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血糖波动对在体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核因子(NF)-кB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高脂饲料及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0mg/kg的方法制造糖尿病(DM)大鼠模型,小剂量高糖(25%的葡萄糖溶液10mg/g体重)每日3次腹腔注射制造持续高糖(SHG)组模型,在SHG组基础上高糖注射后0.5h皮下注射诺和锐1U/100g,造成每日血糖波动3次的血糖波动(IHG)大鼠模型.根据血糖、血糖波动分正常(N)组、DM组、SHG组、IHG组4组.实验14d结束并检测胰腺组织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环氧酶(COX)-2以及凋亡基因Bax、Bcl-2,NF-кB等.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观察胰岛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DM组、SHG组、IHG组较N组MDA 、TNF-α、COX-2、Bax含量升高,SOD、Bcl-2含量减少,NF-кB含量升高,胰岛细胞凋亡指数增多.与DM组比较,SHG组和IHG组MDA、Bax、NF-кB含量升高以及胰岛细胞凋亡指数升高.与SHG组比较,IHG组NF-кB含量最高、Bcl-2/Bax值最低,胰岛细胞凋亡指数最高.偏相关分析提示,Bcl-2/Bax与NF-κB之间具有相关性(r=-0.239,P<0.05).结论 血糖波动明显增加β胰岛细胞凋亡,可能与血糖波动增加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激活并放大了NF-кB活性,NF-кB通过调节炎症及下游凋亡基因而促进胰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糖对INS-1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INS-1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葡萄糖5.5mmol/L培养)、高糖组(葡萄糖16.7 mmol/L培养)、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高糖组(NAC 1.0mmol/L+葡萄糖16.7 mmol/L培养),均干预72 h.分光光度计测定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Ⅲ活性,荧光素酶方法检测细胞内ATP含量,放免法测定胰岛素分泌水平.结果 高糖组的呼吸链酶复合物Ⅰ活性[(1.53±0.24)μmol/(mg·min)]、Ⅲ活性[(1.08±0.22)μmol/(mg·min)]分别较正常对照组的呼吸链酶复合物I活性((2.31±0.33)μmol/(mg·min)]、Ⅲ活性[(1.92±0.39)μmol/(mg·min)]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ATP含量及胰岛素分泌水平在高糖组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使用抗氧化剂NAC干预高糖组,其线粒体酶复合物Ⅰ、Ⅲ活性、细胞ATP含最及胰岛素分泌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高糖损伤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可能与损伤线粒体呼吸链功能有关,高糖可能通过氧化应激损伤INS-1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功能.  相似文献   

3.
糖毒性下UCP2介导的胰岛功能紊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高糖对胰岛INS-1细胞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UCP2基因与高糖刺激下氧化应激和胰岛素分泌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糖尿病糖毒性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作用于INS-1细胞,镜下观察INS-1细胞的形态改变,应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运用ELISA方法检测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同时应用RT-PCR方法检测UCP2基因的表达.结果 ①随着糖浓度的增加,INS-1细胞的凋亡增多,MDA含量逐渐增加,GSIS值逐渐下降,不同糖浓度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随着葡萄糖浓度增加,INS-1细胞UCP2 mRNA的表达总体逐渐增强.结论 高糖可促进INS-1细胞凋亡,在高糖作用下活性氧物质(ROS)代谢产物MDA增多,通过激活UCP2的途径引起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这可能也是糖毒性对胰岛β细胞损害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探葡萄糖浓度波动对大鼠胰岛素瘤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影响机制。方法将INS-1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糖组(5.5 mmol/L葡萄糖培养液培养)、持续高糖组(16.7 mmol/L葡萄糖培养液培养)、波动组(用16.7 mmol/L葡萄糖培养液培养2 h,再换5.5 mmol/L培养3 h,每天重复3次,夜间9 h维持在5.5 mmol/L的培养液中)、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正常糖组、NAC+持续高糖组、NAC+波动组,后3组的培养基中均预先负载终浓度为1.0 mmol/L的NAC,余干预措施相同,均干预72 h。荧光素酶方法检测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胰岛素分泌水平。