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华北某坑道内进驻人员前后的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坑道内1个房间,观察6名人员进驻后微小气候(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速)、常见无机有害气体(CO、CO2、O3、H2S、SO2、NO2、NH3)、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和细菌总数,并与进驻前及坑道外检测结果比较。结果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速的测定值和CO、CO2、O3、H2S、SO2、NO2、NH3浓度及细菌总数,人员进驻前坑道内和坑道口外比较无明显差异,符合《屯兵坑道环境卫生学要求》和《人防工程平时使用环境卫生标准》要求;人员进驻后,坑道内TSP浓度为0.55 mg.m-3,明显高于进驻前的0.11 mg.m-3,超过标准要求;其他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与进驻前比较变化不明显,均符合标准要求。人员进驻后,7:00、14:00、19:00坑道内的气温、相对湿度、气压、O2浓度、细菌总数、TSP浓度变化不显著(P>0.05),H2S、SO2、NO2、NH3浓度未检出或接近0。结论人员在坑道内工作、学习和生活时,影响坑道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是TSP。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入驻坑道前后空气质量变化及自觉症状,为改善坑道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12名健康男性,分2组入驻坑道内2个相同房间。观察入驻后坑道微小气候(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速)、氧气、可吸入颗粒物(IP)、细菌总数、真菌数的变化情况。以问卷方式对其基本生活规律及自觉症状进行调查。结果入驻后坑道内IP、细菌总数和真菌数明显高于入驻前(P<0.01),IP超过标准要求;其他各项指标与入驻前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均符合标准要求。有半数以上人员有轻度头昏、头痛、乏力、疲劳、胸闷、关节痛等症状。结论人员入驻坑道后,空气中IP、细菌总数和真菌数分别是进驻前的5.1倍、7.7倍和3.8倍,需采取必要的消毒预防措施,减少对健康的不利影响。针对人体产生的自觉症状,应重视和做好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某部一条坑道在人员进驻状态下为期一个月的空气微生物分布规律,为制订针对性防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固体培养基对洞口(对照1)、通风口(对照2)、住宿区A1、住宿区A2、工作区、就餐区、厕所7个点位分时段(9时、13时、19时、1时)进行29 d连续采样培养和检测。结果该坑道空气微生物总体分布90~1620 cfu/m~3,平均分布276~489 cfu/m~3,受人员活动、通风状况、内部构造等影响。洞口处空气微生物分布整体最低,平均172 cfu/m~3;通风口在通风状态下微生物分布整体最高,平均1181 cfu/m~3;人员活动区域中空气微生物分布规律:住宿区A1住宿区A2工作区厕所就餐区。结论坑道内空气微生物含量与人员进驻时间无明显关系,人员活动区域中空气微生物分布住宿区工作区厕所就餐区,但总体未超过室内空气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卫生坑道的微小气候及空气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坑道是战时或特殊情况下救治伤病员的重要场所,其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伤病员及卫生人员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为启用卫生坑道时做好预防感染工作,我们对其微小气候及空气质量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坑道内空气卫生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坑道内O2、CO、CO、NO、NO2及SO2等6项化学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符合卫生标准。通道因自然通风,内外空气交换,与对照组比较,除况降法检测真菌数P<0.05外,其它微生物结果均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在自然或机械通风状态下,探索一种地下坑道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方法查阅军事坑道现场试验资料,进行地下建筑现场空气污染调查,等效采用我军的屯兵坑道内空气污染物限值(GJB 3768-1999)和人防工程环境卫生标准(GB/T1 7216-1998),参考公共场所卫生指数综合评价模式(WS/T 199-2001)。结果所建立的军事坑道空气卫生综合评价模式为P=√O+Iav(Iav+KS)(O-超标分指数个数;Iav-平均分指数;S分指数标准差;系数K=1.645√(n-1)n,其中n为分指数个数);提出6项参评指标的限值(CO2≤0.15%、CO≤10mg/L、甲醛40.12mg/L、氨〈2mg/L、耗氧量≤8mg/L和细菌总数≤50cfu/皿,以及P值的4级卫生判定标准(合格、临界、较差、很差)。利用该评价方法对某高层建筑11个地下室空气现场调查资料分析评价,表明采样点超标项目越多,或超标倍数越多,综合指数P值就越大,判定结果符合空气卫生的实际状况。结论通过现场调查资料的实际应用验证,综合评价方法判定结果基本符合实际状况。此法简便,实用,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坑道噪声污染的程度,为噪声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某阵地坑道,采用HS5618型积分声级计,按等效声级法监测机房声源噪声与环境噪声,结果:坑道环境噪声本底值33.6~39.0dB(A)。当设备运行时,各机房声源噪声值超标率为11.2%,其中大于85dB(A)的测点占22.3%,坑道环境噪声值均小于85db(A)。结论:坑道机房声源噪声均超标。为了防止坑道噪声污染,建议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屯兵坑道环境卫生学要求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为了指导部队科学地,合理地利用坑道环境,对坑道卫生实施法制化,规范化管理,以保障坑道作战部队指战员的身健康,维护部队战斗力。在大量坑道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并参照国内有关资料,研究制定了本标准。 相似文献
11.
