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突症中医各证型的CT表现特点.为中医分型提供影像学指标。方法:对234倒腰突症患者根据中医辨证进行分型.回顾性分析各证型在CT横断面扫描上的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血瘀型以单个椎间盘的外侧或后侧型突出、程度多大于0.4cm、小关节及椎间盘退变程度轻为特点:寒湿型和湿热型以椎间盘中央型或后侧型突出、程度在0.2~0.4cm、小关节及椎间盘轻或中度退变为特点:肝肾亏虚型以椎间盘中央型或后侧型突出、程度多在0.2cm以内、伴有明显膨出、小关节及椎间盘重度退变为特点,结论:影像学指标作为腰突症中医分型的依据有其病理学基础.有助于提高中医分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MRI影像学表现的关系,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的MRI影像学依据。方法:分析90例腰间盘突症患者临床资料及中医辨证分型,并观察常规腰椎MRI影像学表现中的椎间盘本身的改变、椎体及附件的改变,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MRI影像学表现的关系。结果:中医辨证分型包括血瘀型22例、寒湿型16例、湿热型14例、肝肾亏虚型38例,肝肾亏虚型发病率42.2%最高;血瘀型多为青年人,肝肾亏虚型多为老年人;血瘀型多为侧后突,寒湿型和湿热型多为侧旁型突出,肝肾亏虚型多为中央型突出;椎间盘突出程度分析:血瘀型最重,肝肾亏虚型最轻;椎体和附件改变情况:肝肾亏虚型最重。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与椎间盘突出MRI影像学存在相关性,磁共振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可以较准确地确定腰椎间盘患者的中医分型,为临床治疗椎间盘病变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医局部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局部辨证施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将31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3例按照炎症的证候以为热证为主症,据证辨为兼瘀、兼湿热、兼瘀湿、兼血虚、兼肾虚血瘀等证施治;对照组156例以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甲钴氨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39.9%、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治愈率为7.7%、总有效率为70.5%,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医局部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在于纤维环松驰、变性、向后膨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相应的神经根,造成局部充血水肿的炎症性改变。占腰痛病例的1/5[1]。属中医痹证范畴,系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1995-04~1999-06,我们运用中医辨证施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3例,收到满意效果,护理体会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53例住院患者,均经X线腰椎平片及CT、核磁共振扫描确诊,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2]。其中男41例,女12例;年龄25~57岁,… 相似文献
5.
归雪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12):98-99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祖国医学"腰痛"范畴,肝肾亏虚为本,寒湿痰瘀为标,药物治疗固然重要,积极有效护理亦不可替代。采用中医整体调理优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辨证分型,确立护理原则,从对症、情感、饮食等方面实施个性化辨证护理,调整饮食偏性,燮理阴阳,调畅情志,取得患者信任,增强其战胜疾病信心,保证临床治疗措施实施,从而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并且延伸至院外生活指导。 相似文献
6.
赵天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66-68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kherniation,LDH)患者CT和MRI影像特征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CT诊断患者161例,MRI诊断患者170例在以椎间盘突出物的突出方向分型的基础上,以突出物的形态密度进行分类,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血瘀型:以后外侧型为主;寒湿型:以后正中型为主;湿热型:以后外侧型为主;肝肾亏虚型:以韧带下型为主。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CT和MRI影像特征结合中医辨证,在客观程度上揭示了发病的中医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7.
辨证分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痹证范畴,一般俗称腰腿痛。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辨证分型内服中药的方法治疗44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4例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最大者51岁,最小者21岁,其中21~35岁者19例,36~51岁者25例;病程最长者12年,最短者3天。不能耐受外治手法者29例,能耐受外治法但效果不佳者15例。全部病例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8.
