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糖蛋白与胆道黏膜及胆红素结石成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道粘膜和糖蛋白在胆红素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及防治。方法 利用兔胆红素结石模型对胆道细菌感染诱发成石过程中胆道粘膜下腺体和我院近年收治部份临床胆红素结石病人胆道腺体进行观察。结果 实验组兔胆道粘膜下酸性腺体形成 ,粘多糖存在 ;人胆囊及胆管粘膜下腺体AB、AY阳性 ,电镜证实为粘多糖。结论 胆道粘膜理化性质的改变可导致胆汁中粘多糖含量增高 ,2组在胆石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阳历 《中外医疗》2011,30(28):31-32
目的通过分析胆道镜在胆道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86例胆道结石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93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的器械取石,观察组在胆道镜的协助下进行取石,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28例出现残石,残石率为20.11%,观察组5例出现残石,残石率为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T"管窦道取石并发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胆道结石治疗中应用胆道镜,能够提高结石清除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T"管窦道取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胆道结石(胆囊和胆管结石)的诊断一般不难,但在某种特殊情况时,由于临床医生对这些情况不熟悉或认识不足,常给诊断造成困难。甚至发生误诊或漏诊。有鉴于此.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谈谈怎样避免胆道结石误诊。  相似文献   

5.
6.
胆道残留结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斌 《吉林医学》2010,(24):4146-4147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残留结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4例胆道术后胆石残留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术前并存的胆道结石漏诊,28例是医源性胆道残留。结论:对残留结石的预防可以通过术前检查,术中多途径探查胆道,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7.
8.
张海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1):1327-1328
目的:探讨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1年6月—2011年6月收治356例胆石症患者分传统手术组与结合纤维胆道镜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纤维胆道镜组与传统手术组在术后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但在术后残石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纤维胆道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结论: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胆道结石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残余结石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津  饶爱华 《河北医学》2000,6(1):75-76
纤维胆道镜(简称纤胆镜)治疗胆道残余结石是指应用纤胆镜经T管窦道治疗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的一种方法。我科自1997年5月至1999年6月用纤胆镜治愈胆道术后残余结石4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8例,男20例,女28例;年龄28~70岁。均为胆总管探查术后经T管造影证实胆道残余结石患者。肝内胆管结石15例,肝总管结石10例,胆总管结石23例。于术后5~6周,用纤胆镜经T管窦道插入取残余结石,取石1次治愈者39例,取石2次6例,取石3次2例。术后发热15例,导管脱出2例,胆道出血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输尿管结石、胆道残余结石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经验。方法对34例输尿管结石及13例胆道残余结石患者采用本法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33例治疗成功,术后1周内排尽结石颗粒。13例胆道残余结石患者经腔内弹道碎石后,一次手术取净结石12例,二次取净1例。结论输尿管结石、胆道残余结石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具有疗效可靠、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特别是对胆道残余结石的治疗,初步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道镜治疗老年胆道结石术后残余结石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胆道结石术后残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时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62例胆道结石术后残余结石患者做对照.比对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取石成功率分别为95.2%及80.7%,观察组取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有发热、T管脱落、胆道出血.观察组术后并发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胆道镜治疗老年胆道结石术后残余结石具有安全、创伤小、费用低、残余结石取尽率较高的优点,是一种十分安全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吴丹 《浙江医学》1997,19(3):152-152
纤维胆道镜的应用目前在全国各地医院已逐渐开展,因其能直视胆道内部,并可利用其附件直接在胆道内部进行取石、碎石以及活检等操作,有助于胆道结石的诊断和治疗。现将我科1992年以来进行的160例纤维胆道镜胆道取石作一分析。临床资料160例中男性87例,女性73例,年龄24~82岁。胆道手术中使用胆道镜40例(术中组),手术后使用胆道镜120例(术后组)。采用日本Olympus CHF-P_(20)型纤维胆道镜,配有取石网篮、活检钳、逆喷冲洗管、气囊扩张导管等附件。术中组10例为术前B超等检查怀疑胆总管下端结石,术中经胆囊管置入纤维胆道镜,3例发现胆总管下端结石并通过胆囊管取出,7例胆道检查正常。另30例为术前明确胆道结石,25例术中取净,其中最多1例一次取出结石136枚;另5例因结石较大且嵌顿,术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25例胆道术后残留结石患者,用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的初步经验。25例胆道残留结石有3例合并胆道蛔虫,1例合并胆总管下端狭窄。全组25例,取除结石及蛔虫成功22例,成功率为88%,取净结石20例,取净率为91%,1例胆总管下端狭窄,试用纤维胆道镜内插入PTCD导丝,导管扩张狭窄部分,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对纤维胆道镜术后直型引流管插入和固定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了早期导管滑脱的并发症。并对3例取石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金同明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10):790-791,79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胆道结石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8例施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照组40例施行开腹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胆道狭窄及结石复发患者,对照组术后出现胆总管结石复发4例,行再次手术,无胆道狭窄患者。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疗效确切,有手术安全、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术中、术后的使用价值。方法:对64例胆道病人先行常规手术取石和切除病灶,再经术中,术后用胆道镜检查和取石。结果:应用术中胆道镜后,胆道残石率由375%降至94%;残石经术后胆道镜全部取出。结论:合理的手术加上胆道镜的使用是目前治疗胆道结石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胆道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年来,笔者自拟排石汤Ⅰ、Ⅱ号方治疗胆道结石,取得了较好疗效。惜因本单位条件所限,资料记录和统计不全,无法就此二方治疗结果,作出全面而系统的总结报告。考虑到此方确有疗效。愿提供同道者临床治疗或研究之参考,兹将此方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 方药组成  相似文献   

18.
胆道结石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临床治疗多以手术为主,虽手术方式几经变革,但胆管内结石仍难以取净或术后短期再发,肝内尤然。再次或多次手  相似文献   

19.
20.
术后胆道镜治疗胆道残余结石35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汉良 《浙江医学》1998,20(4):230-232
胆道结石,尤其是肝内胆管结石仍是胆道外科的一个难题。本文报道并分析我院近12年来手术后应用胆道镜治疗的胆道残余结石351例,以探讨胆道结石外科治疗中纤维胆道镜应用的若干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