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喉粘膜上皮中的分布及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超家族成员(bFGF和K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喉粘膜上皮与间质相互作用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观察bFGF,KGF及VEGF在喉部正常粘膜(N)和炎症(IF)中的分布.结果:bFGF和KGF的转录仅在N及IF的间质中出现,阳性反应位于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此外巨噬细胞也见阳性反应,上皮细胞均未见阳性表达.而VEGF不仅在上皮细胞中表达,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及慢性炎性细胞亦表达VEGF.在IF中,bFGF,KGF及VEGF的阳性率和反应程度较N均有所提高.结论:bFGF,KGF和VEGF通过自分泌或(和)旁分泌途径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及间质中的血管形成,在上皮与间充质细胞的交互作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血管内皮抑素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来本院就诊的36例胃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患者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抑素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生淋巴结转移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其胃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抑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7%、81.0%。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6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皮抑素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人胃癌组织肿瘤血管的生成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两者的消长关系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等生物学行为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肠癌表达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例结肠癌标本中bFGF和VEGF的表达。结果 85例结肠癌中男性bFGF表达率为64.4%,女性为62.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7);VEGF的男、女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7%、6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bFGF和VEGF在高、中、低分化结肠癌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59.3%和56.2%、66.7%和60.0%、71.1%和71.0%,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FGF和VEGF在TNMⅠ~Ⅱ期和Ⅲ~Ⅳ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和50.0%、91.1%和7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关系(P〈0.05)。bFGF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bFGF和VEGF的表达与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估结肠癌预后的客观指标,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可能作为肿瘤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克隆和表达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bFGF),以便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方法:从人神经胶质瘤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hbFGF cDNA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后作DNA序列分析,并用亚克隆的方法构建pPICZα-hbfFGF,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用SacI线性化后电转化至毕赤酵母X-33,经PCR法、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达产物,从而筛选出能够稳定、高效分泌表达hbFGF的酵母工程菌。结果:经测序证实获得的hbFGF序列与GenBank(登录号NM002006)报道的完全一致,甲醇诱导表达后培养液上清的SDS-PAGE凝胶电泳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约18 000有一蛋白条带,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表达产物与抗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抗体产生特异性条带,证明rhbFGF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克隆了hbFGF 基因,并在毕赤酵母体系中进行了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在位内膜的表达,探讨二种因子与EM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收集EM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38例及正常子宫内膜3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测定VEGF及bFGF在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用组织学评分对实验结果进行半定量统计,比较其表达强度。结果 (1)VEGF在二组内膜的腺体及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在位内膜组的表达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2)VEGF在EM患者在位内膜分泌期中的表达强度比增生期明显增强,在月经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3)bFGF在正常子宫内膜及EM患者在位内膜的增生期和分泌期中均有表达,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周期性变化;(4)VEGF和bFGF在EM患者增生期和分泌期的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VEGF和bF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均有表达,而二者均为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细胞因子,从而表明血管生成是EM发生发展中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mRNA在运动致骨骼肌损伤过程中不同阶段量的变化.方法 利用bFGF引物对不同阶段骨骼肌标本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mRNA含量,电镜观查形态学变化.结果 在正常训练条件下,bFGF的mRNA在第8~12天明显升高;在一周力竭训练组,bFGF的mRNA在第2~6天明显升高.结论 SD大鼠骨骼肌运动损伤过程中有内源性bFGF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可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开展bFGF基因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奠定基础。方法:①采用线栓法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取缺血灶周围脑组织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bFGF基因;②将bFGFDNA克隆到pGEM-TEasy质粒,经菌落PCR和HindⅢ和EcoRI双酶切鉴定;③然后将bFGF DNA亚克隆到pEGFP-N3质粒;通过抗性基因筛选阳性克隆,经菌落PCR、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菌落PCR、酶切和DNA序列鉴定均证实插入片段与GenBank报道的bFGF基因序列一致。