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发区PHC患者HBV感染、家族肝癌史及与ABO血型的关系。方法510例PHC按照患者籍贯、HBV感染、家族肝癌史及ABO血型进行分组,以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肝癌低发区与高发区一样,合并HBV感染的PHC患者达80.74%,远多于无HBV感染者;男性多于女性;有家族肝癌史的PHC患者占40.00%,且合并HBV感染的PHC有家族肝癌史者远多于HBV阴性组(P<0.05)。2、低发区PHC中,有家族肝癌史的A型血者显著多于相应对照相(P<0.05)。结论我国肝癌低发区PHC发生的最重要外因亦为HBV感染,遗传易感性则是其内因;而有HBV感染或有家族肝癌史者是PHC的高危人群,且后者中的A型血者更为易患,对这一人群需加强监测,警惕PHC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 (PHC)与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的关系极为密切[1] 。自 1999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 ,我们应用ELISA法检测 2 7例PHC患者乙肝标志物(HBV M) ,应用斑点杂交法检测HBV DNA ,以探讨PHC患者血清HBV DNA的状态及与HBV前C区变异的可能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2 7例PHC为我院传染科住院患者 ,均经彩超或CT检查确诊。男 2 6例 ,女 1例 ;年龄 2 7~ 75岁 ;2 4例有明确的肝硬化病史 ,另 3例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 2 检测方法 :乙肝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  相似文献   

3.
肝癌患者ABO血型与HBV,家族史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HC)患者ABO血型分布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家族肝癌史等的关系。方法,根据204例PHC患者ABO血型分布以及有无HBV感染、家族肝癌史、性别等进行分组比较,以卡方(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各血型的PHC患者合并HBV感染远多于无感染者、男性远多于女性,但A型血的PHC患者具有家族肝癌史者显著多于其它血型(P<0.01)。合并HBV感染,或有家族肝癌史的PHC患者中,仅A型血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与0.001)。结论:感染HBV和/或有家族肝癌史的A型血者罹患PHC的倾向性最高,应密切关注;肝癌遗传易感基因和A抗原物质对PHC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变(LC),原发性肝癌(HCC)发生和发展与HCV及HBV感染的关系.方法HCC28例,LC48例和对照组50例,用ELISA法同步检测HBV及HCV的6项血清标志物(M).结果HCC,LC及对照组HBV_M的阳性率分别为750%,813%和400%;HCV_M的阳性率分别为71%,208%和20%.HCC,LC中HBV_M阴性患者HCV_M阳性率为125%.HCV与HBV重叠感染者占HCC和LC全部患者的132%.结论HCC,LC发生和发展与HBV及HCV病毒感染密切相关,重叠感染者肝功能损害及临床失代偿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5.
不同地区慢性肝病患者HCV感染株间的比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对肝癌发地区与低发地区慢性肝病患者中HCV感染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分析南通过地区慢性肝炎和肝癌患者中HCV和HBV感染状态,HCV核心基因的变异,并与台湾及北京地区的文献资料进行结果:南通地区肝病患者中,HCV抗体的阳性率为6.3%,低于北京(20.7%)和台湾地区(17.2%)乙肝与丙肝的双重感染率为3.9%,其值与台湾地区(5.7%)相近,但明显低于北京(15.0%)地区;在HB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原发性肝癌(PHC)与乙肝病毒(HBV)感染的关系,我们检测了354例PHC患者的血清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等指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PHC组男309例,女45例,年龄25~78岁。诊断均符合1...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S区编码产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为了进一步明确 HBV基因组 S区编码产物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的临床价值,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检测 90份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标本HBsAg·PHSA-Re、Pre-S1和 Pre-S2,并与 HBVM及 HBVDNA PCR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抗 HBc、HBsAg·PHSA-Re、HBVDNA(PCR)及 Pre-S2的阳性检出率为最高,分别为87.8%、73.3%、72.2%和64.4%,以HBVDNA作为HBV感染的金标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HBsAg·PHSA-Re与 HBVDNA和HBeAg的符合率最高,分别为 76.7 %和 74.7 %;MBsAg·PHSA-Re与 HBVDNA具有高度相关性。HBsAg·PHSA-Re做为早期诊断HBV感染及判断是否具有传染性方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血清学指标,Pre-S2也可作为HBV复制活跃的标志之一,用于急慢性肝炎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癌患者乙、丙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探讨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HBV,HCV和HDV)感染对肝细胞癌(肝癌)发生的意义,本文作者采用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法对72例广东籍肝癌患者HBV、HCV和HDV血清标志以及血浆HBVDNA和HCVRNA进行了检测。HBsAg和抗-HCV阳性率分别为84.7%和18.1%,显著高于128名健康对照者。HBsAg和/或HBVDNA总阳性率为93.1%,抗-HCV和/或HCVRNA阳性率为27.8%,HBV和HCV重叠感染率为22.2%。其中61例HBsAg阳性肝癌的HDV血清标志检出率为14.8%,明显高于61例HBsAg阳性的肝炎对照者。结果表明,广州地区肝癌的发生,主要与HBV和HCV感染密切相关外,且可能与HD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9.
TT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TTV与HPC的关系。方法:对82例PHC、40例非肝癌恶性肿瘤病人(对照组1)、40例正常人(对照组2)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PHC组中.HBsAg、HBeAg、HBV-DNA,、HBV-M的阳性率分别为75.6%,51.2%、19.5%、28.9%、82.9%。显著高于两组照组,TTV-DNA阳性率26.8%(22/82)也显著高于两对照组。HBVC感染率(82.9%()显著高于T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肝炎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50012)袁孟彪高艳景原发性肝癌(PHC)中90%为肝细胞癌(HCC)。目前已经证实,HCC的发病与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关系密切。我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表明,人群HBsAg携带...  相似文献   

