分析。结果 1721颗牙片中,有655颗牙是以第三磨牙萌出方向不正导致。结论 萌出不正、牙冠周围反复发炎,邻面形成楔状间隙,食物留造成嵌塞,口腔清洁不到位,细菌滋生,破坏牙釉质,继而形成远中邻面龋。  相似文献   

5.
由于第一恒磨牙萌出时间最早,患龋机会也较多,往往在儿童期间就发生龋病,又常常没有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很快引起牙冠大部破坏,根尖病变,影响正常咀嚼功能,还可能造成对颌牙的伸长及临牙移位。因此可以在适宜的年龄将病变的第一恒磨牙拔除,让第二恒磨牙很好的萌出于第一恒磨牙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第3磨牙是牙列中萌出最晚的恒牙,萌出年龄大约18~30岁,其萌出位置不足,容易导致程度不同的阻生,引起冠周炎及间隙感染。2009年1月笔者对某部新兵进行了第3磨牙萌出情况调查,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评价同一牙龄组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第二恒磨牙的发育及萌出状态特征,探讨其与不同矢状骨面型关系。方法选取近3年口腔科门诊错牙合畸形患者74例,其中男32例、女42例,牙龄11岁(根据Becker牙龄评价标准确定)。将患者分为骨性Ⅰ类(28例)、下颌骨骨性Ⅱ类(23例)和上颌骨骨性Ⅲ类(23例)3组。观测、描记、测量数字化X线曲面断层片和数字化头颅侧位片,确定第二恒磨牙发育状况(Nolla评价)及萌出位置。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并分析。结果 11岁牙龄不同矢状骨面型组别上下第二恒磨牙发育阶段(Nolla评价)及萌出高度和角度未见显著差异(P均〉0.05)。PP长度与上下颌第二恒磨牙的发育阶段(Nolla)及萌出高度呈正相关(r1=0.284,P〈0.01;r2=0.288,P〈0.01;r3=0.233,P〈0.05),而与上颌第二恒磨牙的萌出角度呈负相关(r=-0.236,P〈0.05)。GM长度和上下颌第二恒磨牙的发育阶段呈正相关(r1=0.309,P〈0.01;r2=0.328,P〈0.01)。11岁牙龄ANB角和上颌第二恒磨牙萌出高度呈正相关(r=0.205,P〈0.05)。结论 11岁牙龄不同矢状骨面型的儿童,第二恒磨牙发育早晚、萌出高度和角度未见差异。11岁牙龄儿童PP长度越大,第二恒磨牙发育的越早,萌出高度越高、角度越小。GM长度越大,第二恒磨牙发育的越早。11岁牙龄的儿童ANB角越大,上颌第二恒磨牙萌出高度越高。  相似文献   

8.
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齿),在六岁左右开始萌出,是罹患龋病最多的牙齿。为了更好地防治,就我市六龄童该牙的萌出情况作一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Halterman矫治器用于治疗异位上颌第一恒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合肥市口腔医院就诊的异位上颌第一恒磨牙患者31名,共41颗患牙,应用改良Halterman矫治器对异位上颌第一恒磨牙进行矫治,测量全景片中异位上颌第一恒磨牙的嵌入量及分级程度。结果:异位上颌第一恒磨牙均正常萌出。Ⅱ、Ⅲ、Ⅳ级患侧第二乳磨牙分别在治疗后3、6、12个月的存留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Ⅳ级患侧第二乳磨牙在治疗后12个月的留存率低于Ⅱ级患侧(P<0.05)。Ⅲ与Ⅳ级患牙嵌入量大于Ⅱ级患牙(P<0.05),而Ⅲ与Ⅳ级患牙嵌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Halterman矫治器治疗异位萌出的上颌第一恒磨牙效果良好。随着上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级数升高,第一恒磨牙的嵌入量增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下颌第二恒磨牙错畸形的类型及相关因素,为正畸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105例符合条件的正畸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记存模型及全口曲面断层片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结果 下颌第二恒磨牙错发生率为40.95%,其中舌向错位占66.67%;下颌第二恒磨牙错与安氏Ⅱ类错、下颌第二恒磨牙处的牙槽弓宽度和后段牙弓拥挤度存在显著相关性(OR=4.621、0.745、0.914,P<0.01、0.05),而与下颌第一恒磨牙处的牙槽弓宽度、第三磨牙的存在情况、安氏Ⅲ类错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临床上矫治下颌第二恒磨牙的错要考虑下颌后段牙弓的拥挤度及下颌第二恒磨牙区牙槽弓宽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锥束计算机断层摄影(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下颌第三磨牙(mandibular third molars,MTM)萌出状态对下颌第二磨牙(mandibular second molars,MSM)牙槽骨缺损中的评价效果.方法 选择兰州大学口腔医院2018年6月至...  相似文献   