坑道是特殊的军事设施,坑道内空气质量对部队进驻具有特殊意义.为了解坑道内空气质量,更好地对坑道内环境进行科学管理及为进驻部队提供防护依据,多年来从战备需要出发,对20条不同类型坑道空气质量进行了调查,就坑道空气质量对进驻的不利影响及其有效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人员进驻坑道的环境卫生质量及危害因素.方法 选择某指挥坑道内人员生活区,现场监测人员进驻前后密闭坑道内微小气候、氧含量、化学因素污染、物理因素污染和细菌总数的变化.结果 人员进驻前后,密闭坑道内气压、风速、氧含量、CO、SO2、H2S、NO2、NH3和细菌总数等指标均符合《二炮阵地人员生存生活条件要求》,人员进驻后坑道内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明显升高,最高值为0.35 mg/m3,平均值为0.26 mg/m3,噪声最高值为80.6 dB,TSP和噪声均超过标准限值要求.结论 人员在坑道内工作和生活时,影响坑道环境卫生质量的主要危害因素是TSP和噪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某海岛炮连进驻坑道训练时,坑道内的采光照明、微小气候、有害气体、空气中卫生细菌数量及噪声等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5点改善意见:即健全卫生设施,采用双套照明,储足坑道用水,配置防潮用具和加强坑道管理。 相似文献
14.
饭馆空气质量及其对从业人员健康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即墨市60家有空调设施饭馆的空气质量和100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健康影响进行了前瞻性调查.结果表明空调雅座内微小气候稳定,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而空气质量随时间的延长明显下降,CO、CO2、IP、BT4项指标总合格率与从业人员的呼吸道症状阳性率呈明显负相关(r=0.91,P<0.01).从业人员唾液溶菌酶含量低于对照点新世界大厦(以下简称大厦)从业人员(P<0.01). 相似文献
15.
16.
坑道是战时作战和平时演练的重要场所,由于深入地下,其环境结构与地面建筑有很大不同,微小气候及空气质量与外界有明显差异,直接影响入驻人员健康.2003年9月,12名受试人员入驻某坑道内6 d,对入驻坑道前后微小气候及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并分析,为做好卫生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华北地区某地下坑道,无机械通风及空气净化设备,处于半密闭环境.选择12名19~28岁健康男性,分为2组,每组6人,分别入驻坑道内2个相同房间,每间40 m2,入驻时间为6 d.每天除3餐外,均在房间内学习和生活.房间内有电暖器供暖.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有空调设施饭店的空气污染状况及其对经营人员的健康影响 ,我们于 2 0 0 1~ 2 0 0 2年对无棣镇 60家有空调设施的饭店进行了调查。1 内容与方法1 1 饭店空气质量监测 ①微小气候 :气温、气湿、风速 ;②细菌总数 (BTC、沉降法、平皿直径 9cm ) ;③CO2 (GX〕H -3 0 1型红外线分析仪 ) ;④可吸入颗粒物 (IP、PC -3A型激光可吸入粉尘连续测定仪 ) ;⑤CO(汞置换法 )。以本镇上座率基本相同的有空调设施的 60家饭店作为调查对象 ,并在每个饭店选择有代表性的 3个空调雅座进行空气质量监测。监测时室外大气气象条件大致相同。共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掌握常驻坑道部队疾病发生规律,以便采取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常年驻封闭式坑道某部1996~2005年疾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坑道内组与坑道外组系统疾病年均构成前5位的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40.33%和47.58%)、消化系统疾病(11.91%和25.22%)、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疾病(9.83%和6.49%)、损伤及中毒(8.12%和10.43%)、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6.84%和2.55%),2个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坑道内组多发病前4位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129.85%)、麦粒肿及结膜炎(25.70%)、皮癣及湿疹(22.45%)、急性胃肠炎(19.44%);坑道内组急性胃肠炎、皮癣及湿疹、麦粒肿及结膜炎、冻伤年均就诊率与坑道外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坑道内组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居前4位的依次是感染性腹泻(1.07‰)、急性出血性结膜炎(0.83‰)、流行性感冒(0.59‰)、病毒性肝炎(0.57‰).结论 坑道的内、外环境是造成2个组发病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某海岛密闭屯兵坑道卫生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海岛屯兵坑道密闭时的卫生学状况及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为指导部队科学地利用坑道,保障官兵健康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屯兵坑道环境卫生学的要求,对部队进驻密闭坑道后不同时间的坑道环境各项卫生学指标和人体生理变化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部队进驻密闭坑道12 h,坑道中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各时间点的相对湿度均超过90%,风速、可吸入颗粒物及空气中细菌总数的总体平均值在正常范围内,CO2体积分数平均每小时上升0.12%;人员进驻前后各项生理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部队长时间进驻海岛密闭坑道时,应注意潮湿、空气中CO2浓度和细菌总数等卫生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坑道作业环境由于通风不畅、潮湿、污染严重,所以作业环境中健康危害因素较多.为此我们调查了某部坑道施工作业官兵的疾病与不适症状发生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调查内容与方式:采用统一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某部坑道施工作业官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生活卫生习惯、劳动卫生学情况、疾病与不适症状发生情况等.采用封闭式答卷的方式填写调查问卷.(2)统计分析方法:疾病统计按照国际疾病分类通用编码(ICD-10)标准进行,录入基于EPIdata(3.0)软件建立的数据库,利用STATA(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