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评价居住在干休所中75岁以上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的预防效果。方法 2007年9~11月选取干休所接种流感疫苗的162例75岁以上老年人为接种组;同时按照年龄、性别、合并慢性疾病情况匹配,选取未接种流感疫苗的157例75岁以上老年人为对照组。调查分析流感疫苗接种后1年内两组老年人流感样疾病发病及就诊情况,以及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发病(复发)及就诊情况。结果接种组流感样疾病患病率22.22%,就诊率19.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病率33.12%,就诊率31.21%,(P<0.05)。接种组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复发)患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诊率62.96%明显低于对照组78.98%(P<0.01)。接种组接种疫苗后26例(16.05%)出现局部或全身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减少75岁以上老年人流感样疾病的发生,并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就诊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的效果。方法选取670名离退休教职工为接种组,675名未接种离退休人员为对照组,在接种流感疫苗后的第3个月采取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流感样疾病的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接种疫苗后3个月,接种组和对照组流感样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1.2%和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感疫苗的保护率为52.7%。对照组和接种组患者服用1种药物的比率分别是66.7%和25.0%,服用2种及多种药物的比率为33.3%和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接种流感疫苗对老年人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彬  闫进德  李茹莉  李秀清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568-2569,2572
目的调查某高校离退休人员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的效果。方法分析2002~2008年某高校离退休人员(60~85岁)自愿接种流感疫苗的资料。结果作为重点人群的离退休人员,流感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局部反应在11.6%左右,全身反应在1.0%左右,疫苗对免疫人群有较好的保护性,保护率为46.6%,减少就诊率26.4%。结论接种流感疫苗减少了离退休人员流感样疾病的发生率,对离退休人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18~60岁在我院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人员为接种组,同时按照年龄、性别、疾病匹配的情况选取未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者110例为对照组。调查分析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后90d内两组甲型H1N1流感发病率和其他流感样疾病发生情况。同时观察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48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接种组甲型H1N1流感发病率和就诊率为0%,对照组甲型H1N1流感发病率和就诊率为7.3%,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接种组90d内甲型H1N1流感的保护率为100%,减少就诊率100%。接种组其他流感样疾病发生率(15.0%)和就诊率(8.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2.7%和16.3%),有统计学差异(P〈0.05);接种组90d内其他流感样疾病的保护率为33.9%,减少就诊率49.4%;接种组共出现不良反应8例,总体不良反应率6.7%,给予适当的处理,症状很快消失。结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老年人群接种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的效果和效益。方法选取北京市朝阳区和宣武区590名接种过流感疫苗,且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为接种组,在社区中随机选择与接种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相匹配的602名未接种流感疫苗者为对照组。采用流行病学试验方法,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分别于流感疫苗接种(基线调查)后的第1、3和6个月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随访调查。结果接种组流感样疾病的发病率和就诊率均低于对照组,接种后第1、3和6个月内流感疫苗对流感样疾病的保护率分别为52.38%、36.84%和37.89%;接种流感疫苗减少流感样疾病就诊率分别为45.16%、50.54%和50.54%。接种组患感冒、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和慢性病的发病率和就诊率低于对照组,接种流感疫苗对感冒、其他呼吸道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保护率分别为49.54%、64.54%和38.82%。老年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后第3和6个月内所获得的效益成本比为4.97∶1和4.98∶1。结论老年人群接种流感疫苗能有效地预防流感样疾病的发生,降低流感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且能够获得较高的成本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的效果。方法选取670名离退休教职工为接种组,675名未接种离退休人员为对照组,在接种流感疫苗后的第3个月采取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流感样疾病的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接种疫苗后3个月,接种组和对照组流感样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1.2%和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感疫苗的保护率为52.7%。对照组和接种组患者服用1种药物的比率分别是66.7%和25.0%,服用2种及多种药物的比率为33.3%和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接种流感疫苗对老年人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社区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2015年10月-12月来中心接种流感疫苗≥60岁的100名老年人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社区到中心就诊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与观察组各方面条件相似的未进行流感疫苗接种的100名老年人为对照组.