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金国梁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21(1):34-35
何任教授不但擅治内,妇杂病,且精于癌症的防治,介导“不断扶正,适时攻邪,随症治之”的治癌法则。本文从不断扶正乃汉本之法,扶正以补脾益肾为重,审度病热适时攻邪随症治之标本兼顾等方面、探述何任教授的治癌法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温病代表医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及王孟英四人对虚劳病的辨治及用药规律,以期为此病的治疗提供更多参考。[方法]通过收集并整理四位温病医家医案中“虚劳”篇或“劳伤”篇所载的首诊及复诊处方,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5.0及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软件(V3.0),分析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功效、高频药物组合,并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处方共计295首,涉及中药166味,高频药物28味(频次>20次);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入肾、脾经为主;药物以补虚药最多,其中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其次为利水渗湿药、收涩药;得出高频药物组合28组(频次≥30次);药物关联规则8条;5个聚类方。[结论]温病医家以甘温之品从脾肾入手辨治虚劳,重在补益中焦气血,对于后期阴阳亏虚明显者,填补肾之阴阳。善以血肉有情之品从补益奇经论治,补益同时注重收涩药的运用,补涩兼顾。尤其对于真阴耗竭之证,创“甘寒育阴”法以填补真阴,为温病医家辨治虚劳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5.
何若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5):541-542
家父何任教授,已届望九之年,他老人家受祖传庭训到中医学院毕业,经历了近70年。在中医临床上所见病人当以千万计。历年来绝大多数病人对他的医术、医德深表敬仰。我自在浙江中医学院学习五年并同时随家父侍诊学习也已近30年。除了对他老人家的治病疗效高、医学功底深之外,特别是老人家的医德、风格感触深刻。这里主要谈何老的医德、品格。1严以律已远离吹嘘何老有深沉的医学功底及中国文化底蕴。但他并不自满,他常说:“要做的工作还多,要多读书,不断充实新知。要多诊病,不断累积经验。为的是提高临床效果。我们要做到‘上工十全其九’,要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余部古代医案的搜集、整理,应用统计对比方法归纳、总结奇经医案治方中各经用药范围及特点。研究发现,古代奇经医案治方中的奇经八脉用药以补益气血阴阳为主,其中明确趋向使用的药味有当归、白芍、熟地、茯苓、山药、白术、小茴香、鹿角霜、鹿茸、枸杞子、杜仲、沙苑子、菟丝子、牡蛎、紫石英、山萸肉。但各经之补益配伍又各有侧重:督脉治方偏于补阳、补气、补血,尤其重补阳温里;任脉治方偏于补血;冲脉治方偏于补气、补血、补阳。跷脉治方偏于补血、补气、补阳、安神药;带脉治方偏于补阳、补气、补血,阳维脉治方偏于补血、补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余部古代医案的搜集、整理,应用统计对比方法归纳、总结奇经医案治方中各经用药范围及特点。研究发现,古代奇经医案治方中的奇经八脉用药以补益气血阴阳为主,其中明确趋向使用的药味有当归、白芍、熟地、茯苓、山药、白术、小茴香、鹿角霜、鹿茸、枸杞子、杜仲、沙苑子、菟丝子、牡蛎、紫石英、山萸肉。但各经之补益配伍又各有侧重:督脉治方偏于补阳、补气、补血,尤其重补阳温里;任脉治方偏于补血;冲脉治方偏于补气、补血、补阳。跷脉治方偏于补血、补气、补阳、安神药;带脉治方偏于补阳、补气、补血,阳维脉治方偏于补血、补阳。 相似文献
8.
徐光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5):654-656
国医大师何任教授在中医治未病领域拥有高深造诣与丰赡经验。文章就何老治未病思想的学术渊源及学术内涵展开阐述,认为何老治未病思想的学术渊源有三,即中医经著、诸家学说、人生经验,学术内涵主要有六,即顺应四时气候变化、修炼精神、节饮食慎起居、锻炼体魄、讲究环境卫生、防止传染。 相似文献
9.
何任教授学术成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光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6):601-603
试从何老的成长之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等三个方面,对何老的学术成就作一初步的整理研究。在学术思想方面,概括为:1·推重基础;2·宗法《金匮》;3·参合诸家。在临床经验方面,例举了:1·湿温证治;2·崩漏证治;3·肿瘤证治。 相似文献
10.