浅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结合临床表现,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气滞血瘀型,风寒湿痹型,肝肾亏损三型辨证施治。自拟Ⅰ、Ⅱ、Ⅲ号内服外敷方并配合传统牵引疗法,治疗600余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气滞血瘀型多见于青壮年。有明显外伤史,腰部活动受限,疼痛难忍并向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咳嗽时疼痛加剧。后期可见下肢疼痛麻木或肌肉萎缩,舌质淡红或暗紫,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涩。治则:行气活血,通络止痛。Ⅰ号方:当归12g,赤芍12g,桃仁10g,红花6g,鸡血藤30g,紫丹参30g,制乳香12g,制没药12g,延胡索15g,台乌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医分型与性激素变化的关系。方法:120名LDH患者,分为瘀血型、风寒型、湿热型及肾虚型四组,对照组为健康人80例,均于禁服各种药物后7天,并空腹12小时,抽血检验T、E2值,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DH中医分型风寒型、湿热型及肾虚型与对照组比较T下降(P<0.05),而E2值男性上升(P<0.05),女性下降(P<0.05),以上中医分型三组组间比较T、E2值无差异(P>0.05)。结论:LDH中医分型中风寒型、湿热型及肾虚型三型T、E2值变化,可作为LDH此三型诊断治疗依据,并指导预防及康复。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痛的主要疾病之一 ,属中医痹证范畴。由于其发病率较高 ,病机发展过程及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按照中医辨证有寒、热、虚、实之不同 ,所以在临床上也应给予相应的辨证施护。1 临床资料本组 30 0例患者 ,男 1 80例 ,女 1 2 0例 ;平均年龄 45岁 ;病程最长 1 0余年 ,最短近 1个月 ;全部病例做 CT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临床表现为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 ,行走不利 ,或伴有间歇性跛行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2 辨证施护30 0例患者按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寒湿阻滞、肝肾亏虚等 4种证型进行辨证施护。2 .1 气滞血瘀型2 .1 .… 相似文献
11.
通过11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病历的剖析,以患者的年龄构成,职业比例,治疗效果作为统计分析的切入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的特点、优势及中医特色做了全方位的阐述。首先证明,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方法,比单一方法效果好。其次,进一步证明实施的10种治疗方法,配置合理,辨证施治,集诸法之长为一体,既保留各自治疗的特色,又相互弥补其不足,阻断了因腰椎间盘突出产生的"突出-压迫-水肿-粘连-加重压迫"这样的恶性循环。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解除患者病痛,确保其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相似文献
12.
13.
14.
刘兵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3):66-67
[目的]观察牵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5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0例)对照组(270例),20天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5例,显效102例,好转27例,无效6例;对照组治愈44例,显效98例,好转108例,无效20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牵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16.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方法系统评价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 ,电子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手工检索相关中医学术期刊,有关学术会议已发表与未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非针刀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统计分析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结果共13个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符合纳入标准,仅有2篇高质量研究文献。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汇总:OR=3.17(95%CI:2.58~3.90),Z=10.93,P0.00001。远期疗效汇总:OR=6.48(95%CI:4.64~9.06),Z=10.95,P0.00001。复发率汇总:OR=0.56(95%CI:0.31~1.01),Z=1.91,P=0.06。结论目前有限的纳入研究初步显示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在改善症状、提高整体功能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效,但因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例数较少,且诊断标准、随访时间、结果测量指标和判效标准等均不一致,因此需要开展设计合理、执行严格的大样本、多中心和方法科学、规范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手法及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手法组和针疗组,手法组60例采用手法治疗,针疗组60例采用针刺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的差异。结果:手法组总有效率为86.67%,针疗组疗效总有效率为73.33%,手法组明显优于针疗组(P〈0.01)。结论: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简便、临床疗效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炙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d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09年1月—2013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42例LID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72例,给予针灸推拿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分,进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94.4%和86.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下腰痛、腿酸或麻木、直腿抬高试验、举物和持物、卧位转身、感觉障碍、ADL、站立试验、长久坐(1 h)、洗漱能力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下腰痛、腿酸或麻木、直腿抬高试验、步行能力、举物和持物、身体前倾试验、卧位转身、运动障碍、感觉障碍、ADL、站立试验、长久坐(1 h)、洗漱能力、膀胱功能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下腰痛、腿酸或麻木、步行能力、举物和持物、身体前倾试验、卧位转身、运动障碍、感觉障碍、ADL、站立试验、长久坐(1 h)、洗漱能力、膀胱功能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炙推拿治疗LIDP,可以更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7,(4):291-293
目的:分析平乐正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借助平乐正骨传统药物数据库平台,系统分析依据平乐正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方、协定方所开具的325张门诊处方,将数据经审核、校对后逐一录入,分别从用药类别、用药频率、归经及功效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讨论。结果:通过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所统计325张处方共使用药物3 286味次,共有98味药物,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类别主要涉及补益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消肿药、祛风除湿药、解表药、平肝熄风解痉药,使用频率分别为100%、100%、54.56%、43.71%、40.21%、39.07%,并筛选出黄芪、当归、茯苓等37味临床核心用药。结论:平乐正骨用药原则与规律体现了扶正祛邪的整体辨证观,及以肝论治肝肾同源为切入点的标本兼治理念。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药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全部病例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并依据中医辨证分型采用中药内服配以中药外敷热疗方法治疗1个疗程(14天)。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结论:中医药综合方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