在观察组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3个月后,对这两个组的老年人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对他们流感样疾病的发生及就诊情况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老年人流感样疾病的发生率、就诊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老年人,两组老年人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以明显减少流感样疾病的发生率、就诊率,对预防流感样疾病起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北京市丰台区老年人接种免费流感疫苗的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丰台区2019年10—11月434名接种免费流感疫苗的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接种组,选取2019年未接种流感疫苗的60周岁以上的434名老年人作为对照组。 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接种疫苗后一年内流感样病例、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就诊情况。 结果 接种免费流感疫苗3个月内,接种组流感样病例的发病率(1.61%)低于对照组的发病率(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7,P=0.005)。接种免费流感疫苗3个月内、4~6个月、7~12个月流感样病例的保护率分别为68.24%、16.67%、25.00%,流感样病例就医行为的保护率分别为40.00%、25.00%、50.00%;呼吸系统疾病的保护率分别为25.45%、-29.93%、-67.03%,呼吸系统疾病就医行为的保护率分别为19.97%、-8.70%、-57.14%;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保护率分别为40.00%、16.67%、-25.00%,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就医行为的保护率分别为60.00%、75.00%、-25.00%。 结论 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可明显减少流感样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台州市椒江区≥60岁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为推进老年人流感疫苗免费接种项目和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提供依据。方法在椒江区随机选取500名于2017年9—10月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的≥60岁老年人为接种组,在相同社区选择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1∶1匹配的从未接种过流感疫苗500名老年人为对照组,在疫苗接种(或基线调查)后12个月内随访调查流感样疾病(IL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评价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结果496名接种组和479名对照组完成了全程随访调查。接种组老年人12个月内ILI发病率为8.06%,低于对照组的19.42%(P0.05),流感疫苗对ILI的保护率为58.46%。疫苗接种后3个月,接种组老年人因呼吸系统疾病门诊就诊率和住院率分别为5.44%和4.44%,均低于对照组的20.67%和8.35%(P0.05);两组接种后6个月和12个月的门诊就诊率和住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ILI,降低因呼吸系统疾病的门诊就诊率和住院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接种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与接种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2月我医院的136例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未接种流感疫苗的1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流感样症状发生率,并评价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流感样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7.4%。结论:接种流感疫苗可显著提高免疫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小儿流感疫苗接种对小儿流感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流感疫苗接种小儿200例作为实验组,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同时选取未接种流感疫苗小儿200例作为对照组,对这2组小儿流感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小儿在流感疫苗接种之后,存在4.00%的小儿出现不良反应(5例发热,3例头痛),其不良症状均在3天内消失.实验组小儿经流感疫苗接种后一年的流感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小儿流感发生率(31.50%),P<0.05.结论:小儿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对流感进行预防,且安全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居住在干休所中75岁以上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的预防效果.方法 2007年9~11 月选取干休所接种流感疫苗的 162 例 75 岁以上老年人为接种组;同时按照年龄、性别、合并慢性疾病情况匹配,选取未接种流感疫苗的 157例 75 岁以上老年人为对照组.调查分析流感疫苗接种后 1 年内两组老年人流感样疾病发病及就...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临床安全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临床接种安全性和预防效果,为开展流感预防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7年免疫组936人和对照组907人进行6个月追踪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接种流感疫苗的936人中,出现接种部位疼痛7例(0.75%),皮肤瘙痒2例(0.21%),发热(≥37.5℃)2例(0.21%),皮疹发生1例(0.11%)。流感样症状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接种流感疫苗能极显著地减少流感样症状的发生,对儿童的预防作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海宁市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效果,为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11月选取海宁市17家卫生院免费接种过流感疫苗的≥60岁老年人为接种组,以同期来卫生院进行基本公共卫生体检而未接种流感疫苗的≥60岁老年人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人口学信息及流感、普通感冒、流感样病例(ILI)、门诊就医和住院治疗发生情况,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流感疫苗接种效果。