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过40余年的发展,肝移植已广泛应用于救治终末期肝病。目前肝移植受者1年存活率已超过90%,5年存活率也达到了70%,这得益于手术技术的改进、围手术期管理的完善以及有效的免疫抑制方案。尽管如此,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目前仍保持在24%~60%,在儿童甚至高达50%~80%。因此,如何预防排斥反应、出现排斥反应后如何早期鉴别诊断以及治疗,仍是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2.合并严重感染时的免疫抑制方案:(1)严重感染是指:①体温<36.0℃或>39.0℃;②胸片提示严重的肺部浸润性改变;③连续血培养发现同种细菌;④白细胞计数<2.5×109/L或>20×109/L;⑤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⑥进行性加重的肝、肾功能损害(除外排斥、胆道并发症、肾灌流不足及免疫抑制剂毒性作用所致);⑦系统性真菌感染、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系统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122例肝移植受者IL-10基因启动子的2个多态位点-1082和-592的各种基因型的分布,并分析它们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结果IL-10-592位点,A/A,C/A,C/C等基因型间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19%,29%,相互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IL-10-1082位点,尽管G/G基因型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33%)高于A/A型(18%),但差异仍不显著(P>0.05).结论IL-10基因多态性与肝移植受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无确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1996年5月至1998年2月成功地进行了4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术前诊断:1例肝炎后肝硬变,3例肝豆状核变性。术后均采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和甲基泼尼松龙三联免疫抑制疗法。结果 4例肝移植后共出现5次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清游离IL-2R明显升高,CD4/CD8比值减小,嗜酸性粒细胞增加,2例胆汁IL-2R也升高,而IL-6,IL-8,  相似文献   

5.
肝脏虽为“免疫特惠器官”,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其他器官移植,但术后排斥反应仍较为常见,规范的免疫抑制治疗是保证移植效果的关键。为进一步规范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及排斥反应诊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肝移植专家,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进展,并结合国际指南和临床实践,针对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应用原则、常用方案及各类型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制订《中国肝移植免疫抑制治疗与排斥反应诊疗规范(2019版)》。  相似文献   

6.
肝脏虽为免疫特惠器官,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其他器官移植,但术后排斥反应仍较为常见,规范的免疫抑制治疗是保证移植效果的关键。为进一步规范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及排斥反应诊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肝移植专家,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进展,并结合国际指南和临床实践,针对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应用原则、常用方案及各类型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制订《中国肝移植免疫抑制治疗与排斥反应诊疗规范(2019版)》。  相似文献   

