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报告117例髌骨膝前阻挡术治疗麻痹性膝反屈。男36例,女81例。年龄16~35岁,平均21岁,膝反屈25~60度。术后获得随诊者103例,占88.0%,平均随诊96个月。优良率为83.4%。阐述骨性畸形是膝反屈晚期必然结果,强调膝反屈早期治疗的重要性。讨论了髌骨膝前阻挡的合适安装位置及并发症预防。膝反屈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中约占下肢畸形的16.3%(?)。造成麻痹性膝反屈成因很复杂,临床上治疗棘手。我院自1978~1989年采用髌骨膝前阻挡术治疗117例,收到较好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胫骨平台垫高术治疗膝反屈的临床体会张雪松,冯守诚自1989~1992年,我们用胫骨平台垫高术治疗膝反屈畸形16例共18膝,随访1~3年,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中男7例,女9例,年龄8~24岁,平均16岁,膝反屈30~...  相似文献   

3.
应用套式截骨治疗32例膝关节畸形,男23例,女9例,年龄14~25岁,膝屈曲畸形30例,反屈畸形2例,儿麻后遗症25例,其他原因4例。手术方法分为股骨下端截骨和胫骨上端截骨两种,截骨后将骨折一端套  相似文献   

4.
胫股联合截骨矫正重型膝反屈36例翁树秋,肖正龙,杨小山,徐开明,徐景卫指导邬华彬我院自1989年~1994年采用胫股二处联合截骨矫正重型膝反屈畸形36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其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16~32岁...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告采用“改良三腱”双重固定术治疗24例儿童期麻痹性膝反屈。男15例,女9例。年龄6~13岁,平均8岁。膝反屈15~45°,术后获得随诊者21例,占87.5%,平均随诊47个月。优良率为85.7%。阐述膝反屈模拟实验结果。强调膝反屈早期治疗的重要性。讨论膝反屈矫正保留适当角度及影响膝反屈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来稿摘登     
河南安阳市54854部队医院范荣章韦仕辉来稿对16例麻痹性膝反张采用碳纤维绳膝关节后“8”字固定术治疗,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16~18岁,均为单侧肢体。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瘫14例,合并其他肌瘫2例。术前膝反张30°以下12例,31~50°者4例。有10例术后经1.5~3年随访,无复发及屈曲挛缩畸形。步行功能明显改善。体会本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取材方便,固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膝关节反屈畸形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分析6例新生儿7个膝关节不同程度反屈病例的治疗。全部病例行连续系列手法矫治,石膏外固定,支具干预治疗。[结果]膝反屈畸形全部消失,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随诊过程中2例出现同侧髋关节发育不良,1例出现马蹄内翻足畸形,经过矫治,恢复良好。[结论]早期连续系列手法矫治,石膏外固定,支具干预治疗新生儿膝关节反屈畸形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作者于1976~1986年,收治64例小儿麻痹后遗症膝反屈畸形,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多种手术治疗。其中58例得到随访,优良率达84.5%。软组织手术效果不能持久,骨性手术以胫骨平台垫高术效果可靠,值得采用。如果股骨髁面已变平,尚需做股骨下端前倾截骨术。膑骨阻挡术仅用于骨质无明显畸形的膝反屈病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12例儿麻后遗股四头肌瘫痪,由于膝关节屈曲平均65°(40~80°)而行股骨髁上反屈截骨术,结果6例无效;6例有骨关节炎征象。因此,本文着重讨论当膝有明显屈曲畸形时行反屈曲截骨术,可提前产生骨关节炎及其机理。提出如膝屈曲>30°,应先行松解再作反屈曲截骨术。  相似文献   

10.
<正> 单侧唇裂患者修复之后,常因继发鼻畸形而再次手术治疗。作者自1996年以来,依据产生鼻畸形解剖因素和唇裂鼻畸形主要特征,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矫治唇裂术后鼻畸形36例,经6个月~1年随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6例,其中男性X例,女性14例,均为单侧唇裂术后;左侧25例,右侧11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30岁;患侧鼻孔长轴横向为主要畸形11例,患侧鼻翼扁平、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应用指浅屈肌腱套索腱性固定术矫正爪形指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0年5月-2005年3月,收治5例单侧尺神经损伤致爪形指畸形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28~37岁.左侧3例,右侧2例.3例腕部挤压伤,2例前臂绞伤.病程21~37个月,平均27.5个月.Froment征、Fowler试验均为阳性.依据Stevens标准分度均为重度神经损伤.经神经修复、松解治疗后,尺神经运动功能均无明显恢复.应用指浅屈肌腱套索腱性同定术,纠正爪形指畸形.结果 5例术后获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11年.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届曲的畸形均得到矫正,无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环小指伸屈功能良好,但各指内收、外展功能无明显改善.结论 指浅屈肌腱套索腱性固定术可矫正爪形手畸形,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临床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2.
脊椎裂后遗足踝畸形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in SH  Ge JZ  Guo BF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2):900-903
目的 分析脊椎裂后遗足踝畸形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畸形类别与矫形治疗状况.方法 对我科1990年1月至2009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脊椎裂后遗足踝部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脊椎裂后遗足踝部畸形共107例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63例;手术年龄1.3~52.0岁,平均17.7岁,其中18岁以上者50.5%(54/107).隐性脊椎裂50.5%(54/107),显性(囊性)脊椎裂49.5%(53/107).1例为胸椎裂(T3~8),余106例为腰骶椎裂.单侧足受累49例(左侧22例,右侧27例),双侧足受累58例,共165足.畸形类型:内翻足76足,外翻足23足,夏科连枷足15足,其他类足畸形51足.合并其他受累部位:膝部屈曲或膝反屈畸形4例,髋部畸形17例(包括髋内收、屈曲或髋关节脱位,骨盆倾斜、双下肢不等长等),合并大小便功能障碍30例.本组54例隐性脊椎裂致足踝畸形患者中,29例既往在多个医院未能确诊发病原因,误诊或漏诊的比率高达53.7%(29/54).107例患者中,既往接受过足踝畸形矫形手术者仅26例.18岁以上既往未能实施合理矫形外科治疗遗留严重足踝畸形者50.5%(54/107).结论 脊椎裂继发畸形主要在足踝部.由于缺乏对此病的整体认识与矫形治疗经验,延误了对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治疗时机,遗留了很多未经矫形外科治疗的严重足踝畸形.  相似文献   