结果 INS-1细胞ATP含量及胰岛素分泌水平在持续高糖组及波动组均较正常糖组显著下降,且波动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NAC+波动组及NAC+持续高糖组细胞ATP含量及胰岛素分泌水平分别较波动组及持续高糖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高糖及波动性高糖损伤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可能与减少细胞ATP含量有关,且波动性高糖较前者更严重,氧化应激可能是波动性高糖及持续性高糖导致INS-1细胞ATP减少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探讨Mibefradil对高糖作用下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瘤β细胞株(INS-1),将INS-1细胞分为对照组(11.1 mmol/L葡萄糖)、高糖组(33.3 mmol/L葡萄糖)、药物组(11.1 mmol/L葡萄糖+1μmol/L Mibefradil、1μmol/L NNC 55-0396、10 μmol/L尼卡地平)、高糖+药物组(33.3 mmol/L葡萄糖+1μmol/L Mibefradil、1μmol/L NNC 55-0396、10 μmol/L尼卡地平),先用不同浓度葡萄糖孵育细胞48 h,再按分组加入药物继续孵育24 h.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胰岛素含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型钙通道cav3.1、cav3.2亚基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能够明显增加细胞胰岛素分泌(P<0.05)和胰岛细胞T型钙通道cav3.1、cav3.2基因及蛋白表达(P<0.05),而药物组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水平和T型钙通道cav3.1、cav3.2亚基基因及蛋白表达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药物组可不同程度降低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其中Mibefradil组显著降低胰岛素分泌(P<0.05)和T型钙通道cav3.1、cav3.2亚基基因及蛋白表达(P<0.05).结论 Mibefradil可能通过下调胰岛细胞T型钙通道cav3.1、cav3.2亚基表达抑制高糖作用下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葡萄糖对INS-1细胞及胰岛分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氧化应激在葡萄糖对INS-1细胞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葡萄糖(11.1、16.7、22.2、33.3mmol/L)作用于INS-1细胞,镜下观察INS-1细胞的形态改变,应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运用ELISA方法检测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结果: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INS-1细胞的凋亡增多,MDA含量逐渐增加,GSIS值逐渐下降,不同浓度葡萄糖组间MDA含量、GSI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高糖可促进INS-1细胞凋亡,在高糖作用下活性氧物质(ROS)代谢产物MDA增多,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知母醇提物对正常和抵抗INS-1胰岛β细胞的增殖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探讨知母醇提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影响以及对胰岛素抵抗细胞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知母醇提物对正常INS-1胰岛B细胞的增殖作用;知母醇提物干预正常细胞及胰岛素抵抗INS-l胰岛β细胞,分为溶媒组(ME)、胰岛素分泌模型组(MC)、胰岛素抵抗组(IR)、阳性药格列本脲组(Gli)和罗格列酮组(ROZ)及知母醇提物组,测定各组基础胰岛素分泌(BIS)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值.结果 知母醇提物质量浓度在0.3~ 30 μg/mL时对正常细胞有明显的增殖作用,与MC组的GSI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IR组的BIS和GSIS比较,知母醇提物浓度在3~ 30 μg/mL能显著促进细胞的BIS能力,同时其质量浓度在0.3 ~ 30 μg/mL能显著性促进GSIS功能.结论 知母醇提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正常INS-1胰岛β细胞的毒性较低,同时能通过促进正常细胞的增殖,增强其胰岛素分泌能力,改善细胞自身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尿酸盐对大鼠胰岛β细胞(INS-1)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变化的影响,探讨高尿酸对胰岛β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培养INS-1细胞,待细胞融合达80%后消化接板分为6组:对照组(无尿酸盐)及尿酸盐50、70、90、120及150mg/L剂量组,各组分别应用含有不同浓度尿酸盐的无血清培养基干预24h,留取上清液,应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INS-1继续应用无糖KRHB溶液孵育30min后,分别采用含糖2.8及16.7mmol/L的KRHB溶液孵育1h,分别留取上清液,利用ELISA法检测基础胰岛素及高糖刺激后胰岛素水平;剩余细胞行噻唑蓝检测INS-1吸光度。结果 120及150mg/L尿酸盐组INS-1吸光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F=15.034,P<0.01);90及120mg/L尿酸盐组IL-1β、TNF-α及MD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SOD值则较对照组下降(F=8.225~19.598,P<0.01);70~150mg/L尿酸盐组INS-1高糖刺激后的胰岛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F=30.305,P<0.01);120及150mg/L尿酸盐组INS-1的基础胰岛素水平较对照组下降(F=2.589,P<0.05)。结论体外尿酸盐浓度达到90mg/L后,其可能通过炎症及氧化应激两种途径造成INS-1细胞的损伤,降低INS-1细胞的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间断高浓度葡萄糖对培养的胰岛β细胞(HIT-T15细胞)的损伤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葡萄糖5.5mmol/L)、持续高浓度葡萄糖组(葡萄糖16.7mmol/L)、间断高浓度葡萄糖组(葡萄糖16.7mmol/L培养2h后更换为5.5mmol/L的葡萄糖3h,每天重复共3次,夜间9h维持在5.5mmol/L的培养基中)、抗氧化剂(NAC1.0mmol/L) 持续高糖组和NAC 间断高糖组。