11.
乙型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HGBV和HCV)感染与肝细胞癌(肝癌)发生的关系采用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沈阳地区117例肝癌、107便肝硬化和45 析患者血清进行了HBV和HCV血清标志及HBVDNA和HCV RNA检测,并采用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其中73便HCV RNA阳性血清进行了HCV基因分型。结果,肝癌组HBV感染率(60.7%)显著高于HCV感染率(33.5%,P〈0.01),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肝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其与发病机制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检测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Tα)水平,显示21例慢性迂延性肝炎(CPH)、4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106例肝硬化(LC)及110例原发性肝癌(PHC)之TNFα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慢性肝炎中ALT升高及胆红素>100μmol/L者其TNFα水平显著上升。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时TNFα水平亦显著高于单纯HBV感染。PHC患者TNFα水平与甲胎蛋白(AFP)浓度无相关性。提示TNFα参与肝脏的活动性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肝病者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3例老年慢性肝病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血清标志物检测发现:HBV感染占73.24%、HBV和HCV重叠感染占重叠感染点15.49%、HCV感染占7.04%、其它占4.26%;HBV阴性者HCV检出率高于HBV阳性者,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较慢性肝炎患者高;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的血清血蛋白下降显著,γ-球蛋白升高明显,肝硬化并腹水和上消化道出血者了多。结果表明,老  相似文献   

14.
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与HBV及HCV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作者对124例临床诊断为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的患者作了肝组织病理、HBV和HCV标志检测及随访观察。病理诊断为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78例(62.9%),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合并肝炎31例(25%),门脉性肝硬化15例(12.1%),三组患者HBsAg及HCV标志检出率分别为35.9%、64.5%及93.3%,提示肝细胞病变及其严重程度与肝炎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以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为基本病变的109例中,HBsAg或HCV标志阳性组病死率为22.9%(11/48),显著高于阴性组1.6%(1/61)。18例死亡患者中,HBsAg和/或HCV标志阳性17例,占94.4%。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肝功能衰竭,第二位是原发性肝癌(HCC)。HBV及HCV感染是发生肝衰竭及HCC的关键因素,与晚血患者的死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HDV感染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选HBV血清标志物阳性患者,同时进行HDV感染的检测.供血员做正常对照.HDV感染和HBV血清标志物皆用相应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结果289例HBV血清标志物阳性患者中,有40例HDV感染阳性,阳性率为138%.在HBSAb(+)组,无HDV感染阳性者检出;在HBSAg(+)或HBCAb(+)或HBeAb(+)组患者中,HDV感染阳性率分别达176%,188%、252%,明显高于HBeAg(+)组(109%);并且HDV感染阳性率在HBSAg·HBCAb·HBeAb(+)患者中,高达262%,明显高于HBSAg·HBCAb·HBeAg(+)者(109%).结论①HDV感染性率在HBSAg·HBCAb·HBeAb(+)患者中高于HBSAg·HBCAb·HBeAg(+)患者.②HDV感染阳性率与HBV复制的速度和数量不全相关.  相似文献   

16.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HBV和HCV)感染与肝细胞癌(肝癌)发生的关系,采用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沈阳地区117例肝癌、107例肝硬化和45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进行了HBV和HCV血清标志及HBVDNA和HCVRNA检测,并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其中73例HCVRNA阳性血清进行了HCV基因分型。结果,肝癌组HBV感染率(607%)显著高于HCV感染率(333%,P<001),肝硬化组HBV感染率(439%)明显高于HCV感染率(290%,P<005);血液透析组HBV和HCV重叠感染率(267%)明显高于肝硬化组(103%,P<005);各组均以HCVⅡ型为主(652%~800%),HCVⅢ型次之(200%~314%)。结果提示:沈阳地区肝癌的诱发因素仍以HBV为主,血液透析患者HBV和HCV重叠感染的机会更大,HCVⅡ型感染在本地区HCV相关性肝癌和肝硬化的发生中可能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ELISA及APAAP法分别检测了39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15例者HBV感染的肝癌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肝癌及HBV感染者(P〈0.01)。吕患者及HBV感染者CD3、CD4、CD8、CD4/CD8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肝癌与HBV感染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HBV感染者及肝癌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初步研究陈丽嘉,杨东亮,喻植群,汪由坤,郝连杰对131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抗HCV及HBVM检测,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PHC)73例,非肝癌患者58例。全组血清抗HCV检出率为9.92%(13/131),PHC10.96...  相似文献   

19.
检测天津地区119例慢性肝病毒者HBV、HCV标志,并对其中28例HCVRNA阳性血清进行基因分型。结果,HBV感染率明显高于HCV感染率(P〈0.05),肝癌患者中HBV、HCV重叠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肝炎(P〈0.05);各组均以HCVⅡ型为主。提示天津地区慢性肝病上前仍以HBV感染为主;HBV、HCV重叠感染对肝癌的发生似有相加作用;HCVⅡ型感染在天津地区HCV相关性曙性肝病中可以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定点PCR技术,研究HBV的S和C基因在肝癌与癌旁组织的存在状态,探讨癌旁HBsAg表达与S基因的关系。方法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肝癌及癌旁组织28例,HBsAg免疫组化后的切片分别切割癌组织、癌旁HBsAg强阳性区(P2)及癌旁HBsAg阴性区(P1)各1个低倍视野,作S及C基因PCR。结果癌组织S基因较C基因检出率高(18/28vs10/28,P<0.05),癌旁二者无差异;癌旁中P1与P2的S及C基因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高分化肝癌S和/或C基因检出率较中分化者低(2/5vs20/28,P<0.05)。结论癌组织中整合的HBVDNA为残缺不全的,HBsAg强阳性与阴性区的S基因检出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