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diabetes companied with pyogenic hepatic abscess,DPHA)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调查自1997年至2006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收治的16例DPHA和同期收治的16例非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NDPH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PHA组症状不典刑者、合并胆系感染、合并胸腔积液或右下肺炎、出现贫血的比例、平均血ALP值和平均住院日都分别高于NDPHA组,而痊愈率低于NDPHA。上述指标两组间均具有有统计学差异(P〈0.05)。DPHA组细菌培养阳性6例,均为肺炎克雷伯菌,NDPHA组培养阳性5例,包括3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埃希氏大肠杆菌和1株假单胞菌。结论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症状多不典型而病情更重,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多见。治疗宜及时采取个体化和综合措施,必要时应早期外科处理。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及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diabetes companied with pyogenic hepatic abscess,DPHA)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1990年~2003年我院收治的17例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及同期收治的29例非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nondiabetes companied with pyogenic hepatic abscess,NDPHA)临床诊断及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DPHA多见于中年人,以男性多见。其表现有发热(多为高热)、寒战、右上腹疼痛或不适、乏力纳差、肝区叩痛、肝脏肿大;NDPHA组的症状较DPHA组多见且明显;DPHA的的诱因及伴随疾病依次为肺炎23.5%、胆道疾病11.8%、泌尿系感染5.9%;而ND-PHA依次为胆道疾病41.4%、肺炎13.8%,另外DPHA组及NDPHA组中分别有52.9%及41.4%患者未找到明显诱因;DPHA组中76.5%患者脓肿位于右肝,58.8%为单个脓肿;而NDPHA组中79.3%位于右肝,86.2%为单个脓肿;DPHA组采用保守治疗(仅用抗生素治疗)、经皮穿刺引流、外科手术分别为70.6%、23.5%、5.9%,总有效率94.1%;而NDPHA组中上述3种疗法分别为44.8%、24.1%、31%;手术治疗者中脓肿平均直径10.3cm(9.5~12.8cm)。结论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症状多不典型,且多无明确诱因,治疗应早期、足疗程,方案个体化。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及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diabetes companied with pyogenic hepatic abscess,DPHA)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1990年~2003年我院收治的17例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及同期收治的29例非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nondiabetes companied with pyogenic hepatic abscess,NDPHA)临床诊断及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DPHA多见于中年人,以男性多见.其表现有发热(多为高热)、寒战、右上腹疼痛或不适、乏力纳差、肝区叩痛、肝脏肿大;NDPHA组的症状较DPHA组多见且明显;DPHA的的诱因及伴随疾病依次为肺炎23.5%、胆道疾病11.8%、泌尿系感染5.9%;而ND-PHA依次为胆道疾病41.4%、肺炎13.8%,另外DPHA组及NDPHA组中分别有52.9%及41.4%患者未找到明显诱因;DPHA组中76.5%患者脓肿位于右肝,58.8%为单个脓肿;而NDPHA组中79.3%位于右肝,86.2%为单个脓肿;DPHA组采用保守治疗(仅用抗生素治疗)、经皮穿刺引流、外科手术分别为:70.6%、23.5%、5.9%,总有效率94.1%;而NDPHA组中上述3种疗法分别为44.8%、24.1%、31%;手术治疗者中脓肿平均直径10.3 cm(9.5~12.8 cm).结论: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症状多不典型,且多无明确诱因,治疗应早期、足疗程,方案个体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合并糖尿病临床特征。方法对23例细菌性肝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医学影像检查、实验室检验、治疗方法及疗效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23例细菌性肝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均出现发热症状(100.00%);经影像学检查可知脓肿位于肝右叶所占比例最高(78.26%),大多属于单发性脓肿(73.91%);经实验室检查致病菌阳性率高达86.96%,其中大肠杆菌所占比例最高(47.83%);经对症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1.3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细菌性肝脓肿合并糖尿病临床特征,对疑似病例给予各项检查措施确诊病情,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138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细菌性肝脓肿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与非糖尿病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有如下特点:(1)典型腹痛表现者所占比例低(P<0.05);(2)血中性粒细胞比值高,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低(P<0.05);(3)合并尿路感染、并发败血症比例高(P<0.05);(4)症状较难控制,疗程长(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合并肝硬化和单纯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诊疗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208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肝硬化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细菌性肝脓肿合并肝硬化72例;B组为单纯性肝脓肿13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诊疗差异,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和C反应蛋白(CRP)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升高,以ALT最为显著,而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则明显降低,以GLb最为显著,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脓肿数量及直径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肝脓胖均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A组检出率(77.8%)高于B组(63.2%),肺炎克雷伯菌占比最大(6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以联合治疗为主(66.7%),B组以单纯治疗为主(52.9%);A组有效率(80.6%)低于B组(91.9%);但A组复发率(16.7%)明显高于B组(5.2%),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疾病类型是影响细菌性肝脓肿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即是否合并肝硬化。结论:与单纯细菌性肝脓肿比较,合并肝硬化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ALT升高明显,Glb降低显著,脓液检出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疗效差,须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联合抗生素治疗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方法将49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行脓肿穿刺引流;联合组加用胸腺肽α1。