放免法测定胰岛素分泌水平;罗丹明123染色线粒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线粒体膜电位(MMP);荧光素酶方法检测细胞内ATP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测量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活性氧簇(ROS)的水平。结果高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量在间断高糖组〔(3.13±1.11)μIU/mL〕和持续高糖组〔(5.18±0.95)μIU/mL〕分别较对照组〔(9.33±0.62)μIU/mL〕均明显减少(P<0.05);MDA水平、ROS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并且间断高糖组较持续高糖组产生更多的ROS(P<0.05);间断高糖组和持续高糖组细胞内ATP含量、MMP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间断高浓度葡萄糖与持续高糖均使培养的β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增高,且间断高糖组较持续高糖组产生更严重的氧化应激,从而使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受损,其机制可能是由于氧化应激使线粒体的膜电位下降,细胞ATP含量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Apelin对葡萄糖毒性作用及对胰岛细胞胰十二指肠同源盒蛋白-1(PDX-1)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正糖组5.6 mmol/L,高糖组16.7 mmol/L,极高糖组33.3 mmol/L),+/-Apelin-36培养胰岛β细胞株NIT-1细胞3d,然后测定基础和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量,测定细胞内胰岛素含量和PDX-1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与正糖组比较,高糖组和极高糖组的基础和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细胞内胰岛素均明显减少,PDX-1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未加Apelin组比较,加Apelin高糖组和极高糖组的基础和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细胞内胰岛素明显减少,PDX-1蛋白表达下降(P<0.05);6组胰岛细胞的胰岛素水平与PDX-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与PDX-1 mRNA表达无关.结论 Apelin可能通过降低PDX-1蛋白表达参与葡萄糖毒性作用,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Wang YF  Li XH  Peng YD  Ding XY  Dong WP  Chen XY  Zhang AF  Wang YF  Yu L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4):1703-1706
目的 通过3T3L1脂肪细胞与大鼠原代胰岛细胞共培养,从细胞整体水平探讨脂肪细胞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分为两组:(1)对照组:SD大鼠原代胰岛细胞组;(2)共培养组:SD大鼠原代胰岛细胞与3T3L1脂肪细胞共培养.对各组胰岛细胞观察以下指标:(1)胰岛素释放试验和细胞内胰岛素含量;(2)用RT-PCR检测葡萄糖转体2(GLUT2)、葡萄糖激酶(GCK)及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6.2(Kit6.2)的mRNA表达水平;(3)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印迹检测胰岛素受体β(IR-β)、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蛋白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 (1)共培养组在低糖水平胰岛素分泌明显增多[(0.79±0.35)ng·h-1·ml-1胰岛比(0.38±0.09)ng·h-1·ml-1胰岛,P=0.028],而高糖刺激时两组胰岛素分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0),共培养组刺激指数较对照组降低[(1.57±0.61)比(2.84±0.92),P=0.04].两组的胞内胰岛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2)共培养组胰岛细胞GLUT2、GCK、Kil6.2的mRNA表达下调为0.27 ±0.11,(P=0.01)、0.32±0.24,(P=0.009)、0.41±0.09,(P=0.003).(3)共培养组胰岛细胞IR-β、IRS-1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均下降.结论 3T3L1脂肪细胞通过下调胰岛细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的相关基因,及通过抑制其自身胰岛素信号通路,从而影响GSIS.脂肪细胞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胰岛细胞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不同浓度瘦素对体外培养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合成与分泌的影响。方法用含11.1 mmol/L葡萄糖的RPMI1640培养液体外培养大鼠胰岛β细胞系胰岛素-1(insulin-1,INS-1)细胞,实验分为5组,培养液瘦素浓度分别为0、5、10、20μg/L和50μg/L。培养24 h后分别以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胰岛β细胞前胰岛素原mRNA的表达及上清液胰岛素浓度。