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士进修杂志》2011,(22):2023-2023
答:失血、烧伤、腹泻、呕吐引起的休克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性心肌梗塞泵功能衰竭引起的休克为心源性休克;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引起的休克为中毒性休克,或感染性休克。  相似文献   

2.
休克可分为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灾区伤员发生的休克大部分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少部分为挤压后发生的感染中毒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多由大血管破裂、肝脾破裂、骨折等所致。神经源性休克系外伤、骨折、剧烈疼痛、精神创伤等所致。心源性休克主要因张力性气胸、心肌挫伤、心包填塞所致。  相似文献   

3.
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反应,是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所引起的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可在很多情况下发生。休克大致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  相似文献   

4.
休克是由于微循环障碍和重要脏器血流灌注不足所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的综合病症。能否及早防治,对预后有极重要影响。休克包括感染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和过敏  相似文献   

5.
休克与护理     
休克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休克的早期发现、及时对症治疗、挽救危重伤病员的生命,不仅是医生,更是护士的光荣职责。一般急诊常见休克有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作为一名护士亦必须掌握其病因、先驱症状,临床表现及急诊处理方法。低血容量性休克急诊常见以低血容量性休克为多,其有关情况处理见表。  相似文献   

6.
创伤性休克主要由于丧失全血或血浆,水和电解质渗出致创伤部位及其周围组织内,使血循环量降低所致,因此,基本上多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 临床表现 1.意识、神志与表情.休克早期,患者表现为烦躁,焦虑或激动,当休克加重时,患者表现为表情淡漠或意识模糊,甚至出现昏迷.但也有少数患者休克初期神志清醒,但反映迟钝,淡漠,神志恍惚,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知识角     
失血、烧伤、腹泻、呕吐,急性心肌梗塞泵功能衰竭,以及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引起的休克分别叫什么休克?答:失血、烧伤、腹泻、呕吐引起的休克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性心肌梗塞泵功能衰竭引起的休克为心源性休克;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引起的休克为中毒性休克,或感染性休克。  相似文献   

8.
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发病有100多种,但约有50%是由各类休克引起的。特别是大出血、挤压综合征、烧伤、战伤、脱水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重度感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以及严重心衰引起的心源性休克,急性肾衰的发生率更高,病变更为严重,常成为这些类型休克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赵桂华 《临床荟萃》1994,9(3):105-106
感染性休克又称败血症休克或中毒性休克.是由于严重感染引起微循环障碍为特征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表现以组织灌注不足所致的组织缺氧和体内主要脏器损害的全身反应性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各种病因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是临床急诊中常见而又具有代表性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本文介绍失血性休克的诊断与分级、监测(包括一般临床监测、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氧代谢监测与实验室监测等),强调原发病治疗(止血)是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的基础;并介绍液体复苏的发展与限制性液体复苏新策略、复苏常用的液体种类、输血与防治凝血功能障碍、防治低体温及复苏终点指标等失血性休克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休克是一种循环障碍、周身组织氧合血供应不足引起的病理综合症。它可因组织血流减少而致周身组织缺氧,结果引起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不经过适当的治疗可以致死。临床表现主要是血压急剧下降和心动过速。很多原因可以引起各种类型的休克,如出血性休克、药物性休克、外伤性休克、心原性休克、细菌性休克、中毒性休克等。医护人员只有对休克的病理生理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对休克时出现的千变万化的症状有正确的解释,并能给以相应的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2.
作者论述了常见三种类型休克的特点、抢救和护理要点。尽管休克有多种原因 ,但病程大致相同 ,主要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和组织血液灌注不足 ,引发机体代偿机制 ,一旦没能及时补充氧气和有效循环液量就会导致病人机体失代偿 ,最后导致器官功能丧失和坏死。因此 ,迅速判断休克的类型 ,及时正确有效地抢救是使病人起死回生的关键。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最常见的一种。由于软组织损伤、烧伤、呕吐、腹泻或失血 (包括胃肠道内出血 ) ,导致液体丢失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因此 ,首先需给予心电监护和脉搏血氧计数…  相似文献   

13.
血脉素用于32例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的术前救治,并监测输注前后血压、心率、SPO_2和尿量的变化。发现血脉素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具有升压效果好、逆转休克症状迅速、维持时间长、使用简单方便、副作用少等优点。对低血容量休克病人,可部分甚至全部代替输全血。  相似文献   

14.
各种病因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是临床急诊中常见而又具有代表性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本文介绍失血性休克的诊断与分级、监测(包括一般临床监测、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氧代谢监测与实验室监测等),强调原发病治疗(止血)是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的基础;并介绍液体复苏的发展与限制性液体复苏新策略、复苏常用的液体种类、输血与防治凝血功能障碍、防治低体温及复苏终点指标等失血性休克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各种病因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是临床急诊中常见而又具有代表性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本文介绍失血性休克的诊断与分级、监测(包括一般临床监测、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氧代谢监测与实验室监测等),强调原发病治疗(止血)是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的基础;并介绍液体复苏的发展与限制性液体复苏新策略、复苏常用的液体种类、输血与防治凝血功能障碍、防治低体温及复苏终点指标等失血性休克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周丹  揭彬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35):3426-3427
目的 总结腹部大手术后休克的常见类型及其临床表现、处理.方法 对外科重症监护室874例腹部大手术后病人,进行血压及中心静脉压监测,将发生休克者按照引起休克的原因进行分类,对各类休克的临床表现、处理、结局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本组病例中有90例发生休克,其中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及严重的酸碱平衡紊乱所致者共占休克人数的87.8%,经对症处理,仅2例抢救失败.结论 腹部大手术后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及严重的酸碱平衡紊乱所致休克是最主要的休克类型,根据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可以及早作出判断,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使休克得以纠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腹部大手术后休克的常见类型及其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对外科重症监护室874例腹部大手术后病人,进行血压及中心静脉压监测,将发生休克者按照引起休克的原因进行分类,对各类休克的临床表现、处理、结局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病例中有90例发生休克,其中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及严重的酸碱平衡紊乱所致者共占休克人数的87.8%,经对症处理,仅2例抢救失败。结论腹部大手术后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及严重的酸碱平衡紊乱所致休克是最主要的休克类型,根据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可以及早作出判断,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使休克得以纠正。  相似文献   

1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脓毒症/严重感染、外科术后、创伤和烧伤等疾病引起的以急性呼吸窘迫、严重低氧血症、肺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尽管近年来随着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应用、限制性的液体容量管理、各种脏器支持治疗技术的进步,但其病死率仍然高达30% ~ 50%.休克或者低血压状态也是危重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有效血容量不足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和严重感染引起的脓毒性休克.ARDS常见的诱因包括严重感染、外科术后以及大面积的烧伤和创伤等,这些疾病往往会引起或者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和脓毒性休克.因此,临床上ARDS合并休克的患者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9.
正感染性休克亦称脓毒性休克,是外科多见和治疗较困难的一类休克。脓毒症是继发于感染的急性器官功能损害,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心动过速、意识改变以及白细胞增高等[1]。实质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导致炎性介质大量释放而引起的全身效应。上述临床征象又被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当严重脓毒症继续发展,合并循环功能衰竭时,即为感染性休克,又称为中毒性休克、内毒素性休克或脓毒性休克。2012年7月本院收治1例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的病人。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快速补充血容量和纠正酸中毒在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中的作用章华光作者单位:200137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临床上常遇到由于在短时内急性大量消化道出血和严重感染所致的急性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患者,因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当,尤其是休克时间长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