治疗1周后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记录两组体温恢复正常、细菌培养阴性、脓腔闭合时间;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联合组白细胞计数、ALT、AST和T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体温恢复正常、细菌培养阴性、脓肿闭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愈率为64.0%,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愈率为44.6%,总有效率为83.3%;联合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抗生素治疗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可提升患者免疫力,缩短病程,疗效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KPLA)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指导临床医生对KPLA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并且血培养或脓液培养阳性的细菌性肝脓肿(PLA)患者。根据病原学结果分为肺炎克雷伯菌组(KP组)与非肺炎克雷伯菌组(nKP组)。比较两组之间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和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235例病原学阳性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中,KP组156例,nKP组79例。在基础疾病方面,KP组患者糖尿病的比例(51.9%)高于n KP组糖尿病的比例(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3,P=0.006),而nKP组患者较KP组多有胆道疾病的基础(χ^(2)=27.842,P=0.001)。发热和寒战是KP组和nKP组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胸腔积液和肺部感染均为两组最多见的并发症。与nKP组相比,KP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空腹血糖(FP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75,-2.478,-2.952,-2.905,-4.732,-2.243,-6.584,-3.051,P均<0.05)。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影像学病灶均以单发(170/235,72.3%)、肝右叶(166/235,70.6%)为主。KP组和nKP组患者单纯脓汁培养的阳性率最高,分别是73.7%和67.1%,单纯血培养的阳性率较低,分别为12.2%和17.7%。KP组与nKP组患者治疗方法均以抗生素联合穿刺引流为主,比例分别为87.8%和82.3%。KP组和nKP组患者治疗方式和抗生素种类的选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P组和nKP组患者临床转归有效率85.9%和8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蛋白血症是KPLA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6),超声或CT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术是KPLA患者预后较好的独立保护因素(P=0.001)。结论KPLA更易发生在有糖尿病基础疾病的人群中。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应更早地完善细菌培养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低蛋白血症是KPLA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尽早地行脓肿穿刺治疗为较好预后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糖尿病合并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糖尿病合并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合并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肝脓肿占同期收治糖尿病性细菌性肝脓肿的57.1%。临床主症有畏寒、发热、乏力,腹痛、肝区叩击痛。脓肿多为单发、局限于右肝。首诊确诊率仅37.5%,首次B超误诊率37.5%。本组在有效抗生素及B超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抽脓/置管引流后均好转,无一例死亡。结论糖尿病并发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误诊。及时超声引导下行肝脓种穿刺引流,缩短疗程,预后佳。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患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患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是比较少见的威胁生命的重症感染,本研究总结糖尿病患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资料,以增加对糖尿病患者细菌性肝脓肿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凉血法联合西医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61例细菌性肝脓肿住院患者,按1∶2比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例)给予西医治疗,中西医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解毒凉血法中药汤剂治疗,疗程2~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体温正常、肝脓肿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中西医组在第1周时肝脓肿直径缩小的患者比例为85.0%(17/20),高于对照组的58.5%(2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cDDDs)为23.48±15.07,对照组为33.52±21.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第2周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3周时与对照组比较,中西医组淋巴细胞计数上升、NLR明显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治疗第1周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该院肝脓肿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并进行诊治方法和疗效评估。方法自2014年1月—2018年6月间于该院就诊且住院诊治的肝脓肿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挑选出60例,着重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疗效情况。结果与无合并糖尿病组肝脓肿患者相比,合并2型糖尿病组多无特征性腹痛表象,多伴有发热、畏冷、寒战、腹部不适、乏力等症状,该研究中肝区显著疼痛患者占比率不达30%;住院时间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胆石症考虑胆源性致病、血液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液白蛋白、ALT、ALP、γ-GT、总胆红素、血肌酐异常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血尿素氮异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合并糖尿病患者出现的单纯发热者,需要密切注意合并发生肝脓肿可能,结合B超、CT等常用的简单快捷的检查手段,能减少误诊、漏诊问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早期抗感染治疗与护肝处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实施有创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董叶子  安莹波 《肝脏》2020,(3):325-327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接受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患者96例。共有61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纳入A组;有35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恶化或死亡,纳入B组,经统计学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统计学分析A组和B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发现B组患者的年龄、肝脓肿直径、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均高于A组(P<0.05)。A组和B组患者的CHOL、ALP、PT、TBil、球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LT、LDH、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基础疾病以糖尿病、高血压、胆道疾病为主。