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总结并提高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的诊治经验水平。方法 收集本院近年收治的老年急性胆道感染138例,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与转归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38例中非手术治疗84例(死亡4例),手术治疗54例(急诊手术28例,择期手术26例);临床表现有腹痛、发热、黄疸、白细胞升高,伴随基础病以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及糖尿病多见,并且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腹部B超诊断符合率达(98.6%)136例。结论 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症状可不典型,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腹痛、发热、黄疸、白细胞增高等。首选辅助B超检查,减少延误诊治,治疗不论选择手术与否,必须加强对伴随基础病的治疗,减少并发症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的临床特征,总结诊断治疗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92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85例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73例(86%)进行手术治疗,70例治愈(占96%),12例非手术治疗(14%),5例治愈(占42%)。结论对老年急性胆道感染进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适应证、术前准备、手术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处理好并存病、选择合适的麻醉和恰当的术式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胡海涛  徐福祥  樊盛军 《中外医疗》2010,29(36):88-88,90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的临床特征,总结治疗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的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病人并发症多,使病情危重复杂,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和术后的恢复。结论老年人具有特殊的生理特点与临床特点,急性胆道感染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年龄不是手术禁忌证,应在积极抗感染,抗休克的同时,尽早采取恰当的手术治疗,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才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李海林 《吉林医学》2011,(30):6442-6443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胆道炎外科治疗时机与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65岁以上老年急性胆道炎的临床资料。结果:71.6%的患者存在有不同类型的并存病,94例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33例,死亡9例,总病死率为7.1%。结论:老年急性胆道炎患者并存病多,病情变化快,治疗难度大,要高度重视外科治疗的时机与方法。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及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并提高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ObstructedSuppurateCholangitis,AOSC)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9年收治的76例老年AOSC,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与转归作一总结。结果:老年人的AOSC存在其不同于中青年组的特点,中毒性休克表现几率高(60.4%)。76例患者均在超声检查中有阳性发现,其中69例患者伴有至少一种全身性基础疾病。非手术治疗8例(死亡3例),手术治疗68例(急诊手术20例,择期手术48例),48例非急诊手术中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PTCD)32例,鼻胆管引流16例。结论:老年急性胆道感染进展快,在诊断上应首选辅助B超检查,减少AOSC延误诊治。治疗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伴随基础病的治疗,应积极行以手术为主的解除梗阻的治疗。术前行PTCD或鼻胆管引流,可明显改善手术前全身状态,甚至使急诊手术变为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道感染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特点。方法对38例老年急性胆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围手期合并症、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治疗38例患者中,治愈32例,好转5例,死亡1例。结论老年急性胆道感染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使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多,病情发展快,早期手术治疗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老年急性胆道感染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并提高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ed Suppurate Cholangifis, AOSC)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8例老年AOSC,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与转归作一总结。结果:老年人的AOSC存在其不同于中青年组的特点,中毒性休克表现几率高(60.4%)。38例患者均在超声检查中有阳性发现,其中31例患者伴有至少一种全身性基础疾病。非手术治疗8例(死亡1例),手术治疗30例(急诊手术10例,择期手术20例),8例非急诊手术中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PTCD)6例,鼻胆管引流2例。结论:老年急性胆道感染进展快,在诊断上应首选辅助B超检查,减少AOSC延误诊治。治疗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伴随基础病的治疗,应积极行手术为主的解除梗阻的治疗。术前行PIED或鼻胆管引流,可明显改善手术前全身状态,甚至使急诊手术变为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8.
徐军 《当代医学》2010,16(13):48-4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愈67例,好转5例,死亡6例;手术治疗14例。结论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存基础病多、临床表现不典型或病情隐匿,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病例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时机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季涛  孔令尚  刘牧林 《实用全科医学》2011,9(6):869-869,92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4年5月-2008年6月收治的1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的诱因、症状、入院后的血尿淀粉酶?B超以及增强CT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轻型102例,重型46例。结果本文148例患者治愈114例,好转25例,死亡9例,发生并发症23例;非手术治疗126例,手术治疗22例。其中死亡病例的死因都与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胰腺感染有关。本文22例手术患者均为重症患者。结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治疗上早期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严密监测病情以及预防并发症;对于有胆道梗阻的重症胆源性胰腺炎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例需积极尽早手术处理;总之应根据病例特点,综合各种治疗方法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胆道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外科疾病 ,由于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 ,免疫功能下降 ,胆道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较成年人有很大不同。该文通过对 6 4例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分析了老年人病理生理特点、临床特点。提醒临床医生加深对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的认识 ,在积极抗感染 ,抗休克治疗的同时 ,尽量采取恰当有效的手术措施 ,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2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5月收治的21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结果腹部外伤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6例,低位肠梗阻5例,腹腔感染3例;患者均有明显腹胀伴腹壁紧张度增加。早期手术治疗(<24h内)11例,延期手术治疗(≥24h)5例,非手术治疗5例。16例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膀胱压值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手术治愈率为9/11,延期手术5例中治愈3例,非手术治疗5例中死亡4例。结论ACS多见于外科危重患者,常被原发疾病所掩盖,及时诊断、早期实行腹腔减压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措施及手术指征的选择,对6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住院后均先于监护室进行非手术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补充血容量、减少胰腺分泌及去除炎症介质、重要脏器功能的支持、防治感染及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等。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中转手术和急诊手术29例,其中中转手术12例(包括胆系疾病3例,胰腺感染6例,麻痹性肠梗阻3例,1例死于DIC和MSOF);急诊手术17例(死亡2例,死于MSOF)。非手术治疗38例,除1例为暴发性病例死亡外,余均治愈出院,总死亡率为5.97%。由此可见,重症急性胰腺炎经积极、有效的综合非手术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手术指征应从严掌握。  相似文献   

13.