结果接种组349人,对照组346人,两组年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年收入和自评健康状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流感、普通感冒、ILI、门诊就医与住院治疗的发生率分别为2.30%、21.40%、2.99%、16.00%和1.61%;接种组分别为1.00%、18.44%、1.73%、12.17%和0.91%。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流感发生风险(OR=0.312,95%CI:0.108~0.897),减少门诊就医行为(OR=0.732,95%CI:0.567~0.944)。结论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减少流感发生和门诊就医行为。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宣武区流行性感冒疫苗保护效果和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评估北京市宣武区居民应用流感疫苗后的保护效果和成本效益。方法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宣武区居民1000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接种流感疫苗组501人,对照组499人,两组间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基本匹配,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在接种流感疫苗后的第1、3和6个月对其进行随访调查。结果接种流感疫苗后第1、3和6个月内对ILI(流感样疾病)保护率分别为64.6%、43.2%和43.2%,因接种流感疫苗,ILI和普通感冒就诊率分别减少了61.7%、68.1%和68.1%;接种流感疫苗无不良接种反应发生;接种效益和效益成本比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接种后1、3、6个月疫苗的接种效益分别为-6.29、334.89、336.21,效益成本比分别为-0.09、4.97和4.98。结论流感疫苗接种是安全有效的,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和接种效益,应当加大推广接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对流感就诊的保护效果,并探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在疫苗保护效果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成都市为研究现场,选取2017年9-12月间接种流感疫苗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接种组,采用PSM法选取观察对象作为对照组。匹配后比较两组人群疫苗接种后一年内的流感就诊情况,评价疫苗保护效果。结果 流感疫苗接种组与未接种组各有1442例匹配成功。两组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及健康意识、基本健康状况等特征在匹配前有显著差异,匹配后两组协变量达到均衡。匹配后接种组和对照组流感就诊率分别为0.69%、2.84%,疫苗接种可减少之后一年内75.70%的流感就诊。结论 PSM可有效降低观察性研究组间的混杂偏倚,在疫苗接种效果评价中具有长远的应用价值。流感疫苗接种对降低≥60岁老年人流感就诊具有良好效果,今后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某部新兵接种流感疫苗的效果和效益,为部队制订流感疫苗接种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10月选取某部292名新兵接种流感疫苗,作为接种组,同时在该战区选择条件相近的1472名新兵作为对照组,于疫苗接种后70 d的新训期进行随访调查。结果流感疫苗接种组流感样发热疾病的发病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流感疫苗对流感样发热疾病的保护率为89.10%。新兵接种流感疫苗后70 d新训期的效益-成本比为5.44∶1。结论对刚到部队的新兵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流感样发热病例,以及因感染流感病毒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信互动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常规接种疫苗的儿童210名作为对照组,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建立预防接种微信群后来接种疫苗的儿童200名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再次就诊率,两组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儿童接种及时率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再次就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微信互动能够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率、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再次就诊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高校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5日~11月9日我院隔离病房收治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9例,观察患者流感相关症状、体征的动态情况.对13 197名高校教职工及学生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与同期匹配的未接种人群比较甲型H1N1流感发生情况、流感样症状发生情况及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结果]29例甲型H1N1患者均咽部充血,大部分患者发热,部分患者头痛、鼻塞、流涕、乏力、肌肉酸痛等.接种疫苗可显著减少甲型H1N1流感的发生率(P<0.05),预防有效率为77.81%;且接种后流感样症状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预防有效率为78.35%;此外,两组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预防有效率为53.84%.接种疫苗后副反应发生率为0.77%.[结论]掌握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为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及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胶南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群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以下简称流感疫苗)的效果和效益。[方法]2008年10月按年龄段分组选取3个社区共375名流感疫苗接种者为接种组,随机选择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经济收入及受教育程度等相匹配的未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流行病学试验研究方法,随访12个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疫苗对流感样疾病(ILI)的平均保护率为56.62%,其中60岁以上年龄组为69.23%。[结论]疫苗具有良好的保护性,特别是老年人群效果明显。且流感疫苗接种于60岁以上老年人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人均每年流感样疾病医疗费用节约约92元,建议农村合作医疗若按照40%的比例报销农村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费用,将会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