结论:经RT-PCR反应得到了特异的bFGF基因片段并成功构建了bF-GF荧光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早期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作用的关系 ,在理论上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将 55只大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M ) 1 0只 ,糖尿病 1个月组 (M1 )、3个月组 (M3)、5个月组 (M5)各 1 5只。标本制成视网膜血管铺片 ,行bFGF、VEGF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 ,并分别对视网膜血管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1 )视网膜消化铺片 :见周细胞数量 :M1 组与M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而M3组及M5组与M组相比明显减少 (均P <0 0 1 )。毛细血管形态以M5组病变最重 ,可见毛细血管栓塞 ,无细胞毛细血管。 (2 )VEGF原位杂交 :仅M5组表达为 34 %。 (3)VEGF免疫组织化学 :M5组有表达 ,为 56 %。bFGF原位杂交从M3组开始有表达 ,为 78% ;M5组增至 89% ,bFGF免疫组织化学也从M3组开始 ,为 56 % ;M5组增至 89%。 (4)血管的透射电镜观察 :M组未见异常改变 ,从M1 组开始出现异常改变 ,以M5最明显。表现为基底膜节段性增厚、断裂缺失 ,内皮细胞肿胀变形 ,向管腔内指状突起 ,异染色质浓集居边 ,周细胞核异染色质浓集居边 ,线粒体肿胀变性 ,甚至呈空泡状。结论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时血管器质性改变在先 ,而生长因子表达在后 ,VEGF作用在bFGF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胰腺癌22例组织中的VEG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胰腺癌22例组织中,扩增出260bp的条带,VEGF mRNA阳性表达15例(68.18%),VEGF mRNA表达与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高分化者表达强度显著低于低分化者(P<0.05),Ⅰ~Ⅱ期表达强度明显低于Ⅲ~Ⅳ期(P<0.05)。结论:VEGF基因表达在胰腺癌发生、转移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B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手术的47例乳腺癌标本和11例乳腺良性病变标本中VEGF-B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良恶性乳腺组织中均检测到VEGF-B167、186 mRNA表达,VEGF-B167在乳腺癌和良性乳腺组织中100%表达,VEGF-B186在乳腺癌和良性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8.7%和54.5%,VEGF-B167在乳腺癌和良性乳腺组织中表达水平分别为(0.222±0.078)和(0.176±0.062),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77),VEGF-B186在乳腺癌和良性乳腺组织中表达水平分别为0.167(0.080~0.219)和0.071(0.000~0.156),乳腺癌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0).VEGF-B167、186 mRNA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肿瘤分期及雌、孕激素受体状况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乳腺癌组织中VEGF-B186 mRNA表达水平上调,而VEGF-B167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上调,提示VEGF-B186可能在乳腺癌中起着某些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肾细胞癌(RCC)中的表达及在肾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55例肾癌组织和20例正常肾组织Ki-67和VEGFmRNA表达情况。结果Ki-67mRNA和VEGFmRNA在肾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χ^2=28.010,P〈0.05和χ^2=15.539,P〈0.05),且两者都与肾癌临床病理参数存在相关性。结论Ki-67与VEGF在肾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呈明显的正相关性,两者在肾癌细胞增殖及转移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bFGF对兔骨髓基质细胞VEGF因子表达及细胞生物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兔骨髓基质细胞经bFGF刺激后,其VEGF因子表达及细胞生物行为的变化. 方法: 取兔双侧股骨骨髓基质细胞,采用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分别以不同剂量bFGF刺激细胞,并设立空白对照组. 培养5 d后,进行细胞形态(HE染色)、增殖情况(细胞记数法与MTT法)、碱性磷酸酶(改良钙钴法染色)、成骨结节(图像分析)、VEGF阳性细胞率(免疫组化染色)等项目的检测. 结果: 不同剂量组间各项观测指标差异均显著,结果均优于空白对照组. bFGF促进细胞增殖与VEGF表达最佳剂量为1200 kU*L-1. 结论: bFGF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增殖,促进VEGF的表达,其剂量与效果间存在明显相关关系. bFGF为1200 kU*L-1时,促进骨髓基质细胞表达VEGF及促进细胞增殖作用同时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随机选择的40例健康成年人的VEGF水平。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的VEGF水平(16.26±1.98)μg/L显著高于正常成年组(10.87±1.9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随TNM分期进展明显升高;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低分化NSCLC患者血清VEGF含量高于高中分化者(P〈0.05)。结论血清VEGF水平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诊断、转移、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和bFGF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它们在肺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晚期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VEGF和bFGF的含量。结果Ⅳ期NSCLC患者的血清VEGF含量显著高于Ⅲ期(P<0.05)。吸烟指数≥400组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吸烟指数<400组(P<0.01)。低分化癌血清bFGF水平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癌(P<0.01)。吸烟指数≥400组血清bFGF水平显著高于吸烟指数<400组(P<0.05)。VEGF与bFGF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肺癌化疗无效的患者化疗后血清VEGF和bFGF水平均比化疗前升高(P<0.05)。结论根据血清VEGF水平可推测病情进展;VEGF和bFGF在NSCLC血管形成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血清VEGF和bFGF水平可作为NSCLC患者疗效预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客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原发性肺癌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34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21例患者的正常肺组织的VEGF mRNA进行检测,统计分析VEGF mRNA的表达与肺癌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的关系。结果:VEGF-189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61.8%)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4.8%,P<0.01)。