12.
下颌第一恒磨牙是最早萌出的恒牙,起确定正中[牙合]关系、承担最大咬[牙合]力的作用。由于萌出早,它的发病率最高,由于根尖病灶较大及伴有久治不愈的瘘孔而拔除。1999年-2001年收治62例71颗根尖周炎有瘘型患牙行完善的根管治疗,从而保存患牙并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正畸治疗中不拔牙与拔除第二前磨牙对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的影响,探讨拔除第二前磨牙对青少年牙齿正畸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5月进行拔除第二前磨牙正畸的患者30例为治疗组,选择30例不拔牙正畸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拍摄数字全景片。两组患者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正。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第三磨牙在水平、垂直方向上的移动情况及第三磨牙萌出的角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第三磨牙在矫治一年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萌出,且治疗组的上、下颌第三磨牙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移动的距离均超过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萌出角度也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患者的上颌第三磨牙水平和垂直位移距离均大于下颌第三磨牙,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齿矫正期间拔除第二前磨牙会使第三磨牙阻生减少,加速其萌出;经矫治患者上颌第三磨牙的移动速度要快于下颌第三磨牙,其萌出的状态也优于下颌第三磨牙。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减数下颌第二恒磨牙矫治骨性Ⅲ类错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8例骨性Ⅲ类错患者,年龄12~15岁,ANB角平均-2.63°,拔除下颌第二恒磨牙,采用镍钛螺旋推簧+Ⅲ类牵引远中移动下牙弓,拍摄X线头影测量片,对治疗前后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SNA平均增加(2.25±2.43)°,ANB增加(1.75±0.96)°;L1-MP平均减少(4.25±2.66)°,L1-NB角减少(5.12±3.79)°,L1-NB距减少(2±1.31)mm;以上项目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结论:减数下颌第二恒磨牙可成功矫治某些特定的骨性Ⅲ类错。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正畸减数第二恒磨牙对患者侧貌的影响。方法 :从2007-2012年来我院正畸科就诊,并已经完成矫正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5例存在牙列拥挤,需要拔牙矫治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拔除4颗第二恒磨牙;对照组选取与实验组年龄相当,错类型相似的病例15例,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运用配对t检验对比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及面相,观察其侧貌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矫正前、后SNA、SNB、ANB、U1-L1、U1-SN、L1-MP测量数据变化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二恒磨牙减数可以缓解轻度的牙列拥挤、保存牙列的完整性,并能够尽量减少对患者侧貌的影响,可以酌情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拔除单侧上颌第二磨牙配合改良摆型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解除前牙拥挤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选择面型较好的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畸形,同时伴前牙3~5mm拥挤的患者20例.单侧拔除上颌第二磨牙后,利用摆型矫治器推上颌第一磨牙远移获得间隙排齐前牙.治疗中拔牙侧的上颌第三磨牙近中迁移代替被拔除的第二磨牙.结果 所有病例前牙拥挤解除,磨牙建立中性关系.结论 拔除第二磨牙后,摆型矫治器推第一磨牙远移效果快,前牙未发生唇倾.治疗结束时16例年龄较大患者第三磨牙已萌出建牙合.4例未萌出,但第三磨牙已近中移动于第一磨牙颈部位置.  相似文献   

17.
梁力  李潇  萧锐  吴静  范晓红 《北京医学》2008,30(7):421-423
目的 对北京市海淀区6~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以下简称六龄齿)萌出情况、患龋率及龋病的病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采用整群、等比、分层抽样方法,对海淀区城乡64所小学、2880例儿童(6~9岁)的六龄齿进行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总患龋率为10.35%(298/2880),女生(12.78%)明显高于男生(7.92%)(χ2=18.341,P<0.01),城乡儿童(8.75%)明显高于农村儿童(13.54%)(χ2=16.89,P<0.01);女生第一恒磨牙萌出率明显高于男生(χ2=165.82,P<0.01).结论 6~9岁儿童恒牙萌出时间与1995年调查结果相比有所滞后,但女生仍较男生为早,建议对六龄齿进行早期防龋治疗,实施窝沟封闭,最佳时期为7~9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南通市崇川区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以下简称六龄齿)萌出情况、龋齿、龋齿治疗及窝沟封闭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整群、等比、分层抽样方法,对崇川区城郊14所小学,2369例儿童(7—9岁)的六龄齿进行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总患龋率为19.00%,女生(21.52%)明显高于男生(16.63%)(X2=9.19,P〈0.05),城市儿童(18.75%)低于郊区儿童(22.44%),女生第一恒磨牙萌出率(97.76%)稍高于男生(97.60%),充填率(6.04%)很低,窝沟封闭率(O.86%)更低。结论儿童第一恒磨牙龋坏率高,建议对六龄齿进行早期防龋治疗,实施窝沟封闭,最佳时期为7-9岁。  相似文献   

19.
周春飞  冯坤 《上海医学》2012,35(1):69-71,3
目的了解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的类型,为提高根管治疗的效果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收集682例离体下颌第二恒磨牙,进行牙体测量,透明牙标本制作,分别对牙根及根管系统进行研究。结果 682例离体牙中双根牙最多,占55.13%(376/682),其中97例为C形根管,占14.22%。除外97例C形根管,585例离体牙的7种不同类型根管中,1-1型、2-1型、2-2型最多,近中根为85.64%(501/585),远中根为96.75%(566/585);近中根中双根管或单双根管混合型占72.14%(422/585),远中根中占18.29%(107/585);近中根的双根管口率为60.00%(351/585),远中根为15.73%(92/585);近中根的双根尖孔率为35.21%(206/585),远中根为13.50%(79/585)。根管侧支、管间侧支、根尖分叉的出现率分别为24.19%(165/682)、22.14%(151/682)和8.21%(56/682)。55.76%(416/746)的近中根根尖孔位于根尖顶,57.85%(383/662)的远中根根尖孔位于根尖顶。结论下颌第二恒磨牙根管的类型复杂,充分了解其根管解剖对提高根管治疗效果、减少根管遗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