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位/超低位直肠癌快速流程模式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低位/超低位直肠癌快速流程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结直肠外科专业组收治的行未造口的根治性切除术的120例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快速流程管理模式下(快速流程组)与传统管理模式下(传统组)患者早期恢复情况.结果 从术后早期康复指标来看,快速流程组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首次拔除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首次拔除胃管和引流管时间的差异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亦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超低位直肠癌快速流程模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高风险结直肠癌患者快速流程模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快速流程应用于高风险结直肠癌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1月—2008年12月26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管理模式下患者早期恢复情况及快速流程模式的完成情况。结果:术后早期康复方面,快速流程(FT)组首次下床时间和首次经口进食时间短于传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管道管理方面,首次拔除尿管时间FT组早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方面,FT组也明显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风险结直肠癌患者中快速流程是安全可行的,可以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对提高高风险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管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22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分别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和传统护理方法,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再入院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肠梗阻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再入院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加快术后康复的速度,减少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且肠梗阻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明显减少,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不留置胃管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科进行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资料,选择可比较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和常规外科处理的患者各23例,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组(FTS组,术前没有常规留置鼻胃管)和对照组(术前常规留置鼻胃管),比较两组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等)和术后住院天数等。结果〓FTS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早,术后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出现腹胀、腹泻症状高于对照组,出现咽喉疼痛的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现术后发生并发症和恶心呕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不留置胃管显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个性化给患者选择术前是否留置胃管有利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5.
早期经口进食在结直肠癌术后快速流程模式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经口进食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术后早期康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1~6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结直肠外科专业组收治的12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6 例为早期经口进食(early oral feeding,EOF)组,72 例为传统进食(traditional feeding,TF)组.比较2组病例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胃潴留、肠梗阻、重度腹泻、肺部感染、伤口感染、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EOF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T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OF组胃潴留发生率高于T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肠梗阻、重度腹泻、肺部感染、伤口感染及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经口进食耐受率可达89.29%(50/56).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行早期经口进食是安全、可行的,能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在快速流程模式下限制补液策略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08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直肠癌患者资料,比较不同补液方案(限制补液组和常规补液组)对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结果 限制补液组术后首次进食、首次活动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常规补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补液组术后吻合口漏和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常规补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生化检查中,限制补液组和常规补液组的葡萄糖[(5.55±1.73)mmol/L与(6.82±2.74)mmol/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限制补液策略可以缩短直肠癌患者术后首次进食、首次活动及术后住院时间,也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和肠梗阻的发生率,对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指导下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将9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A组应用FTS处理措施行开腹手术;B组采用FTS处理措施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及再住院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住院费用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再入院率(2.2%)低于B组(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指导下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可促进胃肠蠕动、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及再住院率,但与FTS指导下的开腹直肠癌手术相比,优势并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快速流程完成率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管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5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结直肠外科专业组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2010年组)及2008年2~5月期间收治的76例结直肠癌患者(2008年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快速流程完成情况。结果快速流程各主要环节中,2010年组液体限制、早期下床活动、早期经口进食、胃管管理和引流管管理完成率均高于2008年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008年组尿管管理的完成率则明显高于2010年组,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康复方面,2010年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3.86±1.05)d比(4.28±1.22)d〕明显早于2008年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术后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对快速流程理念接受程度的增高,快速流程各环节的完成率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环节成为常规管理方式,患者早期康复也更好,但发挥快速流程最大优势尚需加强多学科合作及克服本土化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快速流程模式下结直肠吻合术后选择使用小剂量地塞米松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结直肠外科专业组收治的470例行结直肠癌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小剂量使用地塞米松分成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早期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从术后不良反应来看,2组病例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地塞米松组与对照组的吻合口相关并发症、感染性并发症和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术后康复的评价指标中,地塞米松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及进食时间,术后胃管、引流管及尿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根治吻合手术后小剂量应用地塞米松是安全的,并对术后快速康复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选取38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FTS新理念护理(观察组,19例)及传统方法护理(对照组,19例)。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两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FTS理念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护理,可以加快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