孙康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23(5):13-14
妇人之病多起郁、经、带、胎、产、杂病中,从郁论治者尤多。首先根据临床用药体会,归纳出郁证常用的六类药物及方剂,次举郁证病案壹例,以示用药大法及其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沈敏鹤主任中医师诊治消化系统肿瘤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2018年1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就诊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敏鹤主任中医师门诊的消化系统肿瘤患者283例,共3919诊次,收录患者基本信息,建立临床方剂数据库,对用药频次、药物性味及药物类别进行描述性分析,同时对用药频次≥137的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283例患者3919诊次共用药338味,累计用药频次29 618次,其中党参用药频数最多,其次为甘草、茯苓、半夏、白术、柴胡等;药味以甘味药最多;药性以平性药使用次数最多;药物类别使用频数最多者为补虚药,其次为利水渗湿药、清热药等;系统聚类分析将高频药物分为22类,涉及方剂六君子汤、小柴胡汤等,涉及药对天麻与川芎、木香与砂仁等。结论 沈敏鹤中医师主任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善用健脾疏肝之法,佐以利水渗湿、清热解毒、解表化痰等法,临证用药常以甘、平配伍。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分析各中医妇科流派对崩漏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各妇科流派治疗崩漏的处方,采用频数分析挖掘核心药物,统计药物归经情况,采用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对核心药物使用规律进行挖掘。结果 收集处方27个,涉及中药110味。核心药物23味,前5位为白芍、地黄、当归、熟地黄、阿胶,药物主归肝肾脾心经。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8个药物组合,常用的是牡丹皮和地黄。聚类分析得到7个药物聚类组合。结论 各中医妇科流派灵活运用多种止血法,治疗崩漏均不忘顾护阴血。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13-17
目的 :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丁元庆辨治瘀热不寐的用药规律。方法 :共收集丁元庆治疗瘀热不寐处方512首,应用关联规则等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总结处方中核心用药以及配伍规律,并予以辨证分析。结果:512首处方中涉及中药214种,使用频次高于50的有30味药,前6位分别是丹参、郁金、夏枯草、酸枣仁、珍珠母、淡竹叶。挖掘出30个核心组合(主要为丹参-郁金、夏枯草-郁金-丹参、丹参-珍珠母、郁金-川贝母等)和14组药队(包括炒黄柏-天冬-炒知母-枸杞子、龟甲-鳖甲-麦芽-槟榔-太子参等)。结论:丁元庆治疗瘀热不寐以活血化瘀、开郁清热、宁心通脉、安养心神为主。 相似文献
15.
肺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虽然近年来早期肺癌的检出率逐年提高,但是晚期肺癌仍占多数[1].合理的中医药干预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均有获益[2].洪善贻教授是浙江省名中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肿瘤及杂病,特别对晚期肺癌治疗颇有心得....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4):342-342
我社顾问,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著名中医教育家、理论家、临床家,浙江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何任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2月23日离我们而去,享年93岁。何任先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为医家楷模、令世人敬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收集整理宋康教授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医案,通过统计分析及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索总结其临床经验及用药规律。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宋康教授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门诊诊断为CVA的病案,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结合随访资料,建立病案数据库。通过一般情况分析,高频药物分布,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及Liquorice复杂网络分析,挖掘高频药物及其分布规律,核心药对和药组,核心方,整理总结宋康教授临证经验。结果:通过对325份医案的数据挖掘分析,获得宋康教授治疗CVA的30味高频药物,6对核心药对,4组核心药组,839条关联规则,1个核心方。结论:宋康教授治疗CVA,基于“风咳”理论,以祛风、化痰、清肺、平肝为主,补益脾胃为辅,五脏辨咳,治以复法,擅用药对,精于配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归纳总结程为平教授临床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组方及用药规律。方法 提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程为平教授门诊电子病历数据,筛选、处理相关病历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统计方法,总结核心药物,归纳辨治规律。结果 共纳入方剂94首,涉及101味中药。四气以性平药和温性药为主;五味以甘味药和苦味药为主;归经以肺经和心经为主。使用频次≥30次的药物有炙龟板、天麻、生地黄、炙甘草等14味;使用频次最多的药物为补虚药。频次≥45次的高频药物组合有19组;置信度≥0.8的常用药物组合共有33对。根据药物聚类分析结果得到4类核心药物组合。结论 程教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主要以补肾填精益髓,平肝息风,疏肝柔肝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清代御医曹沧洲治咳用药规律。方法选取治咳医案157案,进行用药频次统计、关联分析,选取有病机或治法记载的医案110案,进行病机归纳与对应用药频次统计。结果治咳核心药物是杏仁;常用药物有冬瓜子、浙贝、茯苓、蛤壳、桑叶、枇杷露、丝瓜络、橘白等14味;常用药对有杏仁-浙贝、杏仁-冬瓜子、紫菀-杏仁、紫菀-浙贝4组;常用3药组合有浙贝-冬瓜子-杏仁、白前-冬瓜子-杏仁、桑叶-冬瓜子-杏仁、紫菀-浙贝-杏仁、茯苓-浙贝-杏仁等9组,分别具有清热化痰、疏风、润肺、健脾之功效。主要病机有痰热郁肺、肺阴受损、肾不纳气、脾湿中阻、木火刑金、痰火扰心等14种,对应不同病机,又有针对性用药。结论曹沧洲治咳秉承温病学派思想,用药平和,质地偏润,药性偏凉,治疗以祛邪为主,注重养护阴津。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索吴生元教授门诊记录的痛风医案,分析吴教授治疗痛风用药规律,以期为吴生元教授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传承与创新,为临床治疗痛风提供借鉴。方法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对方剂及医案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及归纳,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 通过对 105首方剂分析,涉及中药 79味,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共 34味,经典组合模式42条,高频药物关联程度大致6组,常用药对51条,并演化得到3首治疗痛风的新处方,药组多以祛风除湿通络药物为主。结论 吴生元教授治疗痛风多以清热养阴、散寒除湿、温通经络、健脾渗湿等立法,处方常寒热共用、通补结合,注重顾护脾胃、扶正与祛邪并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治经验,值得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