结果在葡萄糖浓度11.1 mmol/L、瘦素作用24 h情况下,胰岛β细胞前胰岛素原mRNA表达随培养液瘦素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上清液胰岛素浓度随培养液瘦素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瘦素可抑制胰岛β细胞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结论重组瘦素对体外培养大鼠胰岛β细胞(葡萄糖浓度11.1 mmol/L,瘦素作用24 h)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具有抑制作用,随瘦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大豆甙元活性代谢产物S-雌马酚(S-equol,S-Eq)对高糖培养条件下大鼠胰岛素瘤(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26.2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及葡萄糖分别与不同浓度S-Eq(0.1、1、10、100 μmol/L S-Eq+H组)干预INS-1细胞24 h,另设未干预的INS-1细胞为对照组(C).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测定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GSIS)功能,TUNEL法联合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前胰岛素原(preproinsulin,PPI)、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 transporter 2,Glut2)、线粒体阴离子载体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S-Eq能显著增加高糖培养条件下INS-1细胞活力(P<0.05),其中1μmol/L S-Eq效果最为明显.GSIS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高糖处理后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显著降低,而S-Eq能显著增加高糖处理的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P<0.05).同时,0.1、1、10 μmol/L S-Eq均能明显减少高糖培养条件下INS-1细胞凋亡,上调PPI mRNA、Glut2 mRNA和Glut2蛋白表达,而显著抑制UCP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S-Eq可有效改善高糖培养条件下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调节Glut2和UCP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Vaspin对高糖高脂诱导的INS-1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培养INS-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高糖高脂组(HG+PA组)、高糖高脂+80 ng/mL Vaspin组(HG+PA+V1组)、高糖高脂+160 ng/mL Vaspin组(HG+PA+V2组)、高糖高脂+320 ng/mL Vaspin组(HG+PA+V3组)、高糖高脂+640 ng/mL Vaspin组(HG+PA+V4组)。通过DCFH-DA荧光探针染色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比色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葡萄糖(3.3 mmol/L和16.7 mmol/L)刺激胰岛素分泌实验检测各组胰岛素分泌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与HG+PA组相比,HG+PA+V4组中低糖和高...  相似文献   

15.
干预糖毒性对肥胖大鼠胰岛β、α细胞功能改善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毒性对肥胖大鼠胰岛β、α细胞功能及分子生物学的损害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分为4组:(1)正常组:9只,普通饲料喂养.(2)高脂组:9只,高脂饲料喂养.(3)DM对照组:9只,不给予药物干预.(4)糖毒性干预组:9只,皮下注射超长效甘精胰岛素(5 U·kg-1·d-1)降低血糖,共4周.所有大鼠在实验结束时,通过免疫组化观察分析胰岛β、α细胞形态学特点,RT-PCR测定胰腺内胰岛素原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胰腺中胰岛素蛋白质含量,胰岛素干预2周和4周后复测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 糖毒性干预组,胰岛内β细胞比糖尿病对照组相对量增加(分别为0.38±0.08,0.11±0.05,P<0.01),β细胞浆内胰岛素水平增加(分别为0.58±0.03,0.34±0.14,P<0.01),胰岛素原mRNA表达增加(分别为1.52±0.14,1.26±0.14,P<0.01);Western印迹检测胰岛素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胰岛内α细胞相对量减少(分别为0.28±0.15,0.16±0.04,P<0.01).结论 干预糖毒性4周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β、α细胞的病理学变化,部分恢复胰岛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Toll样受体4(TLR4)在胰岛细胞株(INS-1)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内毒素脂多糖(LPS)对INS-1细胞活力、胰岛素分泌功能以及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INS-1细胞和经1 mg/L LPS刺激的INS-1细胞中TL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的LPS (0.01、0.1、1、5、10 mg/L)刺激INS-1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GSIS法测定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LPS刺激使INS-1细胞TLR4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当LPS在0.1~ 10 mg/L时,INS-1细胞活力受到抑制,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1 mg/L LPS刺激可使高糖环境下的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 一定浓度范围内的LPS刺激可抑制INS-1细胞活力,并减少高糖培养条件下细胞胰岛素的分泌量.LPS刺激能上调INS-1细胞TL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内毒素可能通过直接作用损伤胰岛β细胞.  相似文献   

17.