13.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后遗足跖屈畸形,我院1982~1988年共收治9例,均为男性煤矿工人年龄20~51岁,继发于胫腓闭合骨折3例、开放骨折2例,小腿软组织挫裂伤4例.分别于原发伤后2~10个月,逐渐出现足跖屈畸形,2例合并趾屈曲畸形,3例同时合并足内翻,趾屈曲畸形,其中1例胫后神经分布区麻木、刺痛,6例前足跖内侧有胼胝.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89年~1991年采用同种异体胎儿骨植骨治疗儿麻后遗症髋关节不稳、足不稳、膝反屈畸形患者78例,通过临床观察与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78例,男46例,女32例;年龄9~36岁,平均22.5岁。其中:臀肌麻痹下肢短缩、髋臼发育不良伴髋关节脱位4例,半脱位18例,髋关节不稳26例;胫前  相似文献   

15.
膝反屈是小儿麻痹后遗症较严重的畸形,多发生於股四头肌瘫痪及腘绳肌瘫痪。本文报告用胫骨平台垫高治疗膝反屈畸形25例共26膝,有效率100%,其中优良率占80.77%。对膝反屈畸形的生物力学病理改变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手术适应证选择,术式选择及手术有关问题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6.
前臂旋前畸形是脑性瘫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我们自1990年3月~1995年5月采用三联松解术矫治此种畸形11例(20侧),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5~43岁;双侧发病9例,单侧2例;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屈腕、拇内收和鹅额指畸形。其中重度畸形(旋前60°以上)3例,中度畸形(旋前45°~60°)6例,轻度畸形(20°~45°)2例。X统显示均无骨质结构异常,但有尺挠骨交叉现象。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置患肢于侧台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全麻后,常规消毒术野,铺无菌巾,止血带充气200~350mmHg。于前臂中段前…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1998年6月至2007年10月,共完成96例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手术修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96例患者,均为单侧唇裂鼻畸形.其中男性41例,女性55例;年龄12~28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伸微创治疗瘢痕性足踝部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2月采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伸微创治疗且获完整随访的15例瘢痕性足踝部畸形患者资料,均为男性;年龄24~56岁,平均38.5岁;左侧6例,右侧9例。均为僵硬型瘢痕挛缩足踝部挛缩畸形。4例跟行足样背屈畸形患者背屈范围为20°-30°,平均24.3°;11例马蹄足样跖屈畸形患者跖屈范围为20°-50°,平均30.2°。个体化设计、组装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伸器,5例结合有限软组织松解术,3例行踝关节融合术。术后牵伸速度≤1mm/d,分4—6次完成。足踝部畸形完全矫正后保留外固定支架6~8周。结果15例患者术后获8个月至6年(平均28.0个月)随访。15例患者足踝部畸形矫正后达到踝关节中立位(0°位),较术前平均改善29.4°,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为15.1°。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行走功能明显改善。2例患者足踝部畸形完全矫正后部分复发。3例患者踝关节融合术后获骨性愈合。按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5例,良8例,可1例,差1例。结论利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伸微创治疗瘢痕性足踝部畸形,不仅能够有效矫正足踝部复杂、多样畸形,而且可避免切开松解延长术后出现的瘢痕皮肤缺损、坏死、伤口不愈合及感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膝反屈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膝反屈畸形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前侧骨骺刺激、股骨髁上前倾截骨、胫骨平台下植骨抬高术或上端截骨垫高术等5种手术方法治疗37例39个膝关节。结果 术后35例37个膝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6年,平均4年5个月。29例达到矫正效果,4例畸形复发行二次手术。结论 膝反屈的成因复杂,只有根据临床类型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才能达到矫正目的。  相似文献   

20.
麻痹性膝反屈畸形手术方式的比较和评价:附29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7年以来,运用8种手术方式治疗295例婴儿瘫麻痹性膝反屈畸形。男性146例,女性149例;年龄6~36岁,平均19.55岁;膝反屈度数15~70°,平均34.63°。所有病人均得随访。认为疗效肯定的有胫骨平台抬高术;胫骨平台抬高和股骨髁下翻联合手术;腰肌代绳肌术及幼儿胫骨骨骺线附近前部骨膜切除术。相对可供选择的术式有胫骨上端截骨术,胫骨结节下抬高术及Heyman氏术,而胫骨平台骨阻挡术为不可取的术式。术前研究膝部软组织骨结构情况和能供肌转移之髓以上肌肉肌力情况,以及手术操作仔细、准确对疗效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