急性胰腺炎450例临床特征和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总结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分析我院2000~2004年住院的4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指标、并发症、治疗方案和预后等情况.结果:450例急性胰腺炎中,轻症366例(81.3%),重症84例(18.7%).患胆道疾病者282例(62.7%),酗酒者69例(15.3%),高脂血症者56例(12.4%),其它少见原因者58例(12.9%),不明原因者81例(18%).54例(12%)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其中31例(57.4%)患胆道疾病.以腹痛为临床表现的占本组患者97.3%.血清淀粉酶水平高于正常上限的总检出率为82.4%,CT诊断总阳性率为95.3%.急性重症胰腺炎最常见的局部并发症为假性囊肿(19.0%),67.9%的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生器官衰竭或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占26.2%,爆发性胰腺炎占25%.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占96.7%,使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PPI)者占98.9%,使用肠外营养支持的占88%.45.2%的重症胰腺炎实施了早期肠内营养,14例重症胰腺炎进行了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18例具有胆道梗阻表现的早期进行了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和(或)鼻胆管引流.重症胰腺炎行外科手术治疗7例,占其8.3%.结论:胆道疾病、酗酒、高脂血症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三大病因;胆道疾病可能是急性胰腺炎复发的主要病因;血清淀粉酶和CT是急性胰腺炎较常用和可靠的检查手段;腹痛是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多而复杂,应加强早期监测.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和(或)鼻胆管引流是解除急性胰腺炎胆道梗阻的安全有效方法;强调以非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有早期手术指征和中转手术指征患者应当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老年人急性腹痛的病因,提高临床诊断率及治疗效果,避免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近3年收治的564例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4例急性腹痛的原因依次分别为:胃十二指肠炎、胆道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胃肠炎、肠梗阻、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肠粘连、泌尿系结石、消化道穿孔、消化道肿瘤、心功能衰竭、心肌梗塞及其它病因不明疾病等;内科急腹症占53%,外科急腹症占47%。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结论老年人急性腹痛病因较多,对其疼痛特点要仔细分析,结合细致的体格检查及辅检均能做出准确诊断,继而进行相应有效的治疗。急性腹痛是最常见急症之一,应详细询问病史:注意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的病例充分利用辅助检查,密切观察,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以防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道良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胆道良性疾病患者22例,其中胆道结石15例,胆道狭窄1例,胆道蛔虫6例。对患者采用ERCP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者22例,手术成功20例,成功率90.91%,失败2例,失败率9.09%。3例(13.64%)出现并发症,其中胆道感染1例,乳头切开口出血1例,急性胰腺炎1例,无死亡。结论:ERCP能够有效治疗胆总管结石、胆道狭窄及胆道蛔虫等胆道良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无相关死亡率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ERCP联合MRI在诊断胰胆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胰胆管疾病患者,均行ERCP与MRI检查,所有患者经过手术、活检及病理证实为胆总管结石45例、胰腺癌20例、胆管癌并梗阻12例、慢性胰腺炎8例、胆道蛔虫感染5例,临床表现为黄疸、反复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结果 ERCP对胆总管结石、胰腺癌、胆管癌并梗阻、慢性胰腺炎、胆道蛔虫感染诊断准确率依次为95.56%、100%、75.00%、87.50%、100%,MRI诊断准确率依次为86.67%、85.00%、75.00%、87.50%、80.00%,ERCP对胰胆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略高于MRI诊断准确率,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与MRI胰胆管疾病的影像特征表现不同。结论 ERCP与MRI对诊断诊断胰胆管疾病有较高的一致性,二者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诊断疾病准确率,并可根据影像特点互补诊断。  相似文献   

17.
王健虎  米泰宇 《甘肃医药》2012,(10):732-734
目的:提高原发性胆囊癌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胆囊癌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漏诊和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误诊率为37.2%,正确诊断率为62.8%。4例误诊为胆囊炎、2例误诊为胆囊结石,4例误诊为胆囊腺瘤,6例误诊为胆囊息肉。年龄越大误诊率越高。结论:原发性胆囊癌具有较高的术前误诊率,应加强对胆囊癌与其他胆道疾病的鉴别诊断,充分认识B超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术前胆囊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优劣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设为内镜组。同期将我院收治的62例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设为经肝组。比较两组患者置入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肝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内镜组患者胆道支架置入成功率为82.4%低于经肝组95.2%;内镜组患者术后胆道感染、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22.1%、8.8%高于经肝组4.8%、0%,胆道出血发生率为1.5%低于经肝组19.4%,而内镜组肝脓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内镜组患者ALT、TBil显著下降。结论: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效果显著,其置入成功率高,胆道出血少,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但其胆道感染及胰腺炎的发生率较高,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感染及胰腺炎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提高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85例药物性肝病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误诊为病毒性肝炎者70例,胃肠炎者5例,胆系感染者3例,上呼吸道感染者3例,肿瘤复发者2例,糖尿病加重者2例。结论: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到药物性肝损害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赫鹏  白立炜  闫争强  王雷 《河北医学》2005,11(11):1008-1009
目的:探讨肠外瘘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术后肠外瘘4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3例,其余39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死亡2例,其余40例痊愈出院,治愈率为95%.结论:保持引流通畅,合理胃肠内、外营养、加强抗感染治疗,是非手术治疗肠外瘘的关键 ,大部分肠外瘘病人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