成人胰岛细胞手工消化与自动消化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改进成人胰岛细胞消化分离技术,探索成人胰岛细胞分离纯化的有效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改进的手工消化法(n=12);及采用自制的胰岛自动分离装置(n=10)进行成人胰岛分离。比较两组间胰岛分离产量,胰岛素刺激释放试验检测胰岛细胞功能。结果自动消化组每克胰腺胰岛产量(6410.55±1871.6)IEQ/g胰腺,明显高于手工消化法(4428.4±1201.7)IEQ/g胰腺(纯化后)(,P<0.01)。自动消化组高糖刺激后胰岛素释放量为(4.31±0.24)μU/insulin/IE/h,刺激指数为(2.52±0.39)μU/IE/h,均高于手工消化组(4.04±0.23)μU/insulin/IE/h(,1.99±0.53)μU/IE/h(,P<0.05)。结论采用自动消化法分离成人胰岛产量较高,功能良好。胰腺自动分离装置可望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飞天蜈蚣七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飞天蜈蚣七抗肝纤维化时对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和飞天蜈蚣七组.正常组于实验开始时取胰腺,模型组和飞天蜈蚣七组则分别于造模后3周,6周取胰腺作胰岛细胞的分离与培养,然后测定其培养上清液胰岛素含量.结果 3周模型组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意义,而6周模型组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为(53.8±3.1)mU/l,正常组为(24.5±2.5)mU/l,两组比较q=12.87,P<0.05;3周模型组大鼠胰岛细胞的基础胰岛素分泌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意义,而6周模型组大鼠胰岛细胞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为(50.90±12.86)μU/ml,正常组为(34.87±5.16)μU/ml,两组比较q=11.08,P<0.01;3、6周飞天蜈蚣七组大鼠胰岛细胞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分别为(156.01±7.11)μU/ml和(141.43±39.01)μU/ml,均高于相应模型组,F值分别为65.80和12.66,P<0.01.结论飞天蜈蚣七可增加四氯化碳所致肝纤维化3、6周大鼠胰岛β细胞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rgenetic protein 7,BMP7)对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胰岛细胞株MIN6中3种BMP7的Ⅰ型受体BMPR1A、BMPR1B、ACVR1A的表达情况。将MIN6细胞分为4组:PBS对照组,重组人BMP7(rhBMP7)低、中、高剂量组(rhBMP7终浓度分别为10、50、100 ng/ml),每组设5个复孔。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中的胰岛素分泌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结果BMPR1A、BMPR1B、ACVR1A均表达于MIN6细胞。PBS对照组及rhBMP7低、中、高剂量组的胰岛素浓度分别为(0.42±0.11)、(0.63±0.22)、(0.82±0.19)、(1.24±0.26)ng/(ml.μg)。与对照组相比,rhBMP7低、中、高剂量组的胰岛素分泌均明显增加(P<0.05)。PBS对照组及rhBMP7低、中、高剂量组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分别为(3.5±2.1)%、(4.2±2.3)%、(5.1±3.5)%、(4.9±2.7)%,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BMP7可显著促进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调控非钙离子浓度依赖的胞吐环节。  相似文献   

20.
解偶联蛋白2基因表达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关系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长期高脂饮食对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探讨解偶联蛋白2(UCP2)及相关的氧化应激在其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饲料组(NC组,20只)和高脂饲料组(HF组,20只).饲养20周检测以下指标:(1)血浆硝基酪氨酸,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2)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评价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程度;(3)胰岛细胞表面灌注试验,评价离体胰岛β细胞动态分泌功能;(4)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两组大鼠胰岛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以及UCP2mRNA表达的变化.(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检测IRS-1,IRS-2在两组大鼠胰岛中的表达.结果 (1)HF组血浆硝基酪氨酸(0.17±0.01)μmol/L和MDA(22±5)nmol/L水平高于NC组(0.14±0.02)μmol/L,(13±3)nmol/L,(P均<0.05),GSH水平(103±9)mg/ml明显低于NC组(142±9)mg/l,(P<0.01);(2)HF组葡萄糖输注率(GIR)较Nc组明显降低(P<0.01);HF组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功能明显下降(P<0.01);(3)HF组胰岛细胞IRS-1及IRS-2mRNA表达分别降低42.3%、28.1%,UCP2表达增高32.5%(P均<0.05).(4)HF组胰岛IRS-1和IRS-2的表达较对照组分别降低26.3%(P<0.05)和11.2%(P>0.05).(5)UCP2与胰岛细胞IRS-1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621,P<0.05);且与IRS-2mRNA表达也呈负相关(r=-0.416,P<0.05).结论 长期高脂饲养能导致大鼠胰岛细胞胰岛素信号分子表达下降,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具体机制推测与UCP2相关的氧化应激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