7.
Banff方案对临床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分级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Banff方案在同种原位肝移植(OLT)后,对急性排斥反应的评价及分级中的作用。方法 23例OLT患者围手术期内,在B超引导下共进行肝穿刺活检20例次,穿刺组织经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全自动组织脱水机真空/加压处理。石蜡包埋,4h内制成高质量HE染色切片,进行观察和诊断,严格按照Banff方案进行分级,每例均确保在穿刺5h内作出病理诊断,对确定为急性排斥反应的病例,于穿刺当日调整治疗方案,给予额外的免疫抑制剂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诊断为亚临床型排斥反应者进行密切观察。结果 20例次肝穿刺活检中,6例次提示有急性排斥反应,排斥反应发生率为30%。经上述处理,所有病例均获缓解,迄今尚无1例因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肝失功。结论 Banff方案对OLT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评分标准简单明了,可重复性强,便于横向,纵向比较,更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以及网络临床病理讨论分析。值得国内临床肝移植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肝移植患者术后AR的发生率和治疗结果。结果 21例患者术后因肝功能异常而行38次移植肝活检(术后6~91d),11例15次发生AR,其中8例为单次,3例为两次或两次以上,轻度11次,中重度4次,AR发生率为19.3%(11/57)。20次为单纯保存-再灌注损伤(PRI)。3次为药物中毒。所有AR均经激素冲击或调整FK506剂量后缓解。结论 移植肝活检对于AR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只要给予及时的诊断与治疗,AR一般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剂赛尼哌在预防同种异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应用1剂赛尼哌的肾移植患者资料,同期30例未应用赛尼哌患者作为对照,随访6个月。分析比较2组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感染及赛尼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赛尼哌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3例(26%),对照组为17例(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药物不良作用方面、血液系统损害、肝功能损害、感染发生率及人/肾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1剂赛尼哌免疫抑制方案可以降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改善移植肾功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001年9月至2003年6月成功进行了3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术前诊断:1.乙肝后肝硬化.2.肝移植术后感染丙型肝炎导致移植肝无功能,3.硬化性胆管炎、肝功能衰竭。术后均采用环孢素A和甲基泼尼松龙两联免疫抑制疗法。结果3例肝移植术后共出现3次急性排斥反应。排斥反应时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胆红素急剧升高。肝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经过冲击治疗后.3次急性排斥反应均被控制。结论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是控制急性排斥反应的关键.应用环孢素A可适当延长术后早期静脉应用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单克隆抗体(抗IL—2R单克隆抗体)的不同给药时间对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1例肝移植患者分为两组,均于手术当天及术后第4d分别应用20mg的抗IL—2R单克隆抗体,不同的是前10例患者的首次剂量于移植肝恢复血流后给予(术中组),而后11例患者在移植术开始前2h给予(术前组)。两个组术后均同时使用环抱素A和激素。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 经活检病理证实的急性排斥反应,术中组的发生率为5/10(50%),术前组为3/11(27%);术中组还有3例急性排斥反应未经病理证实,但抗排斥治疗有效,而术前组无类似病例,若综合考虑,则术前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3/11)明显低于术中组(8/10,P<0.05)。在抗IL—2R单克隆抗体应用的过程中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术前2h给予抗IL—2R单克隆抗体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优于移植肝恢复血流后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RT PCR技术检测大鼠肝移植术后胆汁中的IL 6和IFN γ基因表达 ,以组织病理学作为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标准 ,将肝移植大鼠分为急性排斥组 (Rt组 )和非急性排斥组 (Rf组 ) ,观察胆汁中IL 6和IFN γ基因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结果 胆汁中IL 6基因表达在Rt组和Rf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IFN γ基因表达在Rt组和Rf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检测胆汁中IFN γ基因表达可能是早期诊断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一个有效指标 ,而IL 6基因表达则无助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寻找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可靠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袖套技术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分为同种异体移植组和同基因移植组,依据病理学变化,对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作出诊断,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连续检测术后1、2、3、5、7天移植肝内T淋巴相关性细胞因子IL-2、IFN-γ、IL-4及IL-6基因表达。结果 IL-2及IFN-γ的基因表达对急性排斥有特异性,并先于病理学变化。移植肝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鼠肝脏移植术后外周血和胆汁中穿孔素mRNA表达水平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寻求一种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非侵袭性方法.方法 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及胆道引流模型,实验分为4组: 空白对照组(n=20),行单纯胆汁引流;同基因移植组(n=30);异基因移植+环孢素A(CsA)组(n=30);异基因移植组(n=30),术后未行免疫抑制剂治疗.应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各组术后第1、3、5、7和10天外周血和胆汁中穿孔素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行肝脏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空白对照组、同基因移植组外周血中无穿孔素mRNA表达;异基因移植组外周血中穿孔素mRNA 在术后第3天开始表达,而后逐渐升高,术后第5天明显增高,术后第7~10天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异基因移植+CsA组外周血中穿孔素mRNA的表达持续呈低水平,各时间点表达与异基因移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穿孔素mRNA表达水平与Banff组织学诊断分级变化规律一致.各组胆汁中穿孔素mRNA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检测外周血中穿孔素mRNA表达可作为监测急性排斥反应较敏感的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评价白细胞介素15(IL-15)mRNA测定在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诊断及其与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共43例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内,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连续检测胆汁和血清中IL-15mRNA的表达情况,胆汁和血送细菌培养。排斥反应均经病理切片证实。结果16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排斥组),12例发生感染(感染组),其余15例没有发生并发症(正常组)。在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确诊前,排斥组62.5%胆汁IL-15mRNA表达阳性,这一比例明显高于感染组的16.7%和正常组的13.3%(P〈0.叭);当排斥反应和感染确诊时,排斥组胆汁IL-15mRNA表达阳性的患者比例上升至87.5%,感染组为25.0%;采取相应措施治疗3d后,排斥组表达阳性的患者比例下降至18.8%,感染组为25.0%。外周血IL-15mRNA表达阳性率,在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确诊前,排斥组和感染组分别为37.5%和41.7%;诊断确立后,这一比例上升至68.8%和75.0%;治疗后两组IL-15mRNA表达阳性率迅速下降,排斥组和感染组各检测时相的外周血IL-15mRNA表达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胆汁中IL-15mRNA的表达不仅有利于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还有助于其与感染的鉴别诊断及抗排斥治疗的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17.
李涛  申川  谢俊杰  祝哲诚  沈柏用  彭承宏 《器官移植》2014,5(2):100-102,12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自行停药致急性排斥反应(AR)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肝移植中心收治肝移植术后因自行停药导致AR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因自行停止服用免疫抑制剂出现肝功能异常而入院治疗,停药18~42 d,经肝穿刺组织病理学结果明确均为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给予恢复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同时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冲击治疗或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后改小剂量激素维持。2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另1例经抢救后无效死亡。结论 肝移植术后自行停药易发生AR,后果严重,应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提高其服药依从性。一旦发生AR,即给予恢复使用免疫抑制剂,同时采用激素冲击或抗体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剂量环孢素A(CsA)和骨化三醇 [1,2 5 (OH) 2 D3 ]对预防原位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协同效应。方法 以SD大鼠和Wistar大鼠分别作为供者和受者 ,采用Kamada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受者随机分成Ⅰ、Ⅱ、Ⅲ、Ⅳ组。Ⅰ组为对照组 ;Ⅱ组和Ⅲ组移植后分别接受全剂量CsA和全剂量骨化三醇治疗 ;Ⅳ组移植后接受小剂量CsA和骨化三醇联合治疗。观察移植后生存期及移植后 5、7、12d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IFN γmRNA表达水平等指标。结果 Ⅳ组 5 / 6受者长期存活 ,生存期较Ⅰ组显著延长 (P <0 .0 5 ) ;与Ⅱ组或Ⅲ组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Ⅳ组移植后各时点排斥反应平均病理学分级分别为 0 .6 7,1和 0 .6 7级 ,较Ⅰ组减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与Ⅱ组或Ⅲ组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Ⅳ组肝组织IFN γmRNA表达处于低水平 ,较Ⅰ组明显受抑制 (P <0 .0 5 ) ;与Ⅱ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与Ⅲ组比较 ,除移植后 7d外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原位肝移植后小剂量环孢素A和骨化三醇联用 ,可以有效预防急性排斥反应 ,延长受者生存期。两者具有明显的正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及其受体(SIL-2R)的含量对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中的意义。方法:昆明小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分4组:A组为糖尿病对照组,B组为单纯胰岛移植组,C组为胰岛和胸腺联合移植组,D组为胸腺细胞胸腺内预注射后,胰岛和胸腺联合移植组。移植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L-2、SIL-2R含量。结果:血清中IL-2在胰岛排斥前4d开始有显著升高(P<0.001),而SIL-2R在排斥前3d开始显著升高(P<0.001)。两者含量一直升高至排斥当日。结论:检测IL-2、SIL-2R含量在异种胰岛移植是否发生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