VEGF-189 mRNA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88.2%)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5.3%)(P<0.01)。VEGF-189 mRNA的表达在TNMⅠ期与Ⅱ期及Ⅰ期与Ⅲ期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VEGF的结合型同源体VEGF-189 mRNA与原发性肺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正常造血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 TRIzol一步法提取正常外周血和非恶性骨髓标本单个核细胞及正常血小板的总RNA ;以 β2 -微球蛋白基因为内对照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半定量分析VEGF基因的表达。结果 2 2份外周血标本有 18份表达VEGF基因 ,表达率为81.8% ,其中 8份为中度表达 ;18份骨髓标本VEGF基因的表达率高达 94.4% (17/ 18) ,其中高度表达和中度表达分别为 5份与 6份 ;血小板有VEGF基因的低度表达。结论 正常造血细胞可表达VEGF基因 ,提示体内血管生成受到多种效应细胞的共同调节 相似文献
17.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and their receptors after injection of external VEGF on ischenric heart muscle an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herapeutic myocardial angiogenesis of VEGF. Methods: Standard experimental pigs underwent placement of a left circumflex artery ameroid occluder. Six weeks later, the animal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VEGF (20 μg) by direct epicardial injection (n = 8) and other animals in the control grovp did not receive any treatment (n = 8).Four weeks after therapy, the animals were evaluated with regard to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VEGF and b-FGF and their receptors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The mRNA expression of VEGF and b-FGF and their receptors by RT-PCR expressing as pereentage of density ratio to the GAPDH control was increased in experimental group versus control group.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VEGF and b-FGF and their receptors by Western blot expressing as percentage of density ratio to the Commassie Blue control was increased in experimental group versus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Exogenous VEGF can induce the expression of endogenous VEGF, b-FGF, and their receptors; b-FGF may play a role in the angiogenesis of VEGF. 相似文献
18.
siRNA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VEGF的表达及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对PC-3人前列腺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合成特异性靶向人VEGF基因的siRNA,并转染到PC-3细胞中;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iVEGF对VEGF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MTT法检测siVEGF对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iVEGF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转染siVEGF1和siVEGF2组VEGF mRNA 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分别下调了60.32%和70.73%;VEGF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受到抑制,最高抑制率达72%;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组VEGF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都无明显改变。转染siVEGF1和siVEGF2的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9.5%和55.3 %,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3.9%和42.0%。结论:构建的siRNA VEGF能特异有效下调VEGF基因的表达,瞬时转染siRNA VEGF能有效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 (STAT3)及其磷酸化形式pSTAT3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NSCLC和27例正常肺组织中STAT3、pSTAT3、VEGF、bF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STAT3、pSTAT3、VEGF、bFGF在NSCLC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NSCLC中pSTAT3、VEGF、bFGF三者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STAT3、pSTAT3在低分化NSCLC中的表达高于中、高分化者,在TNM Ⅲ+Ⅳ期NSCLC中的表达高于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bFGF在TNM Ⅲ+Ⅳ期NSCLC中的表达高于Ⅰ+Ⅱ期(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0.05).结论 STAT3、pSTAT3、VEGF和bF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0.
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其受体-3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 C)其受体 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VEGFR 3)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测定胃癌及胃良性病变中 VEGF C与 VEGFR 3表达,计数 (200×视野下淋巴管数密度 (number density of lymph vessel,/200× nDLV).[结果] VEGF C阳性率胃癌组:60.00%,胃良性病变组 15.00%(P =0.000);淋巴结转移组 68.97%,无淋巴结转移组 36.36%(P =0.008);低分化组 72.73%,高 中分化组 44.44%(P =0.010) ;伴有远处转移组 100%,不伴有远处转移组 53.62%(P=0.02);pTNM分期Ⅰ Ⅱ组 43.75%,Ⅲ Ⅳ组 70.83%(P=0.015). 淋巴管数密度 (显微镜下每 200×视野 ):胃癌组为(5.800± 2.318 9),胃良性病变组为(2.3800± 0.462 9) (P=0.000);淋巴结转移组为 (6.948 3± 1.583 1),无淋巴结转移组为 (2.772 7± 0.428 9)(P=0.000);低分化组为 (7.681 8± 0.982 9),高 中分化组为 (3.500± 1.028 2)(P=0.000) ;pTNM分期,Ⅰ Ⅱ组为 (4.291 7± 1.688 0),pTNM分期,Ⅲ Ⅳ组为 (8.062 5± 0.759 4)(P=0.000). VEGF C与淋巴管数密度相关 (P=0.002).[结论] VEGF C刺激淋巴管生成,有利于胃癌淋巴道与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