经logistic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ALP、LDH、CRP、PT、TBil、球蛋白与患者的细菌性肝脓肿预后密切相关(P<0.05)。经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ALP和PT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独立预后风险因素为年龄、ALP和PT,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近5年福建省细菌性肝脓肿的致病菌及与伴发疾病之间的关系,并与10年前病例比较,了解细菌性肝脓肿致病菌及伴发疾病的变化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最近5年(2004年1月~2008年6月)收住我院的细菌性肝脓肿病例的临床资料(A组),并与1994年1月~1998年12月期间的肝脓肿病例(B组)比较,调查两组病例的致病菌培养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对比.结果 A组病例中胆系疾病与糖尿病的构成比分别占17.46%、30.95%,而B组中二者的构成比分别占32.35%、16.18%.A组病例培养结果以肺炎克雷伯杆菌所占比例最大;而B组以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最大.结论 最近5年福建省细菌性肝脓肿的伴发疾病中胆系疾病比例下降,而糖尿病的比例升高,主要致病菌由大肠埃希菌转变为肺炎克雷伯杆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近5年上海金山地区细菌性肝脓肿病因与伴发疾病之间的关系,了解该地区血吸虫肝病伴发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分析其易患因素和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治疗及既往是否有胆囊切除术史等,并对其中并发血吸虫肝病与未合并血吸虫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30例患者中,10例合并血吸虫肝病的肝脓肿患者症状不典型,仅以中等发热、腹胀及纳差为主要临床表现;而20例未合并血吸虫肝病患者以高热、寒战、右上腹胀痛、肝肿大及白细胞计数升高,伴有或不伴转氨酶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B超和CT检查首诊阳性率均为96.7%(29/30),疑诊率为3.3%( 1/30).结论 上海金山地区血吸虫肝病伴发肝脓肿的患者临床特点多不典型,早期诊断和恰当治疗是关键;血吸虫肝病并发糖尿病及有胆囊手术史患者比在相同基础病的非血吸虫肝病患者中伴发肝脓肿的比例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细菌性肝脓肿合并糖尿病与非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因和病原菌学分析。方法选择济南军区总医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共11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纳入糖尿病组,非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纳入研究的非糖尿病组,比较两者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病原因以及病原菌种类。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年龄[(62.5±11.0)岁]大于非糖尿病组[(54.4±14.8)岁],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比例(61.8%)高于非糖尿病组(36.7%)(P0.05),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非糖尿病组,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源性疾病及隐匿性感染在两组患者发病原因中所占比例相当(P0.05);2组患者血液和脓液中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血液(47.4%)和脓液(64.0%)中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19.2%、3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年龄大于非糖尿病者,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胆源性疾病及隐匿性感染是主要发病原因,肺炎克雷伯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出现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以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该次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2月—2018年2月来该院就诊并经过入选标准筛选后的80例细菌性肝脓肿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以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的分析。结果 8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均为糖尿病引起,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特点表现为发热以及腹痛的症状。80例患者中发热患者80例占100.0%,寒战患者72例占90.0%,腹痛患者24例占30.0%,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患者48例占60.0%,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为,呼吸道感染形成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24例占30.0%,胆道感染形成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16例占20.0%,而诱因不明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40例占50.0%。对患者进行病原菌分布检测,在80例患者体内检测出病原菌10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0株,占80.0%,革兰阳性菌20株,占20.0%。结论糖尿病患者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表现为患者发热、腹痛以及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而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多为感染源不明,其次为呼吸道以及胆道感染所致,患者病原菌分布为革兰阴性菌最多,之后为革兰阳性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与糖尿病未合并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点的差异,探讨糖尿病并发深部脓肿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是否合并肝脓肿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未合并肝脓肿)和病例组(合并肝脓肿),每组各50例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血糖控制情况、实验室生化检查等,分析糖尿病患者合并肝脓肿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肺结核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糖尿病病程≥10年、患有肺结核是糖尿病患者并发肝脓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高龄(≥65岁)、糖尿病病程长、高糖化血红蛋白、合并肺结核是此类患者并发肝脓肿的危险因素,年龄≥60岁、糖尿病病程≥10年、患有肺结核是糖尿病患者并发肝脓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分析68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有如下特点:(1)典型腹痛所占比例少;(2)平素血糖控制差,血HbA1c水平高;(3)症状重,疗程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微创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该研究选取2012年5月—2013年3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并发肝脓肿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微创治疗和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15例患者脓液均全部成功抽出,术后8例患者出现发热寒战,所有患者均出现肝区及穿刺处疼痛,3~5 d后疼痛状况得到缓解;1例抽吸后当即拔管,14例留置导管;一星期内所有患者的体温均恢复正常,且肝功能有所好转,